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聖殿《毀滅傳說》的電影】🎬
許多人對這充滿歷史意義的主題深感興趣,尤其是宗教人士。然而這部電影是由非宗教人士的吉迪.達爾(Gidi Dar)執導和編劇的。吉迪.達爾 (Gidi Dar) 的迷人新片《毀滅傳奇》將於7月15日在以色列電影院上映(隨後將在頻道Hot 8和Kan 11上放映),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
這是關於猶太史中第二聖殿毀滅的故事,它是一部故事片,而不是紀錄片,探討了猶太歷史上最兩極分化的事件之一,是很少電影製作人願意嘗試將其戲劇化的主題。
此片沒有特別聚焦在這時代的主要人物,例如西門.巴爾.吉奧拉(Shimon Bar Giora)、拉比耶書亞.本.革馬拉(Rabbi Yehoshua Ben Gamla)或拉比約哈南.本-扎凱( Rabbi Yohanan Ben-Zakai),儘管他們都存在於電影中。然而,電影中聚焦的英雄是本.巴提赫(Ben Batih),一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人物。巴提赫是一個年輕人──在經過一番猶豫及掙扎後──決定參與狂熱分子對抗羅馬人的反抗行動。
雖然這是一個需要大規模描繪衝突和戰鬥的故事,但電影卻是由1500幅生動而令人難忘的美麗原畫組成,以動畫的方式講述了這個故事。這些畫作由大衛‧波隆斯基(David Polonsky)和麥可.浮士德(Michael Faust)創作,他們負責阿瑞.福爾曼(Ari Folman)在2008年執導關於黎巴嫩戰爭的動畫紀錄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中的藝術創作。在這種情況下,圖片並不是先製作成動畫,而是一張接著一張的呈現。對於一個有大量動作的故事來說,這聽起來可能跟我們原先想像的不同,但僅僅幾分鐘後,圖片就不再像是靜止的,當我回想這部電影時,我記得它就像是動畫一樣。
許多人對這充滿歷史意義的主題深感興趣,尤其是宗教人士。然而這部電影是由非宗教人士的吉迪.達爾(Gidi Dar)執導和編劇的。
這是達爾導演與演員舒利.蘭德(Shuli Rand)第三次的合作,後者為主角本.巴提赫(Ben Batih)配音。蘭德主演了達爾早期的兩部電影,他曾飾演艾迪.金(Eddie King),一個涉入犯罪事件的角色,在電影烏什皮辛(Ushpizin)中,一個新宗教改革罪犯的故事,故事中他最終在住棚節接待了他的兩個前同事。這些電影和蘭德本人的生長經歷相仿,他出生於一個宗教錫安復國主義家庭,後來成為一名過著世俗化生活的演員而聲名大噪,並主演了《愛克發鏡頭下的人生》等電影,這是對特拉維夫咖啡餐館文化的慶祝和批評的故事。之後蘭德成為布雷斯洛夫的拉比納赫曼(Nachman)的極端正統信徒。雖然達爾在一般世俗世界中長大,但與蘭德的關係為他提供了進入宗教世界的窗口。
對達爾來說,這部電影能審視這一件最為核心而痛苦的歷史事件,並探索其對當今以色列的影響。
作為一名年輕的電影製作人,達爾注意到「那些帶給我啟發的導演,比如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和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他們也審視著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而基督教是構成這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達爾從小在世俗化的以色列社區長大,對猶太教的傳統感到格格不入。 「我們無法接觸到錫安復國主義前100年的相關資料。」他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當然我們在學校裡能學到了一些跟聖經有關的知識,但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具2000年歷史的塔木德和猶太文本,不僅是法律,還有詩歌和傳說……等等,我們其實還未完全了解自己的文化。過去我研究歐洲人和美國人的文化,發現他們在他們的文化裡已生活非常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錫安復國主義卻燒毀了那些散居在外的猶太人們能認識歷史的管道。當然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衝動,而且他們做到了,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但在某個時刻,它使其他猶太人在認識自己的文化上如同走到了死胡同。”
