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溝通技巧 /職場工作《溝通的方法》】
「有限遊戲有邊界和輸家,但『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
無邊界,不對立,能讓雙方的關係持續發展下去。」
試問,假設主管怒氣沖沖,揪著領子質問:「你這企畫書寫這麼久了,怎麼還沒弄好!?」身為一位孤苦無依的社畜,你該做出以下何種回應?(單選題)
(A)一巴掌拍開主管的手,傲慢整理衣領回:「我這件襯衫是亞曼尼的,要價十幾萬,你這個中年危機地中海賠得起嗎!?」
(B)摀住耳朵唱我聽不到我聽不到啦啦啦~催眠自己進入有獨角獸和棉花糖雲朵的幻想世界。
(C)一言不合立刻辭職,加入連千毅與鄧佳華的直播頻道,不怕主管找碴,因為你家就是黑道。
(D)腦中跑過臨死前的走馬燈,猛然想起《溝通的方法》第35頁,以回應情緒→確認事實→明確行動之「反向敘述三步驟」安撫主管,覺察問句後的隱藏訊息,準確判斷主管期待的答覆,順利脫險,繼續混水摸魚一萬年到下次死期來臨。
答案當然是C啦!不要徒勞無功轉鉛筆了!考試猜題選C的正確概率最高好嗎?何況做直播賣假貨多好賺,一秒鐘幾千萬上下耶~(如果明天沒看到我,可能是被道上兄弟灌水泥沉到海裡惹)
咳咳咳好的(爬上岸)~無論你喜不喜歡、擅不擅長與他人建立關係,「溝通」是社會人不得不面臨的課題。在工作中,我們得想辦法遊說主管幫忙加薪、主持一場盡量讓同事保持清醒的會議;在生活中,光想知道男/女朋友晚餐要吃什麼?就得學會讀心術通靈以至於觀落陰,買錯便當馬上見到花田對岸的阿祖勸你回頭是岸(好不容易醒來卻發現快被送進焚化爐了)(喂喂)。
也許你會怨嘆父母師長從未教過溝通技巧,便殘忍地把我們推進社會這個大染缸...拜託!你覺得他們知道「溝通」兩個字怎麼寫嗎?許多人連講人話都做不到OK?不然愛在心裡口難開、詞不達意、嘴笨這些話哪來的?
而本書《溝通的方法》拋給全天下木訥寡言、不擅言詞的人一道救命索。作者本身是位社會歷練豐富、閱歷廣泛的創業家,她沒有顯赫背景和亮眼學歷,從最低層一步一腳印幹起,與三教九流打交道的過程中,學會游刃有餘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是那種「連結」)。
具有「發展性」的關係必須建立在真實信任上,才能成為有益人脈。故作者秉棄舌燦蓮花的油膩話術,以心理學、人類學、認知科學為基礎,融合個人實戰經驗,建構出一部條理分明、鉅細靡遺的系統化「溝通指南」。
依據三萬多人的工作經驗談,書中提供上百個實際案例和具體可行溝通建議,並拆解了十八個應對複雜狀況的溝通場景,讀者可任意拾取單一方案或綜合運用多種回覆模板,適當應對職場與日常中的難題。
比如首章提到,溝通的先決在於「傾聽」,「傾聽」並非聽過就算,需要「結構化傾聽」,辨別對方陳述的是「客觀事實」或「主觀情緒」?才能回應符合期望的答案。
例如女朋友說:「老闆『總是』讓我加班。」
嗶嗶嗶注意了!這題是陷阱題也是送命題!書中提醒:「總是、老是、每次、經常、永遠」等類似詞語在於宣洩情緒,是「情緒路標詞」。對話中一出現「情緒路標詞」,代表對方在抱怨、發洩負面感情,所以不要義正嚴詞提供具體建議,要先安撫他的心情,後續對話才有開啟的可能,也能提高生還機率!!
又如,為了讓溝通新手易於識別、判斷溝通對象的風格,因人制宜,採取不同溝通方法。書中將人類大致分為老虎(控制型)、孔雀(表現型)、貓頭鷹(謹慎型)、無尾熊(溫和型)和馬來貘花豆型(並沒有最後一種)。
老虎型偏好直切主題,別囉囉嗦嗦;孔雀型熱愛肯定讚美,而老虎孔雀型的複合型人呢?請送他去木柵動物園...呃不對!是令其在自我表現之際,也獲得掌控感。亦即,明明是你決定的方案,卻讓他覺得是自己下了一個很棒的決策,事情便能順利通過可喜可賀!
