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06主題】#大新竹合併:#你贊成還是反對?
今天早報頭條,林智堅市長接受自由時報專訪,宣布未來推動「大新竹合併」。對新竹的未來發展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我佩服智堅市長的勇氣及政治智慧,以他的高度及影響力做此承諾,這個困難的政治改造工程,未來曙光已現。👍
大新竹合併的議題這幾年地方上一直有人討論,以我身邊來說,贊成的比反對的多。贊成的人,大多看到了這幾年縣市分治下治理的困難,例如:「#我們要喝乾淨水」議題、「#焚化爐興建垃圾處理」議題、「#大輕軌建設」交通議題、「#跨縣市就讀」教育資源議題、「#育兒托育」公共環境議題、「#土地及都計規劃」大區位架構議題...等等。每一個都無比重要,也每一個都因為分屬不同縣市政府的關係,造成溝通、做法上的不同調,讓每天在縣、市間往返、生活的新竹人,苦不堪言。
反對的意見,也有人說。擔心合併後資源過度集中,無法照顧偏鄉;擔心背負更多政府債務,擔心族群問題,擔心行政區域重劃造成不公平....等等。這些考量並非沒有道理,我認為,更多公開辯論跟資訊呈現,有助於新竹人了解關心我們的未來,進一步彙整出更多的共識。
我認同林智堅市長倡議的方向,#新竹早已經是個共同生活圈,要 #延續新竹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全球戰略地位,前瞻性的行政區劃的「大新竹合併」是一條早晚要走的路。
一、我支持大新竹合併。#一個生活圈只需要一個管理系統。這絕對可以提高效率解決重要地方議題(交通,環境,土地,教育資源等等),#提高新竹區域發展的能量。
二、要合併 #也要升格。「經濟巨人」新竹作為重要經濟跟戰略城市,未來往 #國際化、#高科技人才 發展,合併時應爭取以特案方式(台南經驗)(註一)升格,才有更多預算資源分配權及全國能見度(例如:參加行政院會)。
三、一個地方生活圈所屬政府的型態跟範圍,是為了 #符合這個生活圈內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而存在。在大新竹合併的議題上,我建議辦理「#公民投票」來傾聽民意。過程中,可以透過正反辯論,公開公平的列舉所有縣市合併的優缺點,讓所有新竹住民有思考、判斷、發聲、決定的機會,這樣更符合 #公民參與 的民主精神。過去台灣六都的升格多是由上位者主導,缺乏地方意見表述的機會。這一點,國際上有很多前例可以參考。(註二)
各位怎麼看待新竹縣市的未來呢🤔?兩地發展上又有什麼重點需要顧及呢🤔?歡迎留言,分享您對於大新竹未來的看法!
👉(註一)過去台南縣市合併時未滿200萬,僅略大於彰化、舊台中縣人口規模,被質疑升格實益不高。但由於台南具備古都文化發展的指標意義,以及 #預期南科即將帶來的經濟成長,仍 #特准升格。新竹縣市合併起來人口超過百萬,更有科學園區生活圈、台元與生醫園區、新竹工業區等經濟發展火車頭的帶動,目前人口仍在高度成長,大量青少年人口與高素質民眾將帶來未來幾十年的 #人口紅利,從前瞻性與重要性來看「升格直轄市一定夠格」。
(註二)以有 #豐富市町合併經驗的日本 為例,不僅有密集的公聽會程序,公投上也不乏市民否決先例,反映市民在意的治理品質與在地歸屬感。而近年來,後工業化導致歐洲內部諸多城鎮吹起解編合併浪潮,#歐盟地方自治憲章更規定行政區合併須以公投決定,不能輕易由上領導,扼殺在地傳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港人不是二等公民!陳麗娜:南區回收廠重建應市府自辦 「小港人沒有這麼倒楣吧?」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質疑南區資源回收廠重建案,市府黑箱BOT決策,讓小港人陷入忍受年燒51萬公噸垃圾的風險之中!她指出,由市府主導重建不僅可隨時減燒,更能有收益挹注,公益又賺錢。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會再做綜合考...
垃圾焚化缺點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竹縣焚化爐吵甚麼?
#文科不說的小秘密
楊縣長口口聲聲說"我們新竹縣"自己的焚化爐,但焚化爐根本是廠商的,請問是暗示楊縣長跟廠商是「我們」嗎?#欲蓋彌彰 #優點拼命誇、缺點都不講?
