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得的故事
#那個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很精彩的
同時也有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Rimui 韋蘺若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心得]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讀後-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Formosa 的評價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處長的日常
#1621開台四百
#400倉庫策展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10月份即將登場的「1621開台四百」系列活動,
除了 北港糖廠 對面華南路的「400故事牆」外,
我們也將於 歷史建築-北港糖廠倉庫群內進行「400故事策展」,
並於倉庫群對面的另一個歷史建築- 機械維修房安排相關活動。
每次回到 北港糖廠 都會有驚喜,
以往機械維修房 #二戰時期彈孔
被樹欉掩蓋著並不容易發現,
這次整個場域清疏後,
不僅是牆上的彈孔,
建築主題的輪廓更鮮明了!
整個活動區域以 北港顏思齊紀念碑 爲起點,
串連 北港朝天宮 -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 - 華南路400故事牆- 北糖倉庫400策展- 再沿著 #金水164 北港滯洪池- 水林 開台第一庄 - 主寨 水林鄉顏厝寮 - 水林鄉顏思齊故事館 。
敬請期待「1621開台四百」系列活動!!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Rimui 韋蘺若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Kinono老師家太美不能不分享!
Kinono Kiya季雅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海風吹呀吹 高雄準備欲飛」
今天,是高雄驛啟程回家的大日子!
意義不凡的,是我們邀請到19年前參與高雄驛站體拉縴演出的 #左營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動驛站、傳承記憶。
蘇貞昌院長專程來到高雄, 15年前,高雄鐵路地下化動工時,也是蘇院長擔任院長,我與林欽榮副市長、資深立委先進們則一起爭取地方經費減低。
蘇院長說,今天來參加的不只是一個工程的開工、動工、完工,而是參與城市歷史記憶的共同編撰。比蘇院長大6歲的高雄車站,是當年屏東人、高雄人,出外、回家的共同記憶,也是至今保留最好的車站。
回首16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曾是各國在遠東地區航運軸點。如今,舊車站,由日本建造及第一次遷移;新車站建築,由荷蘭設計建造,更別具意涵。
車站定錨回歸到城市中軸線後,將串起高雄海空雙港、3個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包括路科、橋科、亞洲新灣區,也代表著高雄重新的能夠跟國際快速接軌。
借用院長一句話:「若無記憶的個人,生命是蒼白的;如果沒有記憶的城市,這個城市是貧乏的。」
決定保留車站,努力在鐵路地下化後將城市縫補,是不少高雄人的努力,特別要感謝陳菊市長。
「飛向未來對全世界,展現咱的美麗。」
未來,高雄車站做為城市迎賓客廳,也將持續增添新的綺麗篇章。
感謝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對高雄建設的大力支持。
#鐵路地下化 包含整個高雄車站計畫,總經費達998億,這也代表中央與地方團結合作、互相補位。
#高133 98年因莫拉克風災導致寶來、新發間交通中斷至今,感謝蘇院長允諾支持7億多經費重建,這也是我對六龜鄉親的承諾。
我也和蘇院長至 #明霸克露橋 視察目前搶修情形,並到 高雄市消防局第六大隊第三中隊桃源分隊 慰問辛苦的救災同仁。
.
另感謝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禹道瑞處長、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高雄事務所加藤英次所長、吉田清史副所長等貴賓到場祝福「高雄驛起飛」。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Formosa 的推薦與評價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西太平洋的海權爭霸,四百年前就已經在台灣周圍展開了!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日本人、荷蘭人、英國人、鄭氏家族的勢力角逐, ... ... <看更多>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在 [心得]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讀後-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chokais.blogspot.tw/2013/05/blog-post.html
