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波濤洶湧 挺國軍守護海疆】
國防部表示,中國連續兩天侵犯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昨天有30架次中共戰機及7艘次船艦在台灣西南方演訓,其中約21架次進入台灣ADIZ,距離台灣最近僅約90浬。此動作其背後的意涵,是意圖阻斷我國對東沙之馳援與制空的嘗試。國防部昨晚開了記者會,作為國際世界的一份子,台灣善盡海域之責任,在國際間告知台灣所觀測到的情報資訊。
中國正在南海海域嘗試各種演練的手法,比如戰機的各空域突穿,配合接近此區域的水面水下作戰,意圖阻斷台灣至東沙的運補路線,甚至直接突穿到巴士海峽。
其中,要留意就是位於台澎至東沙半路上,台灣灘的部分,這兩年大量中國民船的入侵,不能排除中國已在此處做了長期綿密的偵查,那些曾經嘲笑提醒台灣灘重要性的人,可能都不知不覺做了中共內應。
除了海戰、空戰之外,中國的陸基飛彈部隊與電戰部隊都加入演訓,根據美國國防部2019發布的「中國軍力評估報告」,中共陸射彈道、巡弋飛彈的總數,約莫1340~2740枚。另外,中國自俄羅斯引進了反艦飛彈,原本射程為220km(外銷版限制),而中國仿製後,對外宣告射程可增加三倍,以上這些對台灣、美國,印太區域、周邊國家都構成了威脅。面對這樣的狀況,日本也正在研發增加自製的飛彈射程,而台灣國防部則規劃從2021開始生產延長射程達250km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並正在測評測試中可達300km射程的超音速雄三飛彈增程型。
除了正統軍的動作,近年來,中國一直利用民船的灰色地帶,以海上民兵到台灣海域刻意衝撞、甚至投擲石塊和酒瓶。我認為這類衝突,已發生太多次,表面上是我國近海的盜取天然資源,因經濟利益產生民船碰撞,但不能視為單一特別事件,應視為別有用心的組織行為,很有可能會是台灣海域的一個破口,甚至作為滋擾我國海疆之藉口,我們有必要跨單位研擬出因應的SOP,並預先做好各種可能的準備。
#當資訊作為前導戰的武器
不只傳統武器的展示,這陣子中國透過幾個外宣管道,一直在放真假參半的軍情動態。收集回饋訊息反應,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類似A/B test,進而嘗試干擾我國與世界輿情。
中國的資訊作戰手法一直在進化,他們很細心地發現,留意追蹤軍情動態的媒體,或是對國防事務很有興趣的朋友,通常會在推特追蹤「飛機守望」(Aircraft Spots),這個推特會發布飛機動態,可以看到美軍軍機在海域上的歷史行蹤。
所以中國也在推特創了一個SCSPI,雖然諷刺的是,在中國使用推特需要翻牆,但他們顯然不覺得這有什麼,而SCSPI是隸屬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的「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近來常常發布美軍在台灣周遭甚至台灣境內的訊息,接著會有官媒如環球時報、各網路社群等跟進,多加無謂渲染,有意無意地挑弄國際緊張局勢,或影響台灣人民的情緒。比方前幾天,社群瘋傳SU-35被擊落的訊息,就是以多個帳號連動協作,並以聳動圖文進行攻擊。無奈的是,再怎麼澄清,謊言永遠跑得比真相更快。
假訊息很煩的地方,並不只在於「假」,而是漫天漫海的疲勞轟炸,增加篩選正確有用資訊的成本,癱瘓被針對的國家的資訊管道,混淆被針對的社會人民的耳目。
在衝突爆發時,共軍可能透過網路入侵、海空電子戰、各類實體誘餌、製造大量假訊息,配合資訊戰,再加上精準打擊,意圖從多管道癱瘓台灣的C4ISR系統。(C4ISR系統:指揮(command)、控制(control)、通訊(communication)、電腦(computer)、情報(intelligence)、監視(surveillance)、偵察(reconnaissance)),進而破壞我軍內部甚至與盟軍的協同作戰。