感謝縣府團隊的用心,拍了焚化爐的解說影片還有製作懶人包,第一次看到縣府對於解說即將推動的焚化爐這麼認真面對,可惜內容乏善可陳。
楊縣長、翰陽科技董事長、元培大學教授三人一搭一唱,結果內容不乏以下幾點:
1. 我們要焚化爐、垃圾越來越多(楊文科
2. 我們有最新技術(翰陽
3. 不會有汙染
結果甚麼實質的都沒說,民眾擔心的都沒說!從頭到尾沒提到底渣怎麼處理、放哪裡?
當天動工前說明會,廠商在現場說合約上僅提供掩埋場一萬噸燃燒量/年,當場被民代打臉,如果像楊文科說的垃圾越來越多,那未來簽約的二十年,掩埋場垃圾不會少只會多,影片內還欺騙說要做環保磚,但廠商或是新竹縣政府不管在環差會還是說明會,還是合約,#完全沒有保證將底渣製成環保磚的任何承諾。
談到回饋更是可笑,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懶人包再跟影片做比對,影片中還敢說竹縣比竹市多,頂多是完全比照新竹市,根本沒有回饋比較多,更不要說賣電完全毫無回饋。
合約中種種的不合理,環保局半點都沒回答我,我去文要求開協調會,環保局說不需要,未來如有爭議,就法律途徑。現在影片中跟我說會開監督委員會,議員可以監督?過幾天我請大家看看當初議員們在監督焚化爐期間,有多困難,多少次要求不要在疫情期間開公聽會、開說明會,被惡狠狠的拒絕!現在說可以監督?我的公文都被拒絕了,未來民眾還有討論的機會嗎?
這個焚化爐未來20年,就是讓新竹縣幫廠商賺飽飽,以一年1.9億以上的錢去養廠商,我們吸汙染吸到飽,底渣垃圾堆在掩埋場堆到二次汙染,當天說明會縣府也說我們會加強將掩埋場垃圾協調外縣市處理!
那何不現在就積極處理,也不要蓋焚化爐即可?
縣長邏輯已死、環保局也是。
這是楊縣長跟廠商的焚化爐
垃圾焚化缺點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居於艋舺的愛莉莎莎,近日於黃氏兄弟的直播中,口出「萬華晚上的救護車聲音很吵」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又再次引發形象危機。齋主就不討論愛莉莎莎,單就「救護車很吵」這件事情作些延伸的思考。事實上,覺得「救護車很吵」這個事情並不稀奇,這就是「嫌惡設施」之意。
我曾在網路上看過網友討論,「希不希望住在醫院旁邊?」的文章。該篇文章中,許多網友認為住在醫院旁邊,不但能享受其醫療資源,即便出了意外也能即刻急診,加上定期回診拿藥,實在方便。以上都是醫院的優點,但若反過思考醫院的缺點,你也許會有另一層想法。
醫院附近就是會有大量緊急救護的需求,半夜會有救護車聲音絲毫不足稱奇。再者醫院周遭的商店,也將遍布基礎飲食和醫療器材行,許多醫療器材行更是完全不在乎形象,店裡堆滿紙箱和器具,觀感上不見得好。更甚者,由於醫院本身的醫療需求,加上健保的吃到飽文化,醫院周遭的人潮肯定川流不息,造成的人聲喧鬧定是不在話下。當然此處提到的醫院是公立健保醫院,對於那些特定功能服務少數特定客群的醫院來說,則是另一回事了。
和醫院有著相同特質的設施並不在少數。警察局、消防局兩者雖然能有效維護秩序,但同樣得忍受警察值勤和消防車的聲音。學校附近雖然文教氣息濃厚,但相對就得忍受定時的鐘聲噪音,更別提大學附近會帶來大量沒秩序的學生,各種吃粗飽的餐飲選擇,還有亂停車、套房噪音等等。最後還有一種,就是交通樞紐,很多人喜歡方便,因而住在交通樞紐附近,如火車站或捷運站旁,但相對得忍受的就是大量人流的喧鬧聲。
以上就是一體兩面的雙刃劍設施。這些設施能有效建立住宅區的基本需求,但想要更進一步形成高級住宅區,就反而形成某種程度的阻礙。
當然也有那種討好不了所有人,單純的嫌惡設施,例如發電廠、水庫、垃圾處理場、焚化爐、殯儀館、墓園、鐵軌、貧民窟等。也有那種能討好大多數人的設施,如公園、博物館、美術館等。
不管如何,即便理解萬華的夜晚肯定不安寧,但想到近來疫情險峻,面臨生死存亡的家庭肯定不在少數,我想大家彼此還是多份包容吧。