這並不代表達爾不尊重錫安復國主義。「我的祖父是先驅者,父母也是委身的錫安復國主義者,有著『背對大海』的精神,他們行了許多神蹟,但隨著我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在概念上漸漸出現些問題……錫安復國主義將妥拉(Torah)給宗教社區,說:「這是屬於你們的,跟我們無關。」
達爾熱衷於他的信念,對藝術家而言,審視歷史及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東西,這與虔不虔誠無關,我們必須兼容兩者,既需要回顧過去,且創造新的事物。」
他認為以色列人對西方正在發生的事情、或歐洲正在面臨的挑戰太感興趣了,而忽視自己的文化及歷史,當然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因著與蘭德的友誼,達爾開始更仔細的研究猶太歷史和文本,並意識到他對自己在學校學過的東西幾乎不記得了。他甚至與另一位朋友一起學習革馬拉(Gemara,猶太教經典,是塔木德的一部分)。當他研究羅馬時代猶太人分裂的主題時,他認為第二聖殿的毀滅和導致它的緣由能化為引人入勝的劇本。他還決定最好不要讓像本-扎凱(Ben-Zakai)或西門.巴爾.吉奧拉(Shimon Bar Giora)等知名人物出現在劇本裡面。
「劇中,英雄需要改變,而其他角色都不會改變,他們有一個明確而嚴格的議程」他解釋道,「只有年輕的本.巴提赫(Ben Batih) 在雙方之間搖擺不定,並面臨將會造成他改變的衝突。最後他會與故事剛開始時的他截然不同。」
本-扎凱的侄子本.巴提赫是一個與母親住在一起,並保護母親的年輕人。一開始當他看到人們因著沒有繳納聖殿祭司徵收的稅、而在街上被毆打時,他選擇什麼也不做。
達爾說:「但隨後他想到了本-扎凱的話,如果他不採取行動,他就稱不上是個男人。」「這就像莎士比亞說的:『生存還是毀滅』,只是在這裡變成『行動還是無動於衷。』」最終,本.巴提赫加入並參與了反叛起義的行動。故事述說至此,達爾表示他並沒有譴責狂熱分子,儘管許多人認為他們的行為削弱了猶太人與羅馬人抗戰的力量。
「我認為他們(狂熱份子)只是單純願意為著所追求的正義奮鬥到底的人。」達爾說,「他看見了不公不義的事情,意識到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就只是個懦夫,然而,如果選擇做些什麼,將會導致毀滅。」
達爾發現當時導致聖殿被毀的情境與今日的政治不和諧間有相似之處,無論是在以色列或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腐敗的獨裁國家。
「你不可能永遠忍受腐敗……我不是共產主義者,但我相信正義。」
達爾覺得要儘快講述這個故事──「因為故事能帶出的影響力遠超於我。」──選擇透過繪畫來講述它,因此最終花了幾年才完成這部作品。為主要角色配音的演員們都是以色列當代之名影星──除了蘭德之外,杰夫.里凡奇(Ze'ev Revach)是本.迦姆拉(Ben Gamla),阿莫斯.塔馬姆(Amos Tamam)是巴爾.吉奧拉(Bar Giora),莫尼.穆索諾夫(Moni Moshonov)是本-扎凱(Ben-Zakai),雅艾兒.阿貝卡西斯(Yael Abecassis)是貝尼基女王(Queen Berniki)和伊格爾.納奧(Igal Naor)是奮銳黨(Giscala)的約翰,他認為讓故事栩栩如生的最佳方式是使用繪畫。因此他與藝術家波隆斯基和浮士德密切合作,製作了一個短片版本,看看這想法是否可行;結果他發現效果挺好的,並繼續完成了整部電影的創作。
