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上禮拜開始,為了防疫,就讓孩子在家,這幾天也減少了外出機會,除了要老闆要去送貨之外,其他時間幾乎都待在家裡。外出送貨跟補貨的時候,發現這一年來養成的諸多習慣,變成了現在的防疫好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
-----------
【實體店面實名制】
因為現在都要實名制,建議大家把疾管署的「疾管家」官方帳號,加為好友,只要透過好友內的服務機制掃描一下店家的QRcode,就可以省去簽名留資料的動作。但是還是會遇到有些店家沒有提供,還是要手動簽名。會建議大家「自己多帶一支筆在身上」,如果店家沒有提供QRcode可掃描,至少簽名的時候可以拿著自己身上的筆簽名,減少接觸。
.
-----------
【使用手機支付、或是信用卡支付】
付款方式,除了信用卡,過去一年我已經裝了LINEPAY跟多項手機支付,現在幾乎大部分店家都可以使用,便利商店、或是家樂福系統超商可以使用LINEPAY,全聯有他們自己的PXPAY,還有蘋果的apple pay,三星的SAMSUNG pay,都很方便,如果不想拿信用卡,改用手機支付,也可以減少拿到銅板或是鈔票的可能。還可以安裝「統一發票兌獎APP」,這樣可以把所有發票都存入載具裡面,之前申裝這個是為了環保,這一年來發現這樣可以減少直接拿發票的接觸可能。
.
手機支付裡面,我自己覺得LINEPAY算是超級方便的,不只是到實體店家方便,可以直接線上把所有費用繳費(瓦斯費、水電費、停車費)都可以線上繳費,可以減少外出機會,蠻多的網路店家也都可以使用LINEPAY付款,真的很好用。
.
-----------
【檢查糧食,也檢查藥品】
除了確認家裡的糧食是否足夠以外,家裡大家愛吃的食物是不是都夠以外,也要檢查家裡的常備藥跟慢性籤的藥物夠不夠,如果孩子有過敏,氣喘或是氣管鼻子皮膚過敏,有開慢性籤的藥物,記得檢查夠不夠喔,需要去診所或是藥局補貨的,也要記得。家裡記得備一下腸胃止瀉藥、止痛藥、消炎藥、止咳藥水、希普利敏液、還有檢查一下家裡慣用的藥品是不是都夠。
.
-----------
【口罩與酒精】
也要定期檢查口罩庫存,也要記得因為口罩也會發霉,記得在保存口罩的時候,放個食品級乾燥劑一起保存,這樣可以減少口罩發霉的可能。
.
我們現在身上會帶著一瓶小噴瓶酒精,隨時都會噴手,車上也會放一瓶大噴瓶酒精,上車就全部都噴一噴再上車,回家的時候,我們也在門口放上一個大噴瓶酒精,進門前會把全身都噴一次酒精,包含腳底,前幾天老公去師傅那邊送貨回家的時候,我想說他怎麼都說已經到停車場還這麼久沒進來?他噴完酒精,還站在門口一分鐘,他說這樣才會起作用。然後只要有外出,不管怎樣,我們都會把全身衣服通通換掉,可以洗澡就會直接去洗澡,確實很麻煩,但是這是保護全家人的唯一方法。
.
-----------
【提醒自己跟家人隨時保持一顆愉快的心!】
最後,家裡如果有小孩停課跟爸媽一起在家防疫的,隨時提醒自己把標準放寬、把心放寬,日子過得開心最重要,還不知道這樣防疫生活何時會到頭,顧孩子們的功課,也要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的所有變化,全家人能活著一起開心過日子最重要,家人、好朋友之間要記得彼此聯絡,為對方打氣,我們都要一起加油!一起撐過去!
外 送 店家發票載具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消費打統編為的是甚麼?
行政院長蘇貞昌為了提醒國人三倍券即將到期,選擇到「台灣漫畫基地」來消費,除了促進經濟的同時,也希望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台灣漫畫家的作品,但卻被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質疑,蘇貞昌在購買時輸入行政院統編,是否要藉此來核銷讓全民買單,而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也出面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使用三倍券購買漫畫送給孫女,並未使用個人特支費或其他公務預算,「於法不能用公款核銷,主計單位也不會核可」。
這是繼上次牛肉麵事件打統編後,第二次行政院統編躍上新聞版面,而每次出外消費時,店員一定會在結帳時詢問是否需要統編與載具,打統編又是為了甚麼呢?
統一編號 - 簡稱統編
是臺灣營利事業機構的個別法人身分代號,為一組8位數字。
以我自己為例,我自己有成立一間公司,所有我的商業獲利都需要課稅,而其中我購買的攝影器材打上統編後,這筆費用就能夠扣抵申報營業稅,這也是為何在公司上班時,如果你有採買任何與公司相關聯的商品,會計部門都會要求你必須要發票打統編或索取收據,才有辦法核銷給付款項給你,這對會計在做公司帳目與核銷時是很重要的事情。
但難道任何東西報公司統編公司都會買單嗎?
