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心得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年讀的這一本,應該是我過去二十年來的top 10。記得好幾年在大陸出差時,幾乎每個新創公司辦公室都會看到(有沒有讀我就不知道了😆)
https://dushuyizhi.net/out-of-control-失控/
(抱歉當時還沒認真寫心得)
身為科技雜誌Wired 的第一任總編輯, Kevin Kelly 有著超乎一般人的遠見,1992年他就說,機器會越來越像是個生命體,而生物學會越來越像是電腦工程。書中還有很多的事情是現在都看見的。他的書蠻硬的,但非常發人深省。他在2008年寫的一篇 “1000位鐵粉法則” ("1000 true fans") 在自媒體平台強大的時代中似乎被遺忘,但最近因這 NFT的盛行,又被找出來大量討論,並且佩服他的遠見
去年68歲生日之前他發表了68條人生的建議,今年生日快到了他又發表99條人生建議。我覺得蠻有趣的所以試著來翻譯給大家看看,如果有翻的不好的,可以提供你的版本喔!
***Kevin Kelly offers 99 pieces of good advice: "Being wise means having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https://kk.org/thetechnium/99-additional-bits-of-unsolicited-advice/
大家最喜歡哪一條呢?
1. 那個讓你小時候顯得很怪異的特質或許是你長大之後傑出的原因, 如果你仍保有它的話
2. 如果你懷疑自己是否能一次把所有的物品搬運要要去的地方,索性就饒了自己,分兩次搬吧!
3. 比起完成目標本身的重要性,你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成為什麼樣的人更加重要。人們在你的追思禮拜不會記得你的豐功偉業,他們只會記得你給他們什麼樣的感覺
4. 成功的法則: 不要過度承諾,然後總是做出超過所承諾的
5. 如果道歉帶著藉口,就不是真的道歉。如果稱讚帶著請求,就不是真的稱讚
6. 耶穌,超人,和德蕾莎修女從未創作藝術,只有不完美的人才能創造藝術,因為藝術是從破碎中產生的
7. 如果有人試著說服你某件事情不是老鼠會,那它就一定是老鼠會
8. 學會如何打稱人結。試著在黑暗中用一隻手練習。在你這輩子當中你會打這種結的次數,會遠超過你所能想像
9. 如果有件事在你認為會失敗的地方失敗,那就不能稱之為失敗
10. 不要被急迫感的壓力所控制,而是要讓真正重要的事情浮上檯面來
11. 經過一道閘門的時候,請恢復成原狀
12. 最棒的成就感,來自於投入在一件大家都還說不出名稱的事物上。如果你可以的話,做一件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事情
13. 一個陽台必須至少兩公尺深,否則會晾在那邊不用
14. 不要創作只為了賺錢,要賺錢以至於你可以創作。 好作品的獎賞,是必須做更多
15. 在所有的事物上,除了愛以外,先想好退場機制,想好終局。所有的事情,開始都比結束要容易
16. 培訓員工以至於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工作,但善待他們以至於他們都不會想離開
17. 不要想辦法讓別人喜歡你,要想辦法讓別人尊敬你
18. 成熟的基本態度: 只因為一件事情不是你的錯,不表示它就不是你的責任
19. 一堆爛主意的產生,是成就一個好的主意必然的過程
20. 所謂有智慧,就是擁有比而“答案” 更多的 “問題“
21. 在別人的背後稱讚他們,你會發現這會回到你身上
22. 所有一夕之間的成功,特別是任何巨大的成功,都最少要花5年的時間。用這樣的概念規劃你人生的時間吧!
23. 你有多年輕,取決於你上次想法被改變是什麼時候
24. 任何跟你要銀行帳號的人,你都要假設是來騙你的,除非他可以證明自己無辜。要他就明無辜的方式,是讓他透過你給予的連結來登入而不是他們去找的網站。不要在電話簡訊或是郵件中給予認證資料,你必須要掌控中間的管道
25. 持續的憤怒會讓你顯得愚蠢
26.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反之會讓大家都活在地獄中
27. 面對他人的責難,最好的回應是 “你可能是對的” -- 因為他們可能真的是對的
28. 人類歷史中最邪惡的行為,都是由真心相信自己在對抗邪惡的人所犯下的。所以當你在對抗邪惡時,請三思
29. 如果你不需要取得他人的認同,你就所向無敵了
30. 當一個小孩不停問你 “為什麼”的時候,最聰明的回答是 “我不知道,你覺得呢?