垃圾焚化缺點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小港人不是二等公民!陳麗娜:南區回收廠重建應市府自辦
「小港人沒有這麼倒楣吧?」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質疑南區資源回收廠重建案,市府黑箱BOT決策,讓小港人陷入忍受年燒51萬公噸垃圾的風險之中!她指出,由市府主導重建不僅可隨時減燒,更能有收益挹注,公益又賺錢。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會再做綜合考量。
陳麗娜指出,明明南區資源回收廠去年年底還朝整修做規劃,今年卻突然在無公開評估下改為BOT,地方民意要求召開第二次公聽會,市府卻充耳不聞,更打算在五月初偷跑召開「招商說明會」,被她現場攔阻。她指出,小港污染已經極度嚴重,若採BOT新建,還要給委外廠商年燒51萬噸的保證量,25年年年都要燒51萬噸垃圾,比現在年燒40萬噸更多,政府還要讓小港人忍耐25年?把小港人當成二等公民?
她指出,南區回收廠若採自建好處多多,不僅垃圾減量後可減燒,睦鄰設施也能更符合地方需求,營運收入更可挹注廢清基金,足以回收興建成本。反之,若採BOT,則每年須給委外廠商51萬公噸的保證量,使得高雄未來垃圾難減量,且廠商基於營利心態,多燒多賺,造成小港與周邊區域陷入空汙危機,且垃圾去化成本仍由市府負擔,25年後市府取回的不過是即將重建而殘值無幾的焚化爐,還有公務人員的轉置問題等,缺點與問題則一籮筐。
若南區回收廠市府自建,錢從哪來?陳麗娜指出,《廢棄物清理法》第26與《高雄市環境保護基金收支管理及運用自治條例》都規定廢清基金應專款專用,此一基金便可用於設施的重建。然而,南區焚化爐的售電收入每年3億卻沒進廢清基金,自109年開始更有25%繳入市庫,已有違法之虞。到108年為止,廢清基金還有33億可用,若再計算過去應納入廢清基金而未納入的款項,南區焚化爐的重建綽綽有餘。因此她認為,南區廠市府自建公益又賺錢,政府應該自辦。在大林蒲遷村案中,市長展現最大的溝通誠意,而南區廠重建涉及小港14里,也應加強溝通,因此她具體要求市長應跟議會做專案報告,再到地方做溝通。
陳其邁回應稱,這個案子還進行中,在公聽會上希望能多與社區居民溝通,至於要採BOT或OT,會再請環保局在財務跟營運成本負擔上再做綜合考量,比如垃圾量到底訂多少?收費標準訂多少?招標規範怎麼訂要再來討論。但陳麗娜強調,南區焚化爐由市府主導新建,市府不僅能賺錢,還能保障人民利益,市府應該站在公益角度把關。未來高雄垃圾應會減量,若要維持51萬噸保證量,就是不合理條約,OT或公辦公營都可以,應該跟議會做報告。
垃圾焚化缺點 在 內湖安康路房子,有焚化爐!生活品質好嗎? - 台北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機車排放量則還在檢測中。 由於目前並沒有車輛戴奧辛排放標準,雖然垃圾焚化爐標準為0.1奈克,但根據環保署10月公布北投 ... ... <看更多>
垃圾焚化缺點 在 垃圾送進焚化爐燒出來的竟然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目前有24座啟用的 焚化 廠,設計都是用來焚燒「家戶 垃圾 」。不過,台灣的 垃圾 ,有四成是「事業廢棄物」,焚燒後的底渣,有很多重金屬和工業雜質。 ... <看更多>
垃圾焚化缺點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淡海新市鎮的焚化爐就在汙水處理廠旁 的推薦與評價
淡海新市鎮的焚化爐就在汙水處理廠旁,然後旁邊就是建案海上皇宮或其他還沒蓋的建 ... 想想,以前的重劃區頂多有垃圾轉運站或靈骨塔,然後突然蓋一些詭異的廟之類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