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Airbnb與 #AirbnbExperiences 之邀,而有了這趟「#馬祖 之旅」。出發前,我們看遍了近幾年介紹馬祖的影片與文章。在這段做功課的期間,常常驚豔於一幕幕美麗的 #藍天白雲 與一望無際的 #湛藍海水 。到了馬祖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由 #36座島嶼 所組成的列島,竟然有著超乎想像的多元文化與生活樣貌。
即便馬祖在我們心中,已是個用盡所有詞句也難以言喻的美好之地,但我們還是試圖捕捉一些元素,並形塑出屬於自己的「馬祖印象」。希望透過我們的觀察,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之後一起踏上這群如珍珠般散落於海面上的避世之島。
【#標語 】
以往做為軍事重地的「馬祖」,對於宣揚愛國教育的普遍手段就是設立「標語」。時至今日,肅殺氣息不復以往,這些舊時的標語反而成了重要的歷史痕跡,混搭上 #閩東式建築 後,更是馬祖獨樹一格的當地特色。
📍南竿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南竿 刺鳥咖啡書店
📍北竿 JUST coffee&hostel..家適咖啡民宿
📍東莒 找茶複合式民宿-Matsu東莒旅遊
【#海味 】
「乘風破浪」應該可以用來形容馬祖人的日常。搭著交通船通勤,往來台灣海峽的大小島嶼中,這是生活於馬祖才有的獨特記憶。除此之外,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下,穿梭於礁岩,尋找海洋所留下的食材,也是馬祖人許多人共同的生活經驗。如此與海洋相依相伴的生活風格,正是馬祖展現出的濃厚「海味」。
📍北竿 梅花公主號渡礁船
📍北竿 #大坵島
📍東莒 #大砲連
📍東莒 #神秘小海灣
📍東莒 #大埔聚落
📍東莒 #福正聚落
📍南竿 DAYSPRING.日光春和 馬祖﹝日光海岸﹞
🍽飲食🍽
夏季洪水期的 #閩江 ,攜帶富含養分的淡水入海,促進海中浮游生物的生長,而以浮游生物為食的貝類魚蝦也特別肥美。此時正適合來馬祖吃海鮮,餐桌上 #蠑螺 、#苦螺 、#花蛤 、#章魚 、#花枝 、#鰻魚 還有 #淡菜 ,應有盡有。
到了冬季,東北季風吹拂,此時氣溫適合釀 #老酒 ,將 #糯米飯 、#紅麴 、#白麴 與#水 充分混合後,靜置於壺中數週,最後經過過濾與煮沸,便成了香氣十足微酸的老酒。在寒冷的冬季,以酒入菜,來一碗「老酒麵線」,滋補又暖身。
📍南竿 林義和工坊
📍南竿 碧園~黑熊&喵の店~
📍東莒 馬祖東莒故鄉民宿
📍東莒 #御膳坊
📍北竿 芹壁鏡沃小吃部
📍北竿 魚之鄉魚麵行
⭐️大家在馬祖最好的友人馬祖有個周小馬 追淚人⭐️
#每張照片底下都有一些小故事喔
#Airbnb
#AirbnbExperiences
~~~~~~~~~~~~~~~~
#疫情期間 請大家🙏
#戴口罩 #勤洗手 #少出門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玩台泰找趣味就看來趣THAI北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的網紅Niketa Ko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hank you so much for watching! Thank you @prisha.wav for the first song ily Her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jlX_Ro2fmK02W7maf3uYA ...
大 嶼 海峽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WorkFace Taichung x WorkFace 廈門 !年會搶先看👀】富里小鎭的里山經濟學x 城市青年與未來鄉村的共創想像與對話
✍️「不是打造出只讓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島嶼,而是規畫出能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如日本社區設計界第一人 #山崎亮 在⟪社區設計⟫中談到,面對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狀,我們能以什麼樣子的創新切入突圍困境?
.
