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紐約時報
*【歷經20年建立起來的阿富汗軍隊為何如此快速垮台】
在過去幾天裡,塔利班進攻的壓力下,阿富汗安全部隊在超過15個城市崩潰。週五,官員證實,其中包括該國兩個最重要的省會城市:坎大哈和赫拉特。迅速的攻勢導致大規模投降,繳獲直升機和數百萬美元的美國提供的設備,塔利班最終超越幾乎沒有抵抗地走進去。儘管美國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向該國的安全部隊投入了超過 830 億美元的武器、設備和培訓,但這種內爆還是發生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3/world/asia/afghanistan-rapid-military-collapse.html
*【阿富汗的瓦解可能對美國的信譽造成又一次打擊】
阿富汗的迅速解體,已經引起了外界對美國信譽的不滿,加劇了川普時代的創傷,強化了美國對其盟友的支持並非無限的想法。塔利班的閃電式進展,讓歐洲和亞洲,許多希望拜登總統能夠在國際間的重要角色開始產生疑慮,特別是在中國和俄羅斯試圖擴大影響力的時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3/world/europe/afghanistan-eu-us-credibility.html
*【阿富汗最新消息】
#隨著政府軍幾近崩潰,塔利班控制了另外三個主要城市。在叛亂分子加速進攻下,週五,阿富汗西部和南部的三個主要城市被證實已落入塔利班之手。城市崩潰的速度,加上美國官員週四宣佈他們將撤離美國大使館的大部分地區,只有三個主要的阿富汗城市首都喀布爾、賈拉拉巴德和馬扎里沙里夫仍處於政府控制之下。
#阿富汗總統Ashraf Ghani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面臨下臺命運。他的幾個親密的政治夥伴已經不戰而降,或者逃亡。他的軍隊幾乎崩潰。
#由於擔心喀布爾在短短幾週內淪陷,美國正在派遣軍隊撤離美國人。五角大樓正在向阿富汗派遣3,000 名海軍陸戰隊員和士兵,向該地區派遣另外 4,000 名士兵,以疏散大部分美國大使館和喀布爾的美國公民。
#五角大樓表示,塔利班試圖孤立喀布爾。孤立省會,有時甚至可以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強制投降。”
#著名的阿富汗軍閥和前州長Mohammad Ismail Khan於週五投降,他的投降對塔利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指揮的部隊,向來對該國西部地區的叛亂分子構成威脅,甚至可能比阿富汗政府軍的威脅更大。他的投降恐將引發其他政府軍的連鎖效應。
#利班佔領了阿富汗各地的城鎮和領土。每一次勝利,都會讓鄰國巴基斯坦的領導人受到檢視。幾十年來,巴基斯坦一直是阿富汗塔利班的庇護所,他們經常輕而易舉地跨越兩國崎嶇的1660英里邊界。官員們承認,塔利班武裝分子在巴基斯坦與戰場保持安全距離,並維持著家園和家庭。華盛頓正在向巴基斯坦施加壓力,推動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但面對目前情況,它也沒有譴責塔利班向喀布爾進軍時所報導的暴行。原因:包括軍官在內的大量巴基斯坦人將塔利班的勝利描述為不可避免。包括前軍事官員在內的一些人公開為這一計畫歡呼。但阿富汗的崩潰也會給巴基斯坦帶來風險,包括可能出現的難民潮,以及針對巴基斯坦政府的聖戰運動的升級。
#聯合國難民署週五表示,自5月底以來,至少有 100 萬阿富汗人被迫逃離衝突,其中 80% 是婦女和兒童。“這是一個驚人的統計數據,“最脆弱的人正在為當地發生的事情付出代價。”
#英國軍方正在部署軍隊撤離公民和使館人員。
#聯合國敦促塔利班停止進攻,恢復和談。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13/world/afghanistan-taliban?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afghanistan%20updates&index=0#afghanistan-taliban-advance-kandahar
*【Covid-19更新】
#奧勒岡州計劃派遣至少 500 名國民警衛隊士兵以幫助其醫院應對大量冠狀病毒患者。州長凱特•布朗說,醫院面臨不堪重負的風險,有 733 名俄勒岡人因嚴重的 Covid-19 病例住院,其中 185 人在重症監護室。
