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天空「8撇步」教導長輩遠離假訊息
[記者姜志剛/新北報導]網際網路帶來便利生活,在網路上看著斗大標題寫著「成功轉發就能拿好康」,讓許多民眾立即就將訊息轉發出去,雖是出於好意的分享,卻未事先查證訊息是否屬實,很容易好康沒到手,就先觸犯散布假消息的法律責任,數位天空特別前往板橋聚安里,邀請講師分享透過「8撇步」分辨真假訊息,全程遵守防疫規範,提升長輩們聰明識讀媒體的能力。
數位天空總經理徐雪玲表示,隨著社群媒體如FACEBOOK、LINE等工具的使用非常普遍,尤其近期關於疫苗及民生相關的假訊息充斥,只要手指一滑資訊便可轉傳分享,但若是假訊息,不僅會導致其他民眾受騙上當,恐怕還會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被處以罰鍰。
數位天空透過專業講師的分享,告訴長輩破解假訊息的一要二不原則:要查證不輕信及不轉傳、以及分辨真假訊息的「8撇步」,包括了解資訊來源、檢查發布日期、詳細閱讀內文、內容是否太誇大、查核作者是誰、屏除偏見來分辨、資訊可信度及向專家請教,最後透過有獎問答加深長輩們的的印象。
板橋聚安里蔡世川里長也說,現在大家常常使用手機LINE軟體傳遞訊息,有些里民出自於好心,很快就分享資訊,但卻沒有先分辨訊息真偽的習慣,反而造成困擾,透過媒體識讀課程學習「8撇步」,不僅讓里民們學習到怎麼去分辨訊息的來源,對他們的生活及家庭也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飆悍館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購物網站https://bit.ly/2FCwyi2 2077電馭判客將開跑 https://notorious.buy2077.tw/? 10月鬼滅服飾專區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110 此頻道為粉絲創立經營 請密切追蹤官方直播 精華剪輯...
報導者可信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阿菊人形」是北海道地區流傳的一則都市傳說
講述被收藏在寺廟裡的人偶出現令人費解的靈異現象。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一些關於玩偶的靈異傳說,像是鬼月來臨之前,要把家中所有紙娃娃集合起來燒掉。不然,晚上會變成鬼娃娃來找你,讓你惡夢連連,夜裡不得安寧;還有人說,紙娃娃玩完之後一定要收好,放在鐵盒裡,不可以斷手斷腳,否則,紙娃娃晚上會變成女鬼來掐你脖子,聽起來真是毛骨悚然,說穿了,還不都是大人編造出來想嚇唬孩子的故事,提醒他們要把紙娃娃或玩偶收好。
小孩子沒心眼,大人講什麼都信,實在單純的可以。坦白說,小時候打從心底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像是睡覺的房間絕不可以放任何娃娃,免得到了半夜娃娃會來找我玩,對於眼睛會眨、或是會發出聲音的娃娃更是敬而遠之。
《靈異入侵》(Child's Play,1988)片中拿著刀伺機殺人的玩偶恰吉,幾乎成為我童年的夢魘。《厲陰宅》(The Conjuring,2013)的超自然博物館收藏的「安娜貝爾娃娃」到了半夜會自行移動,感覺怪恐怖的,如果放在房間我會怕。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北海道萬念寺供奉的阿菊人形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靈異傳說,據說娃娃頭髮會生長的奇妙現象,即源自於此。在過去的時代,人偶一般都是梳著日式髮型並以和服打扮為造型的女孩模樣,供奉人偶的傳統始於江戶時代,在武士家庭裡,供奉人偶是為了祈念孩子平安長大,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習俗上認為把象徵消災解厄的人偶當作嫁妝讓女兒帶去新家,可以使婚姻幸福美滿,現在這樣的人偶只當作一般的擺飾品放在家中,已失去了傳統的意涵。
阿菊人形的故事,1975年曾被電視媒體大幅報導,消息傳遍全世界而名噪一時,開始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版本。
距今一百年前,在大正七年(1918)發生的真實事件。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鈴木永吉去參觀在札幌舉行的大正博覽會,於會場買了一尊日本人偶(市松人形)給年幼的妹妹菊子(當時才三歲)。菊子非常喜歡那尊人偶,疼愛程度簡直就像是對待自己親妹妹一樣。後來卻因為罹患重感冒,菊子從此一病不起,提早離開了人世。因妹妹的死悲傷不已的哥哥永吉,決意把妹妹火化後的遺骨和人偶一起供奉在神桌上,朝夕祭拜,藉此追思妹妹生前的可愛模樣。
1938年永吉移居樺太(即庫頁島的薩哈林),在那之前把妹妹遺骨連同人偶裝在箱子裡,交由萬念寺的住持妥為保管。到了昭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四七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永吉終於返鄉,前往該寺廟準備取回箱子時,發現玩偶起了變化,他在住持面前打開箱子時,赫然發現人偶的頭髮竟長到肩部!
