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特別畫這張對照圖
打小孩快速又簡單
但是可能造成孩子的無形陰影
可能哭一下摸一下就被打
孩子想嘗試的勇氣漸漸被剝奪
甚至可能是造成發育遲緩的原因
不打小孩的確真的很累人(嘆氣)
尤其是大人要耐心的觀察溝通
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
不像打小孩幾秒鐘結束 大人也輕鬆
卻可能造成小孩累積的傷痕
我們大人至少可以自我解決壓力
雖然這樣真的精神耗費太大
導致我會用吃東西或捏自己來紓壓
副作用是肥胖的危機XD
或許會有人覺得我不會教小孩
還浪費時間耗在那邊
覺得不打小孩就不是媽媽(爸爸)
我只能說不一定適用每個家庭
我們堅持到現在四年了(也肥四圈了)
還是想繼續努力
-
推薦轉貼文章
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
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當孩子出現哭鬧、情緒無法控制等行為時,是因為他被下層腦掌控了。
如果家長的管教方式是打罵、威脅、恐嚇,孩子的下層腦就會被活化,而進入反射性的攻擊或逃開模式。
家長的管教方式就對大腦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以施工中的房子來解釋孩童的大腦,大腦就像是有上下兩層樓的房子,下層的腦由「腦幹」與「邊緣系統」組成。「腦幹」掌管了呼吸、心跳、血壓等等人類生存的必須機制,「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與杏仁核,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覺得受到威脅就咬人、生氣就拿東西丟人,便是由「爬蟲類大腦」(下層腦)來掌控的行為。上層的腦由各種大腦皮質組成,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發展同理心、道德判斷等功能,這些也都是家長希望孩童能夠發展的技能。
-
打孩子的風險在哪?
一、 透過暴力,無法教會你想教孩子的事
通常長期被暴力對待的孩子,有三種發展:
第一種是,失去自我 – 挫敗的人生
他因為非常地恐懼與害怕,自我變得很小,所以在跟人的關係,變得退縮。 而當大人用更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只會累積更多的恐懼與挫敗經驗。而讓他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第二種是,認同暴力 –「我夠強,別人就會聽我的。」
我在學校,常常看到孩子有反覆出現的侵犯界線或暴力行為,我除了去問:「在那個時候,你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那麼生氣?」
我還常問:「你從哪裡學來的,在你小時候,誰打過你?」
孩子永遠會講出一個他在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對他造成的傷。
屢試不爽,百發百中。
即便孩子現在還沒有行為問題,他在日後,有非常高的機會,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因為他學到的是:「我不需要尊重別人,只要我夠強壯,我就可以讓別人聽我的話。」
而這與最開始想要教孩子「乖一點」、不要闖禍的目的,往往是背道而馳。
第三種、 自我麻痺痛苦 – 處罰效力的遞減
為什麼暴力的互動,總是越演越烈呢?
孩子若長期在一個被暴力對待的情境,如果擺脫不了,除了退縮、認同暴力,還有個可能性,就是 隔絕、麻痺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我不在意、我沒有感覺。」不那麼痛苦,才有可能活下來。
而大人看見一個孩子,好像對於管教或責罵「不痛不癢」,會再次加強管教的強度,而形成「你打得越兇,我越無感」的互動。
但傷害並非因為告訴自己「沒有感覺」,就沒有造成傷害,而是壓到心裡面更深處。
二、 核心:建立在羞愧感與恐懼的教育 – 以親子關係作為代價。
我問過很多身邊的親友:「那時候你被打,你現在想起的會是什麼?」
大多數的回答幾乎都是:
「當時沒有人幫我。」
「我真的不知道我錯在哪。」
「我真的覺得,我的爸媽是不愛的。」
「我到現在都覺得我是個很糟糕的人。」
幾乎所有孩子學到的,都是「我不好、我是很糟糕、沒有價值的。」而這樣的孩子,會對於他真正需要改進的事情,有巨大的無力感, 因為他光要面對挫敗的自己就來不及,更沒有力氣去學他應該學的事情。
『可是會不會孩子,真的學會警惕,或者變得更加優秀?』我猜有爸媽會這樣問。
我的回答會是:「身體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即便孩子真的因為這樣變得很「優秀」,但他的心中,永遠有一個沒有自信、哭泣的孩子。
「打」小孩前想一想
但我說,退一百步,如果你不打小孩真的痛不欲生,我提供幾個「打」小孩前的思考原則:
一、 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打」小孩的目的、自己的狀態
不在失控的情況下打小孩。
如果自己真的氣到不行,手已經揮起來的時候,請深呼吸一口氣,暫時離開衝突的現場,然後問自己:
「我是在發洩情緒?還是真的要教他?」
「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一定要透過「打」的方式才能達到?」
通常問過自己之後,就更有機會能夠說出:
「爸爸現在很生氣,因為你的行為已經造成別人困擾,對你自己也沒好處。」或是
「現在我非常生氣,我很害怕我會說出或做出傷害彼此關係的事情,所以半個小時之後,我們再來談。」
如果你還是有非得不打的理由,請告訴我。
而我也相信,就算你想過這些問題,真的還是需要手起刀落,關刀也會變成指甲剪。
二、 帶著關愛的處罰
