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聽聞,來到基隆港的訪客,因為港邊陣陣惡臭而收起笑容,心裡總是五味雜陳。這是我心中的痛,相信也是基隆人一直想抹去的印記。
自上任後,除了繼續建置污水下水道系統,我和同仁們也從城市整體發展的角度,提出快速、可行的新計畫,希望早日再造基隆水環境。
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和環保局同仁的努力下,#旭川 #田寮 #南榮 三條河川的 #現地改善工程 已陸續動工,也將在明年逐一落成。
完工後的地下礫間水淨場,會先淨化廢水,才讓其流入河中,確保入港河水水質。工事期間,我們也將抽排川內現有汙水,#一次除去淤積了數十年的污泥;也藉此機會,在河川兩側,重新營造 #宜居樂活的親水環境。
能治標的,我們加速推動;若能治本,就絕不放過!基隆翻新,打造嶄新水環境,正在實現!
詳情請見《基隆水環境改善計畫》↙️
官網 https://keelungwater.org/
4️⃣分鐘,了解基隆港及其河流產地🚢
bit.ly/WelcomeToSmileHarbor
5⃣️分鐘,一窺南榮河再生工程💦
bit.ly/RedesignNanRongRiver
#翻新基隆
#因為有你
#基隆真的很棒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台中市議員何文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汙水下水道經費執行全國第一基隆將擴大範圍... | By 中嘉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下水道工程停擺殃及300多戶接管進度-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後巷違建處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施工期長市府重視交通問題.wmv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用戶接管成長率超越全國標準.wmv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三期實施計畫的推薦與評價,GITHUB 的評價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台中市議員何文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屯文山掩埋場擴大再利用消滅垃圾山
<質詢影片>https://youtu.be/UM38VxVvv1s
台中市文山掩埋場一期二期三期總面積約30公頃,而目前一期二期已經鋪上綠色植被,三期剩下0.6公頃瀕臨飽和邊緣,台中市政府針對文山掩埋場應該要開始規劃後續退場機制,也不應該再有第四期掩埋場。
何文海議員表示,台中市政府對於文山掩埋場的利用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台中市文山掩埋場一期二期總面積約12.07公頃,建議市政府參考台北市內湖復育園區經驗。
內湖復育園區前身是內湖垃圾山清除完成,於民國59年,垃圾車收集後則直接堆置基隆河岸,15年間逐漸形成長1,060公尺、寬350公尺、高53公尺之內湖垃圾山,直到73年7月13日一場燃了10天的大火,重新喚起大眾與北市政府注意,民國94年台北市政府完成清除工程規劃後隔年開工,歷經馬市府與郝市府時代,於104年啟用,內湖垃圾山清除歷程總計八年,才將多達二百二十二萬立方公尺的垃圾清理乾淨,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的資料,含土石方、可焚化、可回收三類若以砂石車裝滿載,十二萬輛車次再以直線排列,總長度可達一千五百九十四公里,相當於四點三條中山高速公路,約可繞台灣一圈半。清除工程總預算13.8億元,而且同時完成綠化公園並將垃圾山污水收集接入汙水下水道。
台北市內湖過去的垃圾山綠美化後,提供內科及港湖地區居民休閒遊憩使用,並繼大安森林公園後成為臺北市第二個綠肺,淨化都市空氣,平日可飽覽基隆河景觀,跨年則可遠眺台北101煙火,為港湖地區重要休閒景點之一。
何文海議員建議,台中市政府可以參考台北市政府將內湖垃圾山改造為復育園區的經驗,將目前的文山掩埋場一與二期甚至未來三期,改造成自然景觀區,規畫完整運動步道與小型遊憩公園,並規劃未來文山三期將其改造成生態復育園區,成為台中市重要觀光休閒景點之一。
<質詢影片>
https://youtu.be/UM38VxVvv1s
歡迎加入文海的LINE@
https://lin.ee/gcMRpWW
何文海議員網站
https://wenhaiho.blogspot.com/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稍早,吳益政議員發了篇圖文,質疑為什麼「北高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只有百分之十一、遠低於全市平均;附帶一句,收來的污水處理費與前瞻預算都花到哪裡去了。
我個人必須肯定吳議員一點,就是他終於回到了市政的辯論場上,而不是跟著民眾黨中央吵一些莫須有的議題。吳議員關心市政,立意良善,做市民的都應該鼓勵。但是他的文章仔細一看,很有些不盡不實,又脫離現實的地方。終究,吳議員還是染上了柯文哲與民眾黨網軍,那種「利用資訊不對稱亂帶風向」的壞習慣。
🤔 「北高雄」是啥?可以吃嗎?
