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雀仔橋 ]
分享專欄全文。
回到學生年代,下午常常走堂往雀仔橋附近的山貨店尋寶,找到made in Hong Kong或日本製的杯碟就非常興奮。
那時候只覺得每次必須上斜落斜有點麻煩,還未知道其背景,甚至名字。
教科書不會提及的地區歷史,雖然這條步道一直見證香港醫療與衛生發展,包括公立醫院與地下公廁。
原文刊 AndthenHK
—————————
沒有雀仔的雀仔橋
未獲評級的古蹟
有些地標,節日限定。比如元朗大橋街市的燈籠街,近日把人們召喚到社區,一年一會,因而珍貴。
城市另一邊,另一條燈籠街更早出現,位於皇后大道西,上環與西營盤交界。
每年中秋,經營香燭紥作的商店紛紛掛起燈籠,碩大的楊桃金魚兔子,佔據半條街道的天空,無聲又大聲地提醒節日臨近,路過心頭一陣暖。
這是社區地標的感染力,儘管近年好些紥作舖結業,畫面難免褪色。
那兒還有一個地標,每天都在,由180年前開始——跟燈籠街幾步距離,有一面石牆,突兀地拱起,路上的一條脊骨,人們叫它「雀仔橋」。
這並非官方地名,老一輩街坊才唸得出的名字,親切但有點陌生。想像這種口耳相傳,本身已是非常活潑的人文歷史。
而石橋也不真的是橋,建於平地,早於1840年代已經存在;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曾在Flickr公開一批香港早年珍貴舊照,其中一張攝於1870年代,可見雀仔橋當初的模樣。
那時皇后大道西一帶還未大幅填海,仍屬海濱,需要一道防波堤,以麻石興建,按地勢築成帶弧度的拱形,大概因此被稱呼作「橋」。
而它有另一實際用途:通往山上的海員醫院,1843年成立,替海員醫治性病,後來是香港進行第一宗外科手術的醫院。
1848年海員醫院遷至灣仔(變成現在的律敦治醫院),原建築改為「國家醫院」(Civil Hospital),當時的公立醫院;之後建築群陸續重建,60年代正式成為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
雀仔橋見證香港初年醫療發展,可是問題來了:那跟雀仔有什麼關係?
有說橋後山坡為樹林,每到黃昏便出現鳥群棲息的場面,因而得名,頗為浪漫。
另一說法較有根據:當旺角雀仔街還未出現,戰前第一代雀仔街原在中環閣麟街,及後曾遷至上環永吉街,之後再移至現在雀仔橋位置,石橋自此有了暱稱。
翻看歷史,雀仔橋對面曾有非常著名的高陞戲院(建於1890年,看粵劇的地方),附近亦有武昌茶樓及得男茶樓;但凡飲茶撚雀的場所,少不了吸引雀販聚落,也許就是雀仔橋得名的理由。
可以肯定的是,雀仔橋是香港衛生發展的重要成份:1911年,橋底曾經建設地下公廁,直到1990年停用。
公廁入口設於行人路面,已用水泥封平;而石牆上五個耐人尋味的方格,屬於當年公廁的窗口,同樣已被填平,留下是不該封存的地區歷史。
雀仔橋作為古建築的份量,不用多說,然而跟許多地標一樣,它一直未獲列為古蹟,甚至從未被政府評級。
今年三月,經中西區區議會要求,古物古蹟辦事處將雀仔橋列入「須進行評級的新項目」,結果未可預料。
在同一地點180年,雀仔橋見證西營盤,以及整個海岸線的巨大變化。
高高低低,上上落落,人們魚貫步過。
有天即使名字失傳,它一直站住,頑固地維持著那弧度曲線。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城皇街公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蛋撻分為酥皮和牛油皮兩個流派。身邊不少朋友覺得兩者涇渭分明,但對於佬編來說,從來都是why not both。
蛋撻這種由澳門的葡撻傳入而演變出來的港式pastry,竟然還可以發展出兩種流派,香港人應該是很喜歡食蛋撻的。
食酥皮蛋撻,當然要食號稱千層的酥皮和甘香的豬油。個人認為用豬油是蛋撻的港味靈魂,那些不落豬油,或者落植物油、甚至margarine的酥皮蛋撻,偏激講句,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豬油落足是基本,酥皮的助攻也十分重要。佬編會專揀那些長得厚身岩巉的酥皮,那是真的有很多層的證明。
百摺千層的酥皮,剛好可以平衡豬油的油膩,一啖落去首先是如嚼空氣的酥化,然後就是那絲絲入扣的豬油香和蛋漿香氣,在口中如漣漪般化開來,嘶...整多杯奶茶唔該。
酥皮蛋撻做得好的,佬編首推九龍城豪華餅店,咬落真的啖啖豬油香。長沙灣的新華和金園還未試過,但那酥皮睇落厚身,應該也是好貨色。酥妃皇后的酥皮蛋撻雖然不是落豬油,但好啦,其實也可以一戰。
至於牛油皮,變化就相對沒有那麼多,但勝在夠濃郁實在,而且帶點輕輕的牛油鹹香,食落兼有曲奇和蛋撻的興奮。
配搭牛油皮蛋撻的飲品,佬編推薦西式紅茶多過奶茶鴛鴦,消滯之餘,茶葉的苦澀也可以吊出牛油皮的香味。
食牛油皮蛋撻,最公廁的是聖安娜,以前最好的是泰昌,但現在也有不少好選擇。聽說將軍澳的I am..Bakery和旺角鴻運冰廳的出品也不錯。
至於作為蛋撻始祖的葡撻,印象中在90年代在香港曾經開到通街通巷,但很快就消聲匿跡。那種濃甜焦香雖然美好,但香港人的腸胃並不能長期適應這種重口味,收皮是遲早的事。
要食好葡撻的話,過大海到澳門當然是最好,安德魯和瑪嘉烈佬編都頗喜歡。在香港的話,澳門茶餐廳也是不錯的,而Bakehouse的葡撻也是近年的新驚喜。
不過講到突然想食葡撻解饞的話,佬編要坦白承認,去得最多的,是KFC。
J.
