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事實」不能侵害到人的「意識」,否則就屬於「非事實」或是「反事實」.
.
而所謂侵害人的意識,即是阻止人們的思考,妨礙他們表現的方式,甚至表達的自由,在議題論辯之中,有兩個層次,其一,是阻止討論,其二,不欣賞不同的意見,實施全然的否定,那意味著,阻止他人的質疑和懷疑,對於事實的形成,並無幫助,而且有害.
.
如同赤潮一般,因為是藻類,所以大量繁殖,因為水裡富含著營養,所以無限增生,因為那是自然的生物,因為那是正確的,於是水體原有的平衡被破壞,溶解氧下降,水裡的其他生物,植物,魚類,紛紛窒息而亡.
.
而這恰巧也是一種汙染.
.
換言之,若有個人或機構,打著「事實」的名目,實則是在破壞整體的討論環境,阻卻任何一個想法的發生,因為是「錯誤」所以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我是代表「事實」,所以可以恣意審判他人,我們可以說,這就不是在追尋事實了,而是在戕害整體的言論自由.
.
任何事實都是靠「發現」和「懷疑」得來的,包括地球是圓的這件事.
.
先有想知道的驅力,然後有提出想法的人,接著人們去驗證它,可以知道它為真,或為假,就算那是假的說法,也可以做為真實的反面例證.
.
因此,「合理的錯誤」也是事實的一環,若人提出的解讀、主張,因著他的錯誤而不許發生,連存在都沒有必要,使正確的主張失去可否證性,缺少「驗證其為假的」思路,這就使得「正確」變得無法質疑,剩下單方面的說法,由少數人所壟斷,成為一種真理,去壓迫人們,使其感到不自由,那麼,這就是一種迷信.
.
嘗試錯誤才是真實的面貌,覆蓋在事實之上的,便是「意識」,由每個人的解讀與參與而成,每一個人的解讀未必精準,甚至錯誤百出,但便是因著這些錯誤,逐步的趨近真實,若希求完全的正確,把事實產生的第一步,都給否決掉了,那麼,事實就沒有產生的可能,就算產出,也不過是個人的獨斷,或是將前人嘗試錯誤的旅程,拾他們的牙慧,利用他們的錯誤,然後阻止事實繼續前進.
.
換言之,若阻止他人發言,或阻斷任何人們懷疑的想法出現,進行討論,這不但不能說是追求「事實」,或者呈現「事實」,捍衛「事實」,確認「事實」,可以說是在「反事實」.
.
事實是,百分之一百的事實根本不存在.
.
若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他並試圖舉證,並發表各種說法,雖然那些證據並不充分,但如果直接切斷他的發言,或者在他各個私人空間底下的言論,都加註「地球是圓的」,包括他在推特或臉書上發表「今天是個美好的一天」,附上他剛上完大號幸福的表情,強迫每個人閱讀他的推文,都必須得知「地球是圓的」這回事,這基本上,不是在探究事實,而是將事實變成一連串廣告,或是經文,咒語,強迫人們朗誦.
.
這屬於一種廢話謬誤,人們理解事實,想聽聽別種說法,即使聽不同的意見的人怎麼說,也不代表對他所言完全同意,甚至人們早已理解到了事實為何,他們早已有了先備經驗,他們可能從三歲起就知道地球是圓的,一再重複人們已經知道的東西,使人們感到反感,讓人們覺得自己被感到無知-好像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一樣,又無從反駁,這並不是再確認事實,而是藉由「事實」來拷問他人,使他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
事實應該是無害的,知道的人會知道,想說的人就會說,我不想聽事實,這也很合理,並不是事實的錯,而是有人藉由事實在侵犯他人的生活,阻礙人們思考的彈性.
.
這種病毒式的「呈現事實」,讓他出現在任何不該出現的地方,沒有經過人們的允許,人也無從拒絕,即是用「事實」來進行犯罪,我們不會希望有人一天到晚都在你旁邊說「你是你媽生出來的」,包括你在洗澡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檢視你的陰毛是否該剃了的時候,在一般正常的情境下,稍具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知道,那個叨叨不休的人帶有特殊目的.