面對這樣的戰爭,在民間的層面,除了完備即時的消息查核系統,我們必須把中國外宣明確標記,並觀察每一次假消息後,台灣國內的各管道、協力者的反應與動作,明確了解上下結構、傳播的途徑,才能進行反情報戰。
#美國的角色
中國目前放出的訊息很矛盾,他們很愛散佈美國不會介入等訊息,而國內的第五縱隊、親中媒體、社群,密切配合散佈這樣的消息,甚至常見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互相呼應的言論。
但這些說美國不會介入的訊息,卻又恰恰和中國大外宣SCSPI 徹底矛盾,這正是資訊戰中的分眾手法。讓畏戰的群眾,認定台灣孤立無援,美國不會介入;另又讓不畏戰的群眾,相信中國掌握美國軍事,因而心生恐慌。
目前美軍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海航戰力包含兩棲突擊艦(USS America LHA-6LHA-6)、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 CVN-76) 打擊群。目前正加入澳洲、日本、南韓等國艦艇行列,進行聯合演訓,在菲律賓海模執行跨國聯合作戰,以維護印太區域的穩定,但也可能中國趁美軍在遠離台海演訓挑起挑釁動作。
今年7、8月,美軍航艦打擊群已經兩度穿越南海演訓,而偵查兵力更長期在周邊活動,中國深知美軍的壓力增加,也不得不做出對抗動作。除了戰略意涵,更要進行大內宣騙騙自己的小粉紅們。
台灣位處第一島鏈重要戰略位置,中國為了成為區域霸權,突破第一島鏈一直是其野心,台灣和南海、東海其他更小島嶼,就是中國侵略目標。而為了對抗美國,進入21世紀後,中國逐步建構「區域阻絕/反介入(Anti-access/Area-denial,A2/AD)」力量。機艦穿出第一島鏈,打擊美國特混艦隊,甚至對美軍第二/第三島鏈基地進行突襲,癱瘓美國在第一時間介入的力量,是中國要奪取第一島鏈領土所必須獲得的戰略投射能力。
若中國無法穿越第一島鏈,其部隊能活動的範圍相比蘇聯海軍更加侷限。且如果中國的潛艦與航母艦隊無法有效穿越第一島鏈,那麼在美日台澳等盟國海軍控制菲律賓海的狀況下,中國就很難有效阻斷台灣、日本、南韓的海上貿易通路,只要台灣能從印尼、澳洲、美國繞道繼續輸入能源、糧食等物資,所謂的封鎖台灣只是空想而已。
在日軍例行性巡航沖繩周邊海域的狀況下,美軍偵查機、反潛機不斷出現在巴士海峽,甚至今年一月丟出在「台灣與菲律賓東邊的島嶼」部署一「多領域任務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負責執行情報、電子、網路和飛彈任務以制衡中俄的消息,很明顯就是要封住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缺口。
而今年3月,美國高階指揮官在一系列國會預算聽證會上也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小型機動分隊將沿著第一島鏈的多個島嶼部署反艦飛彈,變身為船隻殺手,同時還將部署陸基戰斧飛彈,明顯針對中國的侵略作為。
在北方,美國把部分的防務交給世界反潛能力前三強的日本海自,海自擁有世界頂級的柴電潛艇艦隊、反潛與巡邏機機隊,用以維護日本漫長的海上生命線。而近年,從日本一系列的國防戰略報告中都顯示,日本將加速在「西南諸島」,包含「宮古島」、「石垣島」、「與那國島」上,部署「12式」反艦飛彈來應付中國海軍,去年日本更表示,將對12式反艦飛彈進行射程提升,可以長達400公里,完全覆蓋共軍航母常用來進出太平洋的宮古水道。值得一提的是,雄三反艦飛彈增程型,射程也達400公里,且比起日本12式反艦飛彈來說更有超音速的優勢,共軍水面艦一出海,就進入台美日三國長程飛彈的射程。對於一個號稱要建立「藍水海軍、挑戰美國」的國家,這樣的局勢怎麼想都不好玩。
