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2:40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海拔1150公尺,面積約2500公頃,屬於台大實驗林場,種植紅檜、銀杏、扁柏等珍貴樹種。三面環山,經年氣候涼爽,如人間仙境般的氤氳竹林,搏得眾人鍾愛,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23:45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位於南投鹿谷溪頭風景線,屬於阿里山支脈,海拔高度介於160...
「埔里 氣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果貿吳媽家餃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埔里龍泉營地- 雙十連續假期氣候早晚天氣偏涼記得攜帶薄長袖 ... 的評價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天氣南投市、明天南投天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天氣南投市、明天南投天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埔里天氣的推薦,YOUTUBE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埔里 氣候 在 氣候釀農損埔里百香果.草屯葡萄現金救助【客家新聞20210716】 的評價
埔里 氣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節目預告
2021/09/09 週四,上午七點到八點《#蘭萱選書》單元
邀請到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家維 教授,
與我們分享 9月號的【科學人雜誌】化電流為意識
【神經科學】意識電流、刺激桶中之腦
【氣候變遷】在阿曼打造岩石儲碳重鎮
【微生物學】海底細菌活化石
歡迎你的收聽!
----------------------------------------
【蘭萱時間】
FM103.3 #中廣流行網,每周一至五早上七點到九點。
節目提供元氣早餐般豐盛營養的資訊,讓聽眾朋友擁有滿滿的活力!
網頁版一鍵收聽:http://bit.ly/ilikeradiostream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nJD0ANVhtU8K0MNeNsvGH-Q7k25VUd-
手機版【中廣線上聽APP】網址:
iOS→https://goo.gl/otJP7b
Android→ https://goo.gl/HjDC3B
廣播收聽頻道: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彰化
FM103.1 嘉義、雲林、台南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埔里 氣候 在 果貿吳媽家餃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度『季節限定』#香菇芋泥鮮肉回來了
🥇熱銷破百萬顆,果粉期待值爆表口味🥇
https://wuma.today/芋泥相遇趁現在
🔥強勢回歸,只為芋見泥🔥 #每日限量買下去
⭕嚴選香帥『綿密芋泥』搭配埔里『特A級乾香菇』
⭕每口都有著香濃芋泥口感,吸收飽滿肉汁!
https://wuma.today/芋泥相遇趁現在
芋泥控、新朋友、好朋友看這邊💃💃
💯我們的真材實料、網紅大推、網友好評、爆單熱賣~
🤎都來自這些用料的堅持🤎
👐大甲檳榔芯芋頭—大甲土質深厚肥沃、氣候合宜!
種植出的水芋鬆軟綿密、香氣濃郁,是產地小農用心栽種的天然好食材!
👐埔里乾香菇—一公斤要價上千元的秘密!
經過大小、厚度、色澤篩選出香氣足、口感厚實的美味菇菇!
👐契作牧場健康豬—台灣牧場漢方養殖
只用台灣牧場健康豬!手工去筋膜口感純淨,肉質緊緻濃郁多汁!
✨首波季節限定在這裡✨
https://wuma.today/芋泥相遇趁現在
埔里 氣候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2:40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海拔1150公尺,面積約2500公頃,屬於台大實驗林場,種植紅檜、銀杏、扁柏等珍貴樹種。三面環山,經年氣候涼爽,如人間仙境般的氤氳竹林,搏得眾人鍾愛,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23:45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位於南投鹿谷溪頭風景線,屬於阿里山支脈,海拔高度介於1600~1800公尺之間,夏季平均溫度僅20度,冬天不下雪,舒適的氣候搭配佔地廣闊的杉木林,造就了最豐富的森林浴場。
園區內全年花開不斷,春天可賞山櫻、杜鵑、牡丹花;夏季則有波斯菊、繡球花;秋天滿山楓紅;冬季臘梅飄香,是國內知名的避暑勝地和賞花盛點。
07:03 日月潭
擁有全台唯一的水陸空3D遊程,環潭公路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CNNGO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潭區著名的有拉魯島、文武廟、慈恩塔、拉魯島、玄奘寺、向山、永結橋、同心橋、耶穌堂、梅荷園、九族文化村、蛇窯等景點,環繞潭區的14條步道更是賞景與活動的好去處;週邊特色遊憩區有:鐵道懷舊之旅的集集、車埕;原鄉之旅的地利、雙龍;紅茶陶藝之旅的鹿篙、澀水;自然生態之旅的埔里桃米、頭社活盆地。
28:35 武界部落
是布農族卓社群的原住民社區,也是台灣布農族分布最北的一支。全村約1百餘戶,人口約8百人,多以務農為主,是個民風純樸的美麗部落。坐落在武界山和干卓萬山之間,並有濁水溪與栗栖溪穿流而過,形成山高谷深的峽谷地形,由於清晨都有雲海湧現,而被稱為「雲的故鄉」,加上未經人煙雜沓,保有原始風光及布農族最純真的年代,猶如人間淨土。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行程 #金探號PK #南投景點
--
主持人:王軍凱 呂佳宜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6t9FpnL6Mk/hqdefault.jpg)
埔里 氣候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店名:21工房手感酵素麵 21 Food Studio-圓山店
電話:02 2585-1913
地址:台北市酒泉街10巷25號(圓山捷運站1號出口)
營業時間:平日:am11:00-pm15:00/pm17:00-pm21:00例假日am11:00-21: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oodnaturefood/
備註:手感酵素麵條,陳年釀造的梅果醋飲,只用自家製天然的食材,《21工房》堅持只給消費者輕鬆、美味、無負擔的餐點及產品。
基本資料:
一對來自純樸埔里小鎮的姊妹
因為太喜歡父親親手釀造的好醋
便決定上台北來把這些都市中已逐漸稀少的手工純釀品
推薦給每位愛好天然的朋友
我們用 埔里好水好氣候來釀醋
所以醋裡沒有任何金屬雜質或香精色素
我們用 天然原料養生食材來做麵
所以麵裡沒有一點化學添加物或防腐劑
更乾淨 更天然 更養生的食物
都在21工房生產製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oXqeDiGViE/hqdefault.jpg)
埔里 氣候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7/27 舞蹈旅行的第四天 - 我們在鹿港龍山寺起舞 !