以個人遇過的主管為例,私以為好大喜功的孔雀型上司最容易處理,但「高帽子人人愛戴」這招拿到慢熟、研究型的貓頭鷹型上司就完全不管用,甚至會碰一鼻子灰,只好不戴高帽改戴綠帽(不對!!)。
究因貓頭鷹型人格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規矩,不隨便誇人,亦不輕易接受誇讚,除了主動、適時地提供大量資訊和工作流程,讓他有足夠的正面證據相信你,下放權力之外,讚美的突破口需如書中所言的技巧之一:「尋找對方與其所在群體之差異性。」
例如我虛偽讚美貓頭鷹嘿美(咦)上司你太厲害~太強惹~他只會白眼一翻要我廢話少說嗚嗚嗚;但換個角度,改讚許嘿美行事嚴謹,乍看嚴格其實處事公平,嘿美便露出淡淡的得意微笑顆顆顆抓到要點還不是暗爽在心(被巴頭)~
人家韓團BLACKPINK是人間香奈兒和人間YSL,《溝通的方法》則協助你化身對話界的福爾摩斯(氣勢好像有點弱)。作者將浮動於人際間,捉摸不定的微表情、讀空氣、潛規則等抽象內容一一形象化、具體化、公式化,並仔細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內容飽滿紮實,無冗詞贅句,每句都寫在要點上。讀了這本優秀的工具書,彷彿拿到人生的攻略秘笈,只要對話能持續進行,『溝通』便是一場無限遊戲,暫停、快轉、通關皆操之在口/我(快輸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AB」)(透露年紀)~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溝通的方法》,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想用溝通技巧解決什麼難題?例如:
「《溝通的方法》:在談判上攻無不克、無往不利,說服郭台銘把存款全匯到我的帳戶!!(嗶嗶嗶快叫警察)」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0/2(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10/3(日)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溝通的方法 #脫不花 #天下文化 #得到APP聯合創始人與CEO #溝通技巧 #職場工作 #人際關係
📖博客來:https://bit.ly/3B1ZGY5
📖誠品:https://bit.ly/2Y5pUKS
📖天下文化:https://bit.ly/3ukd8E8
📖momo:https://bit.ly/2XX8JuF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浪哥Holi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浪哥心中一直想復活的3款遊戲 當年玩得很瘋 , 又有品味的幾款遊戲 1: SD鋼彈 可以稱上 真正的3維度競技遊戲 再加 上推進器的控制 刀戰時的掌握 都稱得上一流的全方位競技遊戲 再加上那可愛的SD扭蛋 怎麼不復活一波呢? 2: 蒼天 真正的三國遊戲 爾虞我詐 互相掣肘 有最精采熱...
天下 第 一 招 場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所有恭喜我的朋友我收到了我只是一直沒時間回
#阿母啊除了結婚紅毯我要走金鐘紅毯了
一直忙到小孩都睡了,終於喘口氣,從床上爬起來寫下這些文字。
前幾天小妞想要擦指甲油,我買了兒童也可以用的光療機,如她所願把十根手指塗上五顏六色,她也幫我十根手指都做了奶茶色的光療。然後我才驚覺,我不知道怎麼卸除。
趁他們開學不在家,今天下午我找到誠品指甲油專櫃,請教怎麼把光療去除。
專櫃小姐用我的手指示範,就在我的手指包著藥水、兩隻手動彈不得的時候,接到未來媽媽監製Sonia的電話,我慌亂空出一根手指頭,按下手機,欣喜的聲音傳來:「姐!入圍了啦!最佳編劇入圍了啦……」
「我…我入圍了嗎?」整個腦袋鬧哄哄,瞬間當機。
「對啦!對啦!入圍編劇裡只有妳是一個人,妳超酷的!!!妳人在哪裡啦?」
我…我在指甲油專櫃,很害羞講不出口。
雖然我也不知道得知入圍的場景應該要在哪裡會比較符合金鐘獎的氣質。
接著,我就在指甲油專櫃,哭了起來…(實在太奇幻的場景,專櫃小姐也好高興,她說我走紅毯她要免費幫我做指甲)
謝謝 #未來媽媽
謝謝 #淑娟姊 #林知秦Sonia #湯宗霖antoni Antoni Tang #黃江豐豐哥 #吳建新 AFuWu導演 #何佳真 #曾齡萱
謝謝金鐘評審雖然不知道是誰但是好謝謝你們,我給你燉一鍋我的招牌肉骨茶湯好嗎?
謝謝 文化部的輔導金支持
謝謝所有為未來媽媽付出過心力的工作伙伴。
同時,恭喜我親愛的郭沁學姊
最率真、最美麗的
#劉品言EstherLIU 入圍最佳女配角
一個下午恭喜的電話、簡訊一直來。
活在社交邊緣的角落生物我,受寵若驚,哭了一遍又一遍。
老媽興奮說她好想騎著腳踏車揮著旗子昭告天下,旋即又問我:「啊那個是什麼獎?」
「金、鐘、獎啦! 黃金的金啦、時鐘的鐘啦!」
寫了二十年,第一次入圍金鐘獎,好像應該是生命中很特別的一天,但是依然是很家常的一天。
整個傍晚如常忙碌不堪,是一個媽媽,一邊掉淚一邊切菜、煮飯、燉湯。
迎接小孩放學、洗澡、洗碗、擦桌、弄吃藥、看聯絡簿、哄睡覺……
深夜靜靜看著 #第56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入圍名單
上面有我崇拜的偶像溫怡惠、還有我尊敬的學長楊雅喆、找我寫第一檔八點檔的導演鄧安寧。
我真的與有榮焉。
想要謝謝好多人….好多好多……家人、閨蜜、姊妹…..
謝謝所有在創作路上給我加油打氣的人。
要謝謝的人太多了,就謝天吧!
#謝謝金鐘獎
#金鐘紅毯要穿什麼啊
#結婚第十年走金鐘紅毯
#比結婚典禮還緊張
天下 第 一 招 場景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跨界圍攻:「AI 視覺」公司已集體殺入智能駕駛圈
2021-05-22
雷鋒網
如今的智能汽車賽道,說挨肩迭背也不為過。
新勢力派引領變革,最為二級市場所看好;泛網際網路派占流量高地,擅技術遷移;傳統車企派根基夯實,品牌名聲享譽在外。
甚至財大氣粗的某地產派也曾放下豪言――力爭 3-5 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如華山比武般,大俠們個個嚴陣以待,各方勢力黃巾高擎,左右開弓。
你看看,前有行業鐵幕,中夾破釜沉舟之心,後是險峻江湖,哪還有初進牛犢的落腳之處?
