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會報告事項|3500萬城市博覽會要私聊?校長遴選制度公平靠得不是市長坐鎮而是制度革新!】
在本次臨時會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7日(二)的報告事項討論有針對高中合併、校長遴選改革以及本市體育發展等議題,以及花費3500萬、已經確定延期至明年4月辦理的基隆大型活動城市博覽會來討論。
3500萬城市博覽會經費要私聊?
去年在預算審查會期,因市政府草擬計畫不周全,在各議員激烈討論下,最後議長敲槌以3500萬經費通過辦理2021年城市博覽會計畫預算,經過本年臨時會、定期會、疫情爆發,我們希望活動辦理得更好,因此不斷詢問更進一步活動宗旨、辦理內容以及目標對象、行銷策略等活動規劃。整體來說,並沒有比較詳細的內容,只有早已知道的各展區規劃(頂多就是字變多而已),在活動規劃上也多是市政府已經在進行工程的各式成果彙整,雖豐富成果值得肯定,但看不出明確的主軸。
因此,我特別舉去年新竹舉辦的台灣設計展人來風,除了「登入城市」的主題外,搭配的主旨是「2公里的步行軸線」用人本城市的概念串起城市設計策展,而未來將舉辦的高雄「城市博覽會」高雄市長也喊出要讓大家看到「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並且在內容上也會和民間團體討論並納入市民觀點,而基隆有這樣簡單易懂的主軸,或是市民參與的機會嗎?
林右昌市長對基隆博覽會下的定位是「梳理基隆四百年,指向未來40年的基隆」,雖然令人期待,但如四百年的內涵除了大歷史場景計畫的呈現外,要如何搭配各展區呈現呢?從過去產業博覽會所取得的經驗是什麼,市長想要透過的是產業還是城市規劃來指向未來40年的基隆?我們這次的城市博覽會除了博覽各成果外,要進一步聚焦在甚麼樣的軸線上?要如何透過城市博覽讓更多國際城市學習基隆的典範,也讓基隆人更明確認知且感到驕傲?這不會是企劃書寫的「現代性」、「郵輪母港的山海港城新魅力」、「台灣城市發展的典範及指標」可以傳遞出來的。
我也進一步詢問觀銷處,依照未延期前的時程,目前應該已來到行銷宣傳啟動的時程,應該細緻說明規劃和針對不同目標對象的手法,以期達成城市博覽會推廣行銷基隆之效。
觀銷處針對行銷議題僅回覆說還需要時間在把期程和規劃細緻化。而市長僅回覆說展區與交通接駁沒有問題,針對內容如何和主軸與展區搭配呈現,怕沒有驚喜,所以可以和議員「私下聊聊」。
市長,其實議會一直要求提出專案報告,我也提案和許多位議員連署讓市政府可以和議員在專案報告時「私聊」。除了內容安排,城市博覽會用的是公共經費、而且造原本期程已經發包策展、進入行銷階段,計畫的細節和執行到現在還沒有辦法有完整的說明,會讓人真的很憂慮公共經費使用的成效。
---
#市立高中不裁併 #校長遴選是否要改革 還有 #體育經費運用
此外,當天上午則是教育議題的討論。針對市立高中合併的議題,我提出基隆市四所市立高中除了關係到在地多元教育的發展、讓基隆在地學子就近就學,也關係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目前以「人數」作為指標的裁併標準規範,可能讓很努力經營的四所市立高中走向停招或是裁併,建議教育處盡速討論並發展出多元的指標。
校長遴選委員會如何為學校選出適合的校長?很多議員提出看法,也建議教育處參考其他縣市的遴選方式,基於市長提到「校長遴選不是為校長找工作,而是為學校找好校長」,因此我也提出,按照目前《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辦法》,家長會、教師會、行政人員代表這些最了解學校對校長需求的代表,僅能提出理想校長條件的書面意見,遴選委員會如何詮釋這些書面意見、如何確實理解學校的需求或候選人是否適合?因此特別建議委員會成員的多元性應該再提升,而且也應思考辦學績效呈現避免升學分數取向。
這次議會也請教育處針對體育經費和發展提出說明,在書面報告中軟、硬體皆集中在學校內的選手培訓和場地建設,雖值得肯定,但要建構健康、完整的體育環境,學校之外的全民體育也非常重要。我也再次提出「 #社區複合式使用球場」的可能性,以突破會學校場地無法借用、公園或社區場地不敷使用等情況,讓基層的運動風氣提升帶動發展。
另外,由於目前幾家新設的非營利幼兒園卻在電力設施、使用執照取得上進度嚴重落後,特別請教育處檢討工程進度管控,為何會讓使用執照取得進度落後,是否可以保證目前開學學童們就學的安全?
