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歷史上不堪的一頁
1592年的4月13日,由小西行長率領的先鋒部隊從釜山登陸,幾天後加藤清正的部隊從蔚山上岸,豐臣秀吉的部隊採取中間穿刺,加上右岸突襲的戰略攻打朝鮮。
日軍勢如破竹,短短的20天攻陷漢陽(漢城、首爾)。日軍毫無阻攔的關鍵在於李朝從1392年立國後就不曾有過戰亂,承平200年的國家,自譽為東方隱士之國,怎想到日本會從天而降。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誠哉,此言!
除了韓國君臣沒也憂患意識之外,日本從西方國家學習的軍事科技,加上經過戰國時代的歷練,日本的大名、武士能征善戰也是關鍵。
李朝皇帝宣祖棄首都走避,一路後退到鴨綠江邊的義州,並向明朝求援。
被譽為李朝500年聲譽最佳,也是壬辰倭亂期間,輔佐宣祖的宰相柳成龍,在戰後寫下了「懲毖錄」這本紀錄韓國史實非常重要的一本書。書裡頭把宣祖寫成貪生怕死之徒,而被他推薦擔任全羅水使的李舜臣則成為民族英雄。如今在首爾光化門前廣場上,與世宗大王銅像遙遙相望,身著戎裝的將軍銅像便是李舜臣。
李舜臣是否真的百戰百勝,總是以少勝多,我們不去深究,但李舜臣守住海路,讓日軍無法取得朝鮮半島的糧倉全羅道,則是個事實。我在全羅道住了將近兩年,也曾去探訪木浦、南海的古戰場。
壬辰倭亂1592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帝國榮耀:萬曆朝鮮戰爭|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話說一聽到中日之戰,一定有人跟打了雞血一樣的好奇和亢奮。這是一個比較老的話題,但是估計很多人除了甲午戰爭和二戰抗日戰爭以外,知之甚少。中國和日本正經打了四次,分別是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之戰、明朝和日本的萬曆朝鮮戰爭、清朝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以及我們俗話說的抗日戰爭。
這四次戰爭,以漢族政權為主導的三戰全勝,其中最輝煌的就是明神宗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朝鮮叫「壬辰倭亂」,日本叫「文祿慶長之役」,但無論三方誰的歷史記載,結局都是中國帶著打醬油的朝鮮贏了。這次戰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明帝國和幾乎是最強大的日本之間的戰役,同時還是兩個海軍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的一場惡鬥。韓國前幾年拍了個電影,叫《鳴梁海戰》便是其中的一個小的戰役,為什麼要拍這個呢,因為這場戰爭中,只有鳴梁海戰算是他們打的,雖然小,但值得歌頌。造出了一種「我們很厲害」的感覺。
這場戰役的基本情況和歷次日本入侵朝鮮的動機都是驚人的相似,都是想以朝鮮作為跳板入侵中國,不過日本人的反射弧還算比較長,從唐朝到明朝老實了900多年,從明朝到甲午戰爭又老實了將近300年。戰爭打了7年,中間各種談判議和拖沓,最後以權臣豐臣秀吉病死遺言撤軍結束。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就向朝鮮提出假道伐明的要求,朝鮮肯定予以拒絕啊,心想我這國家都是明朝幫我們建立的,還讓我們讓路給你打我的宗主國。然後朝鮮就果斷挨揍了,一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八道盡失。那麼朝鮮有幾個都幾個道呢?答案是悲哀的,只有三個都八個道。
也就是說,一個月的時間,朝鮮就不幸亡國了。在冷兵器時代,無論是攻擊方式還是糧草供應和推進速度,想做到一個月就亡國,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幸運的是,國王跑了。
帝制時代,皇帝和國王是國家的象徵,只要沒死,那麼復國有望,朝鮮國王李昖一路狼狽逃到中朝邊界求救。明神宗為此召開了御前會議,最後決定出兵幫助朝鮮。日本進攻朝鮮可以說是傾巢出動,官方記載兵力達15~20萬人,第一階段打了三年,明朝派出的是剛剛結束萬曆三大征之寧夏之役、未來的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率領的部隊都是九邊精銳和戚家軍,總兵力在4萬人左右。最著名的平壤之戰結束後,日軍被陣斬一千多人,傷亡在萬人以上,而明軍損失只有區區數百人。
幾年打下來,日軍基本被打回原地。
停戰誰都樂意,於是就歇了,兩年不到,日本人又請求再戰,這個要求得到了明國董事長神宗皇帝的批准。又打了一年多,由於火炮、造船等科技和戰鬥力差距太大,日軍始終在挨打,傷亡數字一直保持在明軍的10倍以上,豐臣秀吉活活急死了,日軍只能撤軍。其間有個著名的露梁海戰,堪稱16世紀世界歷史最大規模的海戰,參戰三方有兩方都是世界頂級海軍選手,共有1000多艘船參加戰鬥,最後日軍慘敗而歸。
最後,1592-1598年,七年抗日援朝戰爭徹底結束,豐臣秀吉政權倒台,迎來了德川幕府時代,日本近三百年不敢窺伺中原。戰爭結束後,朝鮮自然復國了,這場戰爭朝鮮無疑是最大受益方,擺脫了亡國之痛。明亡後,朝鮮肅宗時期為了報答明朝的再造之恩,建立了「大報壇」,立明神宗排位於內,感恩明朝對朝鮮的復國恩情,後來又加上了明太祖和明毅宗(崇禎)排位,前者是賜國之恩,後者是亡國之痛——去國之思。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壬辰倭亂1592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萬曆朝鮮戰爭的意義 | 知史現場
