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了解「#高敏感特質」】
有幾個人來提醒我好久沒寫高敏感相關的文章(其實對我來說,我們全家都高敏感,每一篇文章都是高敏感文啊0rz),剛好最近有重新思考我的理解、應對和觀察,決定來個總整理。
今天這篇文是知識文,內容包含: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和給爸媽的相關建議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相關推薦書單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會「康復」。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大約佔五分之一的比例,本來就是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他們確實有比較獨特的地方。他的感受力天生比較敏銳,所以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方面感受到的層次跟幅度都會比非高敏感的孩子多很多,也因此很容易被激發出非常強烈的情緒,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是,容易大喜大悲。
高敏感兒時常被認為「難帶」的理由,其一是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造成他們對於「舒適」的要求非常精準又難以妥協,年紀小時也無法完整說明,所以經常需要爸媽面對一個大哭大叫瘋狂崩潰的孩子去猜測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二是他們各種正負情緒的表達都非常誇張,難以控制。如果在一個很需要遵守規則的環境下,例如說高級餐廳,捷運,或圖書館,很容易讓爸媽或同行的人覺得很難堪。第三是他們一次接收太多訊息,很容易「過度刺激」,也就是超載。超載的時候會非常難安撫,像是「壞掉」一樣,有時甚至會嚇壞沒有經驗的爸媽。
無論只有符合以上一點還是全部都符合,這些都不是高敏感孩子的「錯」,他們只是需要來自爸媽更多的理解,幫忙他們找出自己介意的各種細節,懂得怎麼避開。或者透過觀察自己身體給予的訊號,了解自己已經過累,需要停下來休息。同時可以多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找出最適合自己抒發各種感受的方法。
高敏感兒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內向的孩子,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讓他們時常很謹慎小心,不輕易嘗試新事物,這樣的表現跟內向的孩子很相像。但是,「高敏感」,「內向」,「外向」其實是三種不同的特質。內向的人不一定高敏感,高敏感的人也不一定內向。那應該要怎麼分辨才好呢?
「高敏感」的孩子其實跟「內向」的孩子真的有很多特質很類似,例如「內向」的人非常需要時間獨處和思考,遇到新事物刺激的時候通常會退縮,比起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體驗,更喜歡深入的探索,這些都跟「高敏感特質」的人很接近,差別在於感受力的敏銳程度,現在有一些基本的量表可以檢測(文末會有連結)。事實上高敏感族群裡有70%都是內向者,重疊程度真的很高。
容易搞得別人很困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是剩下30%「高敏感外向型」的人。因為「外向」的特質讓人樂於接觸很多人,從人群中感受到活力,熱愛新事物,喜歡往前衝,這些都跟「高敏感」的謹慎,喜歡深度思考,容易過度刺激相抵觸。我自己就是這個類型。從小到大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明明在團體中我非常主動去認識別人,很喜歡跟不同的人交談,興趣也很廣泛,但是跟熟人聚餐超過五個人我就會很不自在,週末也只能參加一場活動,其他時間都躲在家裡想東想西,這方面感覺又很內向。最後才知道是因為「高敏感」加上「外向」兩件事情造成我這麼矛盾的個性。
---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也很適合高敏感的大人)
前面說過「高敏感特質」並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需要刻意幫孩子或幫自己「降敏」,反而應該鼓勵他們接納自己的特質。但是確實有一些活動可以幫助高敏感人抒發壓力,讓情緒更加穩定。
@親近大自然
高敏感兒因為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或者是環境裡的聲音光線等等的事物干擾,甚至是過度刺激到很不舒服的地步,所以經常帶他們去接觸大自然會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可以盡情觀察各種微小的細節,聆聽各種舒適的聲音,開心的話也可以無拘束地大喊大叫或胡亂奔跑,對紓緩他們的壓力和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自由塗鴉創作
高敏感兒的內心裡有非常豐富的情緒,也因此會觸發頭腦裡有非常多的想法,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辦法用語言捕捉,所以很需要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幫忙抒發。如果能夠在家裡準備一個讓他們隨時可以創作的角落,像我們就在餐桌旁的櫃子準備非常多的白紙和有顏色的紙,同時還有蠟筆彩色筆水彩剪刀白膠紙膠帶等釘書機等等大量的文具,蕃茄隨時都可以去抽出一疊紙來畫圖,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發明的小勞作。
@聽音樂跳舞
音樂也是幫助高敏感兒抒發的好工具,在家裡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高敏感兒隨著自己身體的直覺舞動,會讓他非常的開心。如果其他的孩子跟大人可以一起加入的話更好,每個人發明屬於自己的舞蹈,是一個可以全家一起哈哈大笑的好活動。
@聊天