我這裡說的,絕對不是那種:「我是為了你好,才會打你 /罵你。」這種以愛當做糖衣的處罰。
而是當我們氣到想打孩子的當下,往往都有一個「希望孩子更好」的原因。如果可以,能不能直接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例如:
「我對你很生氣,因為你超過約定的時間回家一個小時,讓我感覺你並不重視我們的約定,而且我會非常擔心你的安危。」
我曾經在引導一對親子對話的過程中,聽過一個長期被家暴的孩子說過:「我媽之前從來沒有告訴過我,我錯在哪裡。」然後就感動到流下眼淚。
因為過去他從來不知道,原來媽媽的嚴格背後,原來是對自己的期許、不放棄,以及滿滿的愛。
對於長期在權威管教文化底下長大的人,要在身為人父人母時,選擇沿用過去的習慣,用高壓、權威的方式管教,是一條比較「容易的路」。
但簡單的路,往往不是因為他最「正確」,而是因為:「如果不選擇這條熟悉、容易路,我不曉得那個我沒有去過的世界,是長什麼樣子。而我,又該如何面對?」
-
#國際不打小孩日
#嘗試今天不打
#或許會明天也不打
#大後天也沒打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打電動打球打哈欠好了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Re: [心得] 騎士要如何打贏勇士? - 看板NB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如果你的明天也被某個人撕毀,就像雨直接打進眼睛裡,只能數著有 ... 的評價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留言說出讓你忍不住的癮就有機會抽到這本漫畫喔喔喔! — 如果你 ... 的評價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特別畫這張對照圖打 ... 的評價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明天後天大後天- 彩虹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電動指甲剪大人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電動指甲剪大人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 #國際不打小孩日
特別畫這張對照圖
打小孩快速又簡單
但是可能造成孩子的無形陰影
可能哭一下摸一下就被打
孩子想嘗試的勇氣漸漸被剝奪
甚至可能是造成發育遲緩的原因
不打小孩的確真的很累人(嘆氣)
尤其是大人要耐心的觀察溝通
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
不像打小孩幾秒鐘結束 大人也輕鬆
卻可能造成小孩累積的傷痕
我們大人至少可以自我解決壓力
雖然這樣真的精神耗費太大
導致我會用吃東西或捏自己來紓壓
副作用是肥胖的危機XD
或許會有人覺得我不會教小孩
還浪費時間耗在那邊
覺得不打小孩就不是媽媽(爸爸)
我只能說不一定適用每個家庭
我們堅持到現在三年了(也肥三圈了)
還是想繼續努力
-
[推薦文章]
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
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當孩子出現哭鬧、情緒無法控制等行為時,是因為他被下層腦掌控了。
如果家長的管教方式是打罵、威脅、恐嚇,孩子的下層腦就會被活化,而進入反射性的攻擊或逃開模式。
家長的管教方式就對大腦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以施工中的房子來解釋孩童的大腦,大腦就像是有上下兩層樓的房子,下層的腦由「腦幹」與「邊緣系統」組成。「腦幹」掌管了呼吸、心跳、血壓等等人類生存的必須機制,「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與杏仁核,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覺得受到威脅就咬人、生氣就拿東西丟人,便是由「爬蟲類大腦」(下層腦)來掌控的行為。上層的腦由各種大腦皮質組成,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發展同理心、道德判斷等功能,這些也都是家長希望孩童能夠發展的技能。
-
打孩子的風險在哪?
一、 透過暴力,無法教會你想教孩子的事
通常長期被暴力對待的孩子,有三種發展:
第一種是,失去自我 – 挫敗的人生
他因為非常地恐懼與害怕,自我變得很小,所以在跟人的關係,變得退縮。 而當大人用更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只會累積更多的恐懼與挫敗經驗。而讓他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第二種是,認同暴力 –「我夠強,別人就會聽我的。」
我在學校,常常看到孩子有反覆出現的侵犯界線或暴力行為,我除了去問:「在那個時候,你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那麼生氣?」
我還常問:「你從哪裡學來的,在你小時候,誰打過你?」
孩子永遠會講出一個他在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對他造成的傷。
屢試不爽,百發百中。
即便孩子現在還沒有行為問題,他在日後,有非常高的機會,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因為他學到的是:「我不需要尊重別人,只要我夠強壯,我就可以讓別人聽我的話。」
而這與最開始想要教孩子「乖一點」、不要闖禍的目的,往往是背道而馳。
第三種、 自我麻痺痛苦 – 處罰效力的遞減
為什麼暴力的互動,總是越演越烈呢?