容我先抓個語病。其實,對於土生土長的高雄人(無論市民或縣民)來說,「北高雄」指的是原高雄市區,鐵路以北的部份,概括來說,就是左楠鼓三四區,有些人還會算進鹽埕、旗津。原高雄縣區的部份,通常大家會講「三山」,也就是「鳳山」、「岡山」、「旗山」三大生活圈。
我看到圖文上大大的「北高雄」三個字的時候,心裡發怵了一下。我個人是後驛出身,不折不扣的「北高雄」人,可說是從小看著市政府挖污水管線長大的,怎麼會有11%這麼低的數字呢?
仔細看了一下,原來吳議員圖文裡張冠李戴,「北高雄」,指的是「岡山、橋頭」;通常這區塊在地人會叫做「大岡山地區」。吳議員在高雄辛勤耕耘二十年,應該不會犯這種基本錯誤,或許,是台北來的小編沒有搞清楚狀況吧?
🤨 花媽市長的「高高平」
你會說,為什麼要抓這個小小語病呢?其實,這個語病一點也不小。它的背後,牽涉到一個很大的課題,就是「縣市合併」。
2010年縣市合併,到目前為止也就差不多十年。在那之前,高雄縣、市分治已經幾十年,都市計畫和基礎建設的落差相當大。以前去鳳山找親戚,過了一條澄清路,兩邊的落差就多多少少可以肉眼看得出來。其實台北人對這種現象不陌生,很多台北市土生土長的人,都會揶揄說「過了一條台北橋就變第三世界」。
這也不是誰的錯,而是台灣的國家體制如此。同樣是直轄市,高雄市跟台北市比,資源富足的程度,已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回頭看高雄市與高雄縣,資源的差距仍然不小。在國民黨執政高雄市的時期,反正市區就「不做不錯是我敦義」,而縣區是沒資源可以做,縣市兩邊的落差還算隱而不顯。但到了謝長廷和陳菊任內,縣市合併以前的十二年間,開始大力做高雄市區的基礎建設,縣市兩邊的差距就愈來愈大了。
就拿污水下水道接管率這個指標來說,花媽做第一任,原市區的數字大約是五成;花媽做完第二任,這數字就上看八成了。但是原縣區始終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下盤旋。
所以縣市合併之初,花媽市長就揭示一個重要的目標:「高高平」。也就是說,盡可能把縣區的基礎建設做起來,讓它不要跟原市區落差太大。
「高高平」是花媽市長做得最多,但也做得最苦的大工程。
別忘了,縣市合併是2010,那時還是馬英九執政。而馬英九政府是最刻薄高雄的。縣市合併前,馬政府承諾高雄,原縣、市加起來的各項補助款不會動。但事實是,合併一成,馬政府就翻臉不認帳,六年下來苛扣了八百多億補助款。再加上健保費問題,馬政府刻薄高雄的數目,高達一千三百億。這點吳益政自己也清楚,幾個禮拜前也拿來大做文章,怎麼到了今天就忘了提這件事呢?