即便如此,在月前燥熱尚未消退的上海車展後,鮮少被提及的AI視覺公司還是擠了進來。
看慣了巨頭們的聲勢浩蕩,轉身發現AI視覺企業們的入局講究一個循序漸進,起承轉合。
而他們的悄然進入,也給智能駕駛領域增添了幾段新故事。
海康威視:左手自研、右手投資
AI安防老大哥海康,深耕智能駕駛市場履行一貫的低調風格。
其對智能駕駛的綢繆始於2015年,當時海康內部計劃開展新業務,起初確定的業務有三:海康汽車電子、海康機器人、海康螢石。
2016年7月,耗資1.5億的海康汽車技術正式成立。
在此前後,海康還分別於2016年6月投資了威視汽車科技,2017年7月成立了海康汽車軟體。
2018年是海康智能駕駛的上升之年,市場渠道、技術研發上均有突破。
2018年2月,他們上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泊車APA+,同年又成功打入2019款保時捷卡宴的配置中。
汽車產業以穩為重,鏈條長、利益盤根錯節,新入者切入並不容易,而海康卻出其不意一舉打入高端。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海康汽車已經通過了20家OEM的審核並成為其合格供應商,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一汽集團、北京汽車、上汽榮威、上汽名爵、本田汽車等。
其中,定點項目超過200個,已量產的項目超過100個,覆蓋500家渠道合作夥伴。
成立子公司自研之外,投資也是海康較為看中的一大路徑。
在成立汽車電子公司之前,海康就曾在2016年入股毫米波雷達企業森思泰克,並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2013年成立的森思泰克既是毫米波雷達第一批探路者,也是成績較為優秀的領軍企業之一。
森思泰克創始人秦屹是英國海歸的雷達專家,在英從事雷達研發和製造十餘年。
據悉,森思泰克所聚團隊成員中80%具有軍工背景,掌握雷達硬體、軟體和量產工藝等幾乎全部核心技術。
據悉,森思泰克毫米波雷達在北京、石家莊設研發中心,在蕪湖設總廠,在杭州設車載事業部。
石家莊,有軍工雷達大本營之稱,軍民毫米波雷達研發人才密集,且電科雷達研發54所和13所都在石家莊。
森思泰克也頗為爭氣。
2019年,思泰克首次實現大批量77GHz車載毫米波雷達國產化、突破國際巨頭壟斷。
森思泰克的77GHz毫米波雷達成為國內首個真正實現「上路」的ADAS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目前,森思泰克已成為紅旗、一汽、韓國現代、東風日產、長城、長安等國內外車企體系內供應商。
海康與森思合作的高分毫米波成像雷達+視覺融合技術,或許將對壘低線束雷射雷達。
大華股份:立足整車,三電、網聯、自動駕駛多點齊發
零跑汽車脫胎於大華股份的汽車部門,獨立後獲得了大華股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
2015年,大華股份副董事長兼任大華股份CTO朱江明親自下場,成立零跑。
經歷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退坡,不少新勢力造車企業已經出現嚴重資金問題,且變現存疑。
零跑汽車亦不例外。
2018年,零跑虧損 3.07 億元後,2019 年上半年又持續虧損約 2 億元。
2019年1月4日,零跑汽車第一款車S01上市,該車2019年全年交付約1000輛。
對於連續虧損的零跑,唱衰論一直也在網上發酵。
朱江明對此表示,「即使不融資,零跑也能再活三年。」他透露,大華股份將持續為零跑輸送資金,「當然我們希望能更多的融資,發展得更快些。」
在經歷融資受阻後,2021年伊始,零跑官宣融資43億元,合肥政府投資平台亦在其中。
今年年初,此前曾投資蔚來的合肥市政府與零跑方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合肥方面將對零跑B輪融資投資約20億元,並展開更多合作。
現金流方面,從不被業界看好,到巨額融資的到帳,仿佛又讓市場看到了可能性。
技術層面,零跑汽車稱自主研發了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繫統、自動駕駛系統三大核心技術,並完全掌握自動駕駛核心硬體平台和算法技術,實現對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執行層關鍵技術的自主化全覆蓋。
產品層面,零跑汽車目前旗下擁有3款量產車型,分別為:零跑T03、零跑S01以及零跑C11。
三款產品風格各異,銷量不一。
2020年,零跑汽車官方消息稱,2020年累計銷量達11391輛,其中T03為主力軍,貢獻了10266輛。
創始人朱江明也底氣頗足:「2023年零跑進入造車新勢力TOP3、2025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到10%」。
商湯:求精感知技術,並進艙內艙外
與其他AI獨角獸相比,商湯在自動駕駛上布局較早,也更全面。
2017年進軍自動駕駛,商湯的汽車產業布局可分為艙內(智能車艙)和艙外(智能駕駛)兩大層面。
智能車艙層,基於前裝量產解決方案,以視覺感知技術為錨點,由點及面,覆蓋用戶從上車到用車的多個場景。
商湯的SenseAuto Cabin智能車艙解決方案包括駕駛員感知系統、座艙感知系統、智能進入等等功能。
據悉,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商湯已經拿下了30多個國內外頭部夥伴的智能車艙定點量產項目,覆蓋車輛總數超過1300萬輛,其中10 余個項目已經實現了量產交付。
智能駕駛層,商湯選擇與主機廠合作,做汽車廠商(OEM)及一級供應商(Tier1)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大要素中,汽車廠商和Tier1占據重要角色。