.
而他正在用「事實」破壞其他人的事實,包括我們陰毛長出來的事實,包括今天的午餐是咖哩這件事實,包括我們洗澡的時候習慣什麼都不想的這件事實,包括我們腦袋內選擇那件事實出現,給予我們認知,哪個事實這個時候該擺在那個位置,而有人迫不及待地破壞他們,要讓你生活上每一個「事實」都被排擠,置入他想讓你知道的這件事,他絕對優先.
.
他破壞了我們可以選擇相信哪些事實的權利.
.
所謂「事實」存在的前提是,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存在.
.
每一個人的思考都是自由的,事實就是包括著每一個想法都存在著而且自由運作的事實,當我們確認正確或者錯誤的觀點,事實或是非事實之前,都體認到的一個先備事實,我看到他說「地球是平的」,那麼,我也正在確認這個人的存在,和他的想法的存在,阻止這一點,你就是反事實的.
.
更何況,「地球是圓的」就是來自「地球是平的」嘗試錯誤的結果,如果沒有「平」的概念先形成,人們無從反駁與懷疑,甚至想像,然後得到「圓」的答案.
.
對於「地球是圓的」,這件事實來說,如果他被當成一種絕對的真理,進攻的武器,不可質疑的教條,那不僅對它沒有幫助,反而在使人們感到不悅,不舒服,不愉快,感到壓迫,敦使人們遠離事實,甚至拒絕去相信,因為承認那事實即是承認你施加壓力的手段,不如說,那個被施加特殊目的,和激烈手段的事實,已經不是事實了,而是一種純粹的嫌惡刺激,這些不正當的行為,對於「事實」本身,是有害的,是拒絕讓事實被人們認知,這就是在「反事實」.
.
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所謂「網傳『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他根據專家的說法,得出「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據此查核為「錯誤」,看起來是正確而且無懈可擊的,然而,探究其尺度,其實只是挑語病和瑕疵,進行不合理的否定.
.
對照被視為錯誤的原文:
.
「你知道為什麼藻礁在全球很稀有嗎?為什麼宜蘭、花蓮、台東、屏東、小琉球和綠島幾乎沒有藻礁嗎?
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沒有你珊瑚藻鬼混的空隙嘛!你就是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你希望海水很清澈,珊瑚生長茂盛,每年至少生長1公分,魚類豐富生機盎然?還是海水繼續汚染,只能養這種10年只長1公分礁石的廢藻?
這種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就如同中國國民黨,無法存活在真正文明的世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唾棄,只能在無腦韓粉滿街,污煙瘴氣的台灣才能存活阿,當然啦,都是愈來愈稀有物種啦!干!」
.
以及引述反駁的專家說法,
.
「劉少倫解釋,有沙、懸浮物、低光源的水質環境,殼狀珊瑚藻在沒有其他競爭者和藻食動物,長時間下來才能累積礁體、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如果水質清澈、水溫低的環境,就會像東北角偏好許多非鈣化大型藻類和珊瑚,例如石花菜,但不會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又如果是水質清澈、水溫溫暖的環境,就會偏好珊瑚生長,例如墾丁的珊瑚礁生態.
.
劉少倫指出,此論點要釐清的觀念有二,第一,有沉澱物的水質不等於『汙染』;第二,藻礁在工業區興建前就有,不是因為工業污染才形成。此外,桃園大潭地區施工後沒有常態化海浪進來淘洗,藻礁將被泥沙長期掩埋,長期下來藻礁生態會死亡,就是現在大潭藻礁G3區的狀況.」
.
其實所描述的「事實」皆相同,相較於於長於水質清澈的珊瑚,藻礁生長自水質較為混濁的環境,不過解讀各異而已.
.
不過一人將混濁的水質形容成「汙染」,另一人則認為對方指的汙染是工業汙染,據此解釋工業污染前藻礁已形成,不能說混濁的水質等於汙染.
.
