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悴逝😭外景辛酸誰人知
藝人高以翔在大陸外景節目的消息,在今天傳出,感到遺憾之外,對我們來說其實特別的有感覺,做外景節目的辛苦,很難言語形容。而今天是我們節目的首播日,『旅行心花漾』製作拍攝花了整整1年的時間,辛苦了一年之後終於要在今晚看到成果,卻在稍早驚見這個不幸的消息,其實是令人百感交加的!
【旅行心花漾】🧜♂️到底哪裡不一樣
2019年對小花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因為我在這1年正式邁入不惑之年 ,對於人生有兩個可愛的小孩其實已經非常的滿足。 但就是覺得生命若不活的精彩, 總覺得對不起生下我的父母,以及給我很多祝福的上帝 。所以我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全新製作了這個全新的旅遊節目『旅行心花漾』。 在目前台灣影視不景氣的狀況之下,做新的節目是很辛苦的。 尤其我們是以獨立製作的方式製作這個全新的節目, 沒有電視台,沒有電視製播公司在後面出資,所有的經費都要自己想辦法籌措,其中辛苦更是無法言喻 。
《20集的澎湖專輯》🏝️
史上第一次,完整的20集結目,作 從澎湖離島出發,完整介紹 。這個節旅行新花樣節目緣起主持人小花,在帶著小孩壯遊世界將近兩年的時間當中,在不同的國家,體會傳壯闊的山林,美麗的海洋與無限的景緻,在旅行的過程中同時感受,其實台灣有很多世界級的景觀,而這些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真的很可惜,所以希望透過全新企劃的外景節目,把台灣壯闊的美帶給觀眾朋友。而小花身為澎湖人,就從離島開始先介紹, 小島風光之後,在全面的介紹台灣各鄉鎮的風俗名情, 最後擴散到世界各國的異國文化。然而上帝是愛我們的 , 我們有一群很棒的節目製作團隊。劇組團隊在幕後協力,從前製到整個拍攝外景出班, 上山下海只為了把最好的畫面帶到電視前面分享給觀眾。
🍶無塑外景團隊🍴
而劇組外景出班 ,堅持無塑,不製造垃圾,不買瓶裝飲料,帶環保餐具等,其實讓攝影團隊吃足了苦頭,但大家從沒一句抱怨 。因為第一季澎湖專輯,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偏遠的無人島進行拍攝, 在烈陽之下一整天的工作,不買冰涼瓶裝水及飲料,只喝自己帶環保瓶是很不容易的, 當然也好幾次讓攝影師渴到叫不敢 ,但整個團隊 ,能夠全力 配合同心是真的非常令人感動的事情。
再來就是要感謝所有配合拍攝的朋友業者,為了我們的拍攝, 為了將最美的畫面呈現大家,協助我們完成 整整20集的澎湖專輯,真的是感謝再感謝。最感謝的就是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大大的協助我們,從拍攝的聯繫,到很多保護區的申請,以及禁航區空拍申請等,乃至經費補助,無不努力的協助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感謝遠東航空 ,山頂鳥hilltop, 標緻喇叭音響, 大大贊助我們拍攝,讓節目可以順利完成之作,澎湖科技大學海洋遊憩系及 很多沒有提到的朋友們, 無法一一唱名,但全都銘記在心。
謝謝接下來的首播,請大家全力支持,打開電視收看,給我們回饋與指教, 感謝大家。
全新製作旅遊節目【旅行心花漾】澎湖專輯
『節目EP01第一集首播』2019年11月27號晚上21:00
『節目EP02第二集首播』2019年11月27號晚上21:30
『節目EP03第三集首播』2019年11月28號晚上21:00
『節目EP04第四集首播』2019年11月28號晚上21:30
MOD愛爾達綜合台 CH300
# MOD愛爾達綜合台 #頻道300 #旅行心花漾 #澎湖專輯 #首播
#遠東航空 #澎湖縣政府 #山頂鳥 # HILLTOP #跟著小花去旅行
#銀海快艇 #黑曼巴
大陸劇不惑之旅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傳奇山徑又添精彩一章】
3500公里是怎麼樣的概念?
我在Google Map上試用「測量距離」功能,以香港為起點拉出直線,發現3500公里原來是代表著:東至關島,北至俄羅斯南部,西至印度中部,南至印尼南部。簡單來說,就是乘飛機也要五六小時的航程。
如果這樣的距離,用雙腿要走多久?