當然不可能。
我自己生活中買了存放攝影器材的防潮箱,即使裡面我還會放私人物品,但我還是可以打統編核銷,我又是自己公司的負責人,於情於理上我這樣做並沒有問題也不會違法,但外面公司企業行號都會避免有人藉此掏空公款,用發票來跟公司請款,於是項目與金額都會做審查,這也是為何行政院秘書長會出面表示,主計單位不會審核通過,一旦審核沒過,發票還是會用來公司節稅,但購買者並不會拿到這筆錢。
也因此過去我有聽過一些惡質的老闆,會要求下面的員工將自己生活的開銷也打統編,以藉此讓公司節稅,但一般的人通常不會答應的關鍵是,發票一旦打了統編就無法兌獎,即使中了兩百萬與一千萬也都是如此。
統一發票兌獎的用意,是鼓勵消費者能夠索取發票,讓店家的銷售行為能夠課稅,而打統編本身已經讓公司企業節稅,自然不可能再開放兌獎,一方面也是減少兌獎的糾紛。
至於有人質疑消費習慣打統編這件事情,其實如果你是公司高階主管或是負責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會習慣做這件事,當你的社會階級到了某個程度後,都會有公司企業會來替你的消費買單,也因此每個月都會有一筆開支的預算,是用來支付你的開銷,有些高階主管平常與客戶聚餐吃飯時也都會打統編,公司也都會來支付這筆錢,但絕對不會買任何東西都願意核銷。
如果你了解統編的所有細節,就會明白這次民眾黨試圖藉此帶風向,用蘇貞昌魚肉鄉民來炒作議題,是完全沒用的,無論是想要用有打統編的習慣,還是用購買商品核銷是全民買單,這個議題根本燒不起來。
近期民眾黨柯文哲有打算離開主席位,利用最後兩年專心衝市政,也讓自己在2022的選舉時能夠達到抬高票房的效果,但很現實的是,民眾黨現在的五位立委,目前所挑選的議題與聲量高度都是遠不及柯文哲,甚至比時代力量的三席立委與台灣基進黨的一席立委還低。
可以想見的是,柯文哲如果持續擔任黨主席,對於政黨與新聞曝光有加分的效果,但對他個人的形象與專業都很傷,但如果柯文哲選擇自私的離開黨主席,為他個人的政治生涯未來布局,那民眾黨基本上會直接泡沫化,在沒有任何討論聲量與支持度的情況下,基本上之後即使讓黨內一些外型較為姣好的女性出來參選議員,像是學姊黃瀞瑩、林珍羽等人,最後的討論都只會流於外貌的討論,對於政策的執行與討論都不會有任何的效果。
民眾黨,加油好嗎?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
不要錯過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外 送 店家發票載具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實體零售業者紛紛推出自家的行動支付,背後圖的是什麼?
莊瑞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簡單來說,短期來看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跟發聯名卡、搶收單權意思是一樣的。長期來看就是著眼於數據這塊。
台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宣布推出PX PAY(店員跟我說這個唸「批擦配」),除了全聯之外,還有哪些「實體」零售通路也推出了自己的PAY呢?
包含:(多到數不清,不包含非實體零售的支付)
全家便利商店:My FamiPay(2017.10)
統一超商:OPEN錢包 (2018.12)
萊爾富:Hi pay (2018.9)
OK超商:OK Pay (2019.1)
家樂福:Carrefour Pay(2018.10)
新光三越:Skm pay(2018.7)
微風百貨:Breeze Pay(2019.1)
屈臣氏:Watsons Pay(2018.10)
App內建錢包(沒特別叫什麼Pay)
六角國際
85度C
新光影城
附帶一提,愛買不是缺席,而是已經有了遠鑫電子票證(HappyGo有錢卡)+friday錢包。另外小小猜測,未來包含王品、美廉社、三商美食(三商巧福)等應該都會推出自有app內建錢包功能。
每當一個新公司又推出一個自家的支付功能,總會有網友在新聞下面留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支付?」、「中國大陸的支付好進步又方便,這麼大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支付」、「要這麼多支付幹嘛?誰會下載這麼多支付?」,這裡就來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
這麼多支付,是因為國泰銀
其實現在支付市場是非常競爭而且燒錢的,除了LINE PAY跟街口有祭出大量補貼之外,更早推出的歐付寶、Pi錢包也針對不同繳費推過補貼,同時也有支付宣布轉型和退場(Airpay.蝦皮的愛貝錢包)。支付既燒錢且競爭,一般的廠商也沒有能力自行開發,會有這麼多支付app,來自國泰銀的「代工」推動,從最早的全家,到這次的全聯,大部分都是國泰技術支援的。
國泰銀是目前發卡量排行前三的銀行,在數位金融的推動上也有推出KOKOapp與聯名卡,為的是搶食年輕用戶及坐穩流通卡量冠軍的寶座,國泰銀會坐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泰銀從中信銀手中搶下了跟好市多推出COSTCO聯名卡。
看起來台灣信用卡很發達,但實際上台灣非現金交易比重只從2015年的25.8%提升到2018年的38.29%(離2020要過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同時20歲以上未持有信用卡的人約800萬人。從非現金交易比重及未持卡人數來看,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也是銀行所關注的焦點。
所以,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就成了國泰銀搶占流通卡、刷卡金額的重要手段。這些零售商的支付APP可以幫國泰銀什麼?