31. 要成為富足的人,就要積累那些錢財無法買到的事物
32. 成為你想看見的那個改變
33. 在任何的腦力激盪,即興演出,或是互相對答中,如果你對每一個加入的元素都是用一個遊戲的心正面回應,而不是否定然後論述自己的想法,你會走得更遠更深
34. 工作是為了成為,不是為了獲取
35. 不要借錢給朋友,除非你準備好要當成禮物送給他
36. 邁向一個從大目標的路程上,試著為每個小的里程碑慶賀,好像它就是目標一樣,這樣不管你最後走到哪裡,你都是勝利的
37. 平靜安穩是有感染力的
38. 其實一個愚蠢的人也有可能在大部分的事上都是對的,很多世俗的常理是真的
39. 切割東西的時候,要朝身體的反方向切
40. 給我看你的行事曆,我就可以說出你的優先順序。告訴我你的朋友們是誰,我就會說出你將往哪裡去
41. 當你要搭便車的時候要看起來像你自己會願意讓他上車的那種人
42. 思想別人的弱點是容易的,思想自己的弱點是困難的,但後者會讓你更有收穫
43. 做好充足準備,但行動時要俐落 (英文諺語measure twice, cut once)
44. 你的熱情應該符合你,但你的使命應該要超越你。要為比你更大的事物而努力
45. 如果你無法說出你急切需要什麼,那很有可能你最需要的就是睡眠
46. 在玩大富翁的時候,用你所能的去交易取得橘色的屋子,不要考慮公共建設
47. 如果你跟人借東西請在歸還時讓他的狀況更好清乾淨,削得銳利,或是把它加滿
48. 即使在去熱帶地區晚上也是會冷的,記得帶保暖衣物
49. 要讓一群人或是喝醉酒的人安靜下來,試著輕聲細語
50. 每天寫下一件你感恩的事,是最便宜的一種心理療程
51. 當人們指出你的問題時,他們通常是對的。當人們告訴你如何修正時,他們通常是錯
52. 如果你覺得看見一隻老鼠,多半的是真的,而且應該表示不只一隻
53. 錢的重要是被過度看重的。真正新的東西都不太需要很多錢,如果是的話那麼發明家應該都是最有錢的人。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通常大部分的創新突破都是資源不足的人所引發的,因為他們被迫要仰賴他們的熱情,堅持,和原創性來找尋解決方式。“缺乏”可能是創意的一個優勢
54. 請忽略別人對你可能的想法,因為他們應該真的沒有在想你
55. 不要按下鬧鐘的延遲鈕,那我會訓練你睡過頭
56. 永遠都說得比需要的還更少一些
57. 你被賜予生命,是要讓你發覺你在生命中有什麼獨特的禮物。當你知道自己的命定時,就會完成人生務。這不是一種矛盾的理論,而是人生的道理
58. 不要照人們有多糟糕來對待他們,要照著你有多良善來對待他們
59. 要改變你思考的方式最簡單的是改變你的行為,用改變思考去改變行為是困難的。為你想看見的改變而付諸行動
60. 你可以吃任何的甜點,如果你能限制自己只吃三口的話
61. 每次你與人接觸,請為他們帶來祝福。以致於下次你帶著問題找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很高興見到你
62. 壞事可以忽然發生,但好事都是逐漸發生的
63. 不要擔心你從哪裡開始,只要不停前進,你的成功會離你的起始點很遠
64. 如果你要解開螺絲,記得順時針是鎖緊,逆時針的鬆開 (英文有押韻的口訣)
65. 如果你遇見一個混蛋,請忽略他。如果你到處都遇見混蛋,請深入的檢視自己
66. 跳舞要用屁股的力量
67. 我們不是一些短暫擁有靈魂的軀體,而是一些短暫擁有軀體的靈魂
68. 要減少別人的愚蠢對你造成的困擾,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你對他為何如此相信,有更多的了解
69. 一個目標沒有時程表,就只是一個夢想