#洛杉磯和芝加哥學校強制要求教師接種疫苗。在冠狀病毒激增的情況下,學校準備每週重新開放五天,洛杉磯和芝加哥,美國第二和第三大地區,週五宣佈了一些迄今為止最強大的教師疫苗規定。兩個城市的教育工作者和學校工作人員都必須在 10 月 15 日之前全面接種疫苗。
#教育部長Miguel Cardona批評共和黨州長禁止在學校戴口罩。拜登政府告誡德州和佛羅裡達州的共和黨州長,不要禁止當地學區在下一學年戴口罩或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學生的規定,以免受冠狀病毒感染。
#隨著 Delta 病毒變種的速度加快,Covid-19 疫苗的強制要求也在增加:從地方層面(如舊金山對室內公共空間的嚴格要求)到龐大的聯邦公務機構。
#聯邦法官裁定,拜登政府最近暫停在冠狀病毒肆虐的縣,進行驅逐的措施可能暫時保持不變,稱她無權阻止這種緊急公共衛生政策。
#CDC 專家組批准為某些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接種第三劑疫苗。醫學專家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為這組已經接種過輝瑞-BioNTech 或 Moderna 生產的兩劑疫苗的人推薦第三針。
#伊朗正在與迄今為止最嚴重的病毒浪潮作鬥爭。
#調查發現,儘管有 Delta 變體,但許多重返辦公室的計劃保持不變。
#德州的一個公園變成了新冠病毒移民的隔離營,供從墨西哥越境的移民使用。
#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去年夏天的野火季節,嚴重的PM 2.5可能是導致數以千計冠毒感染者及其他數百人死亡的原因,這給華盛頓、奧俄勒岡州和加州的公共衛生官員帶來更大的挑戰。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估計,在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間,美國西部有近 20,000 名額外的冠狀病毒感染和 750 名 Covid-19 死亡與野火造成的煙霧汙染有關。該論文於週五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13/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聖地雅哥朝聖之路」介紹 訪問作者: 區國銓 內容簡介: Caminante, no hay camino, 行者,無其他的路 se hace camino al andar. 路,一步步走出來 Al andar se hace camino. 一步步走出自己...
「城鎮戰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討論] 30年前的城鎮戰訓練-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城鎮戰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城鎮戰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論文(好好研究怎麼研究事情的本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俄羅斯沒在跟你打城鎮戰|俄軍兵力調派看端倪呂禮詩:保存 ...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討論] 30年前的城鎮戰訓練- military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武統台灣--超前佈署? 解放軍強化「城鎮戰」能力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城鎮戰論文 在 [新聞] 美國智庫:解放軍強化城鎮戰訓練為可能台海戰爭做準備 的評價
城鎮戰論文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半熟倫敦 #EP12 #多佛豔陽天
#聯合副刊專欄 #SomeSunnyDay
