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閲讀:美國撕裂了自己,因為它搞不清自己可以實現什麼目標?》
文/季辛吉(原文刊載於Economist 經濟學人雜誌)
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帶給我們的近憂,只是如何解救滯留阿富汗的數萬美國人、盟國人和阿富汗人:如何營救他們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長期的影響。
美國應反思自己的決策過程:美國的盟友和相關人員,在過去20年間,在阿富汗戰爭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而美國卻未發出足夠的警告,也未與他們進行充分協商,已於前年起擅自做出全部撤軍的決定。
美國更應思考,為什麼阿富汗問題會被以一種非此即彼的零和策略呈現給公眾,使大眾以為美國只能在完全控制阿富汗和全面撤軍之間,做出選擇。
從深陷越南戰爭到開打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美國介入他國的根本問題,困擾了數代美國人。美國必須首先將戰略目標和政治目標結合起來,然後再派出軍人冒險血戰,賭上國家的信譽並將其他國家牽拉入戰爭中。
在戰略上,美國要搞清楚戰爭的形勢;在政治上,美國要明確的制定目標,以便在相關國家內部和國際上維持戰爭成果。
在開打阿富汗、尤其伊拉克戰爭過程中,美國撕裂了自己。
因為美國搞不清為何而戰,以及可以實現什麼目標?美國人也無法在美國政策過程中,將這些目標結合起來。
當一個軍事目標過於絕對且難以實現時,政治目標便會變成過於抽象且難以捉摸。
這樣的戰爭註定失敗。
在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戰爭中,美國領袖們無法將這些目標結合在一起,這一直困擾著美國,並導致美國深陷國內紛爭的泥沼中,自己無法團結一致。
基地組織從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出發向美國發動襲擊:於是作為報復回應,美國在獲得廣泛民意支持的情況下進軍了阿富汗。
最初進行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但當塔利班崩潰之後,我們除了斬首追捕賓拉登外,已經失去了戰略重點。
塔利班基本上靠巴基斯坦的庇護才苟活下來,後來在巴基斯坦個別部門的協助下,十年後,他們又重返阿富汗展開了游擊戰。
於是我們告訴自己,甚至深信只有將阿富汗變成一個擁有民主體制和憲政政府的現代國家,才能最終避免阿富汗重新變成恐怖主義的溫床。
這樣「宏偉的計劃」,不可能成功!
2010年,在一篇評論阿富汗增兵的文章中,我便警告不要貿然延長這場戰爭:否則即使是那些不贊成塔利班聖戰的阿富汗人,也會站到我們的對立面。
因為阿富汗從來就不是一個追求現代化的國家:它的國家建立在共同體的宗教意識和中央集權的基礎上。
貧窮的阿富汗,恰恰缺少現代化國家所需要的元素。要在阿富汗建立一個政令通行全國的現代民主國家,這意味著要制定一張時長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表;建立現代民主國家的努力與該國的地理環境和民族宗教本質信仰,完全背道而馳。
正是因為阿富汗倔強、閉塞和缺乏中央權威,才使其成為恐怖組織首選的基地。
一個獨特的阿富汗實體早在18世紀就已形成,但組成這個實體的各個民族卻一直強烈反對中央集權。
阿富汗的政治統合,尤其是軍事統合,一直是沿著種族和部族的脈絡發展,它基本上處於一種封建結構中,發生主導作用的權力代理人就是部落武裝的領導人。
這些軍閥通常在開戰時,才會結成廣泛的聯盟,這主要發生在外部勢力試圖破壞阿富汗時。例如1839年英軍入侵阿富汗,和1979年蘇聯武裝佔領阿富汗。
正是各個部族從鬆散改變為聯合,才導致英國人於1842年倉皇撤離喀布爾,最後只有一名歐洲人逃脫了被殺或被俘的命運。
接下來便是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大規模撤退。
現在所謂阿富汗人民不願意為自己而戰的說法;並沒有歷史依據。當為自己的部族和部落為自治而戰時,他們都是英勇無畏的戰士。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富汗戰爭呈現出以往美國開戰漫無盡頭的特徵,美國國內對戰爭的支持也逐漸減弱。
摧毀塔利班基地的目標基本早已經實現,但重建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卻佔用了太多太大量的軍事力量。塔利班可以被遏制,但不能被消滅。而從外部引入陌生的政府形式,則削弱了美國的政治承諾,並加劇了業已普遍存在的腐敗現象。
因此,美國國內原有的爭論模式又在阿富汗問題上重現了。
在這場辯論中,平亂一方被定義為進步派,而政治解決派則被視為災難製造者。在兩黨交替執政期間,這兩派人總都想搞垮對方。例如,美國政府在2009年決定增兵阿富汗的同時,也宣佈將在18個月後開始撤軍。
被忽視的是一個本可想得到的、兩全其美的替代方案。戰爭的目標可縮小為遏制而非摧毀塔利班。而政治-外交途徑則可能探索了阿富汗現實的一個特殊層面:該國的鄰國,即使在相互敵對時和偶爾與我為敵時,也會感受到阿富汗恐怖主義的可能威脅。
這有沒有可能會促使我們聯合展開反恐行動?
