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澳海旁.交通方便的郊區拍攝地點】
東涌欣澳段嘅沿海景色最為優美,呢到獨特嘅風景-例如木塘、防波堤、車軌等,都喺打卡嘅好地方~幸運的話,仲可以影到日落添!
>> 欣澳海旁 @https://bit.ly/3EhKasQ
#GetReadyhk #GetReadyNature #大嶼山好去處 #攝影好去處 #欣澳
立即登記,接收GetReady最新主題活動情報及優惠!@http://eepurl.com/ghbJ8z
*行山記住量力而為,出發前做足規劃及準備!緊記愛護大自然,切勿破壞自然生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做個文明香港人。Please leave no trace!
>> 大潭水塘 @https://bit.ly/3ljT3JT
>> 荔枝角公園 @https://bit.ly/3nzjduG
>> 大館「信任&迷惑」展覽 @https://bit.ly/2XdnyJi
>> 6個神秘綠色天地 @https://bit.ly/3zOPcuo
>> 天水圍一日遊 @https://bit.ly/3gPf7uz
>> 東平洲 @https://bit.ly/3t0pPTG
>> 馬灣東灣泳灘 @https://bit.ly/3Bw5B7v
>> 更多品味生活 @GetReadyHK.com/Lifestyle
--------------------------------------------------
立即 FOLLOW GetReadyHongKong,緊貼全港郊遊玩樂、品味生活資訊!
@https://www.fb.com/GetReadyHongKong
@https://www.instagram.com/GetReadyHongKong
--------------------------------------------------
GetReadyHK 現正徵稿,如果你同樣熱愛發掘香港好去處,歡迎你投稿至 bloggers@getreadyhk.com,若投稿的文章被選中刊登,我們會有專人與你聯絡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嶼山貝澳的水牛,全都有兩個媽媽。除了親生牛母,還有「牛媽」梁韶華(Jean)餵食療傷。六十九歲的牛媽,十二年前遇上一隻斷腳水牛,承諾照顧牠至百年歸老。後來她見大嶼山環境受破壞,寸草不生,開始照顧全個貝澳牛羣,無論十號風球,或黑色暴雨,她堅持四處為牛奔波。「在牠最無助時,你扶牠一把。牠看你的眼神,真...
大嶼山 生態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是那麼方便,城市又那麼壓抑,還好香港城市一直與自然為鄰。城後面有山,城中間有海港,城內不同角落還有鳥和樹。細心觀察,自然,就在身邊。
書中也有大自然。
「就係香港」編輯部精選十多部有關大自然的紙本書及雜誌收藏,於中環街市pop up store 閱讀室內展出。選書有的以細膩的素描及生動插畫去描繪香港及外地珍罕的自然生態,呈現生物多樣性,;有的將大自然與身心靈連結,也有呈現大自然獨一無二的藝術性一面。當中一些有數十年歷史的珍貴藏本,更我們由從前的香港走到現在,感受在地的變化。
1931年的《The Hong Kong Naturalist》期刊,由香港最早期的博物學家香樂思(G. A. C. Herklots)編著,並滙聚了生物學家、民俗學家、考古學家、健行探險家等的研究。除了詳盡資料,書中還有早年珍貴的手繪彩色插圖,包括多種本地原生植物及鳥類,加上典雅的排版風格,都讓人感受到近百年前的時代氣息。
同樣以手繪彩色插圖去再現本地自然生態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Bird》,是前市政局七十年代中期的出版物。書中記錄了近四百種香港常見雀鳥,並詳盡記述了觀賞的生態點,例如香港魚塘、灌木叢、海沙、沙灘、石灘、都市、樹林等等。除了家燕、相思鳥等常見雀鳥,也收錄有不少稀有品種如灰樹鵲、松雀鷹,每一品種都描述了雀鳥的外貌特徵與辨認方式。同系列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Animals》,亦包含豐富的彩色動物插圖,本地各類原生動物包括哺乳、爬蟲、兩棲類、淡水魚、甲殼類,到無脊椎生物,都一一收錄在案,同時將香港的生態棲息地,由泥土到都市,都逐一闡述。
《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則是香港第一代新聞主播朱維德的攝影著作。六、七十年代時已拿著Leica相機,朱維德走遍香港各處奇險或偏遠的山、波濤或隱秘的海岸,行山拍照之外,每到之處都會仔細採訪當地的居民。這些珍貴的黑白相片讓人回顧七十年代前尚未發展為新市鎮的沙田,未填海的屯門灣和大埔墟,還有大嶼山各處原始的山景地貌。
近年出版的《感知西半山 就是自然》則以龍虎山為主題,卻有別於一般的行山指南,書中邀來本地藝術家、作家、地景建築師等,重新描繪及想像大自然和人的連結,書中觸及人文歷史、社會結構、建築、自然史、動植物學等,並以散文、短篇小說、畫作、攝影,甚至代入昔日「山民」(即是大樹)的角度,以大樹寄來的短箋等不同形式,重現一個立體而豐富的西半山。
「就係香港」於中環街市的pop up store 設下小小的閱覽室,以由現在起至本月底,以「城市和自然」為主題,與讀者分享這些編輯部選書。歡迎大家路過時稍緩腳腳步,坐下來,好好呼吸大自然的氣息。
「就係香港」流動編輯室+Pop up store
日期: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
地點: 中環街市Shop P05B (2樓)
開放時間: 周一至日 10am-10pm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popupstore #中環街市 #就係香港編輯部 #readingcorner
大嶼山 生態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人就有故事,越多人就越有創意。多元,互動,一直以來就係香港精神。
