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股票評價指標~
當我們在對一家公司進行基本面分析時,很多人喜歡看本益比高不高,當作是否要買進的重要依據,方法雖可行但是其實我們應該要學會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去觀察一家公司。
由於公司有不同產業跟特性,所以我們得用適合這家公司的角度去審視其企業價值。以下為各位細分台股最主要的三大類型企業,各自所需要觀察的面向分析:
-
1️⃣科技股:
科技股大部分都以業績成長作為公司營運目標,營利的成長性或是低資本高淨利都是很重要的題材。所以投資人在審視科技股的企業價值時,可以著重在本益比(PE)及本益成長比(PEG)作為評估公司未來獲利成長性的指標。
一般情況,股本偏低卻有非常高EPS的科技股可享有比同業更高的本益比;PEG只能用來判斷成長股的價值性,指標並不適用於金融傳產股。
-
2️⃣傳產股:
傳統產業公司主要可以分為:景氣循環型、穩健型及資產型。
a. 景氣循環股的業績好壞是有週期性的,會因為業績不好的時候,被市場唾棄,股價低迷,容易有被低估的情況發生。這時候投資人可以運用股價淨值比(PB)對公司進行檢視,把淨值跟股價比,發現內在價值更高於市場價值時,往往會是景氣循環股比較好的買進時機。例如今年最流行的航運業、鋼鐵業就是典型的景氣循環股,比起本益比,法人報告更常用PB值當作投資吸引力指標。
b. 穩健型公司:產業已步入成熟,公司產品在市場上能有固定需求,公司能撐到現在這個階段的時候,營運狀況會很穩定,外資投信法人等專業型投資人便會用這家公司的帳上現金流對公司進行估值。一般投資人其實可以只要盯住這家公司每年的現金流是否穩定住在一個水平或是有緩步增長即可。
這種類型的公司最受存股族的喜愛,因為穩健型公司發展穩定,會願意將公司多餘的資金回饋給股東,比較不偏好把所有多餘的資金再做新的投資案,為公司價值創造更大複利效果。守城會是經營層重點方針,再依時事稍作營運上變化。例如:民生股、通路股。
c. 資產型公司:公司大部分的資產多為不動產、長天期債券等金融商品。這類型公司適合用凈資產價值評估公司的內涵價值,建商、地商、大股本公司多適用觀察公司淨資產來判斷公司好壞。如:營建股。
-
3️⃣金融股:
銀行與壽險業是負債高的產業,如果單看本益比容易會因為每家銀行的主力發展項目不同而失真。股價淨值比(PB)就也適合看該銀行是否被低估;壽險業最適用EV值來評估,能浮現出公司管理決策能力,並強調資金運用的效率,提出的假設也能反映公司經營狀況。但缺點是計算複雜、假設難以設定,也很難與公司的股票市值一致。普遍投資人習慣用EPS及配發率對公司進行評價。
-
投資一家公司前需要先了解企業是屬於哪類型的經營模式,再用適合的分析方法去評估公司好壞。
#優分析 #投資 #invest #股票 #理財 #金融 #經濟 #基本面 #股票投資 #台股 #stock #stockmarket #投資理財 #價值投資 #基本面 #技術指標 #PE #EPS #PEG #存股 #分析 #科技股 #金融股 #傳產股 #穩健
壽險淨值比計算 在 黃大偉理財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各大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比較表(9月更新)
🔵壽險業資本適足率的條件是什麼?
只要RBC達200%以上,且最近二期,至少有一期淨值比達3%以上,就一定符合資本適足的標準;反之就是資本不足。
🟠壽險業資本適足的重要嗎?
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率計算的結果可供主管機關衡量保險公司在這最低資本額的要求下,推估該保險公司破產的機率!
你的保險公司有資本適足的問題嗎?快來看看!
壽險淨值比計算 在 黃大偉理財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各大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比較表(9月更新)
🔵壽險業資本適足率的條件是什麼?
只要RBC達200%以上,且最近二期,至少有一期淨值比達3%以上,就一定符合資本適足的標準;反之就是資本不足。
🟠壽險業資本適足的重要嗎?
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率計算的結果可供主管機關衡量保險公司在這最低資本額的要求下,推估該保險公司破產的機率!
你的保險公司有資本適足的問題嗎?快來看看!
壽險淨值比計算 在 壽險業淨值風暴!壽險公司7家低於3%警戒線|南山人壽淨值比 ... 的推薦與評價
壽險 業淨值風暴! 壽險 公司7家低於3%警戒線|南山人壽 淨值比 轉負!大股東潤泰雙雄:影響不大| 保險 新聞|三立iNEWS高毓璘主播|訂閱@money_setn看更多財經 ... ... <看更多>
壽險淨值比計算 在 [新聞] 壽險淨值比不到3% 金管會考慮出手救-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
壽險淨值比不到3% 金管會考慮出手救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ctee.com.tw/news/insurance/715823.html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9.13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美國持續升息,壽險淨值年底前恐難明顯回升,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3日首度表示,
保險法規明訂的清償能力指標,是「建構正常情況下」,
如果是比較特別的金融情勢造成指標不合格,
即目前快速升息對抗通膨,造成債券價格大跌、壽險公司連二期淨值比恐低於3%,
金管會將討論更合適的處理方式。
也就是說,6月底淨值比不到三商美邦人壽、南山人壽及宏泰人壽,
若12月仍是淨值比低於3%,依法規必須進行相關財業務改善措施,最直接就是增資,
但黃天牧鬆口表示,若是會計政策選擇造成的影響,
實際上沒有影響正常保單支付能力,金管會將密切觀察到年底前的情況,
是否還是這三家,還是有增加家數,
會視保險業健全經營、保戶信心及整體金融環境作綜合考量。
保險局13日亦公布,今年到8月底,共有五家壽險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共185.03億元,
即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第一金人壽及安達人壽,比去年同期多21%;
但這部分仍未包括三商壽第二度現增10億股,及私募20億股的部分,若都在年底前完成,
壽險今年現增金額應逾350億元。
產險業到8月底已有四家公司現增437億元,
即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富邦產及新安東京海上產,
是去年同期裕利安宜現增1.08億元的400多倍,
且這部分也還沒有計算9月中信產二度現增50億元,及兆豐產已規劃的20~22億元。
若再考慮還有產險公司會增資或二度增資,
壽險公司年底若有強化資本計畫,今年保險業現增恐逼近千億元,創史上單年新高。
黃天牧表示,保險公司清償能力有二指標,一是資本適足率(RBC)須高於200%,
一是淨值比高於3%,目前淨值比下降,
主要是會計政策選擇造成的影響(即將大量債券放在公允價值入其他綜合損益,
債券跌價即淨值減少),跟實際上正常支付保單理賠能力,沒有特別直接關係。
黃天牧表示,會密切觀察到年底,
且他認為法規規定清償能力,是建構在正常的情況下,
目前快速升息解決通膨,及會計制度等因素,是否要強制壽險公司增資?
黃天牧表示目前仍無法回答金管會將祭出什麼措施,但會開始討論因應方式。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我以為法規的訂定
就是為了避免極端狀況的時候公司出問題把股東拖下水
結果金管會現在說法規只適用一般情況
極端狀況可以去討論其他因應方式 (例如不強制增資)
會不會太幽默了點
要不乾脆直接把原本的指標廢除掉更省事一點
忘記寫股點了
股點就是有大人救還怕什麼 抄就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04.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3079197.A.CE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