忙完學期作業,趕在論文開始動工前,為自己安排一趟小旅行。記得當時選擇來英國,總希望能到歐陸各國走走,沒想到一場疫情讓人寸步難行,好一陣子甚至連倫敦都出不去,遑論跨國旅遊,不過或許也因此讓人更能向內看,發現那些近在身邊,容易忽視的趣味。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多佛(Dover)不只是直爽活潑的「擺渡人」,也是歷史悠久的古城。作為最靠近歐洲大陸的英國城鎮,多佛港一直扮演歐洲貨運進出大不列顛島的門戶,地理位置造就它成為數一數二的繁忙海港,自古以來也是英格蘭抵禦外侮入侵的重要前線。
去年過世的英國傳奇歌手薇拉·琳恩(Vera Lynn),在1940年代有「軍中情人」的美稱,她用名曲《多佛白色懸崖》(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撫慰二戰時期無數英國人的不安。正因多佛是英格蘭的第一張臉,八十年前受困於法國敦克爾克(Dunkirk)的二戰英軍終於得以撤退時,多佛白崖是他們第一眼所見到的「家」的樣貌。多佛也是英格蘭的第一面盾,兩千多年來,愈修建愈堅固的多佛城堡迎戰過羅馬人、中世紀法軍、二戰德軍和冷戰威脅,我和同行朋友開玩笑說,台灣有神山,這應該可說是英格蘭的「護國神堡」。
天氣好時,站在多佛白崖上能清晰望見對岸的法國,抵達時果真如此,甚至連電信公司都以為我到了法國境內,咫尺距離在承平時期是樂趣,在過去則是不安與危機。閉上眼,想像風和日麗的蔚藍海洋曾是砲火連連的戰場,感受這座市鎮的經緯和重量,依山傍海,它的美麗也襯著無限哀愁。
褪去戰爭傷痕,多佛是一座小而美的城鎮,商店聚集於市中心街區,認真走大約一小時就能逛完,我在這兒待兩天,想緩慢與當地人一同生活。旅行時,那些行程間的空隙則是真實得以填補之處,我發現人們之間的距離相當貼近,早餐時刻坐在戶外,身旁客人向好幾群路過人們彼此打招呼,鄰里不大,居民幾乎都認識彼此;或是夜晚在海濱喝著啤酒,隨意併桌,聽著濃濃口音的多佛阿姨介紹自己的家,給人與大城市截然不同的樣貌和氣質。
聽著薇拉·琳恩的另首經典歌〈我們終將重逢(We'll Meet Again)〉,這首去年封城時曾被女王引用的歌詞──「不知何時何地,但我知道我們終將重逢,在某個豔陽天(Don't know where, don't know when. But I know We'll Meet Again. Some sunny day)」,現今聽來又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此刻的英國,也終於迎來撥雲見日的豔陽天。
網頁版:https://reurl.cc/l0GO1d
#MediumWellLondon #16MAY2021
城鎮戰論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剛好有網友問到,想到之前也有一些朋友對奧地利音樂教育有類似的疑問,索性介紹一下我工作的機構與奧地利音樂教育的基礎結構。
我任職的這個州立音樂院(Johann-Joseph-Fux Konservatorium),位於奧地利東南部Steiermark州的奧國第二大城Graz市中心。
我於2017年5月應徵這個當時有超過50位同行競爭的職位,通過演奏、現場教學、教學法論文、教學法論述答辯與心理學家詰問幾個關口,考入前三名候選名單。
等了二年,在資格快要過期前,因資深同事請長期病假,才有機會於2019年以代課鐘點入職。(候選資格過期後,一切作廢,之後有職位缺的話,還要再過一次五關,重新再來)
第一關是演奏。這一關基本上像鋼琴比賽,彈完後,最終選出5位,數日後再進入其他評比。在第一關就被刷下來的話,不管教學經驗有多豐富出色,也沒有展現的機會。
除了主審如院長、鋼琴部主任和學務主任全程在場之外,第一關與之後口試關卡的評審是不同的二批人。口試現場除了5到6位鋼琴同行之外,還加入其他人員。
為求公平與不壟斷專業視野,另有一位非鋼琴的器樂同行在場。
因為是州政府公職,依法還有一位政府教育局官員在場監督。
而公家教育機構以嚴謹為本,加上上級機關是州政府,教育領域的公務員選拔更為嚴格,這樣的終生職,不容許不適任的人員進入,所以另有一位專業心理師在場,從口試開始,全程盯場,仔細觀察應試者的言行舉止。
而應試者結束所有音樂相關項目如演奏、教學、論述答辯之後,最後一關是回答心理師的詰問。過程中,心理師一邊詢問與端詳聆聽,一邊不斷在手邊的本子上紀錄。這份報告,在徵選分數上佔了很大的分數比例。
有許多前幾關名列前矛的應徵者,在最後心理師詰問這關,被一句「不適任本教職」而打了回票,前功盡棄。
因此,曾被問到,我是否「因為另一半也在州立音樂院任職,才能更容易被選上」時,內心只能搖頭苦笑。如果在這樣一層層且許多各方勢力在場的關卡選拔,還能靠裙帶關係脫穎而出的話,我的他,不就有一手遮天呼風喚雨的地位了嗎?