#國際情勢
9日第10屆東盟(ASEAN)成員國外長會議以線上形式開幕,成為國際外交角力最新場域。中國外長王毅批評美國介入南海與海洋爭端,「搞亂南海」;美國國務卿龐佩奧則回嗆中國在南中國海上咄咄逼人,批判中國非法軍事擴張,並呼籲東盟國家「休讓中共凌駕我們之上」,再度強調印太地區戰略。在南海局勢詭譎之際,本次會議儼然成為美中兩國較量平台
當南海問題成為國際熱點之時,許多國際專家都認為,台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應與其他中等規模的國家集結成第三勢力,在南海爭議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而10日印度與日本也簽署軍事供應與服務互助協定,為印度繼本年度六月與澳洲簽署類似協議—「後勤相互支援協定」後,再度加深與印太區域國家的夥伴關係。這些協議,都將強化包含美國在內的「四方夥伴關係」,以遏阻中國於印太地區的影響力。
#中國的劇本選擇
有人認為,打南海對中國是一步好棋。但我要說,南海大打對中國很不利。因為南海牽涉了太多方國家,且南海海域事實上被東南亞國家所包圍。在中國無法取得壓倒性海空優勢,並可支配菲律賓與越南之前,打南海會讓中國元氣大傷,有可能連中國南邊的島礁都會輸去,一但戰敗,中國海軍會被壓回三亞 - 東沙一線的內水以內,30年建軍毀於一旦,堪比薩諾斯的手指。
日本帝國能控制南洋的秘密,除了海空軍絕對優勢外,主要是因為日本同步派出地面部隊,進攻佔領越南和菲律賓,現況的中國能嗎?而台灣的軍力其實不弱,目前空軍對外釋放的照片,是從敵方軍機的側後方拍攝,其實代表我們在空戰上掌控了某種程度。
對中國來說,在南海最好的劇本,是持續累積力量,默默蠶食並離間,最好能爭取到2~3國中立不介入,再於灰色地帶製造局部衝突,製造既定事實,逐步控制南海,到最後讓美國願意退讓。
最壞劇本是引起美國、日本、台灣、印度,以及東協聯軍圍攻中國,那就是南海版本的八國聯軍了。清朝的圓明園毀於八國聯軍,而這次是否又將歷史重演?想必比歷史課本裡的三國,更能親身讓人了解,什麼是國際政治的戰場。
#為最前線的國軍戰士打氣
現在最辛苦的,就是在最前線的國軍官兵,他們要承受最多的壓力,在壓力之下,還得做出最精準的判斷。我們相信你們、祝福你們,也全力支持你們!今天我們每個人,都要跟前線戰士站在一起,這是台灣最關鍵的歷史節點,我們為台灣最重要的戰士打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世界軍艦的故事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二次到長榮海運博物館,由館方解說志工威廉,威廉老師曾經是海軍退役軍官,所以對軍艦和世界戰役就有一定了解與認識,退休後又長期在長榮海運博物館擔任解說志工,所以談起各種代表性的戰役和影嚮戰爭結果的軍艦如數家珍,深入淺出。 1. 緬因號/美...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日本海軍艦艇集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未提供相片說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俄軍大型軍艦遭到烏克蘭攻擊 - Mobile01 的評價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引文來源: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立委幕僚的功課,值得大家去參考,國防資產是民眾的,絕不是某特定份子的退休金。
#底下竄出的五毛和韓粉搏君一笑
#讓大家看看什麼叫做不上進的小粉紅
【中國成為海洋大國的先天缺陷:從GIUK防線反思台灣關鍵性】
1. #中國出海的阿基里斯之腱:讓中國永遠無法崛起?