70. 人生中最大的收穫,不管是財富,關係,和知識,都是來自於複利效應的魔力,穩定而持續的增加。所以要富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持續增加1 %
71. 最偉大的突破常常被忽略,因為它們看起來都很費力
72. 人們在一場演講中無法記住超過三個重點
73. 我沒有見過一個我佩服的人,閱讀的書比我少
74. 最棒的老師,就是 “行動”
75. 有限賽局是為了輸贏而玩,無限賽局是為了繼續下去而玩。要追求無限賽局,因為它給你的回饋多半也是無限的
76. 所有的事情在變成簡單的之前都是困難的。所有的事情在成為一種突破前,都是愚蠢的主意
77. 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真的問題
78. 當你想法卡住時,好好睡一覺吧,讓你的潛意識來協助你
79. 你的工作是永無止境的但你的時間卻是有限的。你無法限制工作,所以你只能管理時間,時間,是你唯一能管理的事情。
80. 要成功,讓別人投資在你身上。要富足,請投資在他人身上
81. 孩子們都可以接受並且渴望家庭有規範。"我們家規定 xxx " 是父母訂立家規,唯一需要的正當理由。這也適用於個人訂立自己的規範
82. 所有的槍枝都是上膛的
83. 很多倒退的腳步其實是來自於躊躇不前
84. 現在是創造任何事物最好的時候,很多最棒最酷的創造,在接下來20年中都還沒有被發明,你還來得及
85. 沒有陰雨就沒有彩虹
86. 每一個你遇見的人,都會對於某個你一無所知的事情,有令人驚訝的深入認識。你需要做的就是挖掘出那件事情是什麼,因為常常不能從外表看出來
87. 你不是跟一個人結婚,是跟一個家庭結婚
88. 永遠讓別人得功勞,自己扛過失
89. 最所有的事情上都要節約,但在你的熱情上要奢侈
90. 要創作一樣東西的時候請保持餘裕,多餘的材料,多餘的零件,多餘的時間,多餘的收尾。這些多餘會為你的錯誤保留空間減少焦慮並且為未來的創作儲蓄,這是最便宜的一種保險
91. 很多事情不用完美也可以很美好,特別是婚禮
92. 不要讓你的email信箱成為你的待辦事項清單
93. 要打開纏繞的結,試著讓原本的圈圈拉得更大,把整團混亂變得更大更鬆弛,很多結就自己會打開。這適用在所有的電線,繩索,毛線等等
94. 當一個好的祖先吧!做一些讓後代會紀念的的事情,最簡單的就是種一棵樹
95. 擊敗對手最好的方法是成為他們的朋友
96. 選擇一樣簡單事物 ,任何事都可以,但非常的認真看待他,好像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或是全世界就在它的當中,這樣的認真會讓世界光明一些
97. 歷史告訴我們,一百年後,很多你認為的正確事情會是錯的。所以一個可以問問自己的好問題是 “我有什麼想法可能是錯誤的?”
98. 善待你的孩子,他們會選擇你的養老院
99. 這類型的建議不是法條,比較像是帽子,如果不適合,就試戴另一頂吧!
#KevinKelly
#要富足請投資在他人身上
#啊我改變想法了最喜歡第23條
#請寬容我不專業的翻譯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一個消息, KK書 邀請瓦基合作推廣,讓我有機會搶先試用到「KK書」這個全新的說書音頻服務。也藉由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的使用心得和一些想法。如果你看完後有興趣的話,購過閱讀前哨站粉絲的轉屬連結,可以免費體驗14天唷!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kkbox-book/
🎧免費體驗KK書14天VIP https://kkbook.fm/KoCu
.
#KK書基本介紹
.
