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知識繪本
抽書活動強勢回歸!
➡️ 地震來了!獨自在家的你該躲在哪呢?如果正在坐捷運的話又該怎麼辦呢?
➡️ 大雨來了!應該先做什麼事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呢?如果要移動的話怎樣可以避免危險呢?
.
《地震來了怎麼辦》
博客來|https://reurl.cc/95Z8Qa
《水災來了怎麼辦》
博客來|https://reurl.cc/ZjQxqA
.
#簡明卻又詳實的說明防災概念,以 #問答的方式呈現,有點玩遊戲的感覺邊玩邊記住正確的觀念相當北敗!我家哥哥猜得相當開心😆
講解的部分清楚說明防災時 ⭕️ 該做事情的先後順序 以及 ⭕️什麼能做 ❌ 什麼不能做。說明易於理解,小小孩也能輕鬆掌握!
.
之前一直在找這類型的繪本,但是要不是太嚴肅就是太過艱澀。這次看到這兩本個人覺得對於 #幼稚園 或是 #國小中低年級 的小朋友來說 #恰到好處又有趣!非常推薦大家不管有沒有抽到都應該要擁有啊~
抽獎資訊在下面嘍,祝大家幸運中獎
.
【#抽獎辦法】(抽獎活動已結束)
❶粉絲團及本篇貼文按讚
❷本篇貼文下tag一位朋友並留言「@小貓 地震水災不害怕!一起來認識正確的防災觀念吧!」
❸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抽獎品項】
《地震來了怎麼辦》或《水災來了怎麼辦》1本(隨機出貨)
感謝采實童書-找本書與孩子一起讀 提供贈書!
【#活動時間】
9/17(五)-9/20(一)
中獎者請儘速提供姓名、電話、寄送地址
獎項將由出版社寄出(寄送地限台灣本島)
.
#嘎咕的繪本探險
大雨大雨一直下繪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颱風天,大家還好嗎?你住的地方有沒有風大雨大呢?明天週一上班上課要注意安全唷!
年紀越大越宅的me今天依然是待在家,吃過早餐後就開始每週的例行性工作,吸拖地、整理備好一週食材、讓吵偉決定想我陪玩陪讀的教具或教材、瞪+罵月中父好意思給我去午睡一整個下午、好好做晚餐(因為早午餐都很混🤣)。
下禮拜有一些重要的工作行程,包括社團JPR自然發音共學打卡跟進度開始了,週二晚上10點會直播介紹小康軒教具和繪本,試讀和挑選年底三民書團書單,開箱研究新的美術用品品牌⋯
除了以上部落客身分的工作,還有白天的正職以及各種瑣碎的家務事,孩子和老公回到家後的家庭時間,把小孩送上床後就是另一輪工作的開始,一直到深夜(不小心睡著為止)⋯
我問過自己:嘿,那麼忙碌那麼累,妳快樂嗎?答案居然是真心不騙的:快樂!每一件事情都不假手別人自己親手完成,這份滿滿的成就感、這樣的快樂很有踏實感啊!
和我一樣的要不要舉個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每個週一對媽媽來說才是metime #至少早餐可以好好吃活可以好好幹
大雨大雨一直下繪本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暴風雨過後的天空,總是額外地明朗;接納情緒後的孩子,將會有更多勇敢。】
這是我第一次寫給兒子,有關「接納」的文章:
「孩子啊,我想跟你說:在人生的旅途裡,
有時候是風平浪靜,有時候是驚濤駭浪的。
當你遇到大風大雨時,你可能會害怕。
爸爸會告訴你的,並不是『不要害怕』。
而是要跟你說:『害怕是沒有關係的』。
爸爸會跟你在一起,陪伴著你的害怕,
一起感受你的害怕。
直到... 你感到比較好為止。」
記得我兒子在大班下學期,因為班上家長邀請,我們讓孩子一起去學習踢足球。但踢了一陣子後,有一天帶他到球場時,他突然跟我說他不想再踢了。
為什麼不想踢?一開始不是都踢得開開心心的嗎?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在團體練習時都搶不到球,而且還被比他大的哥哥們推到跌倒。
所以當時在球場上,我跟他說了以上的一番話。後來,他就有了一點勇氣,走地到球場上繼續努力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很多勇氣;有時候在孩子遇到困難、感到害怕時,他會逃避、哭鬧、甩賴、甚至生氣。
雖然我們的接納,也需要很多勇氣,但當我們願意接納現前這無助的孩子時,我們的勇氣,就會慢慢流到他心裡,幫助他漸漸長出面對害怕的勇敢。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跟孩子的內心,原來一直連結在一起,不曾分離。
當我們不接納,孩子就會委屈;但當我們接納,孩子就會感受到被愛。在被愛與接納的內心裡,害怕就會逐漸退散、恢復安定,並慢慢長出勇敢。
在孩子害怕的當下,有時候我們大人也會害怕。孩子害怕的是當下,我們害怕的是卻未來,害怕他以後會懦弱,會不勇敢,會沒有勇氣…
我們小時候在害怕時,是怎麼被對待的呢?在我記得的印象裡,是被大人責備和嘲笑。
在當時被大人這般對待下,我也討厭害怕的自己。於是在我內心裡,逐漸形成了一個害怕的冰山。
然後我結婚、生小孩,孩子漸漸長大了,有一天我孩子在我面前表現他的害怕時,無形中卻挑動了我內心的冰山,讓我討厭現前這感到害怕的孩子。
其實我討厭的不是現前這孩子,而是小時候害怕卻不被接納的自己。
當我覺察到這點後,我才知道「接納」有多重要。我不要再因為錯誤的應對方式,把我這輩子內心的冰山,再傳承給我下一代。
所以,我學習接納。當孩子有情緒時,我選擇接納。盡管,有時候這是很不容易的。
人生的驚濤駭浪,其實不在客觀的外界,而在主觀的內心。
孩子與生俱來的種種負面情緒,在尚未懂得如何控制與管理以前,既像驚濤駭浪,也像狂風暴雨。害怕、憤怒、難過、緊張、委屈、無助、焦慮、徬徨... 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體驗到的感受。
為人父母,做什麼才能幫助孩子從情緒中恢復安定?
就是用接納的態度對待孩子,
並用語言說出孩子現前感受與想法,
如故事中的例子,爸爸對辰辰說:
「你剛剛有點生氣是嗎?」
「你是因為害怕,才不想踢足球嗎? 」
當孩子的情緒被語言命名出來後,大腦皮層的前額葉就有辦法執行調節情緒的工作。然後,透過好奇與關愛的問句,釐清孩子為什麼感到害怕以後,告訴孩子:
「爸爸知道你害怕,但害怕沒有關係。 」
「爸爸會一直陪著你,陪你一起害怕。 」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但知道他的害怕,
而且願意陪伴他的害怕。
這樣,孩子就會被愛與接納的語言所感染,
心裡開始調適自己的情緒,逐漸恢復穩定。
孩子會不會馬上就變得勇敢,如同故事裡的情節呢?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同的孩子,需要的時間不同。
但接納孩子現有的狀態,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若我們能以此書常提醒自己,感受裡面的愛與包容,
或許就能成為孩子成長中,既穩固且溫暖的後盾了。
願我們也能從此繪本裡,找到內心更多的愛與接納。
羅寶鴻
(購書連結請至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