然而,前人所述的是否指的是「工業汙染」呢?觀察其原意,「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可以看出,這和工業污染無關,而是指海水汙濁的環境.
.
因此,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汙染」也不等於工業汙染,這兩造說法原本是很好的互相滌清事實,但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運作下,變成宛若訓詁學的文字遊戲.
.
而更糟糕的是,直接標記成「錯誤」,彷彿他是一種徹底違反事實的完全錯誤;接著,臉書在據此作為依據,對轉傳消息的人、發文者,乃自於社團,直接進行懲罰和標記.
.
分享者除了收到警告,文章也被消失在臉書,若有社團有此文章,則社團品質會被調降,明明是一篇發文,卻影響社團文章的觸及率
,而嚴重或多次犯規,就會被迫關社團.
.
如果這就是所謂事實查核的話,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並沒有浮現,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個談論此議題的人被消失,周遭的人感到恐懼.
.
「合理的錯誤」是構成事實的一部分;「不合理的尺度」則是消除事實的劊子手.
.
該篇被稱之為「錯誤」的文章,被指為「錯誤」的部分,嚴格來說,並不算是錯誤,頂多算用詞不精確,可能會誤導他人,他的觀點雖然偏頗,但依舊在事實的範疇,並不到謠言或是假訊息的程度,而是針對真的訊息,發表自身主觀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帶有情緒性,描述自身感受或是情緒,多半都不是真實的,也不會有人用真實的標準去衡量它,因為,那是在描述自己的感覺.
.
誠如同環團說蔡英文殺死藻礁,藻礁是七千年的女神,蔡英文踩藻礁,沒有人會受到處分,或被臉書禁言,甚至被莫名其妙的機構跑來「查核」一番,若依照這種「事實」的尺度,藻礁是生物屍體堆疊起來的無生命體,並不會有「殺死」這種說法,無生命體的藻礁也不會是什麼女神,若有自稱是事實查核機構,跑來說你是一種錯誤,這違反事實,然後如此這般把閱讀你文章的人都殺雞儆猴一番,是否有人能接受?這樣的行為,與其說是查核事實,不如說,是在民主國家內實行獨裁的真理部.
.
人們形容事物,多半會使用比喻或誇飾,參雜自身的感受在其中,有人認為藻礁是女神,有人認為藻礁是廢物,這都沒什麼錯誤,真正的錯誤,就是有人跑來嚷嚷著你違反事實,然後找了一堆專家,客觀的分析,仔細地計算,你的話語犯了什麼錯誤,因此你整體是錯的,這樣的人,若不是神經病,就是專業而且訓練有素的狗.
.
看起來不同於事實即是錯誤,事實上,是不同於我即是錯誤.
.
高語境國家使用語言的方式,和低語境國家是不同的,因此,中文裡經常會有許多集合名詞,涵蓋多種語意,端看閱聽者依照情境加以辨別,例如,汙染,根據教育國語辭典,有沾染、弄髒之意,如《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伎傳.管輅傳》:「或因漢末之亂,兵馬擾攘,軍屍流血,汙染丘山.」
.
血流成山,是一種汙染;海水混濁,亦是一種污染,硬要說此汙染就是彼汙染,搬出什麼聯合國定義的工業汙染,實則是一種違背常識的無知.
.
若我說,我的內心被汙染了,是否會被判定是錯誤的,而必須被警告?若有人在自己的臉書寫下,藻礁是廢物,是否會有一群事實查核中心的人跑來查水表?
.
一種詞彙的用法,縮限它的定義,據此來說其他人是錯的,這叫偽冒理據;抓著一點語病,挑取瑕疵,把部分錯誤,說成整體的錯誤,這叫部分取代整體的謬誤;把這些虛構的錯誤,無限上綱成制裁他人的理由,這就叫搞文字獄.
.
低語境國家,因著精確字詞的使用方式,制定了判定謠言的機制,本就尚有疑義,配合著高語境國家的微言大義,造就了漫無邊界,令人無語的絞刑台,每種事實都可以拿來審查一番,差別在何者為我所用,我意欲合為,繩子要套在何種立場的脖子上而已.