印度、中國、俄羅斯和巴基斯坦常常存在利益分歧。但展開創造性的外交活動,有可能提煉出戰勝阿富汗恐怖主義的一致的外交聯合措施。
英國就曾採用這一戰略。
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在沒有永久基地的情況下,與臨時的本地支持者一道,保護其經過中東到達印度的陸上通道。
但這一替代方案從未被仔細研究過。
川普和拜登總統在競選總統時反對這場戰爭,在就任後與塔利班展開了和平談判,而正是這個塔利班,是我們在20年前曾發誓要鏟除它,並勸誘盟友出手相助。
如今,拜登政府的無條件撤軍,使這齣戲達到了失敗的高潮。
大談形勢發展並不能抹除政府撤軍決定的粗疏和突兀。
由於美國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歷史價值,美國無可避免地要在國際秩序中扮演關鍵角色。美國無法通過撤退來逃避這一個命運。
能夠自主研發且掌握更多先進技術的國家,將是一項全球性挑戰。要想抵制恐怖主義,我們必須把國際戰略利益和國際合作相互結合,我們可以通過展開相應的外交努力,來創建合適的國際框架。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近些時候,沒有任何重大戰略舉措可以抵消這一次自作自受的失敗,比如在其他地區作出新的鄭重承諾。
美國的魯莽會加重盟國的失望情緒,鼓勵對手,並使觀察家們迷惑不解。
拜登政府才剛剛執政,它還有機會制定和維持一項符合國內和國際需要的全面戰略。
民主就是在各界衝突意見中發展而來的,透過和解,民主可以實現偉大的成就。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財訊雙週刊》副總編輯 林宏達 主題:三十年一遇變局 重新定義台積電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24 #財訊雙周刊 #林宏達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大戰略 定義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美國打算聯合G7成員國,一同反抗中國在許多國際議題的影響力,中國跟平常一樣,繼續嗆回去,中美相敬如兵。」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美國總統Biden帶頭團結西方組成國際陣線,以對抗中國日增的影響力達成共識,G7領袖峰會今天會後發布25頁的聯合聲明,涵蓋議題從疫後復甦、全球經濟、稅改、貿易到氣候等,還要求中國尊重人權與基本自由,尤其攸關新疆和香港自治,還說G7會繼續就如何挑戰中國在全球經濟的舉措保持諮商。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份聯合聲明不大可能有任何立即的實質影響,雖然克服部分歐洲領袖對用字太強恐激怒中國的憂心,在一些議題成功點名中國北京,但美國仍沒能在聲明裡就強迫勞動一事具體點名中國來譴責,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他渴望就諸如氣候變遷等議題繼續與中國接觸,這點不會改變,各國需對中國待以尊重。
G7領袖90分鐘峰會裡主要的焦點都在中國,儘管與會領袖普遍同意中國北京是隱憂,但對與中國相關的用字拿捏,看法分歧,一些與會人員還在敏感議程期間被要求不得用手機以免洩密,Biden力求要高分貝具體譴責中國強迫勞動一事,但最終各國領袖還是折衷,把議題拆成兩項:一方面提高對中國境內的人權關注,另一方面以不直接點名中國北京的方式對強迫勞動提出警告,Biden與西方領袖雖以強硬用字對待俄、中,展現團結陣線應對一系列威脅,但從終止燃煤發電使用的具體時間表,到資助窮國基建投資以抗衡中國北京「一帶一路」的金額,都沒有共識,此外,G7要求中國需尊重基本自由之餘,仍沒能就禁止西方實體與個人參與涉及強迫勞動相關的計畫達成共識,事前大張旗鼓要對付中國北京侵害人權,最終只落得一紙模糊的宣言,要盟邦設立工作組「釐清強化合作領域,以及為消除全球供應鏈中一切形式的強迫勞動而集體努力」。
