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去過「稻草捲心酥」打卡嗎?原來這個洋菇農場背後有動人故事,場主周昭陽為了兒子一句話決心做環保救地球,開始回收稻草,卻因沒有去處只好自己撩下去用稻草種洋菇,後來又發現種洋菇要用紅土覆蓋,但是挖紅土不環保,總有一天會挖完,於是他再加碼回收西螺果菜市場大量殘渣,發酵堆肥失敗一百次後,終於做出類似泥炭土的再生覆土!
如今西螺果菜市場一年三千噸殘渣都靠他,周昭陽的洋菇不僅產量更多口感也更好,還獲選產銷履歷達人,他只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環保救地球的行列!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7689/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潜水艦のトイレはどのように機能していて、汚物はどこへ行くのでしょう? 船内に汚水タンクがあるなら、そのタンクがいっぱいになってしまった時には、どうするのでしょう? 結局のところ、潜水艦は、潜水すると、数ヶ月間、水中で過ごさ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興味深いことに、トイレの汚物は魚の餌になるんです。 人...
「堆肥失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Re: [器材] 堆肥方法- 精華區Plant 的評價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臭不拉機的開箱-----廚餘堆肥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堆肥失敗 在 園藝世界出版社- 《有機堆肥不失敗!》 跟著圖解這樣做我家 ... 的評價
堆肥失敗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8173/
上下遊這幾天有一篇講EM菌堆肥的文章,
用EM菌堆肥的方式我是贊同的,但有一些地方不清楚,我就把不清楚的地方補上,還有一些地方是我質疑的,我也把他補上。
從新聞中可以看到材料配方
1.材料配方
在決定要堆肥之前,必須先確定要施肥的面積,100公斤的EM菌肥大約可以供應一分地施灑一次。以水稻為例,剛插完秧要施一次肥,要結穗前再施肥一次,一期稻作共需施肥兩次。
材料配比如下:
胡麻渣粉 : 米糠 : 魚粉 : 水 : EM菌原液:糖蜜 = 100 : 100 : 50 : 70 : 0.3 : 0.3(重量比)
依材料配比計算成本,EM菌肥比市售的有機肥成本高出許多。
P.S.芝麻渣粉可以用大豆渣粉取代
我們就用便宜的大豆渣粉取代胡麻渣粉來計算成本。
大豆粉目前每公斤報價13.8元,自己去載回來,100公斤應該是1400元
米糠依照磨的程度7~11元,目前零售價50kg 350元,100公斤自己去載,約700元。
魚粉有62% 65% 68% 三種規格,最便宜的62%每公斤約56~58元,自己載免運費,50公斤魚粉約2800~2900元。
3公斤的原液跟糖蜜,以市面上一般EM菌的賣法1kg 大約250附近加上糖蜜約80元。
最低成本一共要1400+700+2800+80=4980元
總重量100+100+50+70+0.3+0.3=320.6kg
一般堆肥製成率為35%~50%之間變動,所以堆肥可以得到
114.1~163公斤,取均值約為138.55公斤
1分地施用100公斤的菌肥,1分地肥料成本約為
4980*100/138.55=3594元
但這個水分是不對的,推出來的值就不對,一般堆肥的水分濕度約為60%,不是這樣20%的數值。
一般的堆肥製成率,會取決於你殘留的水分,以一般60%濕度的堆肥方式去算,製成率約為35~50%.所以固體的損耗量約為固體原重量的10~15%左右,因為這他網頁所用的水數值太低,這樣帶進去就不準了。所以反用一般的固體損耗來算,應該可以剩下約215kg~225kg左右
1分地施用100公斤的菌肥,1分地的肥料成本約為
4980*100/220=2260元
人力成本等其他生產成本都不算了,農友們種稻的肥料錢1分地要2260元元,你要用這種東西之前,先考慮一下會不會賺錢吧?