中國歷朝與周邊建立的重要宗藩關係中,朝鮮應列第一,經歷新羅、高麗、朝鮮時代,自隋唐以來就臣服中華,發展出主導的「事大」原則;可是,與中原王朝隔海為鄰的日本卻是另一個異例——雖然日本統一之前之後,與中原大國有各種層級的遣使朝貢交往,但一直未曾真正服為藩屬,唐以來還與中國爆發五次直接正面戰爭,四次都牽涉朝鮮半島或以半島為戰場,其中以明朝萬曆時與日本的「萬曆朝鮮之役」規模最大,亦饒富意義。
明成祖即位,朝鮮太宗即遣使朝貢。永樂十六年,明成祖遣使封朝鮮國王。《明史》稱「朝鮮,箕子所封國也」,而當時明朝「已遷北都,朝鮮益近,而事大之禮益恭,朝廷亦待以加禮,他國不敢望也」。
此時,自「唐羅之戰」後積極向中國學習的日本,由豐臣秀吉統一,雄心勃勃,竟然規劃通過征服朝鮮,入主中國,稱霸亞洲。萬曆十三年(1585),豐臣秀吉受命為為「 關白 」(攝政),又兼太政大臣。史家記述: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突然起兵入侵朝鮮,但「師出無名」,當時背後似乎有日本商人統治的貿易港口大阪府商人的煽動。他們曾是日本內戰中豐臣秀吉方面槍支火藥的供應商,和平後希望引發戰爭繼續發財。
另一個角度分析指出,這時日本社會隨著莊園經濟的瓦解,商業資本發展迅速。長期戰爭後統一的日本,軍人需要財源安置,而商人積極要求開闢海外市場,豐臣秀吉為了滿足他們的貪欲,策劃侵略鄰國朝鮮。
日本軍隊當時已經配有葡萄牙人傳入的大炮與鉤銃長槍,將士驍勇,而且戰鬥經驗豐富。1592年豐臣秀吉調動約十八萬兵力,舟師數百艘,分為九軍,渡海在朝鮮釜山登陸,連克漢城、開城、平壤。朝鮮軍民望風皆潰,國王李昖放棄京城,逃到義州(今遼寧義縣),三個月內幾乎半島全面陷落,接連派使臣赴明朝求援。
豐臣秀吉的表面理由是朝鮮拒絕借道,而朝鮮既然是中國的第一藩屬,明朝作為宗主國對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不能坐視,遂決定出兵。
明朝派副總兵祖承訓、遼東遊擊史儒率軍三千餘奔赴朝鮮,出師不利,竟然全軍覆沒,史儒戰死,祖承訓隻身逃回。朝廷震動,神宗隨即命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為經略,以提督陝西總兵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部署支援。次年一月,抵達平壤城外。平壤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築設砲台。李如松指揮攻城,李如松被城上日軍炮矢擊斃坐騎,仍換馬再戰。部將吳惟忠被鉛丸擊中,也仍奮呼督戰,終於收復平壤,史稱「 平壤大捷 」。明軍與朝軍乘勝追擊,相繼攻下開城、漢城等地。日軍連戰皆敗,傷亡慘重,退到釜山一帶。
這是東亞歷史上第一次近代武器裝備的大戰。當時援朝明軍的裝備為火器與冷兵器:火器有大將軍炮、神炮、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槍、快槍、鳥槍、火箭等;冷兵器則有鐮、鉤、刀、钂鈀、弓箭等。明軍火器之中,大炮佔有優勢,例如炮身長二尺、重量達到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每次可發射五錢重的鉛彈一百枚,而屬於重型炮的各類佛郎機,裝配的鉛彈從十兩至一斤不等,火力遠超日軍發射二錢鉛彈的鳥銃。
在平壤的日軍,其陸軍裝備有各類銃炮、倭刀、弓箭等。明軍在野戰時協調得法,也是致勝關鍵。
明軍勝利之際,朝廷卻與日本和議停戰,但豐臣秀吉留駐釜山的日軍未撤。萬曆二十五年(1597)二月,豐臣秀吉又調集十四萬大軍,捲土重來。明朝再度赴朝迎戰,與朝鮮軍隊配合,連敗日軍。次年七月豐臣秀吉死去,日方軍心動搖,明朝副總兵鄧子龍和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統領水軍於釜山南海大敗日軍,惜雙雙在海戰中陣亡。
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則稱「文祿・慶長之役」,兩段戰役前後持續七年,明朝勝利,史家認為對東亞歷史影響重大。一方面,明朝救援朝鮮,既盡保護藩屬的道義責任,也展示守衛半島維護自身安全的決心,但代價沉重;日本的勢力則受到抑制,豐臣秀吉也由德川家康取代。另一方面,朝鮮受戰爭破壞巨大,國力衰退。明朝與朝鮮此後都無力抗拒新興的女真勢力。
《明史·日本傳》綜評:「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朝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明朝增兵始終不過八萬人,最終以少勝多,所以喪師數十萬之說不準確,但慘勝代價也大。半個世紀後,明朝即於內亂與外患交逼之下於1644年滅亡。
中國史論認為,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假道入唐」(借道侵華)是日本擴張主義的先聲,也凸顯朝鮮半島的陸橋戰略地位。四百年後,袁世凱在擔任駐朝通商大臣期間,在上李鴻章的《朝鮮大局論》中,說:「越緬僻處海荒,朝鮮近在肘腋,北則咫尺盛京根本之地,西則控扼津煙咽喉之衝,無朝鮮則無東壁也。……故緬甸可容,越南可緩,而朝鮮斷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