孩子若長期在一個被暴力對待的情境,如果擺脫不了,除了退縮、認同暴力,還有個可能性,就是 隔絕、麻痺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我不在意、我沒有感覺。」不那麼痛苦,才有可能活下來。
而大人看見一個孩子,好像對於管教或責罵「不痛不癢」,會再次加強管教的強度,而形成「你打得越兇,我越無感」的互動。
但傷害並非因為告訴自己「沒有感覺」,就沒有造成傷害,而是壓到心裡面更深處。
二、 核心:建立在羞愧感與恐懼的教育 – 以親子關係作為代價。
我問過很多身邊的親友:「那時候你被打,你現在想起的會是什麼?」
大多數的回答幾乎都是:
「當時沒有人幫我。」
「我真的不知道我錯在哪。」
「我真的覺得,我的爸媽是不愛的。」
「我到現在都覺得我是個很糟糕的人。」
幾乎所有孩子學到的,都是「我不好、我是很糟糕、沒有價值的。」而這樣的孩子,會對於他真正需要改進的事情,有巨大的無力感, 因為他光要面對挫敗的自己就來不及,更沒有力氣去學他應該學的事情。
『可是會不會孩子,真的學會警惕,或者變得更加優秀?』我猜有爸媽會這樣問。
我的回答會是:「身體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即便孩子真的因為這樣變得很「優秀」,但他的心中,永遠有一個沒有自信、哭泣的孩子。
「打」小孩前想一想
但我說,退一百步,如果你不打小孩真的痛不欲生,我提供幾個「打」小孩前的思考原則:
一、 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打」小孩的目的、自己的狀態
不在失控的情況下打小孩。
如果自己真的氣到不行,手已經揮起來的時候,請深呼吸一口氣,暫時離開衝突的現場,然後問自己:
「我是在發洩情緒?還是真的要教他?」
「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一定要透過「打」的方式才能達到?」
通常問過自己之後,就更有機會能夠說出:
「爸爸現在很生氣,因為你的行為已經造成別人困擾,對你自己也沒好處。」或是
「現在我非常生氣,我很害怕我會說出或做出傷害彼此關係的事情,所以半個小時之後,我們再來談。」
如果你還是有非得不打的理由,請告訴我。
而我也相信,就算你想過這些問題,真的還是需要手起刀落,關刀也會變成指甲剪。
二、 帶著關愛的處罰
我這裡說的,絕對不是那種:「我是為了你好,才會打你 /罵你。」這種以愛當做糖衣的處罰。
而是當我們氣到想打孩子的當下,往往都有一個「希望孩子更好」的原因。如果可以,能不能直接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例如:
「我對你很生氣,因為你超過約定的時間回家一個小時,讓我感覺你並不重視我們的約定,而且我會非常擔心你的安危。」
我曾經在引導一對親子對話的過程中,聽過一個長期被家暴的孩子說過:「我媽之前從來沒有告訴過我,我錯在哪裡。」然後就感動到流下眼淚。
因為過去他從來不知道,原來媽媽的嚴格背後,原來是對自己的期許、不放棄,以及滿滿的愛。
對於長期在權威管教文化底下長大的人,要在身為人父人母時,選擇沿用過去的習慣,用高壓、權威的方式管教,是一條比較「容易的路」。
但簡單的路,往往不是因為他最「正確」,而是因為:「如果不選擇這條熟悉、容易路,我不曉得那個我沒有去過的世界,是長什麼樣子。而我,又該如何面對?」
-
認真看完這漏漏長文字的爸媽
代表有正視這個問題
我們給自己拍拍手👏👏👏👏👏
-
#國際不打小孩日
#嘗試今天不打
#或許會明天也不打
#大後天也沒打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打電動打球打哈欠好了
人本教育基金會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如果你的明天也被某個人撕毀,就像雨直接打進眼睛裡,只能數著有 ...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你的明天也被某個人撕毀,就像雨直接打進眼睛裡,只能數著有他的日子,無法繼續,那麼請別忘記,除了明天以外,你還有後天、大後天、還有許許多多的日子。 ... <看更多>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留言說出讓你忍不住的癮就有機會抽到這本漫畫喔喔喔! — 如果你 ...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你的明天也被某個人撕毀,就像雨直接打進眼睛裡,只能數著有他的日子,無法繼續,那麼請別忘記,除了明天以外,你還有後天、大後天、還有許許多多的日子。 .... ... <看更多>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在 Re: [心得] 騎士要如何打贏勇士? - 看板NB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