🙌這次WorkFace7週年年會,邀請到台灣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 總幹事 張素華,從深度參與以及輔導富里鄉的有機村成立、#六十石山金針花 產業觀光轉型之路的經驗出發,分享從立志打造結合農業、生活、自然生態及在地歷史文化的農村生活典範的核心願景;
以確立了「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為農會永續經營理念,到隔年推動富里鄉農會成為全台第一個加入「#里山倡議」的農會,如何推動當地居民齊心投入無毒有機農業,讓富里鄉的原先的一級農業成功進化為六級產業,吸引 200 多位青年返鄉,為富里鄉寫下精彩的農創傳奇,真正實踐里山精神!
近年所策畫舉辦的 六十石山金針花季、 富里稻草藝術季更是農創界頗具代表性的活動,甚至躍上VOGUE雜誌版面。
👉想知道一個默默守護環境的小鎮,如何透過創意與創新,讓世界看見?讓我們一同來上一堂「富里小鎭的里山經濟學」!
.
🗣同步揭曉的還有《海峽旅遊》雜誌社社長、村跑CEO 丁曉玲,分享自己的「熱愛」——熱愛是以夢為馬的浪漫,也是仗劍走天涯的勇氣,一路走來,創造都市與鄉村的對話連結,在城鄉之間,搭出來來往往的橋樑,並向都市人群傳遞鄉村場域下美好生活方式的各種可能。聚焦鄉村,啟動和輸出美好作為自己的選擇,在用對自己最有意義的方式在工作。
伴隨城市的浮躁,鄉村的變化,越來越多城市青年成為「返鄉青年」,尋找自我價值同時深入鄉村建設的浪潮中。城市與鄉村,並不是對立的兩個詞,青年始終不會放棄對理想的未來鄉村的期待。那麼,未來鄉村應具備怎樣的質素,我們如何才能到達未來鄉村呢?
🏃♀️村跑的全稱為「最美鄉村越野跑」,被譽為最小而美的跑步旅行品牌,歷經七年,宣導「在大自然中奔跑,感受新興的時尚生活主張體驗不同風景,追求豐富的生活體驗,獲得生命成長。」 WorkFace廈門,青年創新創業社群,踐行「青年創意助力城市發展,共建有獨立態度的廈門」。
👉本次共創分享,曉玲將與廈門在地數位青年 KOL,共同暢聊對未來鄉村的想像,以及到達路徑!
.
👥就像山崎亮說:「人被感動後,會讓人更關心自己身處的地方。」你,準備好迎接來自鄉土的體悟了嗎?一同參與WorkFace7週年年會,聽聽 素華 與 曉玲 一手建立起風土連結的深刻體驗!
超值早鳥票熱售中🌐 更多詳情詳見
活動頁面:https://fb.me/e/15DwH8USV
活動官網:http://workface.tw/tw/2021_annual
#WorkFaceTaipei7週年年會
-
大 嶼 海峽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渾水一片:還原香港海界爭議發展史】 (上篇)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過往在香港討論有關海洋邊界爭議,往往是香港以南的南海主權問題。事實上近年的焚船污染、明日大嶼、12人越洋、走私不斷等當下議題,都與海洋空間規劃、定界及海權問題有關,而香港早年殖民期的海界及海權作為各種海洋亂象之源,卻少有人深入探討。
翻查一系列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整理過往殖民地時期有關香港「含糊」水域爭議的發展史,揭示牽涉複雜的海洋邊界政治,除了作為當時中英政治角力的前緣,亦有助我們了解現時香港水域範圍的歷史脈絡及源起。
一條海界 兩個表述
殖民地時期早年,香港的水域範圍一直未有公開確實的版本,亦引伸出有兩種不同的界線表述。
於20世紀初,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香港地圖顯示,香港水域呈「方型」界線(square boundary )。根據一份關於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當時中方海關經常巡邏於以大嶼山以西大澳水域一帶(方型界線以外),似乎更視其為中方水域。然而,早在1901年英方已有向港督提及,按照國際上的海洋慣例,一般領海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寬度應為3海里 (three nautical miles),因而,香港領海界線應呈現為「彎曲型」(sinuous),比起「方形」範圍雖然多了大嶼山以西水域,同時卻損失了東南方一大片水域,作為最早期的香港水域範圍的兩個表述。
後續1911年修訂《釋義條例》(Interpretation Ordinance) 時,由於港督的錯誤公告字眼(wording of an incorrect Proclamation),令到香港水域繼續被闡釋為方型。
而這個錯誤的公告去到1950年被修訂。英方於1950年重新檢視與領海相關的條例,表示若沿用1937年英方對於《釋義條例》的闡釋,地圖所顯示的「方形」界線,只是英方租用中方領土的一條分界線(merely a line of delimitation of the area within which all territory was leased) ,並不是租用香港3海里以外的水域範圍(this did not mean that there was a purported lease of any waters outside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可見,內部確立「彎曲型」的領海範圍。