2017年,商湯與OEM廠商本田簽訂了為期5年的長期合作協議,研發適合乘用車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方案。
2018年,商湯完成杭州、上海半開放場地內實現無接管自動駕駛。2019年,在日本落地「AI自動駕駛公園」,將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並面向公眾開放。
商湯的自動駕駛業務定位,是以視覺為主,其他元素為輔。
視覺之外,商湯在高精度地圖和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方面皆有技術儲備。
通過搭配多種不同傳感器,實現感知、分析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城市級三維地圖重建及無人車高精度定位能力等技術功能。
目前,商湯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了多次疊代,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智能駕駛方案:SenseAuto Pilot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聚焦 L2+ 級高級輔助駕駛至L4級自動駕駛創新,並在上海車展首次發布SenseAuto Pilot-P駕駛領航方案。
軟體之外,2019年3月,商湯還推出首款原創機器人SenseRover X自動駕駛小車,這是款針對自動駕駛的教學產品。
奧比中光:戰投+自研,兩條腿走路
奧比中光是AI初創企業中對智能汽車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
作為一家AI 3D感知技術方案提供商,成立於2013年的奧比中光現今已在3D傳感領域深耕近8年。
3D傳感作為人工智慧領域最核心的視覺感知技術,融合了晶片、算法、光學、軟體等多交叉學科技術,是人工智慧時代感知識別、新型人機互動等最為核心的技術載體。
除3D結構光外,奧比中光在雙目、iTOF、dTOF、雷射雷達等主流3D視覺感知技術領域也有長遠布局。
早在2018年,奧比中光就投資雷射雷達晶片級解決方案提供商飛芯電子。
飛芯電子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光電設備、雷射雷達研發、集成電路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
成立僅2年,飛芯電子獲得了博世等注資。
據悉,飛芯電子以研發、生產雷射雷達系統及核心晶片為主要業務,客戶群體主要面向國內外汽車、機器人、無人機等生產研發廠商。
飛芯電子稱,其針對行業痛點,採用了連續波載調製或相干外差探測方案,利用焦平面點雲測距技術,滿足較高的空間解析度和較大的視場角,探測距離可超過200m,且無需複雜昂貴的機械掃描裝置,不斷提高系統可靠性,也使獲得的圖像更為清晰。
2019年4月,奧比中光成立車載3D視覺傳感方案提供商奧銳達。
奧銳達的業務重心在智能座艙,產品包括ToF攝像頭模組、雷射雷達等硬體以及3D ToF智能座艙方案。
承襲了奧比中光的3D視覺感知技術,奧銳達可為智能汽車帶來DMS、OMS、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等多種3D化智能功能。
其金融級安全的3D人臉識別方案,保護駕乘人員的信息安全;通過3D-ToF 攝像頭,實現多區域手勢控制;同時,智能汽車還可以通過3D信息,判斷駕乘人員體型、座艙內位置等。
近日,奧銳達還發布了為智能汽車量身定製的3D ToF智能座艙方案。
虹軟:主攻艙內,走軟硬一體之路
2018年,為應對手機市場見頂飽和,虹軟正式將業務從智慧型手機領域拓展至智能汽車、IoT等領域,一舉橫向突進自動駕駛市場。
虹軟科技創始人兼CEO鄧暉曾表示,未來每輛汽車裡都有10個以上的攝像頭,智能座艙將成為智能駕駛視覺AI的重點應用場景。
與其手機定位一樣,虹軟的智能汽車走軟硬一體解決方案,力圖做車載視覺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從招股書看,截至2018年底,虹軟科技的「汽車等loT產品」的業務收入僅367.95萬元,占比不足1%。
與多數視覺企業加裝雷射雷達等技術不同,虹軟的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完全基於視覺層面,且核心聚焦在車內智能。
虹軟科技的智能駕駛視覺解決方案,包括車內安全駕駛預警、駕駛員身份識別、車內安全輔助、輔助駕駛預警、自動泊車等眾多解決方案。
2019年3月,虹軟入股開易(北京)科技,後者主營業務包括主動安全智能終端(ADAS+DMS+人臉識別)、SDK軟體服務以及硬體整體解決方案。
2019年,虹軟在科創板上市。
虹軟表示,其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積累深厚,融合其暗光高反差拍攝、防抖等影像視頻增強算法技術,即使在車內光線不佳、人臉角度多變、車輛晃動等特殊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完成車輛周圍環境監測和車內人員監測等功能。
上市後,虹軟大力布局智能汽車及其他 IoT 智能設備領域,目前成效初現。
據虹軟表示,智能汽車板塊2019年開始真正量產。
數據顯示,2020年,智能駕駛視覺解決方案業務增長較快,實現營業收入6592.99萬元,同比增長310.61%。
據悉,虹軟智能駕駛相關產品包括DMS(駕駛員識別系統)、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BSD(盲區檢測系統)、OMS(乘客識別系統)、Interact(視覺互動系統)、Authenticate(生物認證)、AVM(3D環景監視系統)、AR HUD(AR抬頭顯示)和智能後備箱等各類以核心算法為基礎的相關軟體解決方案。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DMS(駕駛員識別系統)的算法業務是其智能汽車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