「一定是菊子把她的靈魂移轉到生前最鍾愛的人偶身上吧。」目睹這怪現象的今川住持,紋風未動將「阿菊人偶」安放在萬念寺,從此之後,玩偶的毛髮只要生長至腰際,就會自行斷落。每年三月寺內人員會定期為玩偶梳理毛髮,稱之為「整髮會」,直至今日,阿菊人偶的毛髮仍持續生長。(北海道新聞,1970年8月15日)
這篇報導當中,還有「菊人形的毛髮長約25公分,懸垂至腰部以下」的細節描述,並附註「幾年北海道理工科的研究生著手調查,證實是人的毛髮,至於為何會變長?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現在流傳的阿菊人偶傳說很清楚地記載在這篇報導上。
不過,昭和37年(1962)8月6日的《週刊女性自身》雜誌上刊載的阿菊人形則是不同的版本,當時北海道放送的記者馬淵豊所報導的內容有著微妙的差異,在這篇報導裡,把人偶供奉在佛寺的並不是永吉,而是女孩的父親助七。此外,交由住持保管的日期是1958年的3月3日,而發現頭髮變長的日期則是1961年的7月15日,而且故事中的女孩叫做清子,也不是菊子。
<關於清子的悲慘故事>
故事中的清子是助七先生的獨生女,母親在產後身體狀況不佳,半年以後便亡故,此後都是由助七親自撫養,續弦的妻子希望交給她來照顧,但助七充耳不聞。就在清子三歲的那年冬天,不幸罹患了肺炎因而夭折。據說清子臨死之際,微弱地呼喊著「爹爹」接著閉上了眼睛。
助七失去愛女悲慟不已,過了十天,他抱回一個童女的人偶,或許是他把對愛女的思念寄託在人偶身上吧,他把人偶當作自己的女兒一般疼愛有加,會為她做飯菜,為她梳頭髮插上髮簪,還會帶著她同寢,唱安眠曲給她聽。
可是到了1958年的3月3日這一天,助七突然出現在佛寺,向住持委託:「請代為照顧這孩子」說完後,據說從此就消失了蹤影。人偶也一直擺放在佛堂的角落,連住持都幾乎忘了她的存在。然而三年後,住持做了奇妙的夢,夢中看見全身濕透的助七出現在他枕旁,說了一句奇怪的話「請將清子的頭髮剪掉。」隔天,住持將童女人偶從角落取出來一看,發現原本生長至耳際,像河童一般的髮型(西瓜頭),沒想到生長至腰際的長度,於是住持就幫忙修剪,繼續供養這人偶。以上就是《週刊女性自身》雜誌所刊載的內容。
這篇報導刊出的六年後,到了1968年《YoungLady》雜誌又報導了這則傳聞,並首次使用「阿菊人形」這個名字,故事當中的清子也換成了菊子,但內容和六年前有很大的差異。
話說1913年助七的前妻去世,留下年僅二歲的菊子自行撫養,剛好那時北海道有個大型博覽會,助七就抱著菊子去參觀,離開前買了一個河童髮型的日本人偶送給菊子。到了隔年的3月24日,菊子因染上肺炎夭折。時間來到了1938年,助七打算搬去樺太居住,於是將菊子的遺骨連同人偶一起交付萬念寺的住持代為看顧,住持將人偶放在台座下方的抽屜便忘了她的存在,很快地過了十七年,到了1955年住持進行大掃除的時候,從抽屜取出人偶,才發現人偶的頭髮生長到腰際的部位。(摘自《YoungLady》1968年7月15日)
<阿菊人形傳說變貌的過程>
雖然該報導有提供「關於毛髮的鑑定,其實是動物的毛髮」之說,或是「六年之間頭髮會生長三公分」這樣的情報。但是有幾個矛盾點,首先大博覽會是1918年舉辦,並不是1913年,其次是過了這麼久的時間,住持竟然完全沒有發現人偶頭髮生長的現象,而是十七年後才發現。這些疑點使得該則報導欠缺可信度,而且和前述的《女性週刊自身》雜誌所報導的內容很多細節都不一樣,還引述是馬淵豊記者所說的內容。光是八年期間,就有三則不同版本的故事在世間流傳,如今保管阿菊人形的萬念寺,提出的官方說法仍以《北海道新聞》的報導為正確的起源。
阿菊人形傳說的重點,擺在年幼亡故的少女,將其怨念寄附人偶身上所引發的靈異現象。新聞披露以後,震撼全日本,自此各地均傳出類似人偶毛髮生長的目擊事件,大部分為市松人形(木製人偶),少部分為西洋人偶(洋娃娃)及橡膠人偶。至於事件的真相為何,馬淵記者表示,針對這件事他不予置評。