2. 水分比例不對
你看他桶子是用200公升的大桶把水裝得滿滿的,就知道水分的量接近200公升了,如果用上面的比例,那水分的量約70/326=21.4% 這樣菌根本不會長,濕度太低了,一般露天堆肥的方式,濕度要拉到55%~65%,如果用200公升的水,200/456=43%,濕度接近微生物生長的下限,勉強可以發。
3. 堆肥時間不對,還有48度就是溫度過高,就代表還在發酵中,而且水分的量根本不知道,怎麼可以收?台灣堆肥的法規是要求水分含量35%以下,但35%以下的水分都還是會有發霉的問題,一般要16%以下的水分才會抑制真菌生長,但多數肥料公司為了安全,都會把水分壓在14%左右,避免肥料發霉。
em菌堆肥的活菌數真的高嗎?當然低阿。
應該說一個成功的堆肥,活菌數本來就是低的,
em菌在發酵的時候,最適宜的溫度是在55~60度附近,這時候的菌數最高,這是一種中高溫的菌群,但等發酵完畢,溫度降下來之後,環境不利於菌群生長,菌數就自然下降了,一個有效的堆肥其活菌數每克約在10的4次方Cfu左右。
如果堆肥完不做而外的處理,還有高的活菌數,那應該是被汙染了,或是堆肥失敗。
堆肥完要有高的活菌數,是需要額外的處理,成本又會上升。
還有這種技術根本不是什麼很了不起的東西,市面上的廠也是都用EM菌發酵,福壽這些產品也都是這樣處理
http://www.fwusow.com.tw/newhome/prod/FULLINFO.asp…
http://www.fwusow.com.tw/newhome/prod/FULLINFO.asp…
現在都在講農業4.0了,這種生產1.0的方式,我實在不敢恭維,
看看堆肥廠的內部照片,人家是溫濕監控,智能化噴灑水分及菌液,定時翻堆,出廠的成品都是保證熟腐的狀態。
人家都上太空了,不要很驕傲的在殺豬公。
EM菌如果真的要用在種植,不是這樣使用的,要如何使用,先從土壤的角度開始吧。
堆肥失敗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潜水艦のトイレはどのように機能していて、汚物はどこへ行くのでしょう? 船内に汚水タンクがあるなら、そのタンクがいっぱいになってしまった時には、どうするのでしょう? 結局のところ、潜水艦は、潜水すると、数ヶ月間、水中で過ごさ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興味深いことに、トイレの汚物は魚の餌になるんです。
人類は海底を探索することができ、宇宙空間に到達することにも成功しました! 地下にトンネルを掘り、電車を走らせています! でも、どこへ行く時でもトイレには行か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よね? では、潜水艦の中にいるときには、トイレはどのように機能しているのでしょう? そして、地下鉄の駅では? さらに、宇宙空間にある国際宇宙ステーションの場合はどうでしょうか?!
タイムスタンプ:
地下鉄のトイレ 0:37
潜水艦のトイレ 2:12
ヨットのトイレ 4:51
キャンピングカーのトイレ 5:43
列車のトイレ 6:31
飛行機のトイレ 7:22
宇宙のトイレ 8:12
#トイレ #仕組み #ブライトサイド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提供
Koji Asan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3WjjBcWYcQ/hqdefault.jpg)
堆肥失敗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年、安全な飲み水の話題がよく取りざたされています。
水は一滴たりとも、無駄にはできません。
しかし水洗トイレは、一回の排泄物を流すために何リットルもの水を使いますよね?
たくさんある海水でトイレを流せない理由はなんなんでしょう?
大量の水でトイレを流すのは地球にとって優しいの?
今回は、このような疑問にお答えしていきましょう!
タイムスタンプ:
現代の下水道の仕組み 0:43
海水を使えない理由とは? 3:37
海水が全く使えないのかというと? 6:06
水の無駄を削減するには 6:58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提供
さくらい声優事務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pJ6WZ0FetI/hqdefault.jpg)
堆肥失敗 在 臭不拉機的開箱-----廚餘堆肥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種植的蔬果當然都是無農藥的有機蔬果。 一家人的情感也因為這一片菜園,有了緊密的連結。 ... 前陣子DIY作了一桶的廚餘堆肥, 老實說,這其實算是失敗的嘗試, 因為這些堆肥 ... ... <看更多>
堆肥失敗 在 園藝世界出版社- 《有機堆肥不失敗!》 跟著圖解這樣做我家 ... 的推薦與評價
《有機堆肥不失敗!》 跟著圖解這樣做我家菜園的土壤超健康! 無臭、環保、省錢活用堆肥&有機肥料種出的蔬果最美味! ... <看更多>
