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親子古蹟遊】#元朗新田大夫第 感受歷史
因為探訪搬住新田大夫第的退休中學及中文中史老師,所以難得到新田一日遊,才欣賞到附近的法定歷史古蹟,慚愧當年會考中史獲A的我,居然有眼不識泰山,可幸有有老師做導遊。
「大夫第」意思指有功名之人士的府第,由當地大戶文氏的族人文頌鑾於清代同治4年(1865年)興建,其結構和外形以至裝飾為香港早期中西文化匯集的佐證,於1987年定為法定古蹟。
「大夫第」附近有文天祥紀念公園、東山古廟、麟峯文公祠等文化建築。麟峯文公祠位於新田蕃田村,是蕃田村五所文氏公祠之一,至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祠堂更早於198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前往交通🚔🚍🚘🚖
1)巴士76K 元朗(朗屏邨)~上水(清河)(20-30 分鐘一班)
元朗上車站:元朗大馬路東行方向
上水上車站:上水火車站西側彩園路(過對面馬路) 往元朗及往上水均在同一方向的同一個站(新田站)上/下車
2)紅色小巴:17 號 元朗(水車館街)~上水(石湖墟新發街,班次頻密)新田郵局下車
3)綠色小巴:75 號或 76 號 元朗(福康街小巴總站) 兩線均不到上水(10 至 15 分鐘一班)75 號新田郵局下車 ,76 號新田油站下車(向前行 30 米即到新田郵局路口)
#去旅行唔一定要飛 #另類親子遊 #鄧明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夫山森林公園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以西三公里處,跨市橋、鍾村兩鎮,毗鄰順德碧桂園,北與祈福新村接壤。總面積約9000畝,是廣州地區生態型森林公園。公園內連綿不斷的群山環抱著,海拔226.6米的番禺第一高峰大夫山。還有大小山塘和多個人工湖,從而形成了峰戀起伏、湖光倒影的景象。大夫山森林公園被稱為“番禺...
大夫第導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陳霆 Pharmacy 2男主角邀約👍
過年期間帶著媽媽來看很有年味的輕鬆喜劇電影🎬金不厭詐
看著幾位大叔自然搞笑🥸沒有一句髒話電影仍然可以有高級的幽默💪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進戲院看戲👍片中的主場景在具有六百多年歷史的珠山聚落其中一處宅院「大夫第」,完整的閩式建築特色,色彩斑斕的飛簷屋脊及交趾陶燒,以及曾經做為學塾的書香氣息,反應出金門從宋朝以降的文風鼎盛。其他還有生態保育的豐富鮮活,都可以在片中領略金門這片曾經是戰地的另一面絢彩風情。
導演王重正把金門拍的讓人很想去金門旅行🧳霆哥真是個帥氣的中年大叔🎉但真的把文琳姐的魚尾紋拍的太清楚了😂然後聽到蘇炳憲(飾演王錦文)被叫名字都以為一直在叫我🤣🤣🤣🤣🤣😄😄😄😄😄😄😄😄😄😄😄
請大家多多支持🙏買票進戲院欣賞
#金不厭詐
#陳霆
#金門
#風獅爺
#金門高梁
大夫第導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古代人如何相親的?古人相親上的那些趣事|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相親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但古人相親就沒有這麼尷尬難堪。既然生活圈子太小不容易找到心儀的對象,我們不妨跟古人學學相親的智慧。
古人怎麼相親
很多人印象中,古人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啞嫁的情況不要太多。可歸根到底,古人也希望兒女能夠獲得幸福,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有時也給子女「開開後門」。先秦時期,為了促進生產力發展,解決人口問題,國家在每年的仲春二月舉辦相親大會。30歲未娶的男子和20歲未嫁的女子,都可以來參加。遇到有緣人就互送芍藥花,既風雅又能表達情意。
沒得到花的人,也沒有被拒絕的尷尬,接著尋下一個有緣人便是,含蓄的確是一種智慧。唐宋時流行民間相親,每年有三個固定節日專門相親。除了大家熟悉的元宵節、還有「三月三」上巳節、以及「同年大會」。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這一天,年輕的小伙子和不輕易出門的貴族女子紛紛外出踏青。他們常在河畔嬉戲、插柳賞花,大詩人杜甫寫詩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而男子也分坐河渠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以曲水流觴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雙方對上眼了則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贈。這是西周仲春相親習俗的隔代延續,只不過由送芍藥,改成了折柳。