在歷史上的強權中,美國擁有地緣政治上最理想的位置:和舊世界的距離使她難以入侵、足夠的土地與人口讓她自給自足、同時面對兩大洋讓她無阻礙的掌控海權,簡而言之,美國進可攻,退可守。
相反的,作為大陸型帝國的中國,雖然也有著廣大的領土與豐沛的人口,但只有一面面海,且自由航行的海域被封鎖在韓半島-日本-台灣-菲律賓這群大陸邊緣國家之內,若要通往太平洋,中國必須穿越第一島鏈;若要通往印度洋,中國必須穿越被東南亞諸國包圍的南海,
在過去中華帝國的朝貢秩序中,中華帝國對於海權與貿易並不感興趣,放任此處的非官方經濟貿易進行,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海上主要的威脅來自海盜,其中更有許多是叛離中華帝國尋找新天地的子民;但在亞洲國家已經接受西方遊戲規則,建立起西發里亞體系後,中華帝國稱霸南海的主張顯得蒼白可笑;部分中國御用學者主張的中華門羅體系更是忽略亞洲與加勒比海的根本差異。
簡而言之,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下,各國(包含中國)均能維持目前的自由貿易體系,但在中國天朝秩序下則不然。只要美國仍在遠東有效存在,以及中國並未取得第一島鏈的破口(台灣),中國就難以有效取得遠東的武力控制權,這就是中國所處地緣環境的先天困境,也是中國一直無恥地肖想的原因。
2. 從納粹到蘇聯: #未竟的大西洋之夢與GIUK防線
在20世紀,歐洲大陸上曾經興起兩個挑戰世界秩序的強權,但都在半世紀內崩潰(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國:1890年代-1918,1936-1945,蘇聯:1945-1991),這兩個強權都有著致命的缺陷:他們沒有自由進入大西洋的管道,也無法有效切斷英美盟軍的海上生命線。
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海軍多次利用從本土和挪威出發的艦艇,嘗試進入大西洋進行破交戰,但往往被英國海軍在GIUK防線發現,進而追擊。所謂GIUK防線,指得是格陵蘭(Greenlan)-冰島(Iceland)-英國(UK),來自北歐或中、東歐的船隻,如果要進入大西洋,除了穿越狹窄的英倫海峽外,就只能從冰島的兩側溜過去。
因此,在二戰爆發後,早在德國還沒入侵法國之前,就先入侵挪威,直指北海;而英國的回應,則是在丹麥淪陷後預防性佔領法羅群島、冰島,美國也實質佔領格陵蘭,以堵住GIUK一線。
二戰初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英國嘗試於丹麥海峽(格陵蘭-冰島)攔截俾斯麥號與尤根親王號進入大西洋,雖然在丹麥海峽海戰中損失了胡德號,但已被發現的俾斯麥號最終仍被擊沈,而無法威脅英國的海上運輸。在二戰早期,英國無法有效巡邏丹麥海峽,但在1943年後英國逐漸加強此缺口的防務,部署長程飛機巡弋這個缺口,以至於德國只剩部署在法國沿岸的U艇能進行大西洋作戰。
相對於曾經佔領法國的德國,二戰後的蘇聯海軍活動範圍更加受限,在1950年代,隨著蘇聯的威脅增加,GIUK缺口再次成為海上作戰的焦點,假想敵就是從莫曼斯克進入北大西洋的蘇聯潛艇部隊,這時候英美海軍更近一步的在GIUK海底部署稱為SOSUS的海底聽音站,以偵查蘇聯動態,而英國皇家海軍也積極建立反潛艦隊用以防守此一區域。但相對的,蘇聯也把GIUK缺口視為英美敵對行動的發起線,利用艦隊與長程偵察機不斷巡弋越過此線的航母艦隊。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在德意志帝國與蘇聯帝國的生命中,他們都沒有取得遠洋的自由航行能力,儘管透過SLBM的發展,讓蘇聯可以在北海就能攻擊美國本土,但在傳統戰爭中,對航運線的威脅仍然有限。
3. JOTP防線- #第一島鏈成為太平洋長城:
我們從GIUK防線的案例回到台灣,和蘇聯相比,若中國無法穿越第一島鏈,其部隊能活動的範圍相比蘇聯海軍更加侷限,且如果中國的潛艦與航母艦隊無法有效穿越第一島鏈,那麼在美日台澳等盟國海軍控制菲律賓海的狀況下,中國就很難有效阻斷台灣、日本、南韓的海上貿易通路,只要台灣能從印尼、澳洲、美國繞道繼續輸入能源、糧食等物資,所謂的封鎖台灣只是空想而已。
和GIUK防線相比,第一島鏈(Japan-Okinawa-Taiwan-Philippine)的島嶼更多,間隙更零碎,日本相當於不列顛的角色,中間的台灣更是比冰島強大多倍,菲律賓也比格陵蘭更適合部署海空軍。
在日軍例行性巡航沖繩周邊海域的狀況下,美軍偵查機、反潛機不斷出現在巴士海峽,甚至今年一月丟出在「台灣與菲律賓東邊的島嶼」部署一「多領域任務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負責執行情報、電子、網路和飛彈任務以制衡中俄的消息,很明顯就是要封住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缺口。
而今年3月,美國高階指揮官在一系列國會預算聽證會上也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小型機動分隊將沿著第一島鏈的多個島嶼部署反艦飛彈,變身為船隻殺手,同時還將部署陸基戰斧飛彈,明顯針對中國的侵略作為。
在北方,美國把部分的防務交給世界反潛能力前三強的日本海自,海自擁有世界頂級的柴電潛艇艦隊、反潛與巡邏機機隊,用以維護日本漫長的海上生命線。而近年,從日本一系列的國防戰略報告中都顯示,日本將加速在「西南諸島」,包含「宮古島」、「石垣島」、「與那國島」上,部署「12式」反艦飛彈來應付中國海軍,去年日本更表示,將對12式反艦飛彈進行射程提升,可以長達400公里,完全覆蓋共軍航母常用來進出太平洋的宮古水道。值得一提的是,雄三反艦飛彈增程型,射程也達400公里,且比起日本12式反艦飛彈來說更有超音速的優勢,共軍水面艦一出海,就進入台美日三國長程飛彈的射程。對於一個號稱要建立「藍水海軍、挑戰美國」的國家,這樣的局勢怎麼想都不好玩。
4. #海軍建軍方向:
最後,為了守住第一島鏈,以及維繫我國海上生命線,海軍應該有怎樣的建軍方向?
