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坦言「有爸不靠是笨蛋」,宏碁新董施宣輝:當施振榮兒子我還不夠稱職
數位時代 2019.08.21by 王郁倫
宏碁7月底宣佈展開二代傳承,創辦宏碁的施家所掌握宏榮投資法人代表,由施振榮妻子葉紫華改派為施宣輝,施宣輝正式8月加入宏碁董事會參與經營決策,施家二代正式啟動接班。(宏碁長子接班確定了!46歲施宣輝歷練9年,將進入董事會與施振榮父子共治)
施宣輝加入董事會20天,自拍影片分享感言,他說「做為施先生的兒子,我還沒有做得很稱職,因為我還沒有把價值發揮到最大。」似乎預告接任董事後,懷抱很大的使命感。
施宣輝感言
施宣輝說,他每天清晨都以跑步開始新的一天,多年來的習慣,讓他在慢跑的時候把今天待辦的事情想一遍,隨著節奏,調整呼吸,有時會有好的想法閃現,有時候則透過跑步鼓勵自己對某件事情下決心,讓單調的晨跑完成很多事。
施振榮期許:要當最懂產業的董事
施宣輝說,施振榮對他的期許是要當「最懂產業的董事」,他認為家族企業是全球主要GDP來源,所以正確經營很重要,但也要有足夠資源,最關鍵是永續經營,所以他會支持經營團隊,並繼續學習。
在施家安排二代接班後,施振榮跟施宣輝近期也頻藉機會表達對專業經理人的支持。施宣輝說,經過現任高階主管的努力之下,終於宏碁再次回到競爭行列,未來還有更多機會要跟前輩學習,而施振榮更是直接在Predator獲得紅點品牌獎時,發公開信讚揚經營團隊將宏碁品牌創造出新價值,也能讓其他台灣品牌帶來信心。
施宣輝:只要上的了那節車廂,就會到達目的地。
施宣輝是IT產業二代中的少數,擁有IC設計、半導體、零件、軟體、系統一路做到市場進入策略及E2E(端到端銷售)驚艷的人。(5個總經理,他年薪領最低!宏碁施宣輝的沈潛領導之路)
二代原罪,自創話題:有爸不靠是笨蛋
身為科技業第二代,自然一舉一動都承受外界不一樣的目光,施宣輝似乎也已經習慣,他坦言老闆難當,因為要顧及其他的人,加上他有二代的(壓力),背負了一些人家的期待,但他也自創話題,直言「有爸不靠是笨蛋,重點是如何運用資源。」
面對他加入宏碁負責的自建雲BYOC應用程式(ab應用程式)在去年結束服務,他也坦然面對,直言這是自建雲的發展過程,是一定要經歷的,即使從新選擇, 他也會選一樣的手法,因為一樣的大環境只會越做越小,一定要出去嘗試找新的路,才有成功的機會。
就跟創業一樣,他直言BYOC事業初期發散,藉此找方向是對的,但到後期就已經收斂成兩大產品線,而GrandPad老人照護平板發展順利,他也坦言因為解決了老人的痛點,只要方向對,賺錢就是一種回饋系統,結果會用錢來回報。
而對管理哲學,施宣輝認為,他偏好走動式管理,不只是開會講工作,還會在平常跟員工溝通更高層次的東西,關心員工的狀況,給予同理心,他認為平常就要勤認識人才,跟人才互動,如此當需要人才的時候才能用得到。
責任編輯:蕭閔云
https://www.bnext.com.tw/…/red-dot-shih-acer-inherited-mave…
大云永續科技總經理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年12月,中聯辦搭起一個新雞棚——大灣區青年總會。聽個名就知道噩夢已經來臨。
圖中成立典禮上主席左右的就是中聯辦新界工作部正副主任李薊貽和張肖鷹。
「點解係新界工作部?」
因為大嶼山在新界。你以為政府發展明日大嶼是為了起樓給香港人住?別天真了,主因是大嶼山將會成為大灣區香港片區的中樞,終極目標就是用橋接通屯門和赤鱲角,讓大陸人可以一小時由深圳去機場。得屯門,得大嶼,就可畫好大灣區共榮圈的國土鍊成陣。
灣青總由一間叫德毅的公關公司抬橋和文宣,由新社聯屯門區議員雲天壯和校長會主席鄧振強(還記得政府鼓勵北上教書嗎?)牽頭創立。主席吳學明畢馬威出身,是香港建地的總經理,在廣州和澳門發展幾十個商住項目,5年前於佛山投資32億興建科技園,大約2022年竣工,香港北上的初創將會落戶於此。港府今年財案撥出500億搞創科,教育局推STEM教改,目的就是配合大灣區發展。
