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一早看到金融時報這篇評論,深深有感。川普開始動作,以優惠留住美企勞工外移腳步,也暗示著風靡多年備受歌頌的全球化將走到盡頭。而義大利公投未過,也是繼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反體制政治運動的再次勝利,全球正翻天覆地的改變,新時代正摩拳擦掌,繼資本主義和全球化退位後,下一個主流思潮將在哪?
#希望不是民粹
#憤怒是改革動力但不能當飯吃啊
《金融時報》選讀
全球化死亡之旅始於2016?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魏城
魏城:2016年全球十大新聞肯定包括英國退歐和川普勝選,這兩件事究竟預示著什麽趨勢?對中國又有什麽警示?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球媒體的註意力都被一條涉及美中關系的新聞搶走了: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與台灣民進黨籍總統蔡英文通了一次電話。不出所料,中國外交部“已就此向美國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
當然,媒體因此很快淡忘了前一天的另外一條關於川普的新聞:川普以巨額稅收優惠作為誘餌,誘使美國空調設備製造公司開利公司(Carrier Corp)放棄了把部分工作遷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鄰國墨西哥的計劃。與此同時,川普還警告說,如果其它的美國企業把生產線和工作崗位遷移到國外,將會面對嚴重後果。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第一條新聞當然非常重要,但從地緣經濟的角度來說,第二條新聞的重要性也不低。
第二條新聞也許是2016年頻頻出現的徵兆中的最新一個:這一波全球化可能很快就要走到盡頭了。
世界歷史上至少有兩波全球化,最新這一波全球化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沒有趕上它的前半段,但自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趕上了這波全球化的後半段。現在各方似乎已有共識:中國是這一段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盡管中國國內有不少人並不這麽認為。
但時至今天,這一波全球化可能馬上結束,中國需要抓緊為此做好準備。
因為今天的墨西哥,可能就是明天的中國。
輸家的憤怒
2016年還沒有走到盡頭,但今年的全球十大熱門新聞肯定會包括這兩件事:英國退歐派在公投中取得勝利;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未來的歷史學家也許會說:2016年是自由貿易遭遇重大挫折的一年,甚至是最新一波全球化進程終結的開端之年。
持續了數十年的這一波全球化,造就了一批贏家,也製造了一批輸家。如果說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和中產階級是這一波全球化的最大贏家的話,那麽,西方富裕國家的工人則是這一波全球化的最大輸家。至少川普競選活動的總管、最近又被川普任命為其首席戰略師和高級顧問的史蒂夫•班農(StephenBannon)是這麽認為的。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截了當地說:全球化的支持者們摧毀了美國工人階級,卻在亞洲創造了一個中產階級。
不管他的這個說法對不對,這番話不僅反映了他的觀點,也基本上概括了川普及其許多支持者“憤怒”的主要理由。隨著他即將入主白宮,川普和他的內閣將會致力於逆轉這種在他們看來不利於美國利益的全球化。
基於同樣的憤怒和恐懼,英國公投時投票支持退歐的選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這一波全球化巨輪碾壓的英格蘭中部老工業基地的選民。
其實,西方反自由貿易、反全球化的情緒,時間要早得多,涵蓋的社會階層和政治勢力也要廣泛得多,只不過這種情緒終於在2016年的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大選中得到了政治上的表達。
舉例來說,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活動中,反全球化這面大旗,不僅被川普及其支持者們高舉,也被民主黨初選時的另一位候選人桑德斯所高舉;原來曾經支持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希拉里,競選時也明確表示反對TPP;而真正把川普送入白宮的,其實是美國中部許多傳統上支持民主黨的工人階級選民。英國退歐公投的情況也頗為類似:雖然退歐陣營的主要乾將都是右翼的政客——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保守黨諸位疑歐派大員(如現任外交大臣約翰遜等),但真正讓退歐陣營獲勝成為現實的,卻是英格蘭中部的許多工黨選民。
為了能讓中國讀者多少感受一下普通美國人對自由貿易或全球化的反感、甚至仇恨,我覺得有必要把下麵這則評論翻譯一下:
一位名叫Stephan Edwards的兩次失業的美國工人,在一位鼓吹全球化好處的學者的文章之後留言說:“我們聽到專家們告訴我們全球化如何美妙、如何使每一個人都富裕起來,但我們後來環顧左右,發現我們的收入只有十年前的一半,如果按照購買力來算的話,還不到十年前的一半。你知道,我們現在不再聽信這一套了。唯一從全球化中獲益的人是第三世界的苦工們,以及美國的富人和政客們……我們那些所謂的精英們不能理解為什麽我們仇恨全球化。當然,物價更低了,但這對那些眼看著自己的工作被遷移到墨西哥或印度的人來說毫無意義(我的工作就曾兩次被外遷到這兩個國家)。我的處境絕非獨一無二。此時,我願意發動貿易領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這能夠扭轉現狀的話。我們如此仇恨全球化,以至於我們寧願摧毀這個制度,而不願因全球化之名而陷入貧困和絕望。”
“美國正轉向貿易保護主義”
為什麽美國會出現類似Stephan Edwards這樣的如此仇視全球化的人呢?