台海作戰,並非全部是登陸與反登陸戰,共軍對我發起奪島、封鎖等有限衝突,配合資訊戰等滲透作戰,瓦解我國內部抵抗決心的成本更低,海軍必須做好各種衝突的準備,並以守護最核心利益與國家生存為第一重點。
首先,我們必須建立對巴士海峽、宮古海峽兩方面的充分空中、海底偵查能力,包含必要時機隊的24小時滯空巡弋,偵查共軍進入菲律賓海的迂迴動向。
在對水面打擊方面,多種反艦飛彈在海射、潛射、空射、陸基的部署自然必要,且需特別著重機動性、生存性、以及充分備彈數(含生產能力),以應付登陸船團、敵水面主力艦隊兩種目標。
在反潛作戰部分,海軍必須繼續獲得新一代具備拖曳聲吶的FFG,以及足夠數量之潛艦,在海底部署固定聽音站,以及持續監控台灣周邊潛艦可能活動區的水文資料也屬必須,同時仍需注意共軍小型無人水下載具等新作戰方式之使用。
海軍的大型水面艦隊,必須建立菲律賓海制海與自由航行能力,戰時與美日澳海軍協同作戰的能力。在戰時,西部港口可能遭遇飽和打擊,艦隊需要立即進行戰術迂迴,在海上維持生存能力,並且打擊穿越第一島鏈的共軍潛艇與水面艦隊。
台灣的位置,是中國心腹之痛,如果我國的防禦力量與決心能夠充分加強,讓中國某些作戰方式成本過高,將可以限縮其戰略可能性,而使我國在政治外交戰場,獲得更大空間。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成為海洋大國的先天缺陷:從GIUK防線反思台灣關鍵性】
1. #中國出海的阿基里斯之腱:讓中國永遠無法崛起?
在歷史上的強權中,美國擁有地緣政治上最理想的位置:和舊世界的距離使她難以入侵、足夠的土地與人口讓她自給自足、同時面對兩大洋讓她無阻礙的掌控海權,簡而言之,美國進可攻,退可守。
相反的,作為大陸型帝國的中國,雖然也有著廣大的領土與豐沛的人口,但只有一面面海,且自由航行的海域被封鎖在韓半島-日本-台灣-菲律賓這群大陸邊緣國家之內,若要通往太平洋,中國必須穿越第一島鏈;若要通往印度洋,中國必須穿越被東南亞諸國包圍的南海,
在過去中華帝國的朝貢秩序中,中華帝國對於海權與貿易並不感興趣,放任此處的非官方經濟貿易進行,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海上主要的威脅來自海盜,其中更有許多是叛離中華帝國尋找新天地的子民;但在亞洲國家已經接受西方遊戲規則,建立起西發里亞體系後,中華帝國稱霸南海的主張顯得蒼白可笑;部分中國御用學者主張的中華門羅體系更是忽略亞洲與加勒比海的根本差異。
簡而言之,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下,各國(包含中國)均能維持目前的自由貿易體系,但在中國天朝秩序下則不然。只要美國仍在遠東有效存在,以及中國並未取得第一島鏈的破口(台灣),中國就難以有效取得遠東的武力控制權,這就是中國所處地緣環境的先天困境,也是中國一直無恥地肖想的原因。
2. 從納粹到蘇聯: #未竟的大西洋之夢與GIUK防線
在20世紀,歐洲大陸上曾經興起兩個挑戰世界秩序的強權,但都在半世紀內崩潰(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國:1890年代-1918,1936-1945,蘇聯:1945-1991),這兩個強權都有著致命的缺陷:他們沒有自由進入大西洋的管道,也無法有效切斷英美盟軍的海上生命線。
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海軍多次利用從本土和挪威出發的艦艇,嘗試進入大西洋進行破交戰,但往往被英國海軍在GIUK防線發現,進而追擊。所謂GIUK防線,指得是格陵蘭(Greenlan)-冰島(Iceland)-英國(UK),來自北歐或中、東歐的船隻,如果要進入大西洋,除了穿越狹窄的英倫海峽外,就只能從冰島的兩側溜過去。
