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生讀者和我分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有些比較隱私的內容,恕我先以「.....」隱去了~
=====
這本書有些章節閱讀之後心裡很有感覺,特別是安寧緩和醫療還有器官捐贈的部分。
..... 小時候媽媽常常告訴我:「以後媽媽老了、快要死了,記得不要幫我急救。」那時候的我才小學,加上「死亡」一直是華人十分忌諱的議題,當下真的嚇到了,強忍著淚水,點點頭回答:「好。」後來躲進房間大哭一場,內心充滿著疑惑、不安,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和我說這些?「或許經過急救,媽媽就不會死掉了。」這些想法佔據了我的腦海,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明白為什麼我媽媽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透過您溫柔的文字、淺顯易懂又生動的描述,在您的書中找到了當年的難過與掙扎,還有關於「如何面對至親的生死」議題有很大的收穫,終於解開心結,意識到「善終」的重要,願意支持媽媽的選擇,只是不確定屆時相信「轉念與放手」的我,是不是也能如此瀟灑?
(小時候,我媽媽偶爾也會抱著我們兄弟姐妹說「我們一起死」,不過,那是在家境困難、生活壓力大、遇到被欺負的時候。她大部分時間還是很樂觀開朗的。但是,那時候的我,對於死亡,真的就只有恐懼,只能跟著哭!心裡想的是,我要用功讀書,將來賺錢給媽媽,她就不會再提這些可怕的事了...)
..... 現在的升學制度可以說是用學科把「那些原本立志成為醫生的人」之熱血磨去了一半,今年考大學的我,前幾天剛送出我的備審資料,對於語文和歷史、公民的熱愛遠勝於數學、物理、化學,順理成章地屬於「第一類組」,與我相差X歲的XX恰恰相反,她想要當醫生而選擇了「第三類組」,我常常看著她「奔波」於物理、化學、數學的補習班之間,疲累不堪,畢竟選修自然的難度成指數型飆升,考上「藥學系」的朋友可謂「感同身受」,大一學習的知識大部分跟選修自然有著莫大的關聯。第一階段學測滿級分只是各大學醫科的最低門檻,第二階段的跑台、英文面試、限定時間內看完一篇paper接著用英文發表自己的想法才是錄取與否的關鍵。書中某篇寫出了一個醫生的培養是如此漫長、辛苦,選擇投入重症科的人不斷減少,面臨著人力資源不足的困境。我有一個選擇重考的朋友目標也是醫科,我問他:「如果以後要分科系的時候,你會選擇哪方面的專業?」他說:「之所以熬過各式各樣的辛苦讀醫科,最終想要選一個高薪水又不會太累的專業,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句話很現實,聽起來和醫生的形象大相逕庭,所有醫生裡面,一定或多或少有抱持著這種態度的,但是我願意相信,也有一些醫生和您一樣,努力地堅守崗位與對社會無私奉獻。因此我們要更珍惜臺灣的醫療資源,不要為難醫療團隊,此舉只是變向的「為難自己」這樣的理念也經由您的一字一句,以滿滿的人情味和「說話的藝術」替代「說教」,是我需要向您學習的地方之一。
我非常喜歡看醫療劇,內容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正確,卻一路引領著我思考、找尋有關生命的議題。日劇「派遣醫生」藉著女主角「大門未知子」的角度來看日本的醫療體系,我記得您的書裡有篇文章是「名醫的迷思」有人硬是要求資深的醫生替他手術,事實上手術需要體力、耐力、高度專注力等等,資深的醫生未必是「最安全」的選擇,日劇裡各個外科部長已經很久沒有拿起手術刀,技巧生疏,往往不小心於剝離沾黏組織的過程中失手,劃破血管差點造成病人失血過多,有的是在手術過程中找不到出血點,種種突發的狀況對正在執刀的醫生皆是未知的挑戰。
...「浪漫醫生金師傅」裡面有個女主角在劇中是一個溫柔、善良而堅定的存在,勇敢地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重大的決定(醫療方面)她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卻被那些不敢當機立斷的同事戲稱「瘋狂鯨魚」。
「阿金醫生」這樣親切地稱呼,又讓我聯想到另一部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從這部醫療劇中,有一位救難隊員在接獲民眾報案時趕往現場,卻遭到酒醉男子用鋁製球棒毆打頭部,半分鐘之內陷入昏迷,被其他隊員送到醫院,不幸最後被判定「腦死」的她生前早就簽好了「器官捐贈書」,痛失愛女傷心不已的母親經歷了各種心境,悲傷、憤怒、不捨,最後選擇替女兒完成遺願,讓醫生將她的器官捐贈出去,賦予其他人「新生命」,劇中的主角「金師傅」和其他外科醫生將她的病床緩緩推向手術室,通往手術室的長廊盡頭,醫院內部行政人員、護士們、保安、其他未參與手術的醫生們,還有曾經與她一起工作的夥伴列隊敬禮,細膩的情感刻畫,原本淚流不止的大家拼命忍住淚水鞠躬的樣子讓我掉下感動的淚水,外頭的救護車、直升機上載滿著負責運送器官的專業人士,順利取出器官後,不忘肩上的使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不能讓這份「愛」辜負了另一頭焦急萬分的家屬和受贈者。
我也會繼續follow您的動態,最近的「虎語錄」好可愛啊!有這樣的爸爸很幸福哦!希望他可以快樂、平安。
=====
謝謝這位高中生和我的分享。他的文筆真的很好,有著比他年紀更成熟的思維。(甚至比許多成人更成熟) 從沒想過,自己寫的文章,也能引起國高中生的共鳴。我跟他承諾,他以後出讀,我要來幫他推薦~
昨天,有同事還跟我說,她家讀小五的女兒,已經把《ICU重症醫療現場》讀完,然後和她的父母討論書中的各種情節。看來,有機會的話,我也可以到中小學去辦個讀者見面會了!^_^
《ICU重症醫療現場》限定66折(只要$264),會員日滿$888再折$150!