另有美國媒體認為,儘管Biden呼籲採取更鷹派的立場,但其他領袖擔心此舉恐使G7被視為反中組織,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成立特別工作組表示歡迎,但不想將其定義為反中行動,還說「這個小組不是為了反對某事,而是為了支持某事」,Biden結束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後將轉赴布魯塞爾,參加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峰會,預料Biden會重申歐洲仍為關鍵盟邦、北約仍是西方安全重要基石等立場,以修補Trump時代美國與歐洲及北約的裂痕。華府益發在安全上聚焦中國的做法,並非所有盟國都買單。基於地緣關係,中國對北約沒有直接軍事威脅,連美國在北約的代表都坦言,若太過強調應對中國,會分散北約對主要目標俄羅斯的注意。
法國正推動歐洲在防衛議題上應有更大戰略自主;法國國防部長先前也對北約抗中抱持懷疑,認為歐洲不需像美國那樣憂慮中國,G7領袖公報首度提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怒嗆,七國集團峰會公報提及涉華議題,就涉港、涉疆、台灣、涉海等問題對中方蓄意污衊,干涉中國內政,此舉嚴重違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違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暴露出美國等少數國家人為製造對立隔閡、擴大分歧矛盾的不良用心,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涉疆、涉港、台灣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趙立堅說:「我想強調,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一國或一個國家集團號令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指出,當前形勢下,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加強團結合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而不應基於小圈子搞集團政治,不應以意識形態劃線,打壓不同發展模式,更不應混淆是非,轉嫁責任。最後,他還狂酸「美國病了,病得不輕,七國集團還是給美國把把脈,開藥方。」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6-15/589460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140120.aspx
大戰略 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項莊舞劍,志在否定小平歷史地位,取而代之(文:王岸然)
習借鄧小平一句「愛國者治港」為指導原則,大改香港的政制,明目張膽修改《基本法》。需明白,鄧小平親自督導了中英談判、《基本法》的起草與通過。這一切皆是在鄧小平掌權時進行,跨越由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年十一年之久。今天習近平藉着改法,突顯鄧小平所設計的一國兩制下的基本法制度,達不到鄧自己所定下的「愛國者治港」目標,需要由他重新定義、重新設計,那還不算是在否定、清算鄧小平,甚麼才算?
習改港政制等於清算鄧、江、胡治港路線
不單如是,鄧小平手把手帶領了數年的江澤民,繼承了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治港方針,《基本法》只能釋不能改,中共要給其無上的權威性,因為一改就顯示原來起草時構思不完善,就是那時的鄧、江領導無方了。今天習大筆一改,貶之為達不到「愛國者治港」,豈不也在批判江澤民及胡錦濤也是無能的?