「就係香港」於中環街市第一次做Pop up store,我們將舊菜檔變成流動編輯室,除了編輯部隊會駐場和大家見面,也延續一貫以來的collaboration協作精神,將菜檔變成活動展覽室,定期邀請一直支持和參與《就係香港》紙本季刊內容的各路創作人,來到這裡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創作。通過不同創作人的眼睛,讓大家感受多元面貌的香港。
率先登場的,是喜歡坐在地上與讀者causal地聊天的插畫家貓珊 。上環、西營盤、香港仔、黃大仙⋯⋯曾創作多處社區手繪地圖的她,本身也是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人,出版過多部繪本故事,括以生死教育為主題的《最後的告白》、《Deserve》和《獅子山下的黃大獅》等。在2021春季號《就係香港》內,貓珊更特地為我們創作了有關白海豚流離失所的悲歌,以及大嶼山芝麻灣牛牛如何被拯救及重生的兩個感人故事。城市的人情故事、香港歷史、大自然生態和動物保育等等,一直是貓珊關注的議題,也是她的創作靈感。她也曾在個人網站上創立了「Dear Tree」網上信箱,讓香港人可以為心愛的樹寫信,重新喚起樹木與生活的聯繫。
在今天下午和中秋節翌日假期,你不但可在「就係香港」Pop up store 內觀賞到多幅貓珊畫作的原稿,以及各種社區地圖及繪本外,她更會親身到場與大家交流,甚至即場作畫。歡迎大家前來與「貓」對話。
「就係香港」流動編輯室+Pop up store
日期:即日起至11月30日
地點:中環街市Shop P05B(2樓)
時間:周一至日 10am至10pm
Artist Sharing:貓珊 Maoshan Connie
日期:9月18日 (周六)下午3時至5時 ; 9月22日 (周三)3時至5時
#就係香港 #中環街市 #社區地圖 #兒童繪本
大嶼山 生態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嶼山貝澳的水牛,全都有兩個媽媽。除了親生牛母,還有「牛媽」梁韶華(Jean)餵食療傷。六十九歲的牛媽,十二年前遇上一隻斷腳水牛,承諾照顧牠至百年歸老。後來她見大嶼山環境受破壞,寸草不生,開始照顧全個貝澳牛羣,無論十號風球,或黑色暴雨,她堅持四處為牛奔波。「在牠最無助時,你扶牠一把。牠看你的眼神,真係好正㗎!無可取替!」牛年到,她只希望牛能撐到個未來。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大嶼山 生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水口村位於大嶼山西南面,只需20分鐘車程便可到大澳,40分鐘到梅窩。三面環山,以前的人叫它「水口半島」。這裏由陳氏、馮氏及池氏三姓族群組成,開村時約有80戶人家,以種禾捕魚為生。今日水口村人口估計約500人,留下居住的估計不足200人。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02/E3A6MYUPCBH2LKH65LVIY5ECAY/
任職文員的池太,每逢周五晚或假日,就會帶同9歲的兒子池田裕回到大嶼山水口村,搖身一變成為士多老闆娘。這次採訪,她特別為我們示範其中一道招牌菜:沙白米線。她笑說,與池生相戀後初嚐這米線,沒有人煮得比丈夫更好吃。池生一直鍾愛烹飪,會不斷試食其他店舖的招牌菜,從而鑽研出獨門烹飪方法。池生是水口村原居民,約三年前因地盤工傷,就決定回到水口經營士多,可以讓更多人嚐到自己的手藝。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02/IBTKPDZWU5D6PBKAZXSKNWJXCI/
水口灣是個受遮蔽的海灣,面積達0.2平方公里,有28個足球場大,除了蜆之外,更住上了過千種物種,單是蟹,都超過30種。水口灣更是世界瀕危物種馬蹄蟹及日本海鱺的棲息地,是個獨特的海灣。鄭樂宜(Christine)香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羅卓文(Kayson)是現任生態導賞員。2014年時他們還在讀書,參加了香港大學環境生命科學學會的《水口百態》研究計劃而相識。一班人花一年時間,追着潮汐漲退,每月跑來數沙灘上的生物品種。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906/ZG5JK3DEZVCRBAUKVVT3NS2P5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大嶼山 #水口 #原居民 #沙坪 #生態 #馬蹄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大嶼山 生態 在 Willy Le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細資料】
路線: 東涌 ➡ 大澳 ➡ 水澇漕 ➡ 大澳 ➡ 東涌
需時:1.5小時
長度:4公里
難度:★★☆☆☆
風景:★★★★☆
交通(去程):於東涌站巴士總站,乘搭11號大嶼山巴士,至大澳下車
交通(回程):於大澳,乘搭11號大嶼山巴士,至東涌站下車
【其他輕鬆路線】
輕鬆路線 - 生態文化自然步道 - 荔枝窩:
https://youtu.be/0irn9oFMTHU
2019年初一大帽山航拍日出:
https://youtu.be/3wS6B168hAI
【拍攝器材】
✩ Camera - DJI OSMO Action, DJI Mavic Air
✩ Video Edit - Final Cut Pro X
【Willy Le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lytyle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llytylee
Website: http://www.willytylee.com
Email: willytylee@gmail.com
Leave comments and I will reply.
#香港 #風景 #户外 #打卡 #航怕 #郊遊 #遠足 #登山 #山系 #行山 #行山路線 #行山推介 #香港好去處 #行山好去處 #香港行山 #香港行山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