赫赫有名,橫跨美國東岸14州的「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簡稱AT)正是3500公里。尋常人打算徒步把它走完,得花上約半年時間。據統計,只有20%左右的人有毅力真的把它由頭走到尾。有工作在身的都市人,用分段形式把它按時走完,是比較務實可行的做法。若然用跑的話,目前最新紀錄,是由比利時好手Karel Sabbe在2018年以41天零7小時多創下。
AT自1937年建成後,日漸成為美國以至全球知名的徒步徑。曾經以為,AT如此有名定是因為風景優美吧。豈料在我看完Netflix紀錄片《誓破紀錄的Karl Meltzer》(Karl Meltzer: Made to Be Broken)之後,才發現事實似乎並非如此。這套片刻畫了Karl Meltzer以不到46天時間打破跑步穿越AT紀錄,過程固然極盡艱辛,但在鏡頭中我卻沒有看到像UTMB沿途的那種壯麗。事實上,早有人稱AT為「綠色隧道」(Green Tunnel),就是暗指這條步道景色單調。
就如劉禹錫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AT雖然沒有錦繡山河,但以步行或跑步形式挑戰的人日多,就使它在登山愛好者之間名氣暴漲。久而久之,以AT為主角的書籍、紀錄片以至電影就接連出現。
除了剛才提到的netflix紀錄片外,大家只要在amazon之類的網上書店一搜已可找到大堆關於AT的書籍及電影。談經歷的固然有,以實用角度教導後來者如何成功挑戰AT的亦不乏。當中最著名的,作家Bill Bryson就將挑戰AT失敗的經歷寫成A Walk in the Woods,於1998年出版;後來書在2015年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由港人熟悉的羅拔烈福及愛瑪湯遜等主演,台灣譯為《別跟山過不去》,大陸譯為《林中漫步》,但此戲在港似乎沒有上演了。
相比之下,華人作者關於AT的中文專著,我暫時只見有徐銘謙的一本。作者為台灣學者,她於2006年參加計畫獲選前赴AT學習保育、修築步道,並在2008年寫成了《地圖上最美的問號》。舊作絕版多年後,2015年她把書易名再出新版,就是《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
至於今次勾起我談AT,全因是超馬跑手Scott Jurek的新作North。Scott Jurek在2012年的舊作Eat and Run(中文正體版《跑得過一切》、簡體版《素食,跑步,修行》)在跑圈中早已一紙風行。事實上,Scott Jurek本身也是非常優秀的越野跑者,再加上他堅持純素飲食,身體力行地反駁了「茹素有損運動表現」的看法,大家當然會對他的飲食、訓練與出賽經歷有莫大興趣。
睽違多年,Scott Jurek終於有新作推出,而且是與妻子Jenny在2015年聯手挑戰AT的經歷。此書出版,記錄著又一位名人挑戰這條傳奇名徑。AT的名氣是從何累積而來,於此又見一斑。
征戰越野賽事多年,Scott已年過不惑。妻子Jenny,亦經歷了兩趟小產。在這情況下,他們都背上了各自的理由,希望通過一場挑戰去再度尋覓自我。
這趟旅程,跑的是Scott,駕車支援的是Jenny。有別於往日對待比賽的認真,他們這次挑戰相對隨心得多——Scott不單從未試路,甚至AT所穿越的14個州份,Scott也沒踏足過幾多。然而,基於這並非正式比賽,所以夫妻二人對此亦安之若素。
話雖如此,Scott畢竟是精英選手,他這次挑戰也並非「郊遊」,反而是銳意以46天的時間打破前人紀錄。那就是說:要連續近七星期,每天跑差不多兩個全馬,絕對是能人所不能的超級考驗。
不像《復仇者聯盟》,這裡劇透絕無問題——Scott當然如願打破紀錄。但當中如何克服傷患,堅持完成的種種細節,才是書的重點所在。此書的各個章節,由Scott和Jenny梅花間竹式分述,有點像「一題兩寫」的做法使敘述顯得更為新穎立體。
目前此書尚未有中譯本,但除英文紙本或電子版外,我推薦大家也不妨考慮將有聲版本一併買回來,因為朗讀者正是兩位作者本人。相信伴之以讀,諸君更能如臨其境。
原刊於2019年7月號《Sportsoho運動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