而花媽接手的「大高雄市」,是一個幅員廣闊,上到玉山、下到高雄港,面積是六都最大,比台北加新北還要再大三成的巨型行政區。以被苛扣的有限資源,要管理面積最大的行政區,花媽累也是累極了、苦也是苦極了。
😮 「污水下水道」工程遠比你想像的浩大
2016政黨輪替、小英總統上台,高雄終於是熬出了頭,等到一個願意重視南台灣的中央政府。不但重大建設計畫開綠燈,也以「前瞻計畫」的名義補足資源。
但是,建設一個城市,除了錢,還需要時間。
污水下水道工程,不是只有挖馬路造溝渠而已。其實它分成三大部份:#污水處理廠、#污水幹管,還有 #分支管網。
第一個要做的,是污水處理廠。道理很簡單,你污水總是要有一個地方可以去,如果這個「去處」沒有做好,那其它管線怎麼接也沒用。所以,市府最先動手做的,是典寶溪畔的「#岡橋污水處理廠」。這部份,在2018年底完工試車,2019年初才投入使用。吳益政問錢花到哪裡?其實初期最大的花銷就是污水處理廠。
接下來要做的,是污水幹管。幹管的部份還算簡單,都在大馬路挖開來做就成了。但是這也是最容易引起民怨的地方,畢竟騎車出門走省公路,放眼望去都是挖開來造溝渠的工事,心情不美麗也是可想而知的。
最可惜的是,污水處理廠完工後,正要著手做幹管時,市長卻換成了韓國瑜;在他忙著去選總統的那段時間,很多前朝規劃好的接續動作(例如主要幹道的污水幹管施工),都得中斷將近一年,等到韓國瑜選輸回來才匆匆忙忙重啟。
而最不起眼的,卻也是最浩大、最困難的,其實是分支管網的部份。
首先,分支管網的施工長度加起來,其實遠遠超過主幹管。打個比方說,我們國中健康教育課都教過我們,微血管的長度加起來,是主動、靜脈的幾百倍不止。污水下水道也是一樣的道理,分支管網雖小,施工量卻是幹管的N多倍不止。
所以我從小看謝長廷、陳菊市府一直在做市區的污水管線,做了十年不止,為什麼?因為工作量就是這麼大。
還有一個難處。如果版上的朋友有住透天厝的經驗,應該都知道,污水管線其實是在房子的背後。這裡問題就來了,台灣的都市計畫是出了名的不良,尤其是鄉下地方,都是那種隨便蓋隨便賣的所謂透天「販厝」。房子背後所留的空間,要容納污水管線(大約要八十到一百公分寬),已經捉襟見肘。而且很多住戶還往後面鐵皮加蓋(通常是蓋成廚房),就更難施工了。而要清拆違建,那個工作量,又是另一個宇宙的數量級。
想一想,2016以前,高雄的建設,馬英九是能擋就擋。2016到現在,也就四年的時間,能完成一座污水處理廠,其實就算很不錯了。幹管與分支管網的工程,也同時在做,但是預算排擠之下,也只能盡量往前推進,做多少算多少。
所以吳議員問,污水處理費和前瞻預算花到哪去了?很簡單,污水下水道的工作量就是這麼大,整個城市要接管,預算規模不亞於蓋一條捷運。
這裡還有一個思維陷阱,就是「接管率」這數字,其實是從「下游」到「上游」整個打通才算的。也就是說,污水處理廠、污水幹管、分支管網全都要做好接好,而且接管後那一戶房子還要完工入住,這樣才能算進去接管率的數字裡。近十年來,#橋頭新市鎮 和 #南岡山 等嶄新規劃的市區,打從重劃階段就已經把污水管線考量進去,也都做好等在那邊,也都接進去岡橋污水處理廠了。但是空地還沒開發,抑或新蓋的房子還沒人入住,那就不能算進接管率裡面。一旦開發完畢,馬上就可以列入數字。如果把這些可以預期的數字算進去,岡山橋頭的接管率,也不會像吳議員說得這麼糟糕。
吳議員粉專的圖文裡,說「接管率任內破五成」。仔細看他的文案,原來指的是「全市境內」破五成。這個數字不用等吳議員來做,花媽卸任的時候,(縣市加起來)就已經有四成多的數字了。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絕對數字的多寡,而是原市區與原縣區的不均。吳議員省略不提這一點,即便不是惡意誤導,也是沒抓到事情的本質。
😡 吃米不知米價的「台北經驗」
做一套新西裝容易,穿著西裝改西裝難。同樣的道理,城市開發之初就把管線做進去最容易,都已經住滿人了才開始做管線最難。
吳議員粉專小編,在圖文裡加上一句「接管率達台北標準前,重新檢討污水下水道使用費率」,這句話讓高雄土生土長的我,感到非常火大。
台北作為台灣的首善之都,規劃本來就好;市區在建設之初,就已經把污水下水道給考量進去,有些甚至是1920、1930年代日本人留下來的規劃。在這規劃基礎之上,台北要做好污水接管,並不困難。但高雄不一樣,日本人真正大規模建設高雄,已經是差不多1930年代末的事,這時都快要開始打太平洋戰爭了。所以很多日本人對高雄的規劃,只見於圖面而未落實。
到了國民黨遷台,「重北輕南」是基本方針。台北市區的基礎建設,還可以照著日本人(城中到大安一帶),甚至是美國人(像民生社區那邊)的規劃來做。高雄市就沒那麼幸運;市中心(哈瑪星、鹽埕、前金、新興和苓雅寮)還可以照著日本人的設計做;市中心以外的區塊,基本上就是應付應付。而原市區邊緣,和縣區的部份,就是第三世界等級的放任發展。
這些問題,在威權體制與經濟、人口快速成長的年代裡,都沒有人提。到現在台灣發展起來了、人民生活水準的要求提高了,都市也已經成形了。台北市是本來就有想到、本來就有規劃,做起來不難,而當初沒想到沒做到的,還可以砸大錢搞定(例如淡水河、基隆河治水,淡水線、新店線台鐵改捷運…等,那可是三十年前的幾千億預算啊!)