虹軟今年透露,其智能駕駛業務已實現37+7個前裝車型定點開發(37款量產車型定點,7款車型預研),以提供純算法為主,公司直接與Tier1或整車廠簽約,涉及多家國內主流車企(含造車新勢力)及部分合資車企。
格靈深瞳:最早入局,協同成長
成立於2013年,格林深瞳是最早的一批AI視覺公司,也是最早一批投入自動駕駛的AI視覺公司。
當年,格靈深瞳聯合英特爾研究院院長吳甘沙、國家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冠軍團隊負責人姜岩等一同創辦了一家專注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馭勢科技。
2016年,馭勢科技在北京誕生,格靈深瞳作為投資方入股馭勢科技。
過去五年,馭勢科技在洶湧潮水中奮力前行。
2017年1月的CES,馭勢科技向世界推出了無人駕駛概念車「城市移動包廂」,該車型成為了全球第三款獲得紅點設計大獎的無人車。
同年,這家公司分別在4月和6月,於白雲機場、杭州來福士率先展開面向普通公眾的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
今年1月21日,香港國際國際機場宣布,由馭勢科技與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共同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將替代人力駕駛拖車,承擔往返機場和海天客運碼頭的行李運輸任務,意味著其在機場的運用已逐步上量。
在過去的一年中,馭勢科技與長安民生物流、一汽物流、巴斯夫(BASF)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商業合作。
據透露,在國內某豪華品牌車型上,馭勢科技提供的軟體算法也已前裝量產,並幫助該自主品牌率先推出 L3 級自動駕駛功能。去年馭勢科技交付了數百套「AI駕駛員」,實現年度業績同比增長150%。
前不久,馭勢科技宣布完成累計超10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在這場融資中馭勢科技獲得了國家資本的參投。
馭勢科技在無人物流埋頭苦幹,潛心鑽研,其成績是在無人物流領域的業務布局幾乎占到了國內市場的70%。
2016年誕生至今,馭勢科技經歷萬千辛酸,在密如繁星的棋子中探索出一條最優解法,以機場定式,在精進自我的路上捨命狂奔。
而格林深瞳的自動駕駛之路,也隨著馭勢科技越走越遠。
曠視:立足AI視覺,做車載全套解決方案
2018年11月,曠視曾公開展示過車載AI視覺解決方案。
彼時的曠視,其解決方案基於車載系統和駕駛過程的人臉解鎖、帳戶切換、駕駛員識別、多模態交互等功能為主,並收取相應軟體使用費和服務費。
「人臉解鎖」可通過車外的攝像頭捕捉駕駛員人臉信息並進行身份的識別與確認,實現人臉解鎖車門、臨時授權人臉解鎖車門;
通過車內的攝像頭實現刷臉啟動發動機、保險箱等,「帳戶切換」功能可通過人臉識別無感知精準識別駕駛員身份,配合車載智能系統,快速調整用戶預設的車輛各項個性化配置(座椅位置、反光鏡角度、空調溫度、音樂、燈光、導航等)。
「駕駛員識別系統」可通過車內攝像頭,實時查看駕駛員駕駛狀態和行為,在駕駛員出現疲勞駕駛或分心駕駛跡象時觸發預警,保障行車安全。
曠視曾表示,其與蔚來汽車實現了未來在智能汽車應用上的深度合作,真正的無人駕駛商用較遠,曠視聚焦對人類駕駛員的理解和輔助。
的盧深視:基於3D視覺相機,為產業賦能
的盧深視在智能汽車領域的角色,更多是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
作為三維視覺領域的佼佼者,的盧深視在高精度深度感知成像、三維實時高精度重建、三維跟蹤識別及感知等技術方向上深耕多年。
上月,的盧深視出席了2021全球自動駕駛高峰論壇,並展示了其最新3D CV相機及其應用。
的盧深視兩款自研3D CV相機,其在5米範圍誤差小於1mm,指標超越國際3D相機巨頭,量產良率達99%以上。
基於前端低功耗嵌入式平台,兩款相機均可實現非接觸式精準識別,基於結構光原理,更可還原人臉高精度3D細節信息,通過人臉立體尺寸信息精準辨識人員身份,同時對於二維和三維攻擊識別正確率高達99.99%。
多提一句,安全性上,可達金融級別。
據悉,除了智能汽車領域,兩款相機也在智能家居、金融支付、智慧交通等領域展開布局。
智能駕駛:AI視覺第二春
AI視覺眾企入局智能駕駛賽道,並非跑題創作。
其一,布局智能駕駛,是戰略向外牽引使然。
自計算機視覺出走實驗室樊籠,AI安防、自動駕駛便拿到一大波投資人的「S卡」。
當年AI落地之時,安防提供了絕佳的土壤,AI公司在此實現技術與產業的交融。
期間,AI與安防彼此成就:
安防向世界輸送的海大宇等驕子,幾乎主導了全球安防市場話語權,行業極速擴容,向城市各個領域蔓延。
AI獨角獸們也從安防起家,並逐漸走向千行百業,邁向全域。
左邊是AI安防成主要營收來源,右邊是AI安防逐漸占領一席之地。擺在入局者眼前的,是如何保持縱向持續增長的必答題。
擺脫路徑依賴,尋找AI安防之外的市場,已是當務之急。
如果說,過去五年,AI視覺公司的路徑是「通用AI SDK 重定製集成項目實施」的話,那麼未來五年,他們可嘗試「非標領域的標準市場 形成標準化產品 低成本規模化複製」的路子。
非標領域的標準市場在哪?自動駕駛、醫療、晶片赫然在列。
縱觀AI市場,目光所及賽道幾近全員虧損,掘金志認為,與高成本人力無關,因為虧損在放大;與硬體儲備也無關,因為可以OEM。
核心在於:AI安防未能標準化,項目需求又無窮多。
那就去標準化市場?有人問。
標準化市場可以一夜之間把價格做到無窮低,但高額運營支出非AI企業所能承受。
標準化市場上不去,定製化市場下不來,AI公司的突破口在哪?答案是:非標準化市場裡找到標準化路子。
賽道上,自動駕駛正是明顯的非標領域的標準市場。與AI安防共通的是,智能駕駛初創企業也依賴資本輸入。