達爾說「因為圖片不會動,所以甚至更美麗。」製作這部電影是一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但他認為最終展現出來的成果是值得的。「在製作中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來做,當不必跟隨動態圖像時,想像力將會自己填補中間的空白,並進入劇情的節奏中。」
達爾對這部電影試映後所接收到的觀眾反應感到高興,最高興的是引起了宗教界的興趣,特別是在耶路撒冷電影院的幾場放映中,包括通訊部長約阿茲.亨德爾(Yoaz Hendel)在內的觀眾對電影的問答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超過了預定的時間。
「這讓我非常高興」達爾說。「我原本擔心他們會覺得我在責備他們,但他們很喜歡,我收到了很多讚美。」
雖然達爾對這部電影在以色列取得如此大的反響感到欣慰,但他也期待能在國外上映,並已被負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紀念國際影片公司(Memento International)收購並進行國際發行。他樂觀的認為,影片提出的議題將引起各地觀眾的共鳴。
「他們在某種層面上是對的。」他談到故事中的派系時說。「他們自認為一路走來都是對的……希望大家在責備其他人之前,先看看自己。每一方都需要往裡面細細思索。」
新聞出處:JP
新聞日期:2021/07/08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
經文及禱告方向
 ̄ ̄ ̄ ̄ ̄ ̄ ̄
箴言21:1-2
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
彼得前書2:4-5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
在紀念聖殿被毀日時,這部電影正是時候,我們看到以色列世俗人士和宗教人士各別得掙扎,讓我們為著在以色列政治、宗教上不同派系的人禱告,惟有耶和華神衡量人心,願他們心中的純正及良善被主紀念,更求主光照他們能敏銳主的心意,領受啟示耶穌是彌賽亞,並起來建造屬靈的聖殿和靈宮,行神悅納的事!
大衛 馬丁 尼 茲 死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梗你報新聞】2020-NOV. WEEK 3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hyap1sgdfli0837ipjay4av
.
01. 查克史奈德《正義聯盟》黑白版,有望在IMAX大銀幕播映
預計在明年HBO Max登場的《正義聯盟》查克史奈德剪輯版,在上週釋出了一支《正義聯盟》黑白電影預告,曝光了更多新畫面及後製鏡頭;查克史奈德本人也在訪談中提到,自己只看過黑白版本的《正義聯盟》電影,並認為IMAX版本的《正義聯盟》,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版本。這似乎是在和華納高層喊話,敲碗讓《正義聯盟》黑白IMAX版本登上大銀幕。
.
02. 《終極戰士》系列電影第五部作品開發中
2018年上映的《終極戰士:掠奪者》,是《終極戰士》的第四部作品,但上映後口碑票房不盡理想,續集也跟著難產;根據外媒Deadline的報導,迪士尼正計畫推動《終極戰士》第五部電影,並找來《科洛弗10號地窖》導演 丹崔克坦伯格、《傑克萊恩》影集編劇 派屈克艾伊森發展全新的故事。目前這項計畫細節不多,但可能不會延續《終極戰士:掠奪者》的故事,另類作廢了原定福斯計畫發展的三部曲。
.
03. 《印第安那瓊斯5》明年八月開拍
年初傳出《羅根》導演 詹姆斯曼格將接手《印第安那瓊斯》系列電影的第五部作品,上週傳出電影將在明年八月開拍,同時也確定配樂將由傳奇配樂家 約翰威廉斯繼續操刀;目前電影定檔於2022年7月29日,若是八月順利開拍,等於是距離上映時間不到一年的拍攝和後製、宣傳期。
.
04. 《死侍3》編劇人選確定,MCU準備迎接第一部R級電影
根據Deadline報導,曾執筆福斯限制級動畫《開心漢堡店》的溫蒂與麗茲莫利紐茲姊妹,確定和漫威以及萊恩雷諾斯洽談完成,將擔任《死侍3》的全新劇本;報導內更強調《死侍3》將會是漫威影業所製作的第一部R級電影。目前導演人選有待確認,但不排出找回目前行程滿檔的《死侍2》導演 大衛雷奇回歸執導。
.