因此,在二戰爆發後,早在德國還沒入侵法國之前,就先入侵挪威,直指北海;而英國的回應,則是在丹麥淪陷後預防性佔領法羅群島、冰島,美國也實質佔領格陵蘭,以堵住GIUK一線。
二戰初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英國嘗試於丹麥海峽(格陵蘭-冰島)攔截俾斯麥號與尤根親王號進入大西洋,雖然在丹麥海峽海戰中損失了胡德號,但已被發現的俾斯麥號最終仍被擊沈,而無法威脅英國的海上運輸。在二戰早期,英國無法有效巡邏丹麥海峽,但在1943年後英國逐漸加強此缺口的防務,部署長程飛機巡弋這個缺口,以至於德國只剩部署在法國沿岸的U艇能進行大西洋作戰。
相對於曾經佔領法國的德國,二戰後的蘇聯海軍活動範圍更加受限,在1950年代,隨著蘇聯的威脅增加,GIUK缺口再次成為海上作戰的焦點,假想敵就是從莫曼斯克進入北大西洋的蘇聯潛艇部隊,這時候英美海軍更近一步的在GIUK海底部署稱為SOSUS的海底聽音站,以偵查蘇聯動態,而英國皇家海軍也積極建立反潛艦隊用以防守此一區域。但相對的,蘇聯也把GIUK缺口視為英美敵對行動的發起線,利用艦隊與長程偵察機不斷巡弋越過此線的航母艦隊。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在德意志帝國與蘇聯帝國的生命中,他們都沒有取得遠洋的自由航行能力,儘管透過SLBM的發展,讓蘇聯可以在北海就能攻擊美國本土,但在傳統戰爭中,對航運線的威脅仍然有限。
3. JOTP防線- #第一島鏈成為太平洋長城:
我們從GIUK防線的案例回到台灣,和蘇聯相比,若中國無法穿越第一島鏈,其部隊能活動的範圍相比蘇聯海軍更加侷限,且如果中國的潛艦與航母艦隊無法有效穿越第一島鏈,那麼在美日台澳等盟國海軍控制菲律賓海的狀況下,中國就很難有效阻斷台灣、日本、南韓的海上貿易通路,只要台灣能從印尼、澳洲、美國繞道繼續輸入能源、糧食等物資,所謂的封鎖台灣只是空想而已。
和GIUK防線相比,第一島鏈(Japan-Okinawa-Taiwan-Philippine)的島嶼更多,間隙更零碎,日本相當於不列顛的角色,中間的台灣更是比冰島強大多倍,菲律賓也比格陵蘭更適合部署海空軍。
在日軍例行性巡航沖繩周邊海域的狀況下,美軍偵查機、反潛機不斷出現在巴士海峽,甚至今年一月丟出在「台灣與菲律賓東邊的島嶼」部署一「多領域任務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負責執行情報、電子、網路和飛彈任務以制衡中俄的消息,很明顯就是要封住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缺口。
而今年3月,美國高階指揮官在一系列國會預算聽證會上也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小型機動分隊將沿著第一島鏈的多個島嶼部署反艦飛彈,變身為船隻殺手,同時還將部署陸基戰斧飛彈,明顯針對中國的侵略作為。
在北方,美國把部分的防務交給世界反潛能力前三強的日本海自,海自擁有世界頂級的柴電潛艇艦隊、反潛與巡邏機機隊,用以維護日本漫長的海上生命線。而近年,從日本一系列的國防戰略報告中都顯示,日本將加速在「西南諸島」,包含「宮古島」、「石垣島」、「與那國島」上,部署「12式」反艦飛彈來應付中國海軍,去年日本更表示,將對12式反艦飛彈進行射程提升,可以長達400公里,完全覆蓋共軍航母常用來進出太平洋的宮古水道。值得一提的是,雄三反艦飛彈增程型,射程也達400公里,且比起日本12式反艦飛彈來說更有超音速的優勢,共軍水面艦一出海,就進入台美日三國長程飛彈的射程。對於一個號稱要建立「藍水海軍、挑戰美國」的國家,這樣的局勢怎麼想都不好玩。
4. #海軍建軍方向:
最後,為了守住第一島鏈,以及維繫我國海上生命線,海軍應該有怎樣的建軍方向?