龍山寺前廣場 , 應該是什麼樣的風景 ?
百年前的這裡 , 又會有著什麼樣的表演 ?
是什麼樣的舞蹈和音樂 , 什麼樣的觀看與距離 ...
於是 , 我們用現代舞與這個古老空間交會 , 期待撞擊出新的氣味
讓這城鎮附近的居民或是遊客 , 可以留心這美麗的廣場 , 不是只來看看而已...在附近的老街道走走 , 認識鹿港小鎮 !
一日兩場的演出 , 從烈日的陽光下 , 一直舞蹈日落的微風時刻
不同的時間 , 不同的感受 , 有的觀眾直接坐在太陽下 , 一起感受舞者們躺在地上的滾燙 , 有的觀眾只是經過就停下來看了全場的演出 , 相信那是一種藝術與文化的力量 , 這也是"舞蹈旅行計畫"決定再度出發的原因之一 .
7/26~8/17 繼續遇見 !
http://www.chou.org.tw/enews/20140709/2014709.html
==================
2 0 1 4 舞 蹈 旅 行 計 畫
{ 四 度 巡 演 ! 四 城 走 跳 ! }
今年,我們往島中央去 → → → 彰化、南投、雲林、台北我們來了!
一首舞,在廣場上跳了起來 ...
一群舞者 + 一首波麗露舞曲,在陽光下交織成一股力量與熱情,
在滾燙的地上舞出心中的感動,只為了分享舞蹈的美好 !
我們帶著過去三年演出45場的實戰經驗,還有相同的堅持與信念,再次出發!今年夏天,讓我們一起相約在彰化、南投、雲林、台北,在充滿記憶的大城小巷裡,在人文史蹟的城鎮風景中,跳舞給你看!
==============================
這計畫最吸引人的是碰觸到第一次看現代舞的人,那是最有趣也最有價值的事。
================================
Dance-Travel Project IV 《1875 Ravel & Bolero》
--------------------------------------------------
(((FREE免費入場 ,自由現身,看跳舞! )))
07/26(六)15:00 彰化縣—鹿港文武廟 文祠前廣場
07/26(六)17:30 彰化縣—鹿港公會堂 前廣場
07/27(日)15:00 & 17:30 彰化縣—鹿港龍山寺 山門外廣場
08/02(六)17:30 南投縣—埔里孔子廟 大成殿廣場
08/03(日)15:00 南投縣—南投縣文化園區 武德殿廣場
08/03(日)17:30 南投縣—南投藍田書院
08/09(六)15:00 & 17:30 雲林縣—雲林布袋戲館
08/10(日)15:00 & 17:30 雲林縣—斗南火車站站前廣場
08/17(日)15:00 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 巴洛克花園
08/17(日)17:30 台北市—臺北文創大樓 文化廣場
(因氣候因素,主辦單位將保有異動之權益)
編舞 l 周書毅
舞者 l 林祐如、田懿葳、楊雅鈞、潘柏伶、黃彥綺、王 甯、林修瑜、洪佩瑜、簡雅慧、王筑樺、劉雅培、鄭 皓
紀錄片導演/剪輯:林婉玉
紀錄片攝影:林婉玉、黃鈴媛
平面攝影 l 陳長志
美術設計 l 陳文德
=========================
【最初】
周書毅編創作品《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在2007年臺灣首演之後,2009年獲得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全球舞蹈比賽首獎作品、2010年赴紐約秋季舞蹈節演出,回來臺灣之後,周書毅表示決定找地方演出這個作品,但在沒有完整的製作經驗、沒有經費方向的情況下,於是帶著《周先生與舞者們》一股傻勁的決定上街舞蹈,只為了讓作品繼續演、能夠跳舞給更多人看,就這樣在2010年之後,在每年的夏天選擇離開劇場,開啟了「舞蹈旅行計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QzuDPzVSJ0/hqdefault.jpg)
埔里 氣候 在 天氣南投市、明天南投天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您埔里鎮, 南投縣最準確的10 天天氣預報,以便預先準備,還包括最高溫、最低溫、降水機率,盡在The Weather Channel 和Weather.com. ... <看更多>
埔里 氣候 在 天氣南投市、明天南投天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您埔里鎮, 南投縣最準確的10 天天氣預報,以便預先準備,還包括最高溫、最低溫、降水機率,盡在The Weather Channel 和Weather.com. ... <看更多>
埔里 氣候 在 埔里龍泉營地- 雙十連續假期氣候早晚天氣偏涼記得攜帶薄長袖 ... 的推薦與評價
雙十連續假期氣候早晚天氣偏涼記得攜帶薄長袖白天秋老虎居多偏熱連續假期: 10/8進場時間為上午十點後,隔日拔營時間中午12點前; ... 埔里龍泉營地,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