星期日在分享活動提過薩長土肥的旅行,曾經提起經典的NHK劇集《坂上之雲》故事發生的松山,補回連結給有興趣去旅行的各位參考參考。
愛緩縣的松山市除了可以參觀坂上之雲博物館,還有更多有趣的歷史文化景點可以遊覽。
明治文豪夏目漱石《少爺》故事背景道後溫泉,也是在這個地方。
我個人認為想了解《心》小說裏面提到的「明治精神」,《坂上之雲》可能會讓大家有啟發。
⋯本人2020年最後的日本旅行,就是到了松山😅
已經是10個月前的事了⋯⋯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2:29 橫濱 1859年開港,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從東京/新宿/澀谷車站乘坐電車,30-40分鐘就能到。這座繁忙的現代化港口城市,擁有美麗的海港景色、西式建築群和日本最熱鬧的中華街。 09:39 函館 函館港是天然良港,也是連接北海道和本州的交通節點。函館港是日本最早和外國通商的港口之...
「坂上之雲博物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日本。私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欣日本- 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坂上之雲博物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坂上之雲博物館 | Breathe, Agency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Shikoku Ehime Matsuyama Day Trip・Japan Travel 4K VLOG 的評價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 Factory 來自松山的柑橘專賣店
到四國松山逛街時發現了這家10 factory,柑橘冰淇淋超好吃!松山的所在地愛媛縣,是日本數一數二的柑橘類產地,因而有「柑橘王國」的美稱。以最受歡迎的「溫州蜜柑」為首,還有「伊予柑」、「Beni Madonna」、「Setoka」等等種類眾多的柑橘類在縣內各地都有栽種,整年都可以吃到各種柑橘。
這家10 factory,可嚐到各式各樣的柑橘產品。包括果汁、果凍和罐頭,其他還有霜淇淋和冰淇淋、糖果(點心)、果醬、酒類、調味料等等。
在纜車街還有道後溫泉商店街各有一家。東京銀座的GINZA SIX B2也有他的分店喔!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日本。私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追逐白雲的靈魂處所 #閱讀小說的四季有感博物館
#坂上之雲博物館 以文學家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坂上之雲》為藍本,
綠意包圍,偌大的玻璃維幕倒映著藍天裡的白雲,
如同小說描述的情景,
建築美學反映的不僅僅是筆墨下的文學情境,
更是貼切的人文薈萃松山市。
沿著入口處長廊、咖啡館內側的迴廊緩坡而上,
像是翻閱小說,
三角形的觀展動線,
從主角三人出生的明治時代松山市開始,
一路來到頂樓藏著建築師的趣味三角秘密天井,
如美的靈魂處所,很在地味,很時空感,也很有四季。
#愛媛 #松山市 #司馬遼太郎 #坂上之雲 #安藤忠雄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2:29 橫濱
1859年開港,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從東京/新宿/澀谷車站乘坐電車,30-40分鐘就能到。這座繁忙的現代化港口城市,擁有美麗的海港景色、西式建築群和日本最熱鬧的中華街。
09:39 函館
函館港是天然良港,也是連接北海道和本州的交通節點。函館港是日本最早和外國通商的港口之一,從幕府末期就開始有西方文化傳入,許多遺留至今的史跡帶動了觀光產業的發展。
函館三面環海,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港,漁業和水產加工業一直是當地的主要產業之一,其中烏賊更是具代表性的特產。
20:39 神戶
從六甲山系的群山延伸至大阪灣的陡峭岩岸,形成水深極為深的地形特色,是作為「天然良港」的最佳條件。
1868年開港,明治時代便成為外國人居留的地區,所以擁有充滿了異國風情的生活區,變成現在受歡迎的旅遊地也是高貴的消費地域。
31:12 長崎
在江戶時代的鎖國時期,更是日本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與荷蘭、中國有密切的交流,並有外國人居住區出島。因此長崎受到西方影響較深,擁有許多歐洲風格的建築,加上市區多坡道,使得長崎的都市景觀和大多數日本其他都市頗為不同。
40:44 鹿兒島
位於九州的最南端,由薩摩、大隅2大半島和種子島、屋久島、奄美群島等延伸於南北方向的大小145個離島所組成,從北面的縣境界到南面與沖繩縣交界處約 600 公里。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獨特,鹿兒島縣成為鎖國的德川時代,將西方文化引進東瀛的重要門戶,所以從古代開始它和中國、韓國、琉球,還有南方各國都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
#金探號日本 #金探號評鑑 #金探號特色玩法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cvDDaZwA-o/hqdefault.jpg)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pfzKda-DFQ/hqdefault.jpg)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坂上之雲博物館 | Breathe, Agency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Pinterest Lite. Save space on your device. Sign up. Explore · Art. 坂上之雲博物館 Breathe, Ideas, Thoughts. Sophie Her. 738 followers ... ... <看更多>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Shikoku Ehime Matsuyama Day Trip・Japan Travel 4K VLOG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所有設施皆取得拍攝許可 愛媛縣自由行9大必去景點!https://shikoku.letsgojp.com/archives/524803/00:00 請開啟CC字幕00:05 精彩畫面00:18 影片 ... ... <看更多>
坂上之雲博物館 在 欣日本- 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坂上之雲博物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坂上之雲博物館,「登雲梯」真是太壯闊了! 這張照片,是工頭堅擔任謝宗哲老師的藝術、建築團領隊時所拍攝的。那次旅程,開啓了他瞭解日本的另一扇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