高敏感兒非常擅長捕捉周遭的人的情緒和表情,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可以精確理解引起那些情緒的原因,常常會過於在意。所以如果可以時常跟高敏感兒分享自己的情緒,例如說「我今天提早下班了好輕鬆」,「今天路上沒有塞車讓我心情很好」,「沒有買到想要的水果很失望」等等,都會對高敏感兒幫助很大,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拉近親子距離的互動方式。甚至是在跟孩子一起出門等車或是在公園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跟他一起玩「猜猜那邊那個大人/小孩是什麼心情,為什麼?」的遊戲也很棒的。
---
【不同類型的大人遇上高敏感兒的困擾】
@非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最常見的狀況是,家長完全搞不懂孩子到底在爆炸什麼,是在意什麼。衣服哪有粗粗的?摸起來還好啊?牛奶味道哪裡怪?差不多啊?由於家長自己本身「毛」沒有那麼多,很容易誤以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或者是在「演戲」,或者以為自己做錯什麼。哪有那麼誇張!哪有那麼嚴重!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詢問家族裡其他也有高敏感特質的人,或者是有高敏感特質的朋友,請他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經驗,還有希望當時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幫助。透過他們的經驗分享,非高敏感的家長可以比較能理解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的好處是,因為家長自己也是從小各種「毛」就多,所以對於孩子的困擾比較能夠感同身受。但另外一方面,如果家長跟我ㄧ樣本身就高敏感,很可能為童年時被誤解的經驗,有時候不自覺會太保護孩子,太擔心他受到過度刺激,或者是因為孩子的反應被觸發一些不好的回憶等等。也有可能因為無法接納自己的特質反而強烈要求孩子要改變。所以很有可能需要花上很多時間跟自己的內心溝通,才能夠好好面對孩子。
---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兒容易大喜大悲,情緒起伏大又立刻就會表現出來,而且一旦超過負荷會非常難安撫,會給照顧者帶來非常大的精神壓力。如果高敏感兒正在失控的當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有可能失控),你是剛好也在場的朋友或家人,以下幾件事情可以幫忙減輕家長的壓力:
@除非家長要求,不然請「不要」主動幫忙逗弄孩子,也請「不要」給意見。高敏感兒對於很多事情的要求非常精準,如果你的互動方式錯誤,反而會讓狀況更糟,請交給最懂孩子的家長處理。安靜在旁邊等待就是最好的幫忙。
@跟家長說:「沒關係,你專心處理孩子就好。」如果有路人或店員來關切,可以幫忙說明情況(或者請他們離開)。
@如果家長為了應付孩子分身乏術,可以主動幫忙留意貴重物品,或者把孩子身邊容易打翻或打破的東西迅速移走。
@如果在公共空間,可以幫忙巡視周遭,有沒有比較合適不打擾別人的角落可以帶孩子過去冷靜一下。看見的話立刻告訴家長,或者主動把他們拖過去。
@如果有一起出去玩的孩子在現場,請幫忙把其他孩子帶開去其他地方玩。如果你知道前因後果,可以跟其他孩子說明一下發生什麼事。
@如果家長的情緒壓力過載了,可以主動換手讓家長喘息一下。如果這時孩子還沒冷靜下來,就不需要跟孩子互動,在他身邊坐著確保他的安全即可。如果孩子已經恢復穩定,主動表示想跟你互動,那就可以自然回應。
---
【高敏感特質相關推薦書單】
以下是我從讀過的書當中精選出來的幾本,覺得對認識高敏感特質,或是跟高敏感特質的人相處會有很大幫助的書籍。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這本是第一個提出「高敏感族」概念的伊蓮・艾融博士的著作,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本完整介紹高敏感族的書吧。這本書的文字很平實通順,說明也很詳盡,讀完之後對這個特質可以有很完整的理解。但是因為涵蓋的範圍很廣,稍嫌有點雜亂不夠有系統。
《高敏感是種天賦》
這本是丹麥諮商師伊莉絲・桑德的著作。如果時間有限或者不擅閱讀長篇,我推薦從這本書開始。作者的文字精準,說明清楚,是目前相關書籍中最容易閱讀的,可以放在提包裡隨時拿出來讀兩段。書中介紹了幾種不同的高敏感類型,常見的心理困擾,還有一些跟自己和別人更和諧相處的建議。
《蘭花與蒲公英》
這本是三本高敏感相關書籍中最新的,讀起來也最像「醫學雜誌」,2019年出版。作者湯瑪士・波依斯用「蘭花」來比喻非常需要細心照料的高敏感兒,非常傳神。如果喜歡腦神經學相關知識或者是心理學實驗的人可以試試看這本。
《內向心理學》
雖然標題只說了「內向」,但是這本書對於內向和外向兩種特質都說明得很清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可以幫忙你分辨。如果你是內向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提供很多理解自己和跟自己相處的方法,我覺得會對你很有幫助。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敏感兒強烈的反應和情緒很容易牽引出爸媽過去還未處理的傷痕,讓大人陷入自己最不想要的理智斷線,大吼大叫,或者是動手打人的應對方式。這本書可以幫忙爸媽找到方法穩定自己,進而找出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高敏感特質量表】
@大人版自我檢測量表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fbclid=IwAR3KVLzBo4-NWyfxKHTDlBn_gXW4TazcRbOV6vKSXV9xnajWeToJBCZYobc
@兒童版檢測量表 (這是我自行翻譯的版本,量表在文章最後)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29504142028029
---
如果還有興趣,以下是我之前寫過跟高敏感特質相關的文章,也歡迎閱讀。
【什麼是高敏感特質?為什麼我需要知道我的小孩是不是高敏感兒?】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46417313670045