05. 《毒梟:墨西哥》演員 泰諾克烏爾塔,洽談演出《黑豹2》反派
縱使飾演黑豹的演員 查德威鮑茲曼在今年驟逝的消息,讓眾人措手不及,《黑豹2》的電影計畫仍持續進行中;根據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報導,漫威已規劃明年七月在亞特蘭大開拍,並積極與主演Netflix影集《毒梟:墨西哥》成名的墨西哥演員 泰諾克烏爾塔接洽出演反派,但尚未確認具體角色為何。此外,報導也指出「舒莉公主」莉蒂西亞萊特、「娜奇雅」露琵塔尼詠歐、「穆巴庫」溫斯頓杜克都將回歸演出。
.
06. 查寧塔圖加入環球怪物宇宙
環球影業在遭受2017年《神鬼傳奇》的挫敗,今年初《隱形人》意外成功後,對「闇黑宇宙」或「怪物宇宙」的開發仍躍躍欲試;上週傳出好萊塢巨星 查寧塔圖正洽談一部未命名的怪物電影,並與《龍虎少年隊》雙導演再度合作拍戲。目前「闇黑宇宙」包括萊恩葛斯林的「狼人」電影計畫外,還有溫子仁、《火箭人》導演 戴克斯特佛萊契、《霹靂嬌娃》伊莉莎白班克絲都有參與怪物改編電影的製作。
.
07. 昆汀塔倫提諾改當作家,將推《從前,有個好萊塢》小說版
昆汀塔倫提諾在2019年推出的第九部導演作品《從前,有個好萊塢》廣受好評;美國知名的出版集團哈潑柯林斯則在上週公佈,將與昆汀塔倫提諾簽下兩本書的出版合約,《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小說故事則是其中之一。小說故事將會把電影中的兩位主角故事講述更加完整,包括電影的時間前,以及在電影後半段描述兩人前往義大利拍片的歷程。
.
08. 《金牌拳手2》導演 小史帝芬卡普爾,有望開啟《變形金剛》全新系列電影
孩之寶日前才傳出將打造《變形金剛》和《特種部隊》兩大IP連動的共同宇宙,上週更傳出將展開全新的《變形金剛》電影系列;縱使談判尚未明朗,但孩之寶目前屬意導演人選由《金牌拳手2》導演 小史蒂芬卡普爾執導,等於是孩之寶直接和麥可貝的《變形金剛》系列說再見,迎接《大黃蜂》打下的良好基礎,發展一套全新的系列故事。
.
09. 《頑皮豹》再推新電影,《音速小子》導演接手執導
《頑皮豹》可說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在2006年推出的兩部真人電影,由史提夫馬丁主演,至今已有11年未有新作品,如今米高梅影業宣部電影將重新翻拍,並交由《音速小子》真人電影導演 傑夫福勒執導,《絕地戰警FOR LIFE》編劇之一 克里斯部雷姆納負責劇本執筆。這個版本的《頑皮豹》故事,將會與史提夫馬丁的版本無關,主角也是探長;有趣的是,新的探長因為頭部重傷而開始與一隻不會講話的粉紅豹合作辦案,並鬧出一連串有趣的笑話。這會是真人混合電腦動畫的全新體驗,不知道你期不期待呢?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大衛 馬丁 尼 茲 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這場暴動,源出於美國的種族問題,而種族問題雖非始於川普,卻在川普的任內,更加惡化,因為他不僅經常發表帶歧視性的言論,而且他的崛起,和他踏入白宮的過程,本身就是訴諸民族主義,玩弄族群意識,藉此收割個人政治利益的鮮明案例。或許有人還記得,在他從政之前,川普就是靠著猛打黑人總統歐巴馬的國籍,質疑歐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的,暗示他是非洲人,不是美國人,沒有資格選總統,引起軒然大波,才讓川普一砲而紅,登上了華府政治舞台。而當選總統之後,川普嘗到了種族主義的甜頭,更是變本加厲,不斷挑撥族群裂痕,曾經叫少數族裔的議員「回自己國家」,還暗挺白人優越主義者,這些見縫插針的舉動,都讓美國這個多種族國家的內部對立和緊張,不斷增溫,直到一名黑人之死,點燃抗議野火。】