美國一家地緣政治預測網站的創始人和主席喬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如此分析美國這些全球化輸家的訴求及其政治影響:“自從2008年以來,美國自由貿易支持者和貿易保護主義者之間的政治平衡已經轉變。美國很大一部分人口認為,他們深受自由貿易之害,這部分人想結束不斷擴張的自由貿易或重新定義其條件。那種認為自由貿易總體來說利大於弊的觀點如今幾乎沒有什麽影響力了。美國如今正在轉向貿易保護主義。”
那麽,從更廣泛、更深層的角度,應該如何分析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的原因、並預測它們對未來的影響呢?
常作驚人預言的美國暢銷書作家、金融分析師哈里•丹特(Harry Dent)認為,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的結果,不過是一個更宏大的趨勢的表徵,這個趨勢就是:自二戰以來的第二波全球化走得太快了,到今天,它使得非常不同的群體互相沖突、且難以調和:“本土工人v.外國工人和移民……富人v.中產階級和窮人……遜尼派v.什葉派及其它宗教分裂……年輕人v.迅速加重的老齡化社會負擔……大政府v.個人自由……在美國,這種沖突更火爆:支持共和黨的紅州v.支持民主黨的藍州……”
丹特認為,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標志著第二波全球化的結束,他預言,未來全球範圍內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的分離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反移民的政策出台,在下一波全球化推進之前,我們將會看到各國、各地區圍繞著共同的民族、宗教、政治、經濟之根重新組合。
如果說丹特的預言不免有些聳人聽聞的話,那麽,曾經在里根和克林頓兩屆內閣任職的克萊德•普萊斯特威茲(Clyde Prestowitz)的分析,則更為平衡、嚴謹,也受到更為廣泛的認同和重視。
普萊斯特威茲曾經是一位支持全球化的美國貿易官員,曾經是里根內閣商業部長的顧問,後來又在克林頓執政時擔任亞太地區貿易與投資委員會的副主席,現在是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創始人兼所長。今年6月,早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前,他就在《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上發表了一篇被許多業內人士視為“必讀”的一篇長文《自由貿易已經死亡》。該文回顧了二戰後自由貿易在美國的理論和實踐,認為二戰後歷屆美國政府推行自由貿易政策的主要動機,不是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而是地緣政治考慮;盡管後來日本和韓國都實行了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很濃的政策,但美國政府為了地緣政治戰略,依然繼續推行單邊的自由貿易政策。再後來,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和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的接納,情況發生了更加不利於美國經濟利益的變化:許多美國公司開始向墨西哥、中國這些擁有廉價勞動力的國家投資、設廠,把部分製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這些低成本的國家,這導致了美國本土就業職位的流失。
普萊斯特威茲接著指出,如今,美國一些最有名的支持自由貿易的思想領袖顯然也在調整自己的觀點:全球化的超級吹鼓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最近說,“對華自由貿易的受害者比人們最初預想得要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格魯格曼(Paul Krugman)也已經承認,他沒有預料到對華貿易對美國勞動人口的影響程度;而美國前財政部長、正統貿易理論的長期捍衛者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現在則呼籲更多的“協調化(harmonization)”,而非更多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普萊斯特威茲說,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公眾也要求變化,而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活動就是對公眾這種要求的呼應,這次競選活動已經戲劇性地削弱了自由貿易這個二戰後美國經濟和外交政策的主要支柱。
當然,即使在川普勝選後的今天,美國商界、政壇、學術界、媒體仍然有許多自由貿易的支持者,他們仍然在據理力爭,從各方面論證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對美國利大於弊,但他們的聲音如今已經被因川普簡單粗暴卻又十分有效的鼓動所掀起的反全球化聲浪所徹底淹沒。隨著川普即將搬入白宮,至少未來四年美國行政當局肯定會全力以赴,試圖逆轉以往數十年的自由貿易政策。
行文至此,我需要特別聲明一下:此文無意全面分析英國退歐派獲勝和川普崛起的所有原因,這兩大事件背後有許多原因,貿易僅僅是其中一個原因,也許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此外,預測美國未來可能走向貿易保護主義這一趨勢,並不代表我認同這一趨勢;而理解憤怒的選民為什麽憤怒,也不意味著我贊同那些政治上獲益於選民的憤怒、但最終只能讓這些選民更加憤怒的蠱惑民心的政客;同理,理解英國退歐派和川普獲勝背後的經濟、社會問題,更不等於我認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案,其實,他們的某些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政策和計劃,例如對中國進口美國的產品徵收45%的關稅、懲罰那些在海外設廠的美國企業等等,不僅不會治療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弊病,反而會加重這些弊病,恰如1930年美國總統胡佛簽署成為法律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試圖以高關稅壁壘保護美國市場,但被後來許多經濟學家和歷史學界視為導致美國和全球經濟大蕭條惡化的主要原因。
就拿前面提到的美國開利公司的新聞來說吧,美國印第安納州鮑爾州立大學經濟系教授邁克爾·希克斯(Michael Hicks)便指出,開利公司在美國的平均工人成本約每小時30美元,在墨西哥則是每小時3美元,他認為,川普與開利達成的協議並沒有解決美國製造業長期面對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科技與自動化提高了生產力和產量,但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卻持續減少。而曾與希拉里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參議員桑德斯,則批評川普與開利達成協議等於是向美國公司發出信號,即他們可以利用工作外包來威脅政府,以此換取稅收減免。
中國成了自由貿易的旗手?