「同年大會」就是新科進士發榜日,每到這一天,京城裡權貴家的小姐們,紛紛低調出行,到曲江邊偷看新科進士們飲酒聚會,遇到合眼緣的,就向家裡父母匯報,再由父母安排提親。由於婚娶是大事,唐宋之際又把「三媒六聘」寫入了法律,從事職業媒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宋代,職業媒人演變成了男女相親、求娶的重要組成部分。凡事有弊就有利。職業媒人作為第三方,雖然存在多收某方的錢,對某方的實際情況進行美化的行為,但也確實給男女雙方的婚姻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宋代婚姻的納採階段,一切男女兩家的交往都是由媒人來從中周旋通報的,避免一方拒絕,給另一方帶來的尷尬。
在納採階段,男家通過媒人口頭或書面向女家求婚。如蘇軾為孫符所撰求婚啓:「結縭早歲,已聯昆弟之姻親;垂白南荒,尚念子孫之嫁娶。敢憑良妁,往欸高閎」。女家如有意,便會「婚娶之禮,先憑媒氏,以草帖子通於男家」,男女兩家會以草帖問卜或禱懺後互回草帖。納幣階段,在宋代又俗稱定婚或定帖。「其伐柯人兩家通報,擇日過帖,各以色彩襯盤、安定帖送過,方為定論」。互換定帖之後,並不意味著這樁婚事可以板上釘釘。男方還會借由媒人牽線,相看女方,不中意則送彩緞二匹,稱「壓驚」;如中意就用一根金釵插於女發中,曰「插釵」,這門婚事才算確定下來了。划重點,宋代的時候即使婚事不成,男女雙方也不會相互挖苦吐槽,還要贈送禮物表示尊重和感謝。
按照習俗,女家在接受定禮後,要回送定禮。南宋景定年間鄭氏的一封回定禮物狀,提到了給媒人的酬謝金,「媒氏生金條紗四匹,官楮二百千省」。還要擇日則送聘時,準備鵝酒、羊酒請媒人喝,講究的人家還要準備「媒箱、段匹、盤盞、官楮、花紅禮合惠之」。在宋代,嫁女兒要比娶媳婦花錢,這就導致一些家庭在拮據的情況下,耽誤女兒出嫁的年齡,導致「大齡剩女」出現。為了緩解社會問題,有些士大夫會出錢資助嫁女,還有些官吏鑒於轄區內貧女婢女婚嫁困難,便助其代為臨時媒人擇配。《宋史》記載竇禹鈞曾經對「親戚故舊孤貴有女未能嫁者,出金嫁之,凡二十八人」。
明清還有一種「相親」習俗,媒人帶男方去女方家,女方不出面,在閨房裡觀察男方的行為舉止。如果感覺合適,就會出來給男方倒茶;感覺不合適,便不出閨房,人們已經心照不宣知道這門婚事不成了。男方雖然遺憾,但也能進退有據,不失尊嚴,會化解尷尬是智慧。相親成功其實是概率事件,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也有著被拒絕的機會。歷朝歷代的古人,秉著真誠認真的態度,用含蓄又巧妙的理解,既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和傷害。即使是在感情不成的時候,也為對方保有了體面和自尊,有時能否為別人多別人考慮一點,恰恰能看出這個人的修養與為人處世的智慧。雖然我們現代人相親已經不需要沿用各種繁瑣的禮儀,但能汲取古人在相親禮儀中的內涵與智慧,將會幫你在相親中化解尷尬,幫你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大夫第導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夫山森林公園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以西三公里處,跨市橋、鍾村兩鎮,毗鄰順德碧桂園,北與祈福新村接壤。總面積約9000畝,是廣州地區生態型森林公園。公園內連綿不斷的群山環抱著,海拔226.6米的番禺第一高峰大夫山。還有大小山塘和多個人工湖,從而形成了峰戀起伏、湖光倒影的景象。大夫山森林公園被稱為“番禺的氧吧”。大夫山早年叫大烏崗,後因當地人民紀念西漢初年的朝中重臣陸賈大夫而改此名。中國當時中原一帶,各路諸侯為得天下,刀兵相見,戰火瀕紛,百越人趙佗便趁機在南越(今廣東、廣西一帶)番禺自立為南越武王。漢高祖得天下後,不想用兵征伐南越趙佗,於是派謀士陸賈南下說服趙佗歸順漢朝。陸賈憑著他出色的口才,深陳大義,終於收服了趙佗,並代表漢朝廷授印封趙佗為南越王。陸賈因此有功,被封為上大夫。劉邦死後,太后專政,偏聽朝中一些自命清高的官員之詞,視嶺南一帶為蠻夷之地,加以岐視。趙佗因此對朝中不滿,再次自立為南越武帝。至後漢,孝文帝只好又派陸賈大夫南下,再次說服趙佗歸順漢朝。前後17年裏,陸賈大夫從中原兩下南越番禺,說服邊民,為維護國家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段歷史典故,在南越大地傳為美談,廣州市內陳家祠現有精美的雕塑重現了這一史實,大夫山上建有大夫閣、大夫書院等。1996—2000年,番禺區政府投資1億多元興建大夫山森林公園,首期工程湖光花木觀賞區建設基本完成,並於1999年8月免費開放至今,平均每天遊客有2000多人,節假日近萬人。公園建設的主要專案有聚秀湖、紅山湖、竹山湖、鳳山湖、翠景湖、雲岫湖、半島觀景台、果合景區、燒烤場、兒童活動及成人活動場、釣魚區、遊艇碼頭及配套、鳳山茶軒、園區道路11.8公里、登山步級路20公里、南區所在的景區相關景點、公廁以及完成所有項目與之配套的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達50萬平方米。 多年未見的野鴨、毛雞等經常在公園裏出現。公園總體規劃以森林文化為主,以優化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科學利用、適度建設為指導思想。公園由湖光花木區,田園生態觀光區、大夫山攬勝區、中心風景區、草坪曠野區、森林逗趣區、水寮野趣區和文體康樂區組成。園區有單車1千多台,其中包括單人車,子母車和情侶車和三人車。騎著自行車南北暢遊大夫山,約需時一個小時,沿途高山流水、綠樹成蔭,登山遠眺。