參考一份1950年關於香港水域的英國解密檔案 (1950 CO 537 6036 Territorial water) 中的英方外交部內閣大臣Jim Griffiths跟港督的電報來往中顯示,因當時中日關係惡劣,為了保持當時英方中立 (neutral) 的立場。英方亦想盡量避免中日雙方於香港水域範圍發生衝突 (Jørgensen N. H. B., 2019),早於1937年至1939年,英方曾經指示香港水域要跟隨國際慣例,將領海寬度收窄至3海里。無獨有偶,1950年修訂《釋義條例》,已有英方法律意見表示當時擔心如果國、共兩軍在新海界(彎曲型)及舊海界(方型)之間的位置發生衝突,將會造成英方外交上尷尬,要盡快修例避免尷尬事件。可見,英方變動水域邊界時明顯有其政治考量。
即使已修例,1952年當時國際法庭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有關英挪漁業案(Anglo Norwegian Fisheries case)的判決 (Jørgensen N. H. B., 2019),提及使用哪種基線方式來劃定領海的爭議,促使香港律政司重提「方型」領海是否合法地代表香港水域,但建議被英方否決。其後在1958年,即使英國外交部再次表示「方型」範圍只是表示港英領土的一條分界線 (all land within the line thus shown is Hong Kong territory),但同時亦保留方型界線,聲稱為免影響航空航線。
早年香港水域邊界一直未被確實,即使在法律層面上,英方內部確立「彎曲型」領海範圍的合法性。然而,其後英方一直未有公開與中國共產黨政權講述其水域範圍,或擔心會侵犯中國領海主權。可見,香港水域一直受到變動中的海緣政治影響,經常遊走在當時國際上認可海洋慣例(彎曲型)與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方型)之間。
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預言?
水域範圍、基線劃定的方法及國際航海權一直是國際外交上一個十分敏感的議題。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卻緊貼住中國的領海範圍,除了香港水域定界,船隻來往香港的航道亦一直是英方十分頭痛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有被冠上侵犯中國海權的「辱華」罪名。
中方於1958年第一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已經單方面將其領海範圍擴展至12海哩,英國宗主國當時內部表明會反對中方單方面的領海宣稱,擔心會發生圍堵香港水域的情況。
根據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中的電報來往,當時港英內部評估,認為中方擴展領海將對香港造成「海陸空」影響,除了會收窄飛機的航道、需要重新佈線電纜和無線電纜、亦會限制海軍的演練空間,大大影響香港的船隻來往,來往公海的航道走廊更會收窄到1海里(corridor of international waters could be reduced to about one mile),形容「接近完全圍封香港」 (almost completely envelope Hong Kong)。
隨著國際共識的改變,在1972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前夕,英方亦打算將國土領海範圍的3海里擴展至12海里。翻查另一份1972年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 (1972 FCO 21 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當時英方內部考慮這次擴展海界,應否包括香港殖民地,並計劃在香港附近水域進行海道測量 (Hydrographic survey),明顯想放風測試中方反應。
然而,根據英國外交部及港英的內部電報來往,英方雖然一度打算在翌年與中方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提及香港殖民地水域擴展,但英方內部亦指出中方定會反對香港的水域擴展至12海里,除了因為香港擴展會跟中國水域重疊,中國亦一直視香港為固有領土,不可視香港為獨立的行政個體 (separate entity),應該維持現狀,限制今次香港擴海界。
呼應早期50年代有關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擔憂,英方擔心如果掀起討論,更有可能令香港航道問題惡化 (a risk that any such discussion would vitiate the present adequate though limited freedom of passage)。按英國外交部理解,中方只不過默許船隻在不進入擔桿列島5海哩範圍的前提下進入香港;如果中國「執正嚟做」嚴格實踐其12海里的主權宣稱,則連博寮海峽都不能通行 (a 12 mile limit strictly adhered to in this area would make normal surface access to Hong Kong through the Lemma Channel impossible)。最後,英方外交部為免觸動到中方神經,加上「信唔過」中方 (their good will… cannot be relied on a year ahead),建議的對策卻是避免「打草驚蛇」(let sleeping dogs lie),絕口不提香港擴海界。
