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大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比較表(9月更新)
🔵壽險業資本適足率的條件是什麼?
只要RBC達200%以上,且最近二期,至少有一期淨值比達3%以上,就一定符合資本適足的標準;反之就是資本不足。
🟠壽險業資本適足的重要嗎?
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率計算的結果可供主管機關衡量保險公司在這最低資本額的要求下,推估該保險公司破產的機率!
你的保險公司有資本適足的問題嗎?快來看看!
壽險淨值比是什麼 在 黃大偉理財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各大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比較表(9月更新)
🔵壽險業資本適足率的條件是什麼?
只要RBC達200%以上,且最近二期,至少有一期淨值比達3%以上,就一定符合資本適足的標準;反之就是資本不足。
🟠壽險業資本適足的重要嗎?
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率計算的結果可供主管機關衡量保險公司在這最低資本額的要求下,推估該保險公司破產的機率!
你的保險公司有資本適足的問題嗎?快來看看!
壽險淨值比是什麼 在 寶可孟的理財記事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文分享】綠角說實話-金融產業的利益衝突與負面事件
我很認同綠角的概念:金融業跟民眾的資產管理,本來就是一件有「利益衝突」的事!
投資要挑對工具,才能讓你的績效不會輸在起跑點。也許現在的你還沒有準備好要投入投資與證券市場,但別忘了:那些滿臉微笑的銀行業者,都磨刀霍霍準備好了!
不論是存錢、買基金、辦信用卡,每一項商品的背後都有它的「貓膩」(眉角),你是否真的能夠安然走過這條都市叢林之路,躲過這些掠奪者的燒殺擄掠?
沒有人站出來講真話給你聽,恐怕難上加難。
在許多讀者與投資朋友的眼中,金融業似乎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行業。銀行有明亮寬敞的大廳,基金業者在高級飯店舉辦講座,研究員們一個個專心掌握全球局勢。
但請不要忘記,這個行業,就跟所有事業一樣,是要為自己賺錢的。提供他人有價值的服務,為自己賺錢,理所應得。但傷害客戶,為自己賺錢,天理難容。
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要小心的就是,金融業者是否在傷害我們,為自己獲取報酬。
第一個傷害,就是收取過高的費用。
投資成果,就是錢。金融業者收太多錢,你的績效就不會好。這是基本原理。
任何告訴你投資不需要在意成本的人,你一定要知道,他不懂投資。
假如這個人還在金融業服務,你要知道,他可能懂,但他覺得你不必,也不需要懂。
在台灣發售的境外基金,常是美國同一支基金的高費用版本。買一樣的東西,台灣人就是要付比較多錢。
這問題我在2008就寫文章講過,到今天仍是一樣。請見:
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exploited-in…
原因就在於,很可悲的是,許多台灣投資人仍對此毫無所知,或是甘願買次等產品。
台灣當地的基金,不僅買賣要收手續費,普遍還有內扣費用太高的問題。
請見: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心得1---台灣基金投資成本過高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investme…
大跌保證基金(Mutual Funds with Extreme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mutual-funds…
台灣投信基金2018全年費用整理1---不要再當基金冤大頭了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81.html
連台灣當地的ETF,都有內扣費用過高的問題,請見:
觀看台灣ETF費用有感---ETF未必是低成本(ETF with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etf-etfetf-…
台灣投信業者不僅自己收較高的經理費,連給合作券商的交易手續費,都給的特別大方,請見:
台股基金過高的股票交易費用(Soft-Dollar Arrangement in Mutual Fund Business in Taiwa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soft-dollar-…
基金這些法人,買賣股票要比散戶付更高的手續費呢?
這是什麼理由?
任何有點基本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資產管理公司是這樣”認真”、”小心”看管投資人託付的資產嗎?
收費高,還帶來很有問題的服務。
多家基金公司,淨值計算錯誤:
基金會計錯誤(Error in Mutual Fund NAV Calculatio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error-in-mut…
在賣出理由的說明文件中,卻說該支股票值得買進。這種明顯矛盾是怎樣的”專業”資產管理?
他們怎樣用你的錢?(How is Your Money Managed?)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how-is-your-…
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在美國調降費用,在台灣,運用特別”手段”,調高經理費:
橘越淮而為枳---一家基金公司的故事(Different Pricing Policies of BlackRock)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different-pri…
利用職務取得的資訊,傷害投資人權益:
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Corrupted Mutual Fund Busines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corrupted-mut…
還有基金銷售管道的大問題,把根本不適合的工具賣給客戶。嚴重傷害客戶財務,只為自己的手續費收入。吃相非常難看。
台灣的高收債亂象(High Yield Is Not Guarantee for High Return)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high-yield-…
當年喧騰一時的盈正案:
盈正案後續調查結果(An Investigation that Yields Almost Noth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an-investigat…
壽險業者也有問題:
指數化投資甚少被提及的優點—從南山人壽經理人事件談起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blog-post.ht…
還有這種費用高到不知道有什麼優點,有什麼買進理由的保單: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我的批評(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The Untold Truth.)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analysis-of-…
美國基金業者一樣出過包:
2003基金醜聞(The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Late Trading and Market Tim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3the-2003…
資產管理公司的貪婪(The Greed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The Citigroup Scandal)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greed-of-ass…
討論這些事情,並不要揭人瘡疤,讓人難看。而是要讓身為投資人的我們,更有警覺。不要被騙了還不知道。
很多金融業者的運作原則,是把自身獲利放在無比的崇高地位。高到連傷害客戶,都是可以允許的。
請小心,不要遇上這樣的業者。
自己的錢財要靠自己小心看管。
壽險淨值比是什麼 在 關乎1600萬保戶權益7家壽險業淨值不合格請金管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壽險 淨值保衛戰, 保險 局今天回覆,上週五回報共7家# 淨值比 低於資本不足的3%,分別是:保誠1.5%、國泰2.64%、三商美邦2.11%、宏泰2.2%、安聯1.13%、第 ... ... <看更多>
壽險淨值比是什麼 在 壽險業淨值警報響起!7家業者淨值比低於3% @57ETFN 的推薦與評價
別忘了開啟小鈴鐺 今年真的是 保險 業最慘的一年,除了產險業面臨理賠風暴, ... 金管會首度證實,全台22家 壽險 業者中,就有7家 淨值比 低於法定門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