還有,胡錦濤任內面對二○一二年的政改壓力,讓步接受了當時民主黨的政改建議,搞出了五席變相直選的制度。今天習大筆一揮廢了,有必要嗎?有想過留點面子給胡嗎?習表明那次是胡的錯誤決定,所以要徹底廢了。
習不是單針對港人的民運,而是要藉重新定義「一國兩制」以突顯他才是真正的設計者,鄧、江、胡所做的都是錯誤與不足的。由習重新設計的一國兩制才能解決香港問題,並將會用於逼使台灣回歸統一,習的歷史地位就可超越前三人,與毛主席並駕齊驅,甚而超越,當中國在他領導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他的歷史地位就可在毛之上了。
習不單在香港及「一國兩制」上曲線否定鄧小平,在其他方面早就將鄧小平的教訓拋諸腦後。在中國人的傳統裏,否定祖宗遺訓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特別是人民公認是好的遺訓。習不單說改便改,而且不給人民討論的空間,連黨內民主的傳統也放於一旁,自己愛怎樣改就怎樣改,盡顯習近平專制獨裁的一面。(人大開會前還不被告知怎改。)
鄧小平的遺訓有幾個重要方面,最重要的是廢除了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那是在他復出的一九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政治局擴大會議所規定,並在後來加入憲法之中。習經修憲而廢除了主席兩任制及過了六十八歲幹部必需退休的制度,方便自己謀求終身連任並安插親信。還有,江澤民寫下大戰略、大原則,一是在國際上要韜光養晦,並不稱霸以求國家的默默發展。習代之以戰狼外交以突顯個人的強勢。另一大原則是政治局常委集體負責制,每一常委負責一項事務。習要集大權於自己,事事由他拍板決定,包括他不懂的經濟及香港政策、台灣政策。
重新定義「一國兩制」代之以「全面管治」,並更改《基本法》大改政制,是習要在歷史上否定鄧小平及江、胡的成績,進一步想超越毛澤東的盲動下發生的事。這是港人的不幸,但也是專權專制下人治治國正常會發生之事。習不單要整治香港的政治制度,鄧、江、胡留下的土共班子也面臨整肅,由穩定香港的重要功臣一下子被打成為「忠誠廢物」、人心惶惶。君不見以廢話連篇的中共代言人,近日靜得出奇,人人自危,心情不見得比民主派或本土派好。
既是事物之必然,歷史走向下出現的逆境,本土派應視之為有危有機,在危機中尋找自己的位置,經此一劫,就算是土共也被當頭棒喝,想事業有成、活得有尊嚴、有意義,靠的是在地的本土基礎,不能單靠中共的加持照應,那是虛的。
大戰略 定義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財訊雙週刊》副總編輯 林宏達
主題:三十年一遇變局 重新定義台積電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24
#財訊雙周刊 #林宏達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大戰略 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大戰略 定義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來因為疫情,各種認知作戰等假消息流竄台灣。不論是疫苗,甚至是國軍收假、防疫都有假訊息的痕跡。我希望相關單位能明確精準地處理這塊,除了充分傳達確實資訊之外,現在因為疫情,服役軍士兵的親友家屬,對國軍內部的防疫狀況似乎都不是很清楚了解,有關單位應該要讓國軍放心,也讓國軍的親友家屬安心,對於防疫的措施應調整加強,防疫的手段也該讓國軍和親屬了解,而不是讓他們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態下,一直很焦慮。
美軍四個月內通過台灣海峽五次,我們留意美軍聲明是執行「自由航行地區的例行演練」。美國一直把台灣海峽跟南海領域,定義為「自由航行地區」,跟中共的認知有滿大差異,希望相關單位觀察美國跟中國,特別是跟台灣相關的鄰近海域,這方面的軍事戰略意義,並準備好台灣的備案。
說到海洋,就要提到台船潛艦國造,最近聽聞薪資、士氣似乎有點狀況,不少潛艦相關技術人員陸續離職,當然台船是經濟部主管,並非國防部主管,但是士氣的部分,其實跟主官有無能持續帶領的延續有很大的關係。年初的時候邵主任順利留下來了,至於黃總長未來的離開與動態,是否對潛艦國造的案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很值得留意,畢竟好不容易篳路藍縷走到這,不希望有任何的可能打擊到案子的成功!
同島一命
2021-05-19,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國防部 張哲平副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一 14:00-15: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