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Henry Alfred Kissinger:「誰掌握石油就掌握所有國家,誰掌握貨幣就掌握全世界,誰掌握糧食就掌握全人類。」
大家可能會覺得「貨幣戰爭」是近十年來很酷很玄的新名詞,其實,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讀歷史,上帝曾說:太陽之下,沒有新事,人類犯過的錯必將再犯,我們就來說說宋朝發動的貨幣戰爭。
趙匡胤怎麼當上的皇帝,這個大家都清楚,叫「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白了,就是總經理把董事長廢了,自己當了董事長。自大唐公司倒閉後,天下大亂,新公司層出不窮,新公司沒有品牌效應,世人實在記不清公司名,就把那個時代叫五代十國,各個新公司的總經理都很努力地做業務,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的公司能一家獨大,這樣一來,就能自己當董事長了。
競爭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個便宜最後讓部門經理趙匡胤給佔了。趙匡胤弄了個黃袍往身上一披,廢了大周公司董事長,成立了大宋公司;其實,大周公司董事長也不冤,他爸當年也是這麼做掉大漢公司董事長的;大漢公司董事長也不冤,他爸……
毫無疑問,擺在大宋公司董事長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別讓自己的小弟們再把自己廢掉。但是,怎麼面對北方的山寨公司呢?以前的幾個公司都沒想出來法子,滅了北方山寨公司吧,內部難免不出亂子,說不定又來一個部門經理把現任董事長給滅了;不滅吧,北方山寨公司老是來搗亂怎麼辦?
這個死結,是困擾五代十國時期漢族的最大難題,一直沒答案。於是,大宋公司新任董事長趙匡胤好好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形勢:漢族人細皮嫩肉的惜命,即使做大業務,三五十年之內,也滅不了北方的山寨公司,最多打個平手,能不被滅就不錯了,此其一;其二,大宋公司之前的幾家漢族大企業(譬如大唐公司、大隋公司、大漢公司),其實都不是被北方山寨企業滅的,都是被自己人搞跨的,自己人一是外戚,一是宦官,一是武將。這三種人,可比北方的山寨公司危險得多。
於是,大宋公司董事長決定:反正短期內滅不了山寨公司,就乾脆不滅了。雙方假打真議和,最終目的是通過打邊境戰爭,簽署邊境和平協議,求同存異,共同發展。這就是宋遼打打停停的邊境戰爭和最終取得的豐碩成果《澶淵之盟》。
說起《澶淵之盟》,大家又想起不平等條約和楊家將了,「滿門忠烈七子去六子還」死的那個慘吶,最後還白打了,皇帝老兒貪生怕死簽了不平等條約,跟漢族人提《澶淵之盟》,那感覺就跟提《南京條約》差不多。
但實際上,《澶淵之盟》不但不是不平等條約,反而是開啟另一種戰爭的大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澶淵之盟》的中心思想大體上有這麼兩個:一、遼宋為兄弟之國,以後,誰家的皇帝年紀大,誰家皇帝就是哥哥。今天看,這不但不是不平等條約,甚至是超越時代、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的;二、宋每年向遼提供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開展跨國貿易。說白了,就是宋朝每年向遼朝進貢歲幣十萬兩,兩國開始做生意。
歷史書開罵不平等,主要是指第二條。但是,歷史老師不懂經濟。我們不妨考察一下,當時的十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大宋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每年一億兩白銀;打宋遼戰爭,每年軍費是五千萬兩。而十萬兩白銀,僅僅相當於一個大地主的家財,大宋公司一年能賺一千倍回來(今天的一古兩白銀,價值人民幣130元,如果《水滸傳》中的描述屬實,則宋代物價大概和今天差不多)。
關鍵在於第二條的第二款,兩國開始邊境自由貿易。這一條可太黑、太厲害了。
大遼山寨公司,沒有任何產品可以輸出,除了羊,就剩下馬,開始還賣一些馬,後來發現大宋公司的騎兵越來越多,就不敢再賣馬了,蕭皇后下令誰出口馬,殺誰全家,結果,邊境貿易開始變成一邊倒的逆差。大遼公司收的歲幣,全被大宋公司賺得乾乾淨淨,每年還倒賠。雖然大遼公司董事長不懂經濟,但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乾脆不發行貨幣了,反正也沒銅,發行不出來,就是發出來也沒人用。咱就湊合著用大宋公司的貨幣吧,省事。