台海作戰,並非全部是登陸與反登陸戰,共軍對我發起奪島、封鎖等有限衝突,配合資訊戰等滲透作戰,瓦解我國內部抵抗決心的成本更低,海軍必須做好各種衝突的準備,並以守護最核心利益與國家生存為第一重點。
首先,我們必須建立對巴士海峽、宮古海峽兩方面的充分空中、海底偵查能力,包含必要時機隊的24小時滯空巡弋,偵查共軍進入菲律賓海的迂迴動向。
在對水面打擊方面,多種反艦飛彈在海射、潛射、空射、陸基的部署自然必要,且需特別著重機動性、生存性、以及充分備彈數(含生產能力),以應付登陸船團、敵水面主力艦隊兩種目標。
在反潛作戰部分,海軍必須繼續獲得新一代具備拖曳聲吶的FFG,以及足夠數量之潛艦,在海底部署固定聽音站,以及持續監控台灣周邊潛艦可能活動區的水文資料也屬必須,同時仍需注意共軍小型無人水下載具等新作戰方式之使用。
海軍的大型水面艦隊,必須建立菲律賓海制海與自由航行能力,戰時與美日澳海軍協同作戰的能力。在戰時,西部港口可能遭遇飽和打擊,艦隊需要立即進行戰術迂迴,在海上維持生存能力,並且打擊穿越第一島鏈的共軍潛艇與水面艦隊。
台灣的位置,是中國心腹之痛,如果我國的防禦力量與決心能夠充分加強,讓中國某些作戰方式成本過高,將可以限縮其戰略可能性,而使我國在政治外交戰場,獲得更大空間。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世界軍艦的故事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二次到長榮海運博物館,由館方解說志工威廉,威廉老師曾經是海軍退役軍官,所以對軍艦和世界戰役就有一定了解與認識,退休後又長期在長榮海運博物館擔任解說志工,所以談起各種代表性的戰役和影嚮戰爭結果的軍艦如數家珍,深入淺出。
1. 緬因號/美國戰鬥艦 USS Marine/Battleship
1898年奉派至哈瓦那保護美國僑民, 在當地發生爆炸沉沒,艦上260餘名官兵全數喪生,成為美西戰爭的導火線, 1889年下水,1895年服役, 1898年沉沒
2. 鐵爵號HMS Iron Duke/The Dreadnaught battleship
為英國無畏型戰鬥艦,以英國將威靈頓的稱號命名,1916年日德蘭海戰中因擔任大洋艦隊司令約翰.傑利科的旗艦而聲名大噪,1931年退役移做訓練鑑, 1939年因遭德軍烘炸而損壞
3. 大和號Yamato/日本大和級戰鬥艦
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海軍「大艦巨砲主義」的具體象徵,1940建造完成, 1941服役, 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因而成為英美聯軍鎖定攻擊的目標, 1945年4月6日, 已成為強弩之末的日軍,發動「菊水作戰」派大和號等船艦迎戰優勢的美國艦隊, 次日, 大和號在沖繩附近遭到380架美軍戰機的輪番攻擊而壯烈成仁, 殘骸於1985年被尋獲 (它是第一個啟用球形船頭取代尖形船頭,來增加速度彌補船隻尺寸)
4. 亞利桑那號 Kidd 船長/美國超無畏型戰鬥艦 USS Arizona/Super Dreadnaught
Battleship
1931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41年不12月7日的珍珠港事變中受到重創, 全艦共1000餘名官兵陣亡,目前仍沉在珍珠港的海底,並建成紀念碑供人參觀憑弔
1915年下水, 1916年服役, 1941年12月在珍珠港被擊沉(太平洋戰爭的開始)
5. 密蘇里號/戰鬥艦 USS Missouri(BB-63)
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波斯灣戰爭等, 共獲得11個戰鬥勳章,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的儀式在此艦上舉行, 日方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的文件, 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太平洋戰爭的結束)
6. 俾斯麥號/德國戰鬥艦 Bismarck/Battleship
(不能打到魚雷機,德國對外號稱是自沉而非被擊沉), 於 1939年下水,1940服役, 不但噸位大,航速高,還配備強大火力, 儼然是一座堅固的海上堡壘, 為各國海軍所望塵莫及, 但在1941年5月27日與英國海軍艦隊激戰中遭擊沉, 1941年5月27日被擊沉, 1989年尋獲