.
而這種「不合理的尺度」,無論是何種事實,都能判定為非事實;何種言詞,都可以指為錯誤,那麼,這種查核事實的方式,可以說是無效.
.
臉書自美國大選以來,針對特定候選人的fuck-check,已經是惡名昭彰,從來我們認為那是針對遠方國家所發生的事,只不過波及到無關選情的中文使用者,現在,台灣有個機構成為了這種fuck-check的背書,開始干涉台灣內政議題,並且侵害人們的言論自由,原以為是遠方的風暴,如今,卻成為燃燒自己房屋的火苗.一群人以為那是「澄清」、「查核事實」、「打臉」而已,殊不知,許多受害者卻因著這種手段,喪失發言的權利,或活在恐懼之中;今天因為站在對立面的人群受到打壓而高興,改天,它便可以依循這種尺度,來懲罰你,只要他認為你在社群媒體的言論,是一種「錯誤」的話,不符合他們所認知的「事實」.
.
那麼,你最好確保能永遠跟他們保持一致.
.
是誰給他們這種權柄?這個機構是否具有民意?他的代表性為何?這樣的機構誰來監督?誰來查核他們表述的「事實」?網路上大大小小的社群、網站,從來就是經歷過挑戰,論辯,與他人互動而逐漸累積自身的信度,今天,ㄧ個從天而降的機構以「事實」自居,並開始四處查核自然使用者違反事實與否,彷彿它們具有理所當然的信度,所有人都必須無條件地遵從他們.
.
一群菁英圍在會議桌上,扮演真相的仲裁者,找了他們認可的專家,來背書他們的意識,排除他們認為是錯誤的言論.
.
只令人嗅聞到傲慢與偏見而已.
.
如果他是作為一個網站,一個少數人觀點匯集的粉絲團,據此發表意見,說他們認為哪些人是錯誤的,由公眾評判,那是合理的存在;若他們的行為是去審查他人,藉由臉書去進行言論檢肅,以真理自居,我們必須質疑,它存在的意義為何.
.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查核事實.
.
這顯然不是事實,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YSLim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拆你家的水表】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坪林除了出產有名的文山包種茶之外,還是一個有著特別生態的地方喔!因為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的關係,坪林的生態十分豐...
大型藻類 在 悠活農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澎湖野生花嶼紫菜🌊海洋中的蔬菜】
紫菜不是菜,那它到底是什麼🤔
紫菜是一種大型藻類
其他如海帶、髮菜等熟悉的食材皆屬👉藻類食品
營養價值高且味道鮮甜
又有「海洋中的蔬菜」的美稱❣
廣義而論,大型海藻包括紅藻、褐藻和綠藻3大類
一般常吃的紫菜屬於紅藻👀
而紫菜因含有紅色、藍色的色素蛋白質
它的外觀才會呈紫色🧐
有趣的是,海藻除了直接拿來食用之外
煉自各種藻類的洋菜粉或是鹿角菜膠更是重要的加工原料
冰淇淋🍦果凍,甚至是牙膏,都會使用到它👏
不過村長提醒,想要攝取到藻類的養分
最佳的方式還是直接食用😂
像從澎湖花嶼採集的野生紫菜,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含有蛋白質、豐富的鈣質和碘
及多種維生素及纖維素
適合用來煮紫菜蛋花湯或是做煎蛋,營養又好吃😋
澎湖野生花嶼紫菜
https://www.yooho.com.tw/url?code=2e6k8
-----
週一至週五(9:00-18:00)
訂購電話:02-2748-0366
Line@線上客服
https://maac.io/1jmtl
大型藻類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片無雷影評
《獨帆之聲》 The Mercy
當你真心想要追求某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反對你