「KK書」是KKBOX旗下的一個全新服務,提供15分鐘「摘要式書評」的說書App,就像是濃縮版的有聲書。主打的是讓你能夠在通勤時刻、家事時間、飯後時光,只要打開耳朵就能輕鬆聽書,隨時進入成長模式!如果平常有聽書習慣的朋友,應該也會聯想到德國的「Blinkist」和中國的「得到」,那麼KK書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KK書推出台灣本土的知識型訂閱APP,瞄準的就是台灣是中文市場中知識產出最自由的國家,而且透過中文的呈現方式,可以讓許多對英文怯步的讀者多了另一個接觸新知的管道。加上母公司 KKBOX 原本就具備了訂閱服務、串流技術、版權內容的長期經驗,所以他們投入這個新的影音生態圈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KK書把各種的書籍,分成不同的領域,包含:職涯發展、經營管理、財經行銷、科學新知、人文藝術、親子教養、身心發展、多元意識,甚至還有配合的 Podcast 專區。每一本書濃縮成10~20分鐘之間的精華,讓你可以用最短時間累積知識,找到每天的生活靈感。
.
#KK書的四個特色
.
我使用了KK書一個多月以來,覺得App有幾個地方做得很不錯。整體而言我會給它很棒的評價,底下我列出了四個項目,尤其是最後三個項目讓我感到十分驚喜。
.
1. 一個App好不好用,使用者介面會說話。以上面這張圖的《娛樂至死》這本書為例子,KK書的使用者介面就像是 Spotify 給我一種清爽、直覺的感受。另外,它具備快轉、倒轉、調整速度的功能,調速有1倍、1.25倍、1.5倍、2倍的選項,我自己喜歡用1.25倍速來聽。KK書在使用者介面這個項目拿到了基本分!
2. KK書的每一本音頻維持一貫的架構,每本書都會有一段開頭簡介和結尾整理,中間則是拆成5~8則的條列式重點,稱為「第幾K」的K書精華。例如,朗讀者會說:「第一K,傳播媒介的變換…」,每一K都維持在90~150秒的小段落,讓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朗讀到了哪裡。加上朗讀者的聲音都很有親和力,會不知不覺就連續聽了好幾本。這種有架構又有脈絡的整理方式,有助於學習和吸收。
3. 在上圖App介面「我的收藏」藏書單裡,你有沒有發現裡面有一本外文書《Creative, Inc.》?(這本書並非《創意電力公司》,恰巧同名)這本書尚未被翻譯成中文版,對一般讀者來說,等於跟這本書完全無緣了。所以最棒的是,這些尚未被翻譯的外文好書,也在KK書的選書範圍裡,讓你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聽到這些外文書的中文精華!
4. 還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KK書的每本書都附上了「書評文稿」的完整文字版本,跟朗讀者的說書內容一字不漏。就像上圖你看到的一樣,你可以點進每一個段落,閱讀完整的文字資訊。這個功能很方便的地方在於,如果你聽完一本書之後,想要快速回顧一些重點精華,直接切到文字版本,就能夠快速掌握和記錄重點,而不用再反覆一直重聽。這是我覺得跟其他APP比起來非常方便的功能。
.
#KK書新書的上架頻率
.
由於KK書是全新推出的平台,現在的藏書還有點少,所以書庫持續在增加中,目前的更新頻率是每週一、三、五會有新內容上架,一、三固定是K選的形式(5~8則K書精華,15分鐘話重點)。週五將不定期推出以書為主、但不同形式的內容,像是編輯聊書、經理人輕鬆聊等等,讓聽眾有更豐富、多元的選擇。以目前我的使用體驗和書籍的精華內容而言,我覺得KK書的未來發展非常令人期待。
聽15分鐘精華的好處
如果你平常沒有時間讀完整本書,但是又很想從書裡吸收知識、獲得啟發,那麼KK書就很適合你。它幫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濃縮了一本書的精華,用條列式的架構,讓你從「每一K」裡面快速學習最重要的部分。15分鐘是個長度適中的時間,如果剛好又讓你學到一個新知,
如果你平常已經有閱讀的習慣,那麼KK書也可以幫上你「挑選書籍」。像我自己平常每個禮拜至少讀一本書,有時候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下一本讀什麼」?尤其是當我想要挑選某一本書,但對內容到底紮實與否又沒什麼把握的話,如果可以聽到這本書的15分鐘精華,就能先在心裏有個底,如果真的有興趣再去找紙本書或者電子書來讀。
所以,KK書對我來說,可以幫我提高挑選和篩選書籍的精準度,如果我對這本書有興趣但是又猶豫不決,我就選擇先聽聽看,或者直接看這本書的書評文稿文字版。如果聽完之後就覺得不需要再細讀了,那我可能就省下了這筆買書錢。
.