而高雄,就只能穿著一套破西裝來改西裝。
所以高雄從謝長廷到陳菊這將近二十年間,都是一貫的策略:新開發的重劃區,一定要提早把污水下水道規劃好,一次做到位;老舊的居住區,沒有任何捷徑,就是下苦功、花時間、花大錢去做。謝長廷剛上任的時候,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原市區,污水接管率還不到一成。謝長廷卸任時,已經來到四成五;陳菊中後期的時候,這數字更突破八成。正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夠努力,還是做得到的。
喔忘了提到一點。謝長廷任內與陳菊初期,負責這塊工作的林欽榮局長,後來被陳菊推薦給柯文哲,當他第一任的副市長。
2010縣市合併升格之際,台北市是堅決不跟台北縣合併的,一直到現在台北市還是用全國最豐沛的財政資源,在治理一小塊地方。而高雄合併之後,卻是用苛扣過的預算,來治理全國最大的直轄市。民眾黨在這次市長補選,喊出一句口號,叫「台北經驗、高雄實現」。在我這個高雄人來看,這句話即使並非一句侮辱,也至少是諷刺。
😓 民眾黨式話術無助於解決問題
總結一下民眾黨在這個文案裡,所犯的兩個謬誤:
第一,刻意用「北高雄」這個名詞,來模糊、誤導問題的討論。在民眾黨小編來看,這只不過是個名詞代換的語病,有什麼好計較的?但是在懂行的人來看,這其實是模糊了焦點、略過了「縣市合併」這個問題的根本來源。模糊掉問題本質的討論,不能算是有效的政策討論。
第二,貶低歷屆高雄市長的努力,只為了烘托柯文哲的「台北經驗」。問題是,高雄預算少、幅員廣、起點低,立足點跟台北完全不一樣;台北經驗要怎麼套用在高雄身上呢?更何況,台北市的污水接管工作,早在柯文哲以前就已經做到了八九成;柯文哲只是揣著大筆預算、接收了一個已經建設得差不多的城市而已。柯文哲又有什麼立場能夠吹牛自己的「台北經驗」呢?
說到底,吳議員的這個文案,還是典型的民眾黨網軍式的選舉話術:第一模糊焦點。第二去除脈絡。第三是用「錢花到哪裡去」的口號來挑動選民的負面情緒。最後總得要歸結於柯文哲的「台北經驗」的個人崇拜。
這樣的話術,無助於解決在地的問題,只不過是再一次側寫了柯文哲式的台北傲慢罷了。
(圖片來源:高雄市新聞記者協會)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下水道工程停擺殃及300多戶接管進度-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新聞】 基隆 市政府進行下水道 工程 ,但因包商倒閉, 工程 停擺,導致中正區300 ... 旗山美濃區- 污水下水道 用戶接管 工程 後巷寬度不足施工說明會. ... <看更多>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基隆污水下水道後巷違建處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基隆污水下水道 後巷違建處理 ... 南市推汙水下水道鼓勵自拆違建供接管20180531 公視中晝新聞 ... 1戶不同意害到整棟樓下水道 工程 喊卡│三立新聞台. ... <看更多>
基隆污水下水道工程 在 汙水下水道經費執行全國第一基隆將擴大範圍... | By 中嘉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汙水 下水道 經費執行全國第一 基隆 將擴大範圍(中嘉吉隆新聞記者張啟騰/ 基隆 報導)根據統計, 基隆 市汙水 下水道工程 目前接管率為28.33%,全國排名第四,汙水 下水道 經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