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價北方文藝復興】
想想看,古時歐洲藝術品的價值到底該如何衡量?
比方上頭繡著聖經、神話故事或家徽,好掛在牆上美化、炫耀,冬天又能阻擋寒風兼保暖的掛毯或織錦值多少?製作精美的金器最昂貴嗎?貴族婦女必備的珠寶首飾是否天價?居家裝飾不落人後,一定要有的彩繪玻璃該花幾多錢?一張版畫或油畫又各是多少價格?
西元前三千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已經出現貨幣,藝術品的價值雖說無法完全量化,但在現代拍賣會上以美金、英鎊等貨幣敲出價碼時,還是反映了某些情況,比如時代潮流、市場熱度、特殊性質、稀有程度、技術層次、代表意義…等,大眾依此建立概念的同時,這價碼也會成為該藝術品履歷上另一項參考數據。
只是古代貨幣幣值並未全面流通、統一,從現代人的角度,要怎樣理解數百年前歐洲藝術品的價值?
之前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了一個很好玩的小展~『相對價值:北方文藝復興藝術的價格』(Relative Values: The Cost of Art in the Northern Renaissance)。由於規模真是小巧,光是找展間就問了數位工作人員,還繞了好幾圈,幾度錯身而過,結果原來躲在長廊兩側。
展覽中有62件16世紀北歐藝術傑作,同時附上相對價值說明。
這其中隱含原料珍貴性、製作時程、專業技術、藝術水準、地理區域和稀有程度之差異。透過讓現代人〝看得懂〞的相對價值比較,我們便能穿越時空長廊,走進400多年前的歐洲,了解藝術品在當時的各自身價,在腦海中構築出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交易市場輪廓與民生樣貌。或許也會讓你暗自掂量,看看自己是否買得起→就是我(舉手)。
====================
但這些相對價值從何得來?
專家們根據不同歷史紀錄,例如英國貝德福德郡(Bedfordshire)農民的財產清單、德國西發里亞(Westphalian)陶匠公會價目表、比利時法蘭德斯(Flanders)藝術家的設備租約,結合整個歐洲王室財產共同評估,多方交叉考量下,才訂定出藝術品相對價位。
撥開黃金、白銀和眾多歐洲各式貨幣層層複雜迷霧後,基準點被訂在1550年,彼時175公克白銀價值相當於一頭乳牛;約莫也是西班牙人已經在南美建立殖民地,發現大量銀礦,銀幣開始流向世界各地之時。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乳牛→當然是母牛,能夠每天產出牛乳製成牛奶、奶油和起司等各項副產品,不僅自用亦可出售,被視為是相當穩定的資產,對一般家庭而言,擁有一頭母牛也等同擁有一定財富。
因此175公克白銀的價值如下:
-乳牛一位
-倫敦或安特衛普熟練工匠35天的工資(→技術夠好,工作約一個月就可以把乳牛帶回家)
-倫敦或安特衛普一般勞工59天的工資
-5350個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黑麥麵包
====================
圖中這隻由白水晶為體,白銀鍍金,眼睛鑲嵌紅寶石的鳥兒,讓你猜猜能交換到多少隻乳牛?
答案是,275隻。
換算一下,即使是一個技術純熟的工匠,或許還擁有自己的工坊,門下有幾個學徒,依舊需要連續工作9625天,超過26個年頭才買得起。更別說即使踩在基座上,僅有30公分高的水晶鳥便可以換取147萬個以上的黑麥麵包。
水晶鳥的驕傲身價來自於其質材和技藝。仔細看,圓潤飽滿看起來好肥美(?)的鳥體呈現中空型態,好增加水晶的折射、通透效果;何況水晶在16世紀時相當貴重,根本與黃金等值。再者水晶具備極佳發光、透明特質,因為硬度極高,可用來切割、雕刻或鑽孔,要打磨成中空鳥形,更是需要精細工藝悉心雕琢。
透過大約440年前德國紐倫堡(Nuremberg)不知名工匠的巧手,將石英這種原來質感沉重的素材,轉變成輕盈靈巧的鳥兒,並創造了高雅的藝術性與價值。而到如今重點或許已經不是幾隻乳牛或幾個麵包的問題,而是荏苒歲月中,持續發散的工藝之美。
====================
展覽至2020年2月28日為止,最近有機會拜訪紐約的朋友們,或許可以前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來場〝北方文藝復興市調小旅行〞。喔對了,類似大都會或大英博物館這種大型美術館在人力或館藏部分資源眾多,基本上同時都會有多場特展進行,若能不受限於展覽名氣或規模的話,仔細尋覓,非常容易挖到寶~
當然還有其他有趣的北方文藝復興藝術品估價展出,敬請期待後續分享。
#TheMet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北方文藝復興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Fran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結果連大廳都有不一樣的花樣了 不過主要還是跑額外夢境的部分 反正玩得開心最重要w 大都會的飛飛樂倒是真的挺有趣 可惜沒法再多飛一會-w- ) 目前開放付費委託嘍~ 委託資訊&價目表: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RLnXyQiubw4HG46dn0...