#KK書的聊聊書 Podcast
.
在KK書APP裡面,我也在 Poscast 區發現了《KK編輯聊聊書》專區,兩個主持人會用輕鬆的對談方式聊一本書,他們認為:「透過書籍的選擇和分享,同時也是在塑造別人認識自己的方式」。我因為很感興趣,所以也跟KK書的小編問了主持人 Alien 和 Vivi 兩位的故事。
《KK編輯聊聊書》的兩位編輯平常都有大量閱讀的習慣,也都是KK書平台上多產的創作者。Vivi 是位產品經理,平常閱讀比較多工具類型的書籍,閱讀的目的以自我成長和增進專業能力為主,也比較擅長分享這類型的書籍。Alien 平常的形象則是一位理性冷靜的工程師,但讓人感到有些反差的是,Alien 選擇分享的題材以心理類為主,走「溫暖療癒系」的路線。
以《成功創意,不請自來》這本其實在聊「即興劇」的書籍來說,就是一本容易因為書名而被錯過的好書。由於 Alien 能以連結自己生活經驗的方式,在分享時提供相當感性的反思,作為訪談人的 Vivi 也意外接觸到了平常不吸引自己的書籍。
正因為兩位編輯平常的閱讀口味差異很大,《KK編輯聊聊書》就像是在開拓彼此知識領域的彊界。當我們選擇閱讀、分享書籍,為自己帶來收穫和改變的同時,也讓他人對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
.
#我聽了哪些好書精華?
.
我使用KK書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搶著聽沒聽過的書,而是先聽了我「聽過」的書。這樣一來,我可以知道K書精華抓得好不好,二來,還可以複習一下自己以前讀過的好書。
例如《FBI談判協商術》這本書的K書精華就抓得很精準,建立信任、仔細傾聽、設身處地、不輕易接受條件、不輕易妥協、不趕時間,聽完之後又讓我重溫了一次當初讀這本書時的收穫。我重溫的書還有《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透過渴望、意志力、化危機為轉機來打造新的習慣;重溫《心流》詮釋享樂和樂趣的差異,以及達到身體和工作心流的方法。
我聽的新書有《娛樂至死》,瞭解從古至今的各種媒體,如何透過娛樂的包裝手法控制了我們的思想,以及隨時要提醒自己,保有意志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也聽了《複利效應》,必須把目標轉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還要妥善處理障礙,才有可能不斷成長和突破。
.
#邀請你一起體驗KK書
.
KK書提供給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免費體驗14天VIP體驗」,即日起至2021/01/31,透過這個連結 https://kkbook.fm/KoCu 立即登入,就能免費體驗KK書的書庫裡所有的好書。開通體驗不需綁定信用卡,不會產生任何費用,也不需自行取消訂閱。歡迎加入 KK書 的臉書粉絲團,追蹤最新好書資訊。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先前在「一天聽一點」當中,曾經跟大家分享過一個主題,叫做「內向人如果做好外向事」。
在裡面呢,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哦,我有強調「運動」對於內向性格的人的幫助。那很多朋友呢就問我,那為什麼呢?
為什麼運動這麼的重要?因為可能對很多內向性格的朋友來說,你可能會有閱讀、思考、沈澱、放空的習慣,但是你就是沒有「運動」的習慣。
所以呢,我也被問了好幾次,我想就趁今天的「一天聽一點」來跟你分享,為什麼運動,對於「內向者」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是個內向者,你很清楚知道對你來說充電、對你來說讓你能量充滿,通常是透過靜態的模式,而不是透過追求很多的感官刺激,或者是借由跟人大量的互動,讓你感覺到能量充滿。
「感官刺激」跟「跟人互動」,可能都是消耗你的能量的。那麼呢,如果是靜態的,也就是說你的大腦活動,或者是你的大腦思維上面,相對於外向性格的人是更頻繁,而活躍度是更高的。
然而,事實上大腦喔,是一個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大腦占我們體重,大概只有2%;但是它卻用到我們身體能量的20%。當整個大腦動起來的時候,它每單位的細胞重量所用的能量,比盡全力運動的股四頭肌還多。
其實我們身上最大的肌肉群就是股四頭肌,所以呢,當你的大腦大量活動的時候,它的消耗能量,比你全身最強、最大這肌肉群,還要來得更耗能。
所以事實上呢,我們的大腦不能同時活化2%以上的神經元,一旦超過這個比例,我們的大腦能量補給,就很快的會被消耗完,頓時之間你就會馬上昏倒。
所以,因為這樣的特性,內向者是更傾向於花更多的時間,或更專注在腦力上面的活動。所以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的大腦就是這麼的消耗能量;而且你又大量的使用你的大腦。
你可以把你的大腦,想像成高速運作的工廠;然而,當這個工廠高速運作的時候,它所有的聯外道路、能源管線,是不是要更大、更寬?