直到1987年,英國正式將水域擴展到12海哩,但香港並沒有納入被擴展的範圍。在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中,亦未有正式提及香港水域擴展12海里一事(Jørgensen N. H. B., 2019)。可見,面對中方進取的領海主權宣稱,英方在香港水域邊界問題上,尤其顯得無力。
香港「渾水」邊界的潛規則
面對中國擴海界後將會圍堵香港的擔憂,根據一份有關香港水域及其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1968 FCO 21 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當中牽涉中英雙方就香港海界爭議鮮為人知的權宜之計(modus vivendi)。
事緣1968年一艘美國貨船於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Lema Channel in the estuary of the Pearl River)被中方海軍的警告已入侵中方水域,檔案中有一份美國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局官員Thoms L. Hughes事後對中國共產黨於香港鄰近水域的主權宣稱(Communist assertions of sovereignty over waters in the vicinity of Hong Kong)進行一份內部評估報告,提到中方不時會「放生」來往香港的商船。
於50年代初,船隻可以經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水域,可謂當時的潛規則(local ground rule)。然而,在中方宣稱12海里領海後,於1959年曾發出達20次警告,外國商船透過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期間入侵中方水域,並禁止一切外國船隻通往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評估報告中亦提及多次美國商船及軍艦通往香港遇上中國海軍的事件。
然而,中方不但少有採取實際軍事行動,多是「口頭」表示抗議及警告外國船隻侵犯中國水域,更沒有對外公開批評數次入侵事件。就以上例子,美方評估中國當時並不是新的「強硬路線」宣示領海主權(new harder line from Peking),只是由於過多船隻進入萬山群島內沿而作出的回應(is a reaction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ssages through the interior Lema Channel)[萬山群島內沿被中國視為內海]。
而當時美方估計中方「放生」的動機,很可能取決於政經考量,其一為不想失去香港作為(kill the goose)來往外國商船主要來往中國的航道,以及香港為中國帶來的外匯,而另一原因則是避免發生中國海軍與美國軍艦於海上起衝突。
此外,除了英方一直未有公佈香港水域邊界,中方一直並未有公開宣稱香港以西南的珠江通道12海里的精準劃界(public silence regarding the exact limits of its claim)。中英雙方基於政治考量,對於香港水域劃界及航道,更被美方稱靈活的實用主義(flexible pragmatism)。
而美方認為英方亦知悉船隻來往香港的「後路」,根據一份英方未被公開的非正式文件( informal note)顯示,除了船隻背後的註冊國家將成為影響進入香港的政治因素,英方更提及最合適的接近香港水域的航道,是經萬山群島以南以及擔桿頭島五海里以外(keep to the south of the Lima Group and five miles or more off Tam kan Head),港英政府早於五十年代,已廣傳這份文件到商船公司及中方,有共識地默許外國船隻經香港東南方水域,作為當時來往香港的「後路」。
可見,比起香港陸上的邊界,早期香港水域由定界、擴界到圍堵,可謂「渾水一片」。而當中牽涉複雜的海緣政治,亦顯示香港水域並非一條確確實實的邊界範圍,反而是中英雙方的妥協空間。而後來香港水域邊界將如何落實為現時版本?當中牽涉多少談判?而所引伸的一系列有關領海執法權以至政府管轄權的問題,將揭示香港水域日後跨境執法以至逃犯移交的爭議。(下集待續)
參考資料
Jørgensen, N. H. B. (2019).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s Waters and China’s Baseline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cean Law and Policy, 4(1), 1–27.
1950 CO 537/6036 Territorial water
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
1968 FCO 21/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
1972 FCO 21/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1974 FCO 18/154 Hong Kong territorial waters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大 嶼 海峽 在 Niketa Ko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hank you so much for watching!