【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對事物的感受特別深刻」讓他既浮誇又失控,「快樂」的小蘭花更需要家長強壯的內心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51474836497626
【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到電影院看電影?再等五年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198114758500300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Re: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2018年10月11日03:39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 關於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你家的孩子也敏感、細膩、易哭鬧嗎?有可能他有高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高敏感兒童量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2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高敏感兒童量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2年10月 的評價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2018年10月11日03:39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屬於高敏感(可點進文章測量),面對這與生俱來的特質該如何正確陪伴,分享兩篇文章,給家有高敏感兒的爸爸媽媽參考。 #若超過13個yes就 ... ... <看更多>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你家的孩子也敏感、細膩、易哭鬧嗎?有可能他有高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你家的孩子也敏感、細膩、易哭鬧嗎?有可能他有高敏感特質【高敏感孩子系列EP1】|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在 Re: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發現想說的事情太多,決定還是來回文。
ltn0318版友,謝謝你真誠的分享。
我非常喜歡你文中所說的:「他是個一般的孩子,但是他是那麼不同。」
我在推文裡有看見一些家長擔心標籤化或者是治療時機的問題,
所以想來再次強調,高敏感特質不是一種「偏差」。
他們是所謂「正常分佈」這把大傘之下,比較靠近傘緣的一群人。
也因此我非常喜歡「蘭花和蒲公英」的比喻。
他們都是美麗的花,但是需要的照料方式不同。
有些人也許會認為這又是一種標籤,
但是,從推文就可以發現,
很多家長其實在聽見這個分類名稱的時候,內心是找到救贖的。
「高敏感特質量表」並不是一個檢測,看孩子有沒有「問題」。
事實上大多數高敏感兒的家長,早就已經發現孩子有特別的需求,
但是這些特別的需求,到底要不要配合?
到底是不是因為我做錯什麼,所以他的需求一直沒有被滿足?
如果是新手爸媽,或者周遭剛好有吃好睡好的「蒲公英」對照組,
真的很容易以為「是不是我把孩子弄壞了?」「是不是我太糟糕?」
這個量表的用意只是讓這些家長明白:沒事的,孩子很正常。
這個世界,就是存在著這麼一群孩子,
他的情緒起伏特別大,特別難感到安心,特別容易感到不舒服。
沒有人做錯任何事情,
只是這樣的孩子真的需要更多同理、耐心還有時間。
沒有人做錯任何事情,
這樣的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比較顛簸。
而我個人是非常希望能夠有更多人認識這個特質的。
正因為這個特質是一個自然存在的狀態,他其實會跟隨孩子一輩子。
也許孩子的情緒表現會比較不那麼激烈,
但是困擾他的,讓他在意的,讓他疑惑的那些細節都還是存在。
等孩子入學的時候,他獨特的思緒和行為有時會讓他顯得格格不入。
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一次社會科學的考試,題目是:
「請問鄭成功佔領台灣的路徑怎樣?」
我想也沒想,就寫下:
「不怎麼樣,死很多人。」
考卷發下來,全班只有我一個人寫出這種「狗屁不通」的答案。
我因為這件事情被笑了非常久,
花了很多的時間才明白,其他人對於用字的斟酌沒有像我那麼龜毛。
不會像我一樣,如果覺得數學應用題描述的事情不可能在現實發生,
就會困擾到拒絕作答。
如果當初知道自己是高敏感人,也許就不會花上那麼多的時間,
懷疑自己是不是腦袋有問題了吧。
我誠心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這個特質,
明白這一群孩子不是「有問題」或是「故意挑釁」或是「沒被教好」。
他們其實很努力在適應環境,可是他們真的需要更多。
作為一個高敏感兒的家長,
我誠心希望在類似情況中努力的家長們,聲音都能被聽見,
能有更多人在目睹高敏感兒無厘頭的行徑時,多一點接納,
如果,還能夠進一步看得見這個特質的優點,那就太美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8.148.172.210 (英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05631358.A.8C6.html
聽你們的回應,似乎覺得近年這些有的沒的的新名詞很多,
不明白幫助在哪裡。
其實「高敏感特質」是三十年前就已經被提出的特質
只是最近在台灣才開始有比較多的人注意。
如果你們覺得被資訊轟炸,
也許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更多人開始注重這個面向了。
同時「高敏感族群」在各種生物當中都有發現,
比例也都是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與其說是「創造」出一個類別,
應該算是我們看清楚了以前沒有注意到的部分。
就像是「同性戀」並不是創造出來,是已經存在在我們之中
後來才被承認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