堆肥失敗 在 Re: [器材] 堆肥方法- 精華區Plant 的推薦與評價
既然有人分享
我也來分享我的方法
都市中純有氧堆肥是做得到的 而且很簡單 但是要有陽台
準備兩個五加侖油漆桶
上面的油漆桶底下打洞讓它可以排水
底層鋪一層不織布讓土不會外流
然後放一些基土 不用太厚
再來一層廚餘 一層粗糠
廚餘來源
我是去菜市場賣鳳梨的要鳳梨皮
或者去菜市場賣西瓜的要西瓜皮
加上去X十五度西挖咖啡渣
加上平常吃水果的一些果皮(不建議甘蔗渣 爛不掉)
至於不用其他的原因是以上這幾種發酵味道比較好聞
豆渣雖然好但那味道會嚇死人
廚餘粗糠堆滿之後
用不織布蓋起來
最後用繩子綁一圈讓蟲進不去
再兩個桶子疊起來
廚餘水自然就積在下層桶子了(油漆桶相疊內部會有一點空間)
前兩個禮拜要每天打開來
成功的話會感到微微發熱
且有一股酒香或一點微酸的味道
喇一喇之後再蓋起來
避免上層有氧下層變厭氧
下面桶子蒐集的廚餘水則拿去廚房倒掉(味道不好聞所以我都不使用)
大概兩三個禮拜後就不會持續發熱 而且體積會減少不少
那就可以不翻攪 放著讓他熟成
等兩到三個月後就可以拿來使用
如此一來
除了不會有厭氧堆肥那種臭到想殺人的味道外
時間也快很多
如果有加一些環保酵素效果會更好
初期會引來蒼蠅、黑翅蕈蚋等小蟲
我會放蒼蠅紙在旁邊
等中後期蟲就不會來了
但如果初期有蒼蠅跑進去下蛋
那打開來會有滿滿的蛆蛆迎接你
一般在有氧堆肥最容易失敗的地方
就是水沒地方排結果無形中變厭氧
或是沒有持續翻攪 堆肥下層變厭氧
如果地方夠大也可以用保麗龍箱
堆得夠多溫度夠高就不怕蟲來下蛋了
只要做好排水跟翻攪基本上就不太會失敗
也不用加一些哩哩叩叩的菌
全程都沒有照片 因為滿手都很髒的時候不會想拿相機
※ 引述《oldone (老人一個)》之銘言:
: 分享一下個人經驗和做法
: 在都市裡頭要做有氧堆肥可行性低
: 首先,一定招蟲,然後招來鄰居或衛生局稽查員
: 再者,有氧堆肥要溫度升高到60度以上大概需要一米立方的空間和土壤
: 而且不能直接曬太陽,要在遮陰處,然後放至少三個月以上
: 在都市呢,退一步的做法就是先厭氧再有氧
: 去找到一個大的保麗龍箱,去市場賣魚的要要看
: 或者去買一個很大的塑膠箱,有蓋的,或是自己想辦法加蓋
: 大小至少50公分立方以上
: 把曬乾過的泥土及培養土丟進箱子裡,大概七到八分滿
: 接著開始加料,料可不能隨便亂加
: 我都丟爛掉的菜葉或果皮(未煮過的,或者是煮過沒有油的)
: 或者泡剩的茶葉渣,咖啡渣,豆渣等
: 不夠就去店家要咖啡渣,去飲料店要茶葉渣
: 我還會丟一些家裡枯掉的植物
: 堆肥的土最終碳氮比大概20:1
: 要怎麼達成這個比例就是看你丟的料了
: 豆渣和米糠因為蛋白質含量較高,氮(N)含量較大,比較容易產熱
: 咖啡渣的碳氮比正好20:1
: 其他菜類果皮的氮少一點
: 豆渣去早餐店大概要不到了,現在很多都是泡粉的
: 不然就是買給廠商
: 米糠就去碾米店買,不過我不想花錢
: 為了堆肥還要花錢那不如直接去買土就好了
: 反正氮多得跟氮少的都丟,平均一下大概就好了
: (開個玩笑,如果沒豆渣那就灑一泡尿進去,溫度就會升了,不過別真的做)
: 這些東西就扔進去,用力地混合
: 然後把蓋子蓋上,兩個禮拜翻攪一次
: 剛開始翻攪的時候,那種臭味會讓你想去撞牆
: 為了鄰居,一切動作請迅速
: 以前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可以聽到鄰居們一個個關窗戶的聲音
: 但臭味一到兩個月後就不會有了
: 中間過程會產生一些肥液,就是分解後產生的水份
: 一個方法是箱子打個洞漏掉,不過有點浪費,弄不好鄰居又來了
: 另一個方法是想辦法把水挖起來,但我沒這麼做
: 我的做法是再丟一些乾燥的土壤進去吸收水分
: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只放七八分滿
: 乾燥的土壤吸收這些肥液以後養份也提高了
: 這樣一舉兩得
: 上述步驟執行時,請勿丟蚯蚓進去
: 蚯蚓會逃家 因為厭氧堆肥會產生一些氨類氣體
: 你都不想聞了還把蚯蚓關起來聞??
: 還有溫度即使沒有升到60度,但也夠熱了
: 蚯蚓絕對受不了,除非開冷氣給蚯蚓吹
: 最後,蚯蚓數量如果沒有到達幾百隻,那就不要想了
: 有幾百隻也要小心,那場面其實有點噁心的,我家人常常嚇到
: 厭氧堆肥臭味消散後,就可以用幾層黑色塑膠袋裝起來曬太陽
: 接下來就算是半個有氧堆肥
: 土不要直接曬太陽,不然益菌就掰掰了
: 黑色塑膠袋可以增加土壤的溫度,稍微打開讓空氣流通
: 因為沒什麼臭味了,也不會招來什麼蟲了
: 再放一段時間捏起來有點一球一球的,土是深褐或黑色
: 沒有臭味,甚至有一點茶香或咖啡香氣 (不誇張,真的會有)
: 就完成了
: 我以前常常丟蔬果不要的種子一起進去堆肥
: 然後就土長就長了一堆瓜苗,豆苗,番茄苗之類的
: 種的活就種,種不活就讓他們再次回歸土壤
: 環保:無價
: 花費: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85.1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