筆者也曾在緯來日本台看過某個綜藝節目,實地採訪一間外觀上不甚起眼的寺廟,裡面專門收藏被丟棄不要的人形玩偶。當住持帶領外景隊藝人進入收納室,果然陰氣森森,其中也有頭髮會生長的玩偶,竟然是以夏威夷跳草裙舞為造型的橡膠人偶,臉上的表情相當可愛,放在暗處攝影機拍攝到人偶的臉上,卻發覺眼神有些詭異,好像直盯著你瞧,教人直冒冷汗。
據說這個呈現巧克力膚色跳草裙舞的玩偶早已停產,市值估算下來,至少幾十萬日幣跑不掉,同樣是戰前生產的玩具製品,不過寺方並不打算拿到開運鑑定團去估價,當然也不會上網拍賣,有朝一日他們也許會成立一座玩偶博物館,來展示這些長年下來累積的收藏品吧,我們拭目以待。
文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你身邊也有蒐藏一些半夜會睜開眼睛的娃娃嗎
<參考資料>
小池壯彥,宝島別冊415『現代怪奇解体新書』
『怪奇ドラッグ』創刊號,英知出版,2006年4月10日
報導者可信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則在日本女學生之間流傳甚廣的都市傳說。
銀快的都市傳說時間
今天跟大家分享是
「從耳朵跑出白色的線」
一名少女為了想要戴上耳環,但她不敢自己穿耳洞,於是請朋友幫她的忙。
事前準備了冰水,將預定要穿耳洞的左耳部位進行冰敷,使其暫時失去感覺,接著一口氣用針穿刺耳垂,少女絲毫沒有疼痛的感受,原來穿耳洞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整個過程很快就結束了。
耳洞穿完沒多久,少女照著鏡子卻看見左耳的耳洞跑出了白色的線,長度約二厘米,她詫異的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下意識的伸手一拉,那條白色的線就這樣被她扯了出來,因為毫無疼痛感,少女並不知道可能具有危險性,由於好奇心使然,少女想知道白色的線究竟有多長,於是用力的再次拉扯。
從耳洞裡跑出白色的線就這樣「啪滋」一聲突然被扯斷,就在那瞬間,突然眼前一黑,什麼東西都看不到。
少女嚇得大叫「是誰把電燈給關了?」
她完全不曉得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耳洞裡跑出白色的線,其實就是她的視覺神經,由於視覺神經被扯斷,少女從此失明,再也看不見任何東西了。
以上就是「白色的線」最廣為流傳的故事版本。
不過,這則傳說還有個啟人疑竇的地方,你身邊有任何朋友曾經因為穿耳洞而導致失明嗎?好像不曾聽說過對吧,我猜想應該沒有人真的遇見過故事裡發生的狀況,那麼這樣的傳說究竟為何會流行起來呢?
根據日本某雜誌的報導指出,該傳說最初是在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之間從學校流行起來,一種說法是因為教師和家長不鼓勵學生穿耳洞為由,會在公開場合裡講述這則未經證實的傳聞,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為穿耳洞和刺青的孩子比較容易學壞,所以大肆宣揚這樣的傳聞,後來逐漸演變成都市傳說。
令人頗為訝異的是,相信「這則傳說是真實的」的女性比例相當高。
在無數的故事版本當中,最後在學生之間得出了一個可信度高的結論,那就是在衛生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自行穿耳洞的情況大幅減少,如果想要穿耳洞的話,還是透過有信譽的醫療機構進行協助會比較好,以減少細菌感染導致傷口發炎的機率出現,只是這個結論從頭到尾並沒有提及損害視神經的說法。
到底關於視神經遭受損害導致失明的說法真相為何呢?