事實上,連院長都無能為力。
因為配偶已在其中任職,所有在場者對此議題更為小心避嫌,甚至加倍審慎嚴格,深怕落人口舌。
而我的他更是從不徇私的端正行事風格,多年來連一句好話都未曾對任何相關人士提起。
唯一為我大打宣傳的,是與我合作音樂劇的好友。在應徵之前,她就已連續數年無私地在眾人面前大力稱讚推薦我,並推動音樂劇專任伴奏職位的生成,希望音樂院延攬我進來。也因為與她的合作,有機會入了院長與學務主任的眼。
與學務主任這位高權重的資深鋼琴部大姊之交情,和她對我的支持欣賞,是我自己那些年來一場一場音樂會彈出來的口碑評價。這些人脈,與另一半完全無關。
可以自豪不知羞地說,考入音樂院,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力、付出與努力。
底氣與事實,自會隨著時間讓一切蜚語流言隱沒。
奧地利有三種公立的音樂學習機構:藝術大學、音樂院、音樂學校。
1. 國立藝術大學有三間,就是很多人熟知的,位在維也納、格拉茲、薩爾茲堡的三所大學。培養的是以音樂與相關音樂藝術為主的專業音樂家/藝術家。
2.奧地利有9個州,每個州都只一間州政府直接成立管轄的音樂教學機構。這就是「州立音樂院」。州立音樂院有基礎音樂/樂器教育,也有專業音樂學習課程培訓(如幼教、合唱指揮),考過可拿文憑。
州立音樂院也可考器樂最高級結業文憑。
有幾間州立音樂院的等級跟藝術大學差不多,繼而升等成私立藝術大學。
3.奧地利有點規模的城鎮,也有設市立或鎮立的公立音樂學校,以基礎音樂/樂器教育為主。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其他私立音樂學校與學院,這部分水準較良莠不齊。有水準與公立名校能比肩的,也有報名就能教學、付費就能入學,完全不挑老師與學生的。
台灣目前沒有這樣的學制與獨立出來的音樂院機構。
州立音樂院是獨立在義務教育之外的音樂學習機構,所以沒有年齡限制。理念是提升民眾整體音樂素養與培養音樂種子。
若是音樂幼教課,來的就是3、4歲的大寶寶,若是修合唱指揮,那就是以大學生或在職人士為主(比方小學或幼稚園老師),因此要看修的是什麼課。
就樂器學習來說,小孩和青少年居多,加上少數成人。
只是某些熱門樂器幾乎不收成人初學者,等著入學的學生太多了,以年紀小的優先。比方我所在的鋼琴部,是兵家必爭之地,雖有30多位教師,但仍供不應求,候補名單有時甚至排到一至二年後。考過入學考,一般來說要等上半年到一年,才會順著入學考成績依序入學,不是考過了就能馬上進來。
但其他器樂就沒有這個人滿為患的狀況,因此也收成年學生。
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學生們,都是放學了才會來音樂院上課。而大學生或成人的上課時間就有彈性,上午和晚上都行。
入學後,每學期要選修樂理聽寫等音樂專業科目之外,每三年有一次晉級大考,沒過,就掰掰了。
與本城音樂高中有教學合作, 支援音樂高中的術科項目,因為音樂高中本身並無術科專業老師。
也與藝術大學有教學合作,為藝術大學培養要考國家教師文憑的大學生。
我門下這學期有12個學生要考晉級大考、天才班資格選拔、結業考與音樂高中術科考等等。對每個同事來說,都是決定來年學務的年度大事。
對我這才入職二年的新人來說,更是戰戰兢兢的事務。
學生即是門面,一般學校裡,學生成績不好,他人與家長會說孩子資質不好/不用功念書,而在音樂領域裡,學生表現不佳,大多數人會覺得是「老師教不好」。😂
城鎮戰論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聖地雅哥朝聖之路」介紹
訪問作者: 區國銓
內容簡介:
Caminante, no hay camino,
行者,無其他的路
se hace camino al andar.
路,一步步走出來
Al andar se hace camino.
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西班牙詩人安東尼歐.馬洽多(Antonio Machado)
源於西元9世紀歐洲人的宗教苦行之路,
如今是全球旅人遠離喧擾現代社會,尋求沉澱與自我挑戰的心靈之旅。
熟稔西班牙的區國銓,獨自走過多條聖地雅哥朝聖路段,經驗豐富,
本書收錄經典的法國之路、北方海岸之路、銀之路、世界盡頭之路,
從重要的行前準備、路段指南、庇護所資訊,
到城鎮風光、人文歷史等,一次詳實彙整。
無論你是為了追尋聖雅各的榮光,或想尋找自己而上路,這都是一本必備的導覽書。
作者簡介:區國銓(Benito Ou)
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大學表演藝術碩士、淡江大學西班牙語碩士。現職台灣與西班牙表演藝術團體之西語隨行口譯、微笑角即興劇團演員、內湖社區大學與北市知名高中之西班牙語講師。
在馬德里與碩士論文搏鬥時,為了舒緩壓力決定出走,在無任何準備下踏上第一次的Camino(事後證明是需要事前做功課的)。沒想到一走就上癮,不是天主教徒的他從此成為這條路的鐵粉。
出版書籍:《開始在西班牙自助旅行》(與李容棻合著,太雅出版社)

城鎮戰論文 在 城鎮戰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推薦與評價