中世紀以後伊斯蘭教徒在東歐、北非、中亞、西亞等地建立起數個強大帝國後,因而掌控
從歐洲到中國、印度的貿易利潤。為了避開伊斯蘭教徒的貿易控制,從十五世紀開始歐洲
人即嚐試尋找通往東方的海上航線,因此啟動了大航海時代。我們翻開大航海時代的地圖
,葡萄牙人繞過非洲南端經過印度、馬來半島抵達中國澳門,並且在機緣巧合下取得澳門
作為和中國貿易的據點。西班牙人朝向西方航去卻誤打誤撞發現新大陸,後來西班牙人從
美洲殖民地出發,越過北太平洋來到亞洲島弧外圍順著黑潮南下,來到馬尼拉建立殖民據
點。後起之秀荷蘭則走葡萄牙人繞過非洲南端舊路經過印度洋抵達爪哇,建立巴達維亞殖
民地。歐洲殖民勢力不約而同來到東亞海域,目的無他,都是想要拓展對東亞的貿易。而
此時日本尚未關閉對外大門,以國家力量為後盾的日本商船也航行於這片海域。明帝國雖
然早已關閉對外大門,然而閩粵之地的人民活躍海上由來已久,甚至某些閩粵民間海上武
裝力量足可與其他以國家為後盾的海上勢力相抗衡。而台灣島,這顆西太平洋上的美麗明
珠正好處於各方勢力的輻輳點。
長久以來台灣島隱身在太平洋的波浪之中。島上散居著勇武善戰但人數不多的南島語族
住民。幾千年來台灣島上始終沒有出現統一的中央政權,而是以部族、村落型態存在,依
早期西方人來到台灣的最初印象與紀錄,台灣原住民身材高大,幾乎比西方人還要高大,
很顯然由於當時島上人口稀少,且島上物產豐富,因此島民生活條件相對優渥。而長期未
受外界打擾的台灣島當時就宛若一個世外桃源。閩人可能在宋元之時即已開始與台灣島住
民進行交易,部分閩人漁民也可能短期居留台灣。但是直到1542年葡萄牙人在前往日本途
中,意外航經這個當時不存在於海圖上的蓊鬱翠土,並驚呼為美麗之島後,世人的目光才
開始注意到這顆太平洋波濤中的璀璨明珠。此後東亞海域群雄並起,包括西、葡、荷、日
以及閩南武裝海商(或海盜)等,因此台灣註定要捲入世界殖民史之中。而福爾摩沙的歷
史也即將翻開新的一頁。大航海時代所描繪的就是這一段歷史新頁。
大航海時代所描述的時代故事與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相當接近,只是福爾摩沙如何變
成台灣府專注於荷、西、鄭等曾在台灣建立政權的事蹟,而大航海時代觸及的不僅是前述
政權而已,也論及同時代中整個東亞海域各方力量的錯綜複雜關係,這些力量或者在大航
海時代中未曾染指台灣,或建立長期殖民政府,但他們的做為卻深刻影響台灣歷史未來走
向。例如日本。
我們熟知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打開大門,開始其西化政策,但事實上日本在東西方接觸初體
驗的大航海時代初期日本對於基督教與西方文化基本上是開放的。日本的模仿與創新能力
當時就已顯現,西方火槍傳入東方,日本人很快習得其製造秘訣,當時豐臣秀吉一統日本
後組建一支火力強大的西式洋槍武力,首次以強權姿態現身東亞。豐臣氏決定挑戰中國霸
權於是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身為朝鮮宗主國,明帝國也派遣軍隊進入朝鮮半島,當
時明軍手持大刀身負弓箭迎戰豐臣秀吉火力精良的火槍部隊,其實並無贏面,但是後來豐
臣秀吉突然過世,為防止後方生變,日本選擇與明室議和。日本當時除了發動朝鮮戰役,
也啟動了南向政策,第一步是把琉球納入其保護國之中。歷史的真相是從此以後琉球就一
直維持對中日雙方朝貢的立場,中方也許知道,但為了維繫大國顏面因此假裝不知道。而
日本則透過琉球的朝貢體系與中國建立間接的貿易往來,在中日交惡後,這種形勢可以說
一方得了面子,另一方拿到了裡子。日本的第二步是派遣使者到台灣武力示威,要求台灣
如同琉球般向其稱臣入貢,問題是台灣並無中央政權,日本使者不知該把招降書交給誰只
能鬧個無趣,抓了幾個台灣住民返回。日本的戰略規畫不會因為台灣沒有交涉對象而中止
,事實上當時日本不僅擬定計畫攻打台灣,甚至也計畫揮師馬尼拉,甚至更南方。只是在
豐臣氏之後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因國內基督教會動亂事件,與西方人交惡後自此關閉了對
外大門,日本的南向政策到此告一段落。
東亞兩個強權先後進入閉關自守的局面。這給了遠道而來的歐洲人一個機會。於是有了荷
蘭人占領台灣,在台灣建立起近代意義的統治政權。然後鄭成功又驅趕荷蘭人。最後清軍
消滅了鄭氏政權,台灣首次納入中國領土內。
今日回頭省思看那個時代,四百年前對於歐洲人而言台灣最大價值就是做為對中國的貿易
轉口站,無論是西班牙或荷蘭皆然,他們在台灣建立據點的目的都是如此。而這種思維在
過去是,其實現在依然是。而以中國立場思考,這樣一個陸地型的帝國,自始自終它對台
灣都無強烈領土野心。這點日本剛好相反。然而台灣在地理上控制中國東南門戶,本質上
中國或許並不想拿下台灣,然而控制台灣的政權如果是一個敵對力量,台灣此時就掐住了
帝國命脈,中國將有動機拿下台灣。然而當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後,台灣對於西方的地
緣吸引力也將消失。四百年來主宰台灣命運的這些因素迄今都未消失,我們身在崛起中的
強權身旁,我們深刻感受到這個脆弱強權無與倫比對台灣的致命吸引力,但同樣也感受到
他對台灣焦慮的迫切危機感。台灣四百年來始終在強權交叉點,總是身不由己捲入強權鬥
爭中,總是以戰爭結束一個歷史階段,而這似乎是台灣地緣的宿命。
--
https://chokais.blogspot.tw/
在南方的黃昏裡遇見夕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4.121.1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