Thank you @prisha.wav for the first song ily
Her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jlX_Ro2fmK02W7maf3uYA
Social Link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iketakou
https://www.instagram.com/capturedbyniketa
Here's a video wit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staurants we went to and the places we visited during a three-day trip! One of the best trips I've even went on :) Missing everyone x
Meichu Vlog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UE3j9l9dA
Cinematic Penghu Vlog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fm3JgNeds
Time stamps
00:09 Day 1
01:12 Central old street 中央老街
01:31 Brown sugar cactus ice 黑糖仙人掌冰
01:36 Longmen beach 龍門沙灣
01:55 Moses' shop 摩西小舖
02:04 Moses parts the sea 摩西分海
02:46 intertidal experience 夜探龍宮 潮間帶體驗
04:34 Night view at Sanxian Pagoda 三仙塔夜景
04:53 Day 2
05:04 Dongyuping Island snorkeling 東嶼坪浮潛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薰衣草森林珊瑚礁
05:42 Blue Hole 藍洞
05:53 Dongji Island 東吉島
06:49 Aimen Beach barbecue 隘門沙灘燒烤
06:53 Firework festival 澎湖花火節
07:12 Day 3
07:23 Xingren diving center 澎湖興仁潛水訓練中心
07:38 Daguoye Columnar Basalt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
07:48 Erkan Historic Village 二崁陳家古厝
07:53 Whale Rock 鯨魚洞
Penghu is an archipelago of 90 islands and isle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s known as the pearl of Taiwan. Firework shows are hosted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Snorkeling, scuba diving, and canoeing are all common activities found throughout the islands. It is easily accessible as you can arrive by boat or plane. Visit Penghu for its diverse marine ecology and its scenic beauty :))
澎湖是在台灣海峽由90個島嶼和小島組成的群島,被稱為台灣明珠。 每年春季和夏季會有花火表演。 浮潛,潛水和劃獨木舟都是島嶼上常見的活動。澎湖旅遊散散心可以看見多樣化的海洋生態和美麗的風景~
#澎湖 #澎湖旅遊 #TaiwanTravelVlogs #scubadiving #snorkeling
大 嶼 海峽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中國 與 #日本 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把時間推到日本首相菅義偉在4月17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舉行美日領袖會談,聯合聲明中明確載明 #台灣 ,其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不過,事隔不到1周,就在4月20日菅義偉接受備詢時澄清,上述聲明「根本沒有預設軍事參與」,並強調,日本自衛隊不可能投入任何環繞台灣的軍事突發事件。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有分析人士指出,雖說日本可以向美國提供後勤支援,但若中國企圖以武力犯台,日本憲法將不允許日方參戰。由這件事看出菅義偉跟美方發表聯合聲明後,內心充滿煎熬,所以在相隔一周之後立刻向中國大陸示好,但是這樣真能安撫老共嗎?日本與中國現在的狀態又是如何呢?
根據維基百科中日關係是這樣說的,中日關係(日語:日中関係〔日中關係〕/にっちゅうかんけい),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在漢唐時期,中華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間發生了多次軍事衝突及全面戰爭,形成了戰後兩國的政治格局並影響了以後的中日關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日本在1952年與中華民國恢復外交關係,直到1972年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兩國關係稱為「戰略互惠關係」。
中國和日本的經貿往來早在「關係正常化」之前便已開始。1972年雙方「恢復正式邦交」後,兩國經貿關係也從以往的「半民半官」轉變為「官民並舉」。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又進入了新的發展期。1978年中國和日本的貿易額是50.8億美元,1980年上升至84億美元,1983年達到100億美元,1987年貿易額迅速發展到156.5億美元,在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間貿易額增加3倍。
到了2004年日本對中投資4900億日元中國成為日本第三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和居第二位的美國僅相差100億日元。在兩國關係艱難的2005年,日本對中國投資達到新高,較2004年上漲了19.8%達到65.3億美元占日本對外投資總額的15%。日本對中國投資主要涉及電子、纖維、汽車製造及配套企業、食品加工和金融保險、物流、市場調查、諮詢、廣告流通、飲食、美容美發等服務業等領域。2005年下半年日資汽車在中國轎車市場份額已接近30%。至2005年末,在中國日本企業達3.5萬家。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公司2018年在中國至少有7400個工廠設施,這些在中國的製造廠出售價值高達2520億美元的產品,其中70%在中國市場銷售,17%回銷到日本。
其中以武漢的本田汽車裝配廠為例說明日本企業要滿足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商。豐田、日產和本田各自在中國至少有3個研發中心。從政治到經濟可以看出日本與中國之間密不可分,甚至難以脫鉤,那麼未來兩方的走勢又是如何呢?