{內文}
就像實境秀裡,事先喬好的橋段,或是慶典活動上,倒數計時的最高潮,當川普在白宮草坪上,喊出他是「法律與秩序」的捍衛者,白宮外層層疊疊的警力和國民兵,也宛如被下達無聲指令,開始向示威群眾進逼。
(美國總統/川普)
我是「法律與秩序」的美國總統也支持和平示威的權利,但在最近幾天,我們國家遭到了職業暴民,破壞份子 縱火犯 罪犯 滋事份子,以及反法西斯組織的攻擊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歷史悠久的一座教堂慘遭祝融,加州一名聯邦警察,非裔美籍的人民保母,遭人槍殺喪命,這些都不是和平的抗議活動,這些是「本土恐怖攻擊行為」
(抗議民眾)
我投降 別開槍 我投降 別開槍 我投降 別開槍
(美國總統/川普)
我今天已對各州州長下達強烈建議,出動大量國民兵,直到我們「征服街頭」為止,各地市長州長必須部署優勢警力,直到暴動止息,如果有任一城市或州拒絕採取行動,不能保護居民生命和財產,那麼我將出動美軍,迅速替他們解決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
同時,我也當機立斷,採取了保護美國首都偉大華府的行動,昨晚發生在這裡的暴亂是極大的羞辱,就在這一刻,我已下令出動成千上萬,重武裝的士兵 軍隊 和警力,來阻止暴亂 打劫 破壞 傷害,以及任意損毀財物的行為
一整個周末,明州黑人佛洛伊德之死,掀起的種族之火 吞噬了全美,但美國最高領導人,除了躲進白宮的地下碉堡避難,推文威脅示威者若闖入白宮,將會放狗咬人,然後和各地州長開視訊會議,批評他們不敢鎮壓太「軟弱」,不敢抓人像「傻瓜」之外,似乎再也拿不出更好的因應對策,或更恰當的發言,事實上,在這個最需要降溫 安撫,族群和解和人民療癒的時刻,川普所想得到最棒的點子,竟然是以暴制暴,把美軍部隊調來華府,打算以武力「征服」示威抗議的美國公民。
(CNN主播/古柏)
觀眾可能會想問,軍警為何會在那個時間點上,收到出手鎮壓的指令?答案是川普,想去拍照留念,等一下你就會看到,他想去拍照的地方是哪裡,總統希望把那些示威者趕走,──那些他自稱很支持的示威者,好讓媒體替他拍照,這不但可恥,而且很危險
(CNN主播/古柏)
隨行的有國防部長...還有新任幕僚長馬克‧梅鐸斯一群高官就這樣...東張西望地走到白宮附近的教堂,接下來你會看到川普在教堂前,到底做了些什麼,就在軍警部隊對著和平示威的人群,發射催淚彈 閃光彈 和橡皮子彈同時,有人拿了本聖經給川普,然後他就站在那裏,然後就沒了,就結束了,因為教堂已經封閉,(他說:)「美國很偉大,我覺得」,這就是他的拍照行程
(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
...這真的很可悲 變態 又軟弱
從瘟疫到種族衝突到衝突後危機處理,川普毫無擔當 一昧推諉,自吹自擂 叫囂恐嚇式的治理方式,到這一刻,看不下去的,已經不再僅止於他眼中,視為無物的主流媒體和在野政黨,川普的同黨人士赫然發現,過去三年多對於他的隱忍,並未換來川普的收斂或政治智慧的成長,當川普揚言派兵到各州鎮壓,現任國防部長艾思博一度公開抗命,宣稱「還沒到那個地步」,而主掌五角大廈長達兩年,去年主動辭職的前國防部長馬蒂斯,則是在一篇大西洋月刊網站上的投書中,以近乎痛心疾首的語氣,對川普發出最強烈的譴責。
(CNN主播)
馬蒂斯說:川普是我這輩子見過唯一一個不致力號召國家團結,甚至連假裝都懶得假裝,反而不斷製造分裂的總統,現在的動亂正是過去三年,他蓄意分裂國家的結果,也是過去三年,美國都缺乏一位成熟領導人的後果
(CNN主播)
馬蒂斯寫道:50年前我從軍時,宣誓要挺身捍衛憲法,帶我作夢也沒想到,如今美國部隊竟被總統支使,來侵犯人民被憲法保護的集會權利,更誇張的是,出兵竟只為了讓總統給媒體拍照,軍事將領成了他的背景...