7. 虎德號Hood Battlecruiser/英國戰鬥巡洋艦
虎德號建造完成時為當時最大, 最快速且外型狀觀的主力艦, 二次大戰期間,與威爾斯王子號一同搜索德國精銳戰艦俾斯麥號, 雙方戰艦在1941年5月24日相遇, 爆發激烈戰鬥, 虎德號遭到擊沉, 全艦只有三名生還者, 英國舉國哀悼
8. 紫晶號 HMS Amethyst
建造於1942-1943年間, 英國巡防艦,配備有反潛及防空武力,主要的任務為護航, 在國共內戰期間曾值勤於中國,1949年, 當紫晶號運送補給品至位於南京的英國大使館之時, 被中共的重砲兵部隊砲擊中彈而擱淺, 中英雙方交涉幾個月後, 紫晶號才趁機逃脫, 結束這場衝突事件 (1942年下水,1957年解體)
9. 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USS Essex (CV9)
1941下,1942服役,1969除役, 1973拆解, 1943年5月開始投入太平洋戰爭,於1944年馬里亞納海戰和同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創戰功, 戰後因功榮獲「總統單位嘉獎」和13枚戰役銅星紀念章
10. 高雄號Takao/Heavy cruiser Takao class/重巡洋艦高雄級
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等巡洋艦艦型」,高雄號為該型船艦的第一號艦,以京都的高雄山命名,其龐大的艦橋宛如日本古城般雄踞海上
11. 千鳥號 HMS Plover,也音譯為蒲樂福號
是英國駐香港的皇家海軍孔雀級巡邏艇, 1983年開始服役, 擔任維持海上治安及救護工作, 1997因香港回歸而轉售予菲律賓海軍
12. 伊號第四零零潛水艦 Japanese I-400 Submarine
I-400型潛水艇是日本帝國海軍所建造,俗稱「潛水航空母艦」, 艇內搭載2架(後改為3架)特殊水上攻擊機「晴嵐」, 目的是想利用潛水艦接近美國巴拿馬運河作奇襲攻擊, 但在發動攻擊前夕時, 日本已投降, 1946年於夏威夷近海被當做實艦標的擊沉處分(1944下水,1945除役,1946自沉)
13. 悍神號HMS Termagant/Talisman class destroyer
英國護身符級驅逐艦,屬大型重武裝驅逐艦,曾參加過日德蘭之役
H代表 he or her, M代表 majority 英國皇家, S代表 ship
14. 鱘魚號HMS Sturgeon/A class torpedo boat destroyer
英國A級魚雷艇驅逐艦, 是英國最早期的魚雷艇驅逐艦, 1894年下水,是A級驅逐艦中第一艘下水的,1912年解體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日本海軍艦種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 ... tw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連合艦隊圖覽海報典藏版) - Taaze讀冊生活評分5.0 (1) 2014年2月24日· 二戰 ... ... <看更多>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日本海軍艦艇集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海軍 艦艇 集下. 62,954 views62K views ... 大日本帝国海軍 大和型戦艦vs米駆逐艦艦隊【Ultimate Admiral Dreadnoughts】. しきしま56. しきしま56. ... <看更多>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 在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日本海軍艦種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 ... tw二戰日本海軍艦艇全覽(連合艦隊圖覽海報典藏版) - Taaze讀冊生活評分5.0 (1) 2014年2月24日· 二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