林鄭上台後的規劃,根本不是港人行先,而是一切以大灣區先行。
灣青總之成立,源於副總理韓正在去年6月要求將香港的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有位科學園做初創的朋友,慨嘆政府正在營造一個「返大陸是唯一出路」的氛圍,目的是產業去本土,融掉香港。灣青總目標也是如此,你只要係世界仔,就一定有筍位畀你撈。灣青總將會成為繼民建聯和工聯會之後,另一個政治分贓的平台。
以下灣青總架構的具名者:
實德環球楊海成的外甥馬浩文、玩具大王之子蔡加讚、青年民建聯顏汶羽、公民力量黃宇翰、美聯高級顧問余澤銘、頌謙及國景太子爺譚皓茗、概念資本張瑞祺、沙田少年警訊胡智政、世威太子爺許世焜、大悅城地產譚莉儀、張耀榮之子張永達、麥瑞地產蔡京暽、商界女領袖協會張嘉琦、交通銀行及臻云科技張弘、呂志和外孫程珍、新寶堂太子爺方煥興……
這些名字和機構對大家來說都非常陌生,但你要知道,十年二十年後,中聯辦就會將香港和澳門的未來交託在這些人手中了。涵蓋之廣,令人驚訝中聯辦的分餅手法是多麼純熟。
這些人就是未來的「棟樑」、立法會議員、官、人大,這名單卻沒有給予我任何安全感,反之,我彷彿預見2047年的香港早在這一刻就被這些人瓜分和斷送,因為一切都按照中共的計劃實現中。
民間有甚麼青年組織與之抗衡?你見到維穩機器打壓本民前、熱血公民和香港眾志的力道,劉迺強(已歿)怎利用青年新政去收割傘運的支持者,共青團怎樣試圖瓦解學聯——你再將所有事件串連去看,此消彼長,中聯辦扶植的青年現已羽翼漸豐,青年抗爭者卻被說成社會問題的源頭——試問,這場青年之抗爭該怎麼打?
有沒有印象前陣子新聞賣過,大陸用5G令醫生可以遙距做手術嗎?澳門鏡湖醫院在5月11日已實現這個技術。上面那個許世焜,剛巧在山西做醫療機械臂生意的。我睇過一篇報道,那個科大學者滿懷憧憬說,第時香港人搬上大灣區住,醫生身在香港都可以遙控幫他們做手術了——很先進是不?所以我們就要接受像1940年猶太人面對的那場徙置計劃?
4月24日,灣青會在廣州參加「大灣區青年職業發展5A行動」大會,你看一下行動目的:
//支援港澳青年在穗學習、實習、交流、就業、創業的政策(5A),營造香港澳青年來穗發展的良好氛圍,推進港澳青年來穗職習發展,建設全國一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高地,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中共真係不遺餘力地瓦解港澳的青年力量。
你跟李家仁上廣州做5A人嗎?
敢問泛民有沒有一個28年的抗爭大綱?
沒有。對於大灣區,他們僅向林鄭「表達憂慮,擔心香港被規劃」。
你們既然明知香港正在被中共規劃的話,何不主動去規劃一個香港人想要的香港?
沒有。他們只着眼連任,永續抗爭。
你可以懷憂,但請不要喪志。灣青總只成立了半年,張建宗和劉鳴煒所搞的青委會,意圖控住民間青年力量,也不過是近來的事。急起直追還未遲。
上街的青年,真係要從政了。
連登的政治動員已是榜樣,但請你好好想想,除了按推之外,還可有何作為。距離區議會選舉提名還有兩個月,上屆有66席自動當選,不選白不選,這是自動當選的選區名單:
https://www.elections.gov.hk/…/…/2015_DCE_Uncontested_C.html
大灣區的核心,控制明日大嶼的離島區議會,18席有8票係當然議員,泛民只得2票,制度之邪惡莫過於此。懇請離島區嘅街坊站出來,與建制硬碰,陳明中共怎樣利用大嶼山禍港。屯門嘅朋友,何君堯喺樂翠選區,龍門、景興、翠興係自動當選,是時候坐言起行了。
短期內,抗爭前線仍在18區的街頭,但怎能令這股力量引入區會,則是麥美娟等建制派最害怕的事——內部勢力發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