最後簡單結論市長與教育處的回覆:四所高中沒有要裁併,人數的考量是為了教育資源妥善運用。校長是市府團隊的一員,市長非常重視,甚至說因為市長在遴選委員會中坐鎮、杜絕關說,「現在的基隆市校長遴選是史上最公平也最完整」(然而,基本上市長並沒有考量議員提出的制度改善的建議)。社區複合式使用球場會來盤點。非營利幼兒園目前開學是有電的,使照作業會來加速。
針對市長和教育處的回應,我認為,校長遴選的公平重點不是市長坐鎮與否,也就是不能靠人、人會離開,要靠得是制度改革,這件事情也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
城市規劃師入行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路邊植物誌】一九八五年,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和南伸坊合編《路上觀察學入門》,街上再微不足道的、習以為常的日常物事,都成為他們觀察和研究的對象。透過遊走、觀看、分析、紀錄,人們開拓一個又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城市,重新挖掘街道的趣味。月前,「植物圖書館」的團隊與新蒲崗街坊一起設計盆栽架,以種植打開話題,連結社區,過程中,他們觀察到街坊的有趣種植習慣以及得意發明。
全文:https://bit.ly/3wuUkC5
種植之於城市,既是個人的事,也可以是大家的事,有其公共性。園境設計師 Carmen 指:「最理想的街道當然是又有單車徑,行人路夠闊,又有綠化等等。但既然現時我們無法大規模重新規劃街道,只好用一種『游擊式』的、非正式的(informal)的介入,在狹縫中遊走,點綴街道,令街道無咁悶,希望人們路過時會發現『有嘢唔同咗』,甚至有意欲駐足一會。」
- - -
《明周文化》推介:
《路邊植物誌》系列:https://bit.ly/2TRNlVq
(有片)樹上男兒 攀樹師馬學銘 入行十一年見證香港樹變遷
https://youtu.be/_FkzoObeJmU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新蒲崗 #植物圖書館 #社區設計 #植物散步 #城市植物 #種植 #綠色生活 #路上觀察學 #路邊植物 #香港樹 #我就是我
城市規劃師入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網路上看到台灣人的感謝方式之一
等疫情結束後要來日本做報復性旅遊
看到時我大笑了~~~
直覺台灣人真性情、真可愛!
剛好我一直都有在幫「Mobile01」平台裡的
「悅遊日本」專欄寫旅遊相關文章
那就來提供大家一些日本的旅遊資訊吧
首先介紹一個大家還沒逛過的新設施
下次來東京不妨可以排入行程裡
淺草新名所「東京ミズマチ」Mizumachi~
https://www.mobile01.com/tourdetail.php?id=2969
走城市奢華風精緻路線的日本「成城石井」
人氣商品&購物攻略~
https://www.mobile01.com/tourdetail.php?id=2962
在台灣也吃得到的東京排隊壽司「美登利」
其實單點比套餐更具特色
坐在壽司吧台師傅前吃更有趣喔~
https://www.mobile01.com/tourdetail.php?id=2954
挑了三篇分別是觀光、購物和美食的資訊
看你喜歡哪一篇囉
要三篇全看也是可以的啦
希望對大家日後的旅遊規劃有幫助囉……
城市規劃師入行 在 中學生化身城市規劃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今年暑假,規劃署舉辦咗「展城館暑期規劃學校」─「做個 城市規劃師 」課程,為約200名中小學生舉辦一系列活動,同學仔除咗有得落區參觀,仲分組整咗唔 ... ... <看更多>
城市規劃師入行 在 例如香港大學嘅「城市規劃碩士學位課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通常未被管理局認可嘅學位課程,畢業生一般需要通過專業資格審定考試,先可成為合資格城市規劃師。 如果想查詢更多有關城市規劃師嘅詳情,可瀏覽: 香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