這可是要大遼老命的貨幣戰爭——結盟100年,雙方無戰事,大遼公司的財富通過自由市場貨幣戰爭,源源不斷輸入大宋公司。大遼從此再無能力山寨,大宋的公司文化傳播滲透進了大遼公司的每一個毛孔,以至於後來大遼公司的職員們都分不清是大宋董事長更親切,還是大遼董事長更親切了。
後來,大遼公司不發憤圖強,被大金公司併購。大宋公司時任董事長一看,玩打戰,搞不定大金公司,於是跑到南方繼續與大金公司金玩貨幣戰爭。大金公司不知是計,也放棄了貨幣發行權力,全國使用大宋的貨幣,不到200年,大金公司也被廢了。
今天的古代錢幣收藏界,很難找到遼和金的銅錢,反倒是宋的銅錢比比皆是,比清代的還便宜。這就是這場持續三百年的貨幣戰爭的結果。
蒙古滅金以後,大宋出了個不太明白道理的董事長和執行總裁(宰相),他們以為自己強悍到可以滅了蒙古,放棄了祖先的貨幣戰爭,改行玩起了CS,結果被速滅了。漢族的歷史從此走入黑暗。
研究元史的人都知道,其實蒙古人最初是很想跟大宋公司繼續「歲幣+貿易」的遊戲的。可惜,大宋公司捨己之長用己之短。如果能再堅持一百年,蒙古董事長也得玩完,到時候大宋公司的工業革命也搞完了,有槍有炮,就更不用怕蒙古公司了。
可惜……
(又:宋遼的邊境戰爭,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滅了楊家將的勢力,否則下一個董事長說不定就姓楊了。滅了武將家族的宋朝,等於排除了第一大危險,弱宋能夠堅持三百年,武將、外戚、宦官始終沒有成患,不能不說是貨幣戰爭和製度設計的奇蹟。)"
作者:王吉舟
按照Wiki上面的整理,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富弼以為歲幣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1~2%,「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於戈」」;在宋真宗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約十萬人左右),即需3000萬兩白銀,就算沒有戰爭只是重兵防備一年的開支,也十分驚人。
2.給遼國的歲幣,其實最後大都由宋遼的邊界貿易(榷場)重歸宋朝之手,根本來說等於是沒有損失。
缺點:
(以下是王安石派說法)王安石和富弼認為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戰去兵」,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宋仁宗時貨幣供給量大増)。
「誰掌握石油就掌握所有國家,誰掌握貨幣就掌握全世界,誰掌握糧食就掌握全人類」 - 季辛吉
"跟漢族人提《澶淵之盟》,那感覺就跟提《南京條約》差不多。但實際上,《澶淵之盟》不但不是不平等條約,反而是開啟另一種戰爭的大門。
提起“貨幣戰爭”,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很酷很玄很00後的新名詞。其實,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讀歷史。上帝曾說:太陽之下,沒有新事,人類犯過的錯必將再犯,除非信我。僅從這一點來看,上帝太牛了。不信?好,我們就來說說宋朝發動的貨幣戰爭。
趙匡胤怎麼當上的皇帝,這個大家都清楚,叫“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白了,就是總經理把董事長廢了,自己當了董事長。自大唐公司倒閉後,天下大亂,新公司層出不窮,新公司沒有品牌效應,世人實在記不清公司名,就把那個時代叫五代十國,各個新公司的總經理都很努力地做業務,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的公司能一家獨大,這樣一來,就能自己當董事長了。
競爭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個便宜最後讓部門經理趙匡胤給佔了。趙匡胤弄了個黃袍往身上一披,廢了大周公司董事長,成立了大宋公司;其實,大周公司董事長也不冤,他爸當年也是這麼做掉大漢公司董事長的;大漢公司董事長也不冤,他爸……
毫無疑問,擺在大宋公司董事長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別讓自己的小弟們再把自己廢掉。但是,怎麼面對北方的山寨公司呢?以前的幾個公司都沒想出來法子,滅了北方山寨公司吧,內部難免不出亂子,說不定又來一個部門經理把現任董事長給滅了;不滅吧,北方山寨公司老是來搗亂怎麼辦?