但前者場景碎片化、項目定製化,產品標準化之路漫漫;後者以智能汽車為載體,技術上軟體定義、人機協同一旦成型,會一招吃遍天下鮮。
眼下,不少智能駕駛新勢力已實現產品量產,並獲得一定規模的現金流。
對於一眾搶灘的各路豪傑,AI視覺的入場似乎有些遲。
但智能汽車賽道正熱、格局未定,智能汽車產業鏈長、細分領域繁雜,此時入場的AI視覺,你可以說它入場稍晚,但不能說它機遇不在。
其二,自動駕駛或是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必登之高峰。
近幾年,機器學習持續深入,計算機視覺應用亦有了飛速進展。
千山萬水跨越的人臉識別小山,是AI最成功,也最基礎的一環。
真正的AI,是貫穿感知-決策-執行的長鏈條,這一點在自動駕駛上體現得尤為極致。
感知層,通過各類硬體傳感器捕捉車輛的位置信息以及外部環境信息;
決策層的「大腦」,基於感知層輸入的信息作環境建模,從而形成對全局的理解並作出決策判斷,再向車輛發出執行的信號指令;
最後的執行層,將決策層的信號轉換為汽車的動作行為。
自動駕駛技術是人工智慧、高性能晶片、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車輛控制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多領域技術的結合體,落地難度之大,各路AI無不動容。
計算機視覺應用場景萬千,自動駕駛無疑是極具挑戰性、最具想像力的一條。
越是長在懸崖之巔的花,越讓人著迷。
一直以來,在環境感知環節,存在AI視覺與雷射雷達技術路徑之爭。
不管何種路徑更優,已經在視頻物聯領域經歷過殘酷驗證,AI技術儲備上,AI視覺企業們也已攢下不少經驗。
狼多肉少,能吃幾成飽?
「自動駕駛是很低級的行業嗎?所有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這調侃入局者們聽了,大抵會覺得分外委屈。
大多數困在第一道門檻,錢。
「沒有200億不要造車」的聲量振聾發聵,造車明星蔚來也曾資金一度跌入谷底。
雖說AI視覺公司除了大華的零跑汽車外,其他參與者目前都專注於智能駕駛硬體和系統,但這也是個昂貴的行當。
不少企業本身依靠資本輸血,是否有更多資金和精力參與自動駕駛廝殺,是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行業壁壘不容小覷。
汽車產業發展百餘年才形成了一套嚴謹而完整的生產流程和制度,乃至於衍生出了一套基於安全的工業文明,不是後來者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能夠顛覆的。
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體現,自動駕駛技術遠未達到成熟的程度;車艙內的智能化體驗也還有豐富的想像空間。
換言之,如果跨界選手想要在智能汽車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僅要高度重視安全這一話題,還要擁有強大的軟體能力。
但在前一輪前沿傳統主機廠以及蔚來、小鵬、理想等新造車勢力的人才軍備賽過後,新入局的玩家要如何吸納更多的專業人才?又如何權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做出最終決策?
與此同時,智能汽車的研發不是一件只要懂軟體就能夠做成功的事情。
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大潮的到來,造車的門檻看似降低了不少,但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的內因外因的難題,可能遠比想像中的要多。
行業資源尚需積累。
相比AI安防、智慧城市等領域,AI視覺跨界者在智能汽車領域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不足,短期內,造血盈利能力較低。
而且,AI視覺企業布局智能駕駛時間不一,技術雖有共性但終究有別,相較於大多數垂直企業,尚有諸多不足。
故可見,過去幾年,即使AI視覺巨頭,步伐也較為謹慎,大多圍繞艙內智能、ADAS市場。
如果說巨頭們跨界,自帶熱搜體質,AI視覺企業跨界的光彩,多少暗淡了些。
前者身家優渥,拿著頂流體驗卡入場,高屋建瓴,後者更多是以小舟,涉鯨波。
當然,隨著技術日進一桿,資源聚沙成塔,營收逐年增長,他們將投入包括但不限於研發、營銷、資本等層面,難保這一葉扁舟,哪天出其不意成為可遠航的重磅郵輪。
莫道桑榆晚
眾多跨界玩家湧入智能汽車,激發了新的生機。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智能汽車的市場都蘊藏著無限機遇。
這個市場需要鲶魚的存在。
在新時代的風潮之下,我們固然期待看到不斷有實力強勁的新玩家們入局,留下中國智能汽車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也殷切地希望,這是一片能夠承載百花齊放,充滿新的生機和活力的沃土,而不是拔苗助長的投機者的港灣。
憑藉先發優勢,不少入局者或已暫列行業前位,但隨著各方力量的持續加碼,後來居上也並非不無可能。
保持警惕,時刻成長。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hot.org/science/83632.html?fbclid=IwAR2Mm9ZU17srF7sCywqUPw-hmRAyGN_sN9XnL0_Q6mE4bUYwUpgGNX3wHps
天下 第 一 招 場景 在 浪哥Holid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浪哥心中一直想復活的3款遊戲
當年玩得很瘋 , 又有品味的幾款遊戲
1: SD鋼彈
可以稱上 真正的3維度競技遊戲
再加 上推進器的控制 刀戰時的掌握
都稱得上一流的全方位競技遊戲
再加上那可愛的SD扭蛋 怎麼不復活一波呢?