城皇街公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求世 39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以弗所3-3(2015)
羅馬創建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在不同地區興建了許多城市,若有機會到不同國家的古羅馬城市遺跡造訪,規模大小會有所差異,但會發現形式幾乎相同,往往都有公共浴池、巴西里卡(呈長方形的集會所)、市集、劇場等,土耳其的以弗所保存了相對完整的羅馬城市遺跡。
羅馬時期的以弗所是小亞細亞省的省會,因為河海的港口而興盛,但到6世紀因港口泥沙淤積而沒落。羅馬人承襲了希臘人的建築技藝,但由於混凝土使用和拱券結構技術,更進一步超越希臘人,更加自由的建造他們需要的各種建築,規模比希臘時的城邦規模更大。
設計具機能性的城市,不是像玩樂高遊戲一樣,可以隨意打掉重練,凱撒時期的建築師維特魯威寫了《建築十書》,這是西方古代唯一的建築著作,書中為建築設計了三個主要標準:持久、有用、美觀,包括了都市計畫、建築概論、建築材料、神廟構造、希臘柱式的應用、公共建築(浴室、劇場)、私家建築、地坪與飾面、水力學、計時、測量、天文、土木、軍事機械等,為龐大的都市規劃奠定基礎,在環地中海地區的各個行省都建造了類似的城市。
以以弗所為例,靠岸後沿著長600公尺,寬11公尺的海港大道前行,顯現這座城市的氣勢,兩旁夜晚還會點燃火把照明,到底便是可容納二萬五千人的大劇場,通常一座羅馬城市的劇場乘上10倍,就是城市大概的人口。這裡不僅是觀看表演之處,也是集會的地方。聖經使徒行傳中記載保羅當年來到以弗所,據說就在這裡勸說民眾拋棄希臘諸神皈依上帝,後來販賣神像的銀匠們生意受到了打擊,造成一場混亂。
另一座代表性的建築是完工於西元135年的塞爾瑟斯(Celsus)圖書館,曾藏書一萬二千冊,是當時羅馬領事官阿奎拉以父親名字命名,圖書館外四尊女神雕像,正門外有知識、智慧、命運與美德四尊女神雕像,提醒所有人唯有透過讀書,才可獲得這些美德,但都是複製品,真品在維也納的博物館收藏。羅馬城市很多公共設施都是當時的皇帝或貴族,為了討好公民所捐贈的,跟我們現在在公共建築上看到一堆題字道理是一樣的。圖書館旁邊有兩道拱門Mazeus & Mithridates之門,為羅馬奧古斯都大帝所赦免的兩位奴隸為感念其恩德所建造,走過拱門就是 Agora市集。
圖書館對面是公共浴池,裡面的公廁都是大理石砌築,一個個的投便處沒有隔間,因為這裡不只解決生理需求,還能彼此交談社交,其實寬鬆的袍子就可以有效遮擋,下方有下水道,直接將排泄物帶走;還有著名的妓院,在地板上還有一則廣告,右邊刻了一個女人頭(表示漂亮姑娘),頭的下面是一個長方形(錢包),中間一個腳印(識別男人的年齡),左邊一個滿是洞洞的心(需要安慰的心)。
圖書館前就是庫瑞特斯(Curetes)大道,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這裡算蛋黃區,富人的豪宅地板以精緻馬賽克拼貼,沿街有雕像和噴泉。值得一提的是勝利女神Nike雕像,羅馬時期改名Victoria,體育大廠Nike就是以祂為名,商標就是祂身上的翅膀,穿上有勝利女神翅膀加持的球鞋,運動起來當然如虎添翼。
城皇街公廁 在 街知巷聞﹕中上環地下公廁掘史記 ... 的推薦與評價
... 城,大如警署,小如公廁,也可以是保育冊裏重要的項目。 一個「屎坑」也能 ... 皇仁書院的中央書院,是孫中山先生曾讀書的地方,近年是尋訪國父足迹的 ... ... <看更多>
城皇街公廁 在 「香港旅遊」百年歷史地下公廁遭荒廢!鴨巴甸街與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旅遊」百年歷史地下 公廁 遭荒廢!鴨巴甸街與士丹頓街交界地下 公廁 (一九一八年落成)二級歷史建築! 城皇街 百年歷史石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