《獨帆之聲》描述1968年由英國週日泰晤士報舉辦的金球帆船大賽,參賽者必須挑戰獨自駕駛帆船且不靠岸完成環球航行,最快完成這項壯舉的人,將會獲得高額獎金。柯林佛斯則演出片中男主角:唐諾克羅佛斯特,是這項大賽的其中一名挑戰者,也是所有挑戰者裡的唯一業餘駕帆選手。故事從他自營航海儀器公司,到為了夢想完成壯舉而尋求贊助、花錢造船,再到開始比賽,在海上獨自與大海搏鬥。完整呈現了當年參賽者渴望獲得認同,並嘗試挑戰夢想的心境世界:非常細膩的英式敘事風格,優雅而帶有一絲淒美的氣氛,是本片迷人之處。
我必須說,電影的故事取材並非我們認知的典型英雄。而且這個故事的歷史事實就擺在眼前,那就是男主角唐諾在這場比賽的行為是無法獲得直接證實。但重點在於一位業餘的帆船駕駛,為何堅持傾全力希望完成如此壯舉?為何拋下舒適圈而嘗試挑戰?為什麼明明有很愛的老婆、孩子,卻還是要進入那隨時都有可能讓人喪命的大海?《獨帆之聲》所想要傳達的理念很簡單,一個偉大的夢想除了熱情、堅持理想的那份執著,以及付諸實行的行動力,有時候還是需要考量到現實和運氣。殘酷的是,現實往往都是不斷阻礙這條通往夢想的路,而且是接二連三、想也想不到的狗屁到灶的鳥事。
我非常強烈建議在觀影之前切記不要去查這個故事的資料,要不然觀影的過程,可能在片中的重大轉折處失去那麼一些樂趣。(因為...我就是那個查了資料的人...)但我想,光看到柯林佛斯和瑞秋懷茲兩人內斂又深情的演出,詮釋了一個父親為了夢想而挑戰自己、一個母親守護家庭而無怨無悔支持丈夫的心境,就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不論故事的結局如何,現實的唐諾克羅佛斯特是否跟電影中的柯林佛斯吻合,其實電影透露了媒體和社會輿論嗜血又殘忍的一面,沒有先天資源的情況下,無奈又不甘的壓抑感受,是本片觀賞的一大重點。
其實電影所要講的議題相當多,在101分鐘恰當的片長裡,塞滿了有關親情、夢想、社會壓力等元素,確實有點兒小混亂。過於平鋪直敘或諸多細節的描述,讓電影的步調稍嫌平緩,但不失優雅。我個人認為,電影花了相當大的篇幅,描述主角在賽前準備,以及私人的家庭生活,反而在比賽這漫長的十個月裡,稍嫌乏味的比重配置有些可惜。但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在觀點的設計上,不直接講大家期待知道的比賽內容,反而讓人看到了參賽者不為人知且最煩心的一面,仿佛告訴了觀眾:「嘿!我知道你就是想看帆船賽!我就是知道你只想知道男主角最後怎麼了!但我就是想告訴你,拋下那些天真浪漫的想法,殘酷的事實就是這樣!」
是呀!他扭轉了我們對這場比賽的浪漫觀點,正如同當年媒體和社會輿論,賦予唐諾克羅佛斯特的壓力一樣。每個人雖然口口聲聲說加油、要勇敢,卻沒人真的在乎唐諾怎麼想。當唐諾想要放棄,卻只有不斷地威脅:「我們有合約在喔!想清楚喔!」或是「你要想想看棄賽的後果喔!」而沒有給予關心和真正的支持。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當你成功就是會被大家捧為英雄、失敗就被當作白痴狗熊。一翻兩瞪眼,就是這麼簡單。
原文片名的「慈悲」,我想就是我們每個人希望在這個現實社會中,獲得一點點不奢侈的渴求。要是每個人都能夠對他人付出慈悲之心,或許這部電影的氣氛將會完全不一樣。(至於中文片名明顯想要吃同樣柯林佛斯主演的《王者之聲:宣戰時刻》豆腐,我就懶得再批了XDD)
整體來說,《獨帆之聲》是一部優雅中帶有一絲淒美的英國電影、惆悵中反思人生的意義。劇情後段透過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切換影像,是我個人相當感動的地方。如果你也是追求夢想,想要有所作為而渴望獲得認同的人,這部電影會非常有感覺。
P.S. 看到片中提到的「馬緯度無風帶」和「馬尾藻海域」,讓我喚起大一的海洋物理的記憶XDDDD
「馬緯度無風帶」指的是行星風系統在緯度大約30度左右的副熱帶地區:由於赤道的熱空氣以及極圈的冷空氣在此交會,空氣冷卻收縮的狀態下沉,形成高壓地帶。高壓地區溫度會是炎熱且無風,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船艦來到此處會經歷沒有速度、緩慢前進而消耗糧食的囧境。航海人常常為了節省食物,會把船上的馬匹丟下海,因此稱呼這個緯度為「馬緯度」。
至於片中有段藻類繁盛的區域,則是位於南美洲北部海域,三個洋流在交會形成一個不斷迴旋的封閉洋流區域。此處不僅為「馬緯度無風帶」的緯度,還是封閉洋流系統,無動力的情況下漂流只會在原地打轉,適合這種被稱為「馬尾藻」的大型藻類滋長,因此被稱作「馬尾藻海」。
.