2: 蒼天
真正的三國遊戲 爾虞我詐 互相掣肘
有最精采熱血的國戰 分秒必爭的運糧戰
眾志成城的投票系統 並肩作戰的历史武將
3:歡樂潛水艇
在那天堂 RO 天下的時代 唯一中午維修休閒的遊戲
歡樂的氣氛 邊吃飯 邊玩 放鬆心情的對戰節奏
我們是一心朝著鯨魚邁進的小魚們
以上3款遊戲的結束營運 也許是不合當時環境
但絕對符合現今的環境 廠商們 是時候浪一波了
1:#SD鋼彈 / 2:#蒼天 / 3:#歡樂潛水艇
SD鋼彈視頻來源 :
經00212jimmy同意使用 : https://youtu.be/DhAFEvL_0ys
浪哥改編剪輯
➤歡迎訂閱/追蹤/關注!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Holiday1977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DrHoliday1977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holiday1977
....➤bilibili:https://space.bilibili.com/72978349
🔴感謝各種支持贊助!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is.gd/xdy6sA
....🔴Twitch訂閱:https://www.twitch.tv/subs/holiday1977
....🔴歐付寶贊助:https://is.gd/cj2572
....🔴Paypal海外贊助:https://streamelements.com/drholiday1977/tip
=============================================
《SD鋼彈Online》(英文原名:SD Gundam Capsule Fighter,簡稱SDGO。於各地區分別叫作「SD(各地區對Gundam的譯名)online」[注。)是韓國Softmax公司開發的3D格鬥網路遊戲。駕駛SD 鋼彈化的初代鋼彈至最新的鋼彈創鬥者系列MS/MA進行戰鬥。《SD鋼彈Online》融合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控制和鋼彈 VS系列的戰力值。
《SD鋼彈Online》是一款不根據線上時間收費的免費遊戲。中國大陸由久游網營運,2008年7月31日進行第一次封測 ,2015年7月31日停止營運;台灣於2009年3月紅心辣椒公測。
2015年2月26日,韓國官方公布,將會推出新網遊「SD Gundam Next Evolution」取代,由日本萬代公司直接營運,標誌歷時八年的SD 鋼彈 Online於7月31日關服結束。
SD高達Online的遊戲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的 FC遊戲機戰棋遊戲「SD高達 扭蛋戰士」(SDガンダム ガチャポン戦士/ SD Gundam Gachapon Senshi ),首創出利用Q版機動戰士的「扭蛋」進行對戰、以及己方與敵方接近時,便會切換至以動作遊戲模式操縱的戰鬥畫面的。礙於紅白機按鍵所限,只能以A、 B、以及A+B切換不同攻擊模式。雖然如此,它亦首開以扭蛋機動戰士為主角的先例。
1992年,超級任天堂推出扭蛋戰士的新作。 首先是因應超級任天堂的操作系統,變成以A、B、X、Y四鍵,控制包括切換招式、以至進行變形的動作模式。四鍵切換無疑令部份武裝較多的機體,武器數量受限制,此系統卻令動作作戰過程中,可以更簡便快捷地進行換招變化。這個改革,即使在扭蛋系列由半戰棋半動作,分裂為朝著完全戰棋化的遊戲「G世紀」(G Generation)系列、以及動作化的SD扭蛋戰爭與SD鋼彈Online,即使操縱用的按鍵數量稍有不同,大致上都離不開四鍵切換的大原則下。
另一個改革,便是首創團隊混戰。「SD高達X」當中,只要我方四機,與敵方四機連接,便可發動四對四對決。作戰時,玩家控制我方其中一機,其餘三部機體則由電腦NPC控制作戰。而SD高達Online當中,玩家只可控制一部機體,並與另外三人組隊作戰,雖然由NPC變成其他玩家,四人小隊的1組合,其實亦再次在遊戲中出現。
SD高達X系列,隨著超級任天堂及GAME GEAR停產,該系列自此結束,取而代之的,是1998年PlayStation的G世紀系列。一直到2005年,任天堂遊戲機「任天堂GameCube」,才再次推出以扭蛋戰士為主角、並包含動作元素的SD高達遊戲「SD高達 扭蛋戰爭」(SDガンダム ガシャポンウォーズ/SD Gundam Gachapon War),除了繼承以往發展的多人對戰、四鍵切換,扭蛋戰爭更首次加上3D動作對戰模式,同時有掩體、障礙物、以及宇宙無重空間等戰場出現。而且遊戲亦首次支援四人同時對戰。
扭蛋戰爭的多種特色,很大部份都被兩年(2007年)後推出的SD高達Online所沿用。
-----------------------------------------------------
《蒼天》是盛大網絡出品的一款風格獨有的格鬥類游戲,以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為題材,所有劇情任務均以《三國演義》中詳載的各大戰役作為藍本。
在遊戲中,玩家從扮演一名普通士兵入手,通過與三國英雄的交互、競技、爭霸一步步成為像曹操、劉備、孫權一般的英雄人物。
《蒼天》中所有劇情任務均以《三國演義》中詳載的各大戰役作為藍本,真實再現的三國場景與兵器令人嘆為觀止。玩家將從扮演一名普通士兵入手,通過與三國英雄的交互、競技、爭霸一步步成為像曹操、劉備、孫權一般的英雄人物,獲得無上的成就感!