或許是明知故犯,或許他渾然不覺,川普的「放狗咬人」「法律與秩序」等選詞用字,句句都踩在美國黑人民權的痛處,佛洛伊德遇害之前,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美之際,美國各地就爆發了多起,聳人聽聞的種族衝突案件,今年二月在喬治亞州,一名黑人男子在郊區慢跑時,因為被白人居民疑為盜賊,慘遭散彈槍連發擊斃,五月底 在紐約市中央公園,一名遛狗的白人女子,被公園裡賞鳥的非裔男子上前勸告
請她繫上狗鍊,女子竟然就打電話報警,宣稱遭到暴力威脅,這些事件固然有部分是疫情副作用,瘟疫放大了人心的偏見與歧視,但川普延續美國保守派,百年來操作族群意識的選舉策略,刺激白人底層的原始恐懼,挑起他們對少數黑人 拉丁裔的異己心態,再自封為「沉默多數」的代言人,收割白人選民手中的一人一票,幾乎已是美國政治現象學中公開的秘密,而其所導致後果,則是種族暴動在美國歷史中,如輪迴般 不斷重複 再重複。
(新聞旁白)
很多人看到這次鬧這麼大,或許會覺得非常罕見,但在1969年,全美各大城市曾經爆發更大動亂,抗議金恩博士遇刺
(馬丁路德金三世)
我父親並不想看見街頭暴動,但他的死 點燃上百城市...,超過一百個城市的種族暴動,當人們滿腔怒火 無法宣洩,又失去希望的時候就會輕易失控
(新聞旁白)
美國警察對黑人的差別待遇,不斷引發對立...(現場煙霧瀰漫...),像是1992年洛德尼金被警察毆打,掀起的洛杉磯大暴動,(震撼彈槍響),還有2014年密蘇里佛格森市,麥可布朗遭警誤殺事件...
(新聞旁白)
以及2015年巴爾的摩市,非裔青年之死引發的全城暴動...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大衛R.威廉斯)
在此之前,病毒帶來的瘟疫,已經對非裔美國人造成不成比例的傷害,接著種族主義的瘟疫又火上加油,我認為明尼亞波里斯這件事,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總統統川普/2016.9.19)
我要求這個國家裡,每一位非裔美國人都把票投給我
英國金融時報在評論中分析,川普有可能是為了選舉考量,刻意在種族情緒高張的此刻,煽動族群對立,來分散外界對他防疫不力的抨擊,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尼可拉克里斯朵夫,則是一針見血指出,疫情造成了全美十萬人命的損失,不見川普緊張,卻在白宮外出現和平示威人群時,十萬火急地召來正規部隊,當今白宮主人外厲內荏的性格,與不擇手段的兩手策略,在接下來五個月裡,會把美國帶向何種境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曼,在文章裡問的這個問題,讓人不寒而慄:如果川普今天不惜出兵對付本國人民,那麼到了年底,敗象畢露的川普在敗選前和敗選後,又會做出什麼樣的亡命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