XXY的推薦指數:★★★★★ 五顆星為滿分
《獨帆之聲》 我給 ★★★☆ 3.5顆星(不錯小品)
.
#獨帆之聲
#themercy
#采昌國際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寂寞超男子
大型藻類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坪林除了出產有名的文山包種茶之外,還是一個有著特別生態的地方喔!因為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的關係,坪林的生態十分豐富,約有900多種的動植物,因此不僅僅是「茶鄉」也是一座「大自然博物館」喔!
1.台灣石賓:是台灣的特有種生物。身體略呈圓柱狀,最大可以長到60公分。有一對鬍鬚,小的時候身上有七條明顯的黑色「橫紋」,但長大以後會漸漸模糊。主要生活在湍急溪流的中游,會躲在石縫中,雖然是雜食性,但主要以石頭上的藻類以及水生昆蟲為主食。
2.溪狡蜘蛛:溪狡蜘蛛是一種大型的蜘蛛,身體大約12~30公分,棲息在台灣中低海拔各地的溪流、溪澗等有流水的地區。牠很特別的地方在於,雖然牠是蜘蛛可是它是不結網的,牠靠著感應溪水的水波震動來捕食,每當昆蟲、蝌蚪或小魚擾動水面時,溪狡蜘蛛便會一躍而上,快狠準地咬住獵物並且注入毒液,讓對方再也無法掙扎。
3.中華花鰍:喜歡棲息有泥沙堆積底部的河川或湖泊,所以又有「沙溜」的別稱。中華花鰍身體呈現扁長狀,身體側邊以及背部有明顯的縱向黑色斑塊,而且牠們眼睛和嘴巴都小小的,以濾食砂中的植物碎屑、藻類維生。值得一提的是,牠們需要很乾淨水質,因此在戶外發現牠們的身影,就可以知道這個區域的環境品質很好喲!
4.明潭吻蝦虎:是台灣特有種。因為臉部有兩條顯眼的紅色線條,又被暱稱「大花臉」、「狗甘仔」。牠們主要住在在台灣東北部到中部溪流或水庫的中、上游河段,肚子的腹鰭有類似吸盤的作用,可以用爬的方式溯溪到上游。明潭吻蝦虎體型小、數量少,再加上顏色跟石頭很相近,所以一般不太容易觀察。
5.河烏:河烏生活在溪澗,因為全身都是深褐色所以灣被鳥友戲稱為「巧克力」。牠的翅膀和尾巴都短短的,於滾滾的體型十分可愛,還有著很像眼影的白色瞬膜。河烏以捕食河中的魚蝦為主,牠獵食的模樣很特別,會用趾爪抓緊岩石,然後把頭埋進急流中。在捕食的時候尾羽或上或下的擺動,很像「蘿蔔蹲」。河烏是重要的河川生態指標鳥,有牠在就代表這裡的河川是不受汙染的!