2016鍾村街道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下轄的一個街道,位於番禺區西北部。轄區總面積52平方公里,下轄4個社區8個村民委員會,總居住人口13.5萬人,戶籍人口4.5萬人。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81.5億元人民幣。鍾村街下含鍾一、鍾二、鍾三、鍾四,另有冼敦、勝石、漢溪、謝村8個村。
大夫第導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三華村的西面,緊靠廣清高速公路,距城中心1公里。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此地居民大都姓徐,徐亨之為先祖,清朝同治年間,三華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共同任職兵部,深得朝延賞識,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親徐殿魁封為“資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親徐爵魁封為“奉直大夫”。為炫耀皇恩,徐方正建造了資政大夫祠,徐表正則建造了南山書院,為贊先哲盛德,徐氏後代又續建了亨之徐公祠。它是廣州地區目前發現的建築規模最大的祠堂,對研究清代的民間祠堂建築有重要價值。1995年以來,花都區委、區政府為了保護和利用好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投資並發動社會籌資對資政大夫祠進行全面維修,拓展為文物旅遊區,經五年修葺告竣。今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規模龐大,集資政大夫祠、南山書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廟於一體,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一組“三列三進六廊”的藝術建築群。建築群組合之間有青雲巷相隔,縱深49米,右側有襯祠一列,後有古樓兩間,整個建築佈局嚴謹,虛實相間,形成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的整體。其建築氣魄雄偉,前有廣場,後有花園,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周邊綠樹成蔭,曲徑通幽,它既體現了嶺南建築的傳統風格,又具有南方園林的特色。
2005洪秀全故居,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大布鄉官祿布村。故居始建於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間泥磚、瓦頂木結構平房,石砌牆基,總面闊16.5米,進深5.5米,客家人稱為“五龍過脊”。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單間小屋,泥牆,無間隔。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餘年,青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第二間房子正面掛洪秀全太祖洪英綸夫婦畫像,畫像有洪秀全的親筆題詩。故居的附近還有洪秀全讀書和教書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築曾被清政府焚毀,新中國成立後重建。現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紀念館,洪氏宗祠辟為紀念館輔助陳列室。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洪秀全故居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秀全故居紀念館除序廳外,共分四個展廳,主要展出反映洪秀全在花縣生活、學習和領導太平天國革命活動的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