如果2016年全球十大熱門新聞肯定包括英國退歐公投和川普勝選,那麽,2016年中國的十大熱門新聞是什麽?
我想,下麵這幾條新聞,論其重要程度,也許難以入選今年的中國十大熱門新聞,但其重要性也許幾年以後或幾十年以後會漸漸顯現: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0407
外交部北美司電話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環保署視台灣為中國一省,終於更正了!
外交部太離譜了,果然通不過我的測驗!
美國國稅局的肥咖表格,把台灣當作中國一省後,外交部交涉多日,還無法處理。我在催促這件事時,有網友陳報:美國環保署節能認證Energy Star管理界面,也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
我在5/26下午5:00,緊急行文外交部,將截圖列印出來,請外交部立即要求美方更正。
我的辦公室發文的同時,也立即自行處理,雙線進行。我們5/26下午
4:50在美國環保署Energy Star網站留言:「I'm writing to report an error in the country tab of your Portfolio Manager.Taiwan is not a province of China, and the US government certainly never uses this designation. Please do correct this error ASAP.」
早上,我助理打電話詢問外交部,問說交涉結果為何?外交部回答:已轉交北美司,循外交途徑交涉中!
外交部很怠惰!他們不知道,我已經把錯誤改正了!
昨天(5/27)晚上11:40,美國環保署已經在網頁上更正錯誤,還給台灣公道,並且留言答覆我的助理,禮貌的謝謝我們的提醒!
前後30小時50分,美國就還回「Taiwan」的獨立性!一天半就解決主權的問題了,外交部還在睡覺!
唉!睡覺的外交部!
外交部北美司電話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立委談話流出,金溥聰震怒要求外交部善後
2014年1月7日
仇佩芬/台北報導
駐美大使金溥聰6日與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私下談話,涉及台美專案內容,保密談話為媒體披露。金溥震怒之餘不但要求外交部深夜澄清,更於7日上午臨時更改外交部例行背景說明會主題,由北美司長謝武樵代其發表聲明。外交部為金大使個人言行做出澄清,再添一筆紀錄。
金溥聰6日赴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報告,並在會後針對12月初突然返台一事,私下向召委邱議瑩說明,談話中涉及代向美方傳遞訊息,並談到當時袁健生因眼疾開刀,正在修養,因此由他返台向袁當面說明。
原本以為金、邱只間的秘密談話,竟為媒體披露,金溥聰聞訊震怒,7日上午要求外交部臨時更動原已排定的背景說明會主題,改由駐美代表處直屬上司、北美司長謝武樵為其宣讀聲明稿,強調自己絕對不可能向邱議瑩批評袁健生。聲明更指出,金溥聰已與邱議瑩通電話,邱議瑩表示願意親自對外澄清此事。
而在6日深夜消息曝光後,府方以「金大使為外交系統」為由,不願做出回應。金溥聰則拚命聯絡邱議瑩,更要求外交部發言人高安為其聯繫媒體,讓他做出澄清。
此事並非外交部首次為金溥聰言行承擔澄清之責。11月初檢察總長黃世銘被起訴時,金溥聰隔海肯定黃世銘,也讓外交部長林永樂飽受立委及媒體圍剿。
據了解,金溥聰向邱議瑩說明,12月返台係為代美方遞交致中方的東海識別區解決方案,由我方藉私下管道轉交北京,此節當時已於媒體曝光;而所謂台美專案,也是美方希望藉此模式,與台北建立更頻密的對話平台,金溥聰6日即是就此向邱議瑩做出大概說明。
而袁健生的健康問題,則是因為當時袁健生正因眼疾手術請假休養,之前還因眼疾向府方及國會請假,因此才有「很多事無法處理」的說法。但據指出,袁健生請假期間,對美聯繫工作由國安會持續關注,袁健生也確實掌握。
好文章請讓更多人看見!如果您喜愛「風傳媒」的文章,請按讚或分享: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Twitter也能看到風傳媒新聞囉!立即加入風傳媒Twitter粉絲團:https://twitter.com/StormMediaGrp
外交部北美司電話 在 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台北市。 243244 個讚· 8961 人正在談論這個· 4626 個打卡次。外交部臉書提供本部重要訊息、服務公告、外館工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