6.鉛色水鶇:鉛色水鶇是三級保育類動物,牠們的棲地主要是在中低海拔的山區溪流和溪澗。牠們有辨識度很高的栗紅色尾巴,雄鳥的身體是藍灰色的,而雌鳥則是鉛灰色。牠們有很強的領域性,會驅趕其他溪鳥。鉛色水鶇常常停在棲於溪邊的石頭上,時不時抬頭搜尋看看空中有沒有飛蟲,一但發現便會馬上起飛來前去捕捉,抓到之後再飛回原先的寶座繼續等待。
7.翠鳥:翠鳥因為有著美麗的翠藍色羽毛而得名,牠的嘴吧和雙腳都是漂亮的赤紅色,遠遠地看很像啄木鳥。屬於中型水鳥,常常停在近水的樹枝或岩石上,以魚類為主食,因此又稱魚虎、魚狗。
8.褐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因為常常棲息在樹上或石縫中,又被稱為「壯溪樹蛙」。體型稍大,約4~7公分,身上的體色會隨著環境改變,從淡褐色到黑褐色都有。到了7、8月份,牠們會在黃昏的時候跳到岸邊水流較緩的地方進行繁殖。雌蛙產卵前會先伸腿交互踢幾下,然後產下一團一團的卵粒,雄蛙也會配合地伸長身體,提高授精率。
9.白腹游蛇:是典型的溪流水棲蛇類,常出現在溪流、稻田或排水溝附近,不僅是水質好的指標蛇,也是台灣才有的特有種生物。有著黑棕色的身體以及灰白色的腹部,最大可以長到100公分,以蝌蚪、蛙類和小型魚類為食。當白腹游蛇發現風吹草動時,會馬上潛入水中躲藏,但只要耐心地等一下,就會發現牠浮出水面的身影。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大型藻類 在 一二三渡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動物名 ベニイロフラミンゴ
分 類 鳥類
フラミンゴ目
フラミンゴ科
英 名 American Greater Flamingo
学 名 Phoenicopterus ruber ruber
分 布 中央・南アメリカ、西インド諸島
動 物
情 報 わん曲した独特のくちばしで藻類や小さな甲殻類を水と共に採り入れ、口の中のフィルターで水だけを外に出す。土を盛り上げた円い塚の巣を作る。ひなは親から赤い液体を口移しでもらい育つ。全身が朱色で鮮やか。1回産卵 1個 ふ化日数 29日
動物名 ヨーロッパフラミンゴ
分 類 鳥類
フラミンゴ目
フラミンゴ科
英 名 European Greater Flamingo
学 名 Phoenicopterus ruber roseus
分 布 中近東、アジア西部、アフリカ南部
動 物
情 報 わん曲した独特のくちばしで藻類や小さな甲殻類を水と共に採り入れ、口の中のフィルターで水だけを外に出す。土を盛り上げた円い塚の巣を作る。ひなは親から赤い液体を口移しでもらい育つ。大型のフラミンゴ。1回産卵 1個 ふ化日数 30日
Flamingo animal name
Bird classification
Phoenicopteriformes
Phoenicopteridae
American Greater Flamingo English name
Name of Phoenicopterus ruber ruber
Distribu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West Indies
Animals
Adopted together with algae and small crustaceans in the water a distinctive curved beak information, just put out a water filter in the mouth.盛Ri上Geta round mound nest of soil. Morai chicks grow in the red liquid oral tradition from their parents. The whole body is bright vermilion. One hatching egg production, 29 days once
Europe Flamingo Animal Name
Bird classification
Phoenicopteriformes
Phoenicopteridae
European Greater Flamingo English name
Name of Phoenicopterus ruber roseus
Tyuukintou distribution, western Asia, southern Africa
Animals
Adopted together with algae and small crustaceans in the water a distinctive curved beak information, just put out a water filter in the mouth.盛Ri上Geta round mound nest of soil. Morai chicks grow in the red liquid oral tradition from their parents. Large Flamingo. 30-day period once hatched one egg-la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