大都會 價目 表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視產業關佢事
無線在亞視式微後,獨家生意,本港收益大減!近年首見泄,奇否?
不奇。與政府發牌有關。2016年4月1日亞視不獲特區政府績牌,就此完結這盤生意。本來近年『獨食』,該發過豬頭!
亞視生意唔多曉做,在社會上又唔知扮演什麼角色?投資者的想法,肯定與受眾有很大的差異。然而,前期的歷史是光輝的,尤其在七十年代始,任職無線電視TVB時,麗的電視RTV真是一個勁敵!難得有像樣的『敵人』,麗視日夜追擊,直擊無線,叫TVB上上下下每天提心吊膽,工作充滿能量,攪盡腦汁,殺出重圍,反而大賺特賺一。(這才是做電視,才是電視行業)。
事緣,無線在70年代,乘香港整個社會轉型,由轉口小港而成亞洲工商業大都會,內銷廣告飛躍猛進,市場營業部與節目、製作部加速發展,廣告價目曾經一年加價二次,客戶亦要乞求廣告位。這時,普遍以每千人次收視來計算廣告費值否其價。那是,廣告費便宜並不吸引,因為花的費用只換來小貓三數隻的觀眾量。反而,價高的廣告費,一除以數量龐大的受眾量時,反而價有所值。
那時代起,傳媒開始留意『收視』。收視報告,由4A,2A及電視台等聯合出資委託調查公司,以科學統計方法,錄得收視數據,以供廣告商、客戶,電視台參考,其實乃電視台的『成績表』,亦是其『續命單』。
無線電視一盤生意,當日養下千多名員工,成本大,廣告費不容有失。收視率,更不能跌。收視率是全港『總收視人口』的比率,其中包括:不看的人、收看無線翡翠及明珠台及收看麗的中英文台的人。30點,代表有30%總收視人口在那一段時期,正看某一台。另一中文台可能有10點,其他兩個英語台合共有3點,等於說:那時段開機人口達43%,還有57%是關上機的。
我們要看收視率,又要看收視分配率,即是與麗的『怎分天下』。黃金時段前期,怎高,佔怎大比例亦不論,稍後,九點半後,麗的『搶』了收視比例的一半,平分春色,高層黑起臉了,製作部:『一點也不放過』,市場營業部:『分秒必爭』!
麗的節目編排策略(戰略部)主攻九時半後無線節目EYT。認為香港觀眾好看戲劇,尚有興趣轉台多看一套。《歡樂今宵》直播綜藝節目在品種上吃虧了。這戰略有一定成效,《歡樂今宵》受壓力,大笨象難走位。多次『救亡改革』,最後只得加插《季節》等『肥皂劇』頂住。
這一段香港電視爭奪收視戰史,正好表現一條簡單道理。行業必須有競爭才有火花!經營者外行,必依靠專業人材主事,餐室不是只靠東主味覺,靠大廚專業廚藝才成功。孫子兵法:『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發電視牌者,當按照當前行業大形勢,以及香港人最大利益設想而發牌。多牌多台多競爭,觀眾有得選擇,專業人員有機會發揮,帶旺這個行業。
當然,投資者回報率可能暫時減少,但是,行業因此興盛起來,一條文創生機也。弄至今日況,唔關佢事?
大都會 價目 表 在 Fran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結果連大廳都有不一樣的花樣了
不過主要還是跑額外夢境的部分 反正玩得開心最重要w
大都會的飛飛樂倒是真的挺有趣 可惜沒法再多飛一會-w- )
目前開放付費委託嘍~
委託資訊&價目表: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RLnXyQiubw4HG46dn0nNYtIKF5A53yFv-TT2xNQzOrk/edit
『關鍵字』
人類:一敗塗地 風珀 吐司茶 多人
Human: Fall Flat 3D
#風珀 #人類:一敗塗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YuvKsIUxk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