短期來看,可以拓展更多信用卡使用的場景(如原本只能接受部分信用卡的全聯、不能刷卡的日出茶太,現在用APP也能刷國泰銀)。同時「黏住」消費者使用國泰銀的信用卡,而不會跑去用別家的。最重要的是,國泰銀可以從其他銀行手中搶下更多的「收單」業務(銀行信用卡收入可以分為 1.刷卡手續費 2.店家接受刷卡的收單手續費 3.忘記繳卡費的循環利息),這樣就很有機會複製當年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那樣,繼續坐穩發卡王的寶座。
馬雲曾在2016的雲棲大會上,提出五新的概念: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能源就是「數據」。
長期來看,一般刷卡的消費,銀行端只能拿到「刷卡金額」而不知道你買了什麼,(看看你的信用卡帳單,是不是常常想不起來自己買了什麼),代工app支付後,這些消費數據國泰就更容易掌握,才能進一步去分析變現。
簡單來說,短期來看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跟發聯名卡、搶收單權意思是一樣的。長期來看就是著眼於數據這塊。
支付
與其說XX PAY,不如說內建錢包功能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中國大陸的支付好進步又方便,這麼大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支付」,支付更方便更先進這點,可以用另一篇文章來解釋,簡單說有法規限制、當時信用交易較差、假鈔較多等原因,時空背景不太一樣。
另外也不是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會這樣說明顯是對於中國的認識不深或者是只從新聞來看中國,實際上除了支付寶跟微信支付,還有京東支付、百度錢包、微博支付等等,只是相對不有名和不常用而已。
其實與其把這些零售商推出的稱為「XX PAY」讓你覺得好多支付app,不如把它想成內建錢包就行。就像我們用Uber叫車、foodpanda外送一樣,是不是都可以綁定信用卡支付?我們不會說因為這樣所以叫做Uber推出了Uber支付。對零售商來說,他只是把原本應該存在於會員集點、推播資訊給會員的app,更加上了一個錢包功能而已,不然像我來說去一間店消費,要開會員app集點、要開載具刷發票、還要開一個Pay來支付(一開始的行動支付真的是發票、集點、支付分開的),實在太麻煩了。
想成如同Uber或foodpanda內建錢包功能,是不是就覺得理所當然而且應該趕快做了?
支付功能,是為了經營會員、建立流量池
做app和支付功能,和以前發會員卡、發聯名卡的概念是一樣的,為的都是要經營會員。
全家可以說是最早推出支付app的廠商了,結合集點、發票、支付(但我現在消費還是用Pi錢包就是了…抱歉我忠誠度沒這麼高)三合一,只要刷一次就OK。同時全家在數位領域這塊可說是相當創新,從預購商品、咖啡寄杯、點數轉移,這些都啟發了其他零售商。
固然消費者不會下載每個商店的app(像我去萊爾富不會下載他們的app),但對於商店來說app的目標更著重在經營VIP熟客,根據全家的經驗2%的超級用戶可以貢獻10%的營收。
另外,現在的機制,只能看出「消費數據」而沒辦法進一步得知「使用者數據」,沒辦法得消費者的年齡性別,用App支付可以更進一步分析會員數據。同時在推播訊息上也可以更彈性靈活,進一步黏住消費者。(例如餐廳可以做訂餐訂位、零售可以查看庫存、預訂)
最後,做零售生意本質上都必須吸引「流量」,所以早期開店講求「黃金店面」、「地段很重要」,好市多利用賠錢的「烤雞」來增加來客。而目前網路是一個很重要的「流量」來源,但隨著FB競價成本提高、LINE@漲價,流量取得的費用就會越來越高,也使得很多依賴FB、LINE的店家營收減少。零售商推出自己的app,除了可以經營自己的流量池,也可以減低對於這些網路巨頭的依賴,是一項不得不為的數位工程。
經營會員一直都是做生意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會員卡、紙本集點,到現在的app或支付,本質一直都沒改變。
附圖:從左至右分別為PX PAY、六角國際 和OPEN錢包(我真的是行動支付的早期使用者…...)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