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日本與台灣的關係,根據維基百科講述臺日關係史,是指臺灣歷代與日本歷代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關係。雙方自十六世紀即有相互來往,並建構了各式各樣的關係。臺日關係可分為幾個階段:1895年前明鄭與清朝統治下臺灣與日本的關係、1895至1945年臺灣做為日本殖民地與日本內地之間的關係、1945年後中華民國統治下的關係。
從民間角度切入,日本與台灣的兩地人民互動友善,而且從311大地震台灣對日本的捐款高達200億日圓,可見雙方關係的良好。
從經濟貿易觀察到,日本是台灣第3大貿易夥伴,而台灣則是日本第4大貿易夥伴,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692.8億美元,台灣對日出口為234.0億美元,進口為458.8億美元,台灣對日貿易逆差是224.8億美元。
從政治面來看,根據大紀元報導,日本最新外交藍皮書指出,關於台灣的記載延續去年立場,認為台灣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雖說日本在外交藍皮書上說日台關係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國大陸武力侵犯台灣,日本將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
最後來談談 #釣魚台 ,釣魚臺列嶼是位於東海南部、台灣與八重山群島以北、沖繩海槽南端西北方向的一組島嶼,由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及岩礁構成,總陸地面積6.1636-7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釣魚臺之面積3.82-4.38平方公里(潮差變化),高363公尺。19世紀末期至太平洋戰爭期間曾有日本人定居,惟現今各島均為無人島。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皆聲稱釣魚臺列嶼為其領土,引發一連串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認為釣魚臺列嶼依地理、歷史和法理均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明清海禁),屬台灣附屬島嶼。日本稱其為尖閣諸島,日本政府認為島嶼按歷史及國際法均屬於日本固有領土,歸屬西南諸島一部分,不存在領有權問題。一個釣魚台引發中日台三方角力,究竟它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大 嶼 海峽 在 Niketa Ko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hank you so much for watching!
Social Link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iketakou
I went to Penghu over the past weekend with some friends from Tsinghua Weikong college :) Watch to explore Penghu with us!!
Time stamps:
00:11 intertidal experience 夜探龍宮 潮間帶體驗
00:27 cactus ice cream 掌上明珠 仙人掌冰
00:35 night view at Sanxian Pagoda
00:43 Dongyuping Island snorkeling 東嶼坪浮潛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薰衣草森林珊瑚礁
1:07 Blue Hole 藍洞
1:15 Dongji Island 東吉島
2:09 Aimen Beach barbecue 隘門沙灘燒烤
2:35 Firework festival 澎湖花火節
2:43 Sunrise at Moses parts the sea 摩西分海
4:00 Chingluo Wetlands 青螺沙嘴
4:16 Zhongji clay oven rolls 鐘記燒餅
4:19 Chingshin seafood 清心飲食店
4:30 Xingren diving center 澎湖興仁潛水訓練中心
4:50 Daguoye Columnar Basalt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
4:56 Erkan Historic Village 二崁陳家古厝
5:14 Whale Rock 鯨魚洞
5:29 Tongliang Great Banyan 通樑古榕
5:38 Houliao Heaven Road 後寮天堂路
Penghu is an archipelago of 90 islands and isle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s known as the pearl of Taiwan. Firework shows are hosted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Snorkeling, scuba diving, and canoeing are all common activities found throughout the islands. It is easily accessible as you can arrive by boat or plane. Visit Penghu for its diverse marine ecology and its scenic beauty :))
澎湖是在台灣海峽由90個島嶼和小島組成的群島,被稱為台灣明珠。 每年春季和夏季會有花火表演。 浮潛,潛水和劃獨木舟都是島嶼上常見的活動。澎湖旅遊散散心可以看見多樣化的海洋生態和美麗的風景~
#澎湖 #澎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