因為沒有足夠大、足夠寬的聯外道路,你的原物料進不來;因為如果你沒有足夠大、足夠寬的能源管線,那這個時候你的工廠大量運作,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它跟本運不進來。
然而,我們要讓我們的大腦,不管是運送能量、還是運送原物料的聯外道路,變得更大、變得更寬,唯一的途徑就只能靠「運動」。
並不是運動讓你的大腦變得聰明;而是運動,它能夠拓寬我們的大腦的聯外道路。所以呢,再次強調喔,運動本身不直接提供給我們大腦氧氣和養分;但是它是讓我們的大腦,比較容易取得氧氣跟氧份的唯一,也是必然的途徑。
因為,運動會增加我們身體各部分細胞的組織血流,也因為運動刺激了血管的流量,而血管會因此分泌一種,強而有力的調節流量的分子,叫做「一氧化氮」。
當血流量變大的時候,我的身體就會製造新的血管,這些新的血管會更深入我們身體的組織。而這又相對的讓我們血液當中,所攜帶的氧氣跟養分,更容易的運送到身體的各個角落。
所以囉,你運動的越多,你的這些管線跟通路就會越寬、就會越大。透過運動產生的改變,是全身性的。如果我們只聚焦在大腦上面的話,你因為運動你的大腦的造影,會發現運動能夠增加你大腦當中一個部位,叫做齒迴裡面血管的血流量。
它的重要性來自於這個齒迴,是我們大腦當中,海馬迴一個很重要的部件。而海馬迴跟記憶的形成有關,所以內向的人,如果有養成運動的習慣,那麼不管在回顧、反思、記憶、沈澱、整理,這些都會有明顯的幫助。
那麼當你聽到這裡,如果你是一個內向者,不管你聽得懂、還是聽不懂,今天在內容當中,所談到了一些大腦的、生理的,這些專有名詞。
你只要記得一件事情,你的大腦是一個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你只有透過「運動」讓你大腦所需要的養分跟能量,才能有效的抵達。
然而也唯有如此,身為內向者的你,也才能夠好好的享受,大腦活動所帶給你的快樂跟滿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一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無論你現在已婚、還是未婚,有沒有親密的伴侶。嘉玲老師會透過這個工作坊,幫助你認識在關係裡面的自己,並且學會要如何經營好一份親密關係。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月26號的『幸福工作坊』名額也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在1月2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nX0Fy3k3Go/hqdefault.jpg)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心得 在 「很多知識只是長得像知識而已」是《極簡閱讀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參閱李家同先生的《大量閱讀的重要性》,或是Elon Musk關於大量閱讀的提倡,是可以比較清楚的體會到如何透過大量閱讀來逆轉環境的限制,特別是在目前我們學習資源極度匱乏 ... ... <看更多>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心得 在 [心得]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本書作者是李家同,之前在八卦版上常看到鄉民吐曹他的論點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覺得他提出了很多關於大量閱讀重要性的看法
比如說:布希如果在進攻伊拉克前有閱讀<喀布爾徹退>
裡的作者一句話:阿富汗是外國軍隊的墳場。 今天的局勢可能就不一樣了
這本書強調書一懂通,要讀通就要先大量閱讀、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加強邏輯的概念
雖然書中他把達文西密碼批成虎頭蛇尾,他用非常邏輯的方式在看這一本小說
稍嫌太嚴肅了點
評價:值得一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15.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