這個死結,是困擾五代十國時期漢族的最大難題,一直沒答案。於是,大宋公司新任董事長趙匡胤好好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形勢:漢族人細皮嫩肉的惜命,即使做大業務,三五十年之內,也滅不了北方的山寨公司,最多打個平手,能不被滅就不錯了,此其一;其二,大宋公司之前的幾家漢族大企業(譬如大唐公司、大隋公司、大漢公司),其實都不是被北方山寨企業滅的,都是被自己人搞跨的,自己人一是外戚,一是宦官,一是武將。這三種人,可比北方的山寨公司危險得多。
於是,大宋公司董事長決定:反正短期內滅不了山寨公司,就乾脆不滅了。雙方假打真議和,最終目的是通過打邊境戰爭,簽署邊境和平協議,求同存異,共同發展。這就是宋遼打打停停的邊境戰爭和最終取得的豐碩成果《澶淵之盟》。
說起《澶淵之盟》,大家又想起不平等條約和楊家將了,“滿門忠烈七子去六子還”死的那個慘吶,最後還白打了,皇帝老兒貪生怕死簽了不平等條約,跟漢族人提《澶淵之盟》,那感覺就跟提《南京條約》差不多。
但實際上,《澶淵之盟》不但不是不平等條約,反而是開啟另一種戰爭的大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澶淵之盟》的中心思想大體上有這麼兩個:一、遼宋為兄弟之國,以後,誰家的皇帝年紀大,誰家皇帝就是哥哥。今天看,這不但不是不平等條約,甚至是超越時代、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的;二、宋每年向遼提供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開展跨國貿易。說白了,就是宋朝每年向遼朝進貢歲幣十萬兩,兩國開始做生意。
歷史書開罵不平等,主要是指第二條。但是,歷史老師不懂經濟。我們不妨考察一下,當時的十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大宋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每年一億兩白銀;打宋遼戰爭,每年軍費是五千萬兩。而十萬兩白銀,僅僅相當於一個大地主的家財,大宋公司一年能賺一千倍回來(今天的一古兩白銀,價值人民幣130元,如果《水滸傳》中的描述屬實,則宋代物價大概和今天差不多)。
關鍵在於第二條的第二款,兩國開始邊境自由貿易。這一條可太黑、太厲害了。
大遼山寨公司,沒有任何產品可以輸出,除了羊,就剩下馬,開始還賣一些馬,後來發現大宋公司的騎兵越來越多,就不敢再賣馬了,蕭皇后下令誰出口馬,殺誰全家,結果,邊境貿易開始變成一邊倒的逆差。大遼公司收的歲幣,全被大宋公司賺得乾乾淨淨,每年還倒賠。雖然大遼公司董事長不懂經濟,但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乾脆不發行貨幣了,反正也沒銅,發行不出來,就是發出來也沒人用。咱就湊合著用大宋公司的貨幣吧,省事。
這可是要大遼老命的貨幣戰爭——結盟100年,雙方無戰事,大遼公司的財富通過自由市場貨幣戰爭,源源不斷輸入大宋公司。大遼從此再無能力山寨,大宋的公司文化傳播滲透進了大遼公司的每一個毛孔,以至於後來大遼公司的職員們都分不清是大宋董事長更親切,還是大遼董事長更親切了。
後來,大遼公司不發憤圖強,被大金公司併購。大宋公司時任董事長一看,玩打戰,搞不定大金公司,於是跑到南方繼續與大金公司金玩貨幣戰爭。大金公司不知是計,也放棄了貨幣發行權力,全國使用大宋的貨幣,不到200年,大金公司也被廢了。
今天的古代錢幣收藏界,很難找到遼和金的銅錢,反倒是宋的銅錢比比皆是,比清代的還便宜。這就是這場持續三百年的貨幣戰爭的結果。
蒙古滅金以後,大宋出了個不太明白道理的董事長和執行總裁(宰相),他們以為自己強悍到可以滅了蒙古,放棄了祖先的貨幣戰爭,改行玩起了CS,結果被速滅了。漢族的歷史從此走入黑暗。
研究元史的人都知道,其實蒙古人最初是很想跟大宋公司繼續“歲幣+貿易”的遊戲的。可惜,大宋公司捨己之長用己之短。如果能再堅持一百年,蒙古董事長也得玩完,到時候大宋公司的工業革命也搞完了,有槍有炮,就更不用怕蒙古公司了。
可惜……
(又:宋遼的邊境戰爭,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滅了楊家將的勢力,否則下一個董事長說不定就姓楊了。滅了武將家族的宋朝,等於排除了第一大危險,弱宋能夠堅持三百年,武將、外戚、宦官始終沒有成患,不能不說是貨幣戰爭和製度設計的奇蹟。)"
作者:王吉舟
按照Wiki上面的整理,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富弼以為歲幣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百分之一、二,「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於戈」」; 在宋真宗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約十萬人左右),即需3000萬兩白銀,就算沒有戰爭只是重兵防備一年的開支,也十分驚人。
2.給遼國的歲幣,其實最後大都由宋遼的邊界貿易(榷場)重歸宋朝之手,根本來說等於是沒有損失。
缺點:
(以下是王安石派說法)王安石和富弼認為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戰去兵」,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宋仁宗時貨幣供給量大増)。
大宋 慶曆 在 學甲集和宮蜈蚣陣- 【蜈蚣囝仔。角色介紹】 *宋仁宗(史實人物 ... 的推薦與評價
慶曆 新政:由范仲淹十大政策揭開序目──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但反對勢力龐大,難以推動,一年四個月後便 ... ... <看更多>
大宋 慶曆 在 大宋慶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 慶曆新政[編輯]. 慶曆新政由范仲淹 ... tw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_百度百科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史》 ... ... <看更多>
大宋 慶曆 在 【14】宋仁宗发起了庆历新政,为何早早就将它扼杀?【嘉祐生 ... 的推薦與評價
宋仁宗在位41年,期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 庆历 新政是不可绕过的一大事件。这场北宋王朝的第一场改革,由宋仁宗本人发起,最终又由他亲自扼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