有人提出比較接近事實的一條線索,那就是實際上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耳朵布滿了各種與身體其它部位相關的穴道,俗稱「耳穴」。與視覺相關的穴道其實正好在耳垂正中央的位置,假使穿了耳洞恰好對應到眼睛的部位,感覺上等於是破壞了耳朵與視覺相連結的部位,因而產生了損害視神經的聯想。
然而這則傳說之所以廣為流傳還有一個原因。
事實上耳朵的確是會跑出白色的絲,因為穿了耳洞以後,在尚未癒合的傷口上會長出新的皮膚來保護耳朵的肉,通常會在穿耳洞的四至六週形成新的皮膚,新皮膚尚未成形之前是很脆弱的,如果你摘下耳環的時候用力拉扯,剛長出的皮膚也會隨之彈出,看起來就像是白色的絲線一樣。
還有就是如果穿耳洞的人在這段期間摘下耳環放任不管的話,穿刺的耳洞,也就是傷口的部位又會自動開始癒合,耳洞並不是被塞住,而是被體內分泌的皮脂填充,耳洞會顯得狹小,硬把耳環戴上的話,凝固的皮脂就會形成像白色絲線狀的物體,隨著摘耳環的動作被扯出來。
總而言之,白色的線並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它就會自然凝固,跟眼睛一點關係也沒有,甚至也有人說,穿了耳洞,視力反而變好了,不過這也沒有什麼醫學的根據可以佐證,聽聽就好,可別當真啊。
如前所述,耳垂正中央確實是有與眼睛有關的穴道,中醫師說,如果刺激這個穴道能幫助疲勞的視力回復,不過穿耳洞和導致眼睛失明,兩者之間則是八竿子打不著,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
<相關作品>
漫畫《刃牙》這部作品登場的角色鎬昂升有一招必殺技叫做「紐切」(扭斷繩索)能夠輕鬆地挑斷對手身上的經脈,靈感就是源自「白色的線」都市傳說。
漫畫《靈異教師神眉》第18集158話有一篇「跑出絲線!」有提及這則傳說。
《渋谷怪談 サッちゃんの都市伝説》(涉谷怪談小莎的都市傳說)第七話「耳垂的白色絲線」就是取材於這則傳說。
<參考資料來源>
宇佐和通 著『THE都市伝説NEXT』新紀元社、2005年、103-104頁
木原浩勝、市ヶ谷ハジメ、岡島 正晃 合著『都市の穴』双葉社 2001年 9月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昨晚剛看完Netflix上架的新片《夜讀驚魂》覺得還不錯
報導者可信度 在 飆悍館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購物網站https://bit.ly/2FCwyi2
2077電馭判客將開跑 https://notorious.buy2077.tw/?
10月鬼滅服飾專區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110
此頻道為粉絲創立經營
請密切追蹤官方直播
精華剪輯頻道授
此頻道為授權
------------------------------------------------
經典劇場
館長抖音神劇場開演 原來中國人都這樣演? https://youtu.be/BtHi5Mj4YTE
館長官員內心戲開演 https://youtu.be/1gkE5hJGBIc
館長若成了台灣首富 https://youtu.be/zMcDhcoTdzk
館長質詢小劇場開演 https://youtu.be/ybmLsCXr9oE
西北劇場/我的祖公「人民幣真香」 https://youtu.be/qPYdnNcGDSI
館長夜市人生開演 https://youtu.be/JE7JcPWJkCA
嘴報洨粉紅 https://youtu.be/nI42RYWob5w
命運吉他館 https://youtu.be/aFIQgpbcwG8
百萬訂閱劇場開演 https://youtu.be/RobpNSkUOo4
館長吃飯爆笑洨劇場 https://youtu.be/C4f6rlS6mEg
最新商品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6&pid=0
True麵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50
鬼滅之刃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110
黑潮水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85
蜜蜂工坊/蜂蜜.蜂膠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21
冷凍專區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93
沐浴組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37
蛋白補給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65
專業營養補給 https://notorious-2019.com/list.aspx?tid=68
#館長 #飆悍
報導者可信度 在 媒體可信度研究: 起源,發展,機會和挑戰 的推薦與評價
例如,媒體可信度通常要求問卷受訪者或實驗受. 試者單獨彙報其對某一新聞、節目、媒體單位或媒體類型的報導在準. 確性、公正性、權威性、客觀性等方面的認知。這種測量方式 ... ... <看更多>
報導者可信度 在 [問卦] 自由時報可信度比中天還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32 F →jerryh612: 報導者可信度比ettoday低?什麼神奇結果 05/18 01:22. 33 F 推teddybro: 支那人這麼多不意外 05/18 01:26. 34 F →hunterh01: 三立的可信 ... ... <看更多>
報導者可信度 在 報導者The Reporter -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 ...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除了犬儒、失望與憤怒,我們深信可以和讀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