時間長度: 1:54 發布時間: 2019年1月23日城鎮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城鎮戰又称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鎮,甚至是更大的都會區來作為 ... ... <看更多>
城鎮戰論文 在 城鎮戰教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推薦與評價
時間長度: 1:54 發布時間: 2019年1月23日城鎮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城鎮戰又称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鎮,甚至是更大的都會區來作為 ... ... <看更多>
城鎮戰論文 在 [討論] 30年前的城鎮戰訓練-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不會和某些人一樣會說afv或某個id是國軍政戰啦
我認定他們只是很愛國
我看到afv說特戰、憲兵有長期練習城鎮戰/機步單位近期才開始專精城鎮戰
真的笑了,所以我認為他不是政戰,只是愛國
30年前的更早不知道,但至少80年代步校就有假城鎮了,旁邊是手榴彈場
各旅也有自己的住民地訓練場,各營區內也有設施
你如果看過營區內有
口 /==\
口口口 / \
口口口口 / \ <<一個像屋頂的東西
這種的型狀的水泥,他就是一個住民地訓練的設施
用來練習在斷牆射擊和瞄準的要領
另外手榴彈門窗投擲也是
當年就有城鎮戰專精和種子教官
以下都是二十年前的記憶,如果有不足處,可以指導
afv一直在說城鎮戰訓練,但是城鎮戰訓練什麼他沒有說過
拿出來說的,就是機步排進訓
因為他沒有真的經過二年兵的步兵營時代
三軍前要先基地,基地前要先普測,而普測前就要先進專精
在一個步兵營要下基地前,會先經過各種專精,特業排組會有自己的專精
搜索專精會去軍團裝騎營訓
迫砲專精全排要去步校進訓
通信排要去南通校吃羊肉爐
其他步兵就在專精營區練射擊專精/城鎮戰專精等
城鎮戰會教什麼?
從軍官的沙盤推演,圖上研究和現地偵察,編組如何編,分突擊支援掩護
任務式指揮,守軍受建築物群或敵軍分割等影響
單位間聯繫容易中斷,當年只有有線電207和EM7時,可能幾十公尺就聽不到了
所以各級排.班.伍長必須了解上級作戰企圖
同時規劃應變計畫於須獨立作戰時也能執行
士官兵要練的的就很多是動作
比如怎麼上二樓
有撐竿,二人上,三人上,多人上,錨勾繩上,繩網上,竹梯上
三個人怎麼走因為城鎮戰移動角度受限,要貼牆走,轉角怎麼瞄準
怎麼用小鏡子或其他方式看死角
到防禦因為時建物林立致使觀測與射擊均受限制
建築物內部與地下空間可直接提供極佳的掩護與隱蔽
但窗戶要留幾個,留那個?其他要用沙包擋住
射口怎麼開,射向怎麼選?
反甲陣地怎麼選,筒後噴火怎麼克服
下水道怎麼用,人孔蓋怎麼開
怎麼用汽車當掩體來防戰甲車前進,要三台以上,要箱型車或卡車
要比戰車的車身高,他就壓不上去
這些東西和野戰不同,所以要學,這都是最爛的步兵營要學的
那種特戰的就更專業了
整個城鎮戰專精要玩二週,就在訓場和營舍練習
以前還會有用煙霧彈到訓練用手榴彈(會爆那種)來練習
但發數不多就是了
91年吧,還弄了全國戰術戰法研討會,因為美軍在波灣中鎮城戰的影響
什麼帶沙包去頂樓打迫砲,拉長射程和射角
怎麼破門(一般的鎖,你沒有特種工具打不開,手榴彈只有破片,子彈可能會反彈)
所以這個訓練一直都有,而且古代的還比後期的好
因為古代的講義和準則都是美軍版本直接翻譯的
那種很大本,像壹週刊那麼大本,比較薄.很多圖片可以看
不是現在在訓,是因為有段時間突然長官又否定了鎮城戰
又改回野外大決戰,那年代還流行要上山打山地戰
對了,我說了,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當年替邱班長吹剌刀繩是止血痛的人
現在又在替胖老爺吹剌刀大刀隊了
連槍都省了,大刀拿來起來就砍了
幾個月就知道,司令玩剌刀後接下來就是要玩徒手大刀
想不到馬上就有圖出來了
再給邱班長和老爹當下去,陸軍學日本拿長茅竹槍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不知道為什麼,這批次的長官真的非常反科技,心中一直有那種曾胡語錄的大刀夢
看到人用車輛飛彈電腦就會全身不舒服的想阻止
--
我當兵那麼久以來的觀察發現有3種主流人士會來當志願役。
1.真的愛國的人10% 2.被老爸(或老媽)逼來的人30% 3.家裡不好過的人60%
現在84年以後的軍人什麼趴都沒有,還是被砍爆了,就映證:
1.歷史上愛國的人通常沒好下場!
2.勉強是沒有幸福的!
3.窮不是病,是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224.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47658872.A.CE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