#最低55折!
#一次購買7本最划算_平均每本只要221元_等於是原價打55折
【購書連結】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4011
今天父親節最後的優惠!可以買來送父親,或是父親買來和小孩共讀。
祝 大家 父親節快樂!
外科醫生討論議題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頭頸外科部長李日清醫師邀請學術演講,主講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標靶藥物與發展中的精準醫學「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use and developing precision medicine in DTC」,這是個未來式的甲狀腺癌醫療議題,更能夠區分輕中重症的甲狀腺癌不同醫療,今年5月才應邀在亞洲地區以視訊演講(第一次講這個概念),此次在眾多耳鼻喉科外科醫生分享新理念,沒料到引起外科醫生們的興趣與討論(原本以為外科醫生聽到一堆基因突變 bRaf, RAS, RET/PTC, NTRK, TP53, PTEN, etc. 會覺得很無趣),即使高齡90的蘇副院長(文勇)也認真聆聽,還引起很多外科醫師的有趣發問。
會後年輕的學弟學妹一一上來致敬表達對我這位 老師的感謝,對於外科教育的尊師重道傳承深感敬佩。李日清部長結語致詞,解釋紀念獎座上的「栽植群倫亅就是作育英才,真的是令人感動。
外科醫生討論議題 在 西班牙小婦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4/2 #我的西班牙防疫日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治癒26743、確診110238、死亡10003(今日增加8102病例)
儘管政府一再信心喊話,但光看到今日的死亡增加了950人(總人數超過一萬人),眼睛跟頭腦就自動忽略掉今日有四千多人被治癒的數字。
直到今天,「戴不戴口罩」依舊在西班牙媒體上被拿出來討論,相信各個國家也有不同的論調,或許也反映出每個人的價值觀、恐懼、偏見和利益吧。
就以前的西班牙國情與文化觀點:口罩是給生病的人戴的,為了就是不傳染給健康的人。就像是外科醫生進開刀房時要戴口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避免把自身的病菌傳染給在開刀床上的病人。也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之前WHO和CDC只建議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避免傳染給健康的人)和照顧這些呼吸道感染者的人戴口罩即可。
可現在,因為環境裡有太多無可確認的因素存在,更無法確認傳染途徑。每一個人除非透過病毒檢驗,要不然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被感染。所以,西班牙與其他歐美政府都開始倡導:「在公共場所時,儘量都要戴上口罩,用來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講明了,就是希望大家透過戴上口罩來降低傳染風險。
今天看電子新聞,有人在探討這波疫情過後,「繼續戴或不戴口罩」是否會成為國際間的新議題?就像美國911後,全世界機場都管制帶水過安檢的限令那樣。那你覺得「戴口罩」的事會類似上演嗎?如果真的會,這將會大大改變歐美人的生活與世界吧。
我現在頭腦還沒法想到那麼遠,我只知道我現在就是好好待在家裡,若非不得已的話,一定全身裝備齊全才會出門(口罩、手套、帽子、眼鏡、外套⋯⋯)。
「自己照顧好自己、不給這個社會添亂、不增加醫療負擔」是我目前的想法,其他的,都等疫情走到終點後再說吧。
🇪🇸 西班牙,加油。
🌍 這個美麗的世界,加油。
.
.
.
.
.
--------------------
➡️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www.instagram.com/avenchen/
➡️ 歡迎加入我的代購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ve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