作為一款次世代大型3D RPG動作網游,《蒼天》真實展現了三國時期這段發生在古老中國大陸的戰亂紛飛的年代。在場景式的任務體驗中,您將親身感受三國時期的各色歷史事件,在體驗攻城掠池的劇情的同時,您將感受到無比暢快的愉悅與激情。
每一個玩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三國夢,或振戈持戟血戰沙場,或羽扇綸巾指點江山。而為您塑造屬於自己的三國夢,正是《蒼天》的遊戲目的所在!
---------------------------------------------------
這是一款以14艘不同造型功能的潛艇作戰遊戲,玩家可以挑選一艘造型潛艇,在線上即時與其他玩家進行對戰(PK)大賽。當然,玩家可以組隊參加對戰,一次對戰的海戰中,最高可以容納8位玩家互動(4對4)。此外,這款3D畫面呈現的線上電玩也具備了線上聊天的功能,以增加玩家之間的互動。
除了是以3D畫面呈現之外,每一艘潛艇在射擊完魚雷後,還可以自由移動,所以和其他線上對戰電玩在射擊後不能移動、只能待在原地挨轟的設計相比,「歡樂潛水艇」比較接近現代現實的海戰形態,並且更靈活、更有趣、更有挑戰性。
本作另一個大特色是「魚雷會轉彎」,與其他線上對戰遊戲採點與點的拋物線砲彈攻擊路線不同。因為魚雷發射的物理原理是以貝茲(Bezier)曲線作為發射路線,所以射擊路線的射擊就便成了三個點的調整,因而多增加了一個變數,也相對的增加了挑戰性。而採用貝茲曲線的另一優點是,拋物線攻擊路線往往會有攻擊死角,玩家若能靈活運用貝茲曲線,在「歡樂潛水艇」世界中,將不會出現任何攻擊死角,是一個能夠激盪腦力的線上遊戲!
天下 第 一 招 場景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真是一個令我非常激動的時刻!就在 #新黨24週年黨慶大會 倒數幾個小時之際,由我和林明正 、侯漢廷 、蘇恆幾位同志共同錄製的新版《大地一聲雷》終於出爐了!非常感謝小軒老師與我們一起合力改編新詞,譚健常老師耐心指導我們這幾個沒音樂底子的青年軍合唱錄製,完成了我人生第一部親自參與灌唱的作品!
譚老師和小軒老師伉儷,是享譽兩岸乃至華人世界的知名音樂人,他們創作的歌曲往往有濃厚的民族情懷,如「夢駝鈴」、「古月照今塵」、「三百六十五里路」、「故鄉的雲」,還有鄧麗君演唱宋詞的《淡淡幽情》專輯中的「幾多愁」、蔡幸娟的「東方女孩」、鄧妙華的「牽引」……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歌曲。十年前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因為幫新黨助選而有幸與譚老師伉儷見面,至今難忘當時欣喜若狂的心情!沒想到在我將滿三十歲的前夕,竟還有幸能勞駕譚老師為我們新黨後輩改編曲風、灌錄製帶,真的是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更讓我內心激動不已的,還有世代的傳承,以及在新的情勢下,我們這代人激發出的又一股新的思想、新的力量!《大地一聲雷》1994年問世時,新黨剛滿一歲,而我也才七歲剛上小學。我特別讀了當時作詞者小軒老師在新黨月刊上發表的文章,娓娓道來那時新國民黨連線出走成立新黨,引領有志之士呼群保義的時代浪潮。當時新黨率先看出國民黨領導人走的是台獨路線,中國國民黨已經變質,只有另立新黨才能救國家,然而多數老國民黨員仍迷信黨國圖騰,未能識破國民黨已被一個日本人借殼,反倒責罵新黨「叛黨」,直到 #李登輝 與 #司馬遼太郎 之間「台灣人的悲哀」對話流出,李登輝台獨思想終於昭然若揭,也才還給新黨清白。
如今我們青年一代合唱《大地一聲雷2》,又是另一次台灣前途面臨重大轉折的關口,二次呼群保義的重責大任,也落到了我們肩上!同樣的場景,又一次湧現一群頂著國民黨招牌的人來罵我們分裂,然而現在已不只是 #中國國民黨 被借殼,就連中華民國都已經名存實亡了!當年新黨的創黨元老被罵「受國民黨栽培卻背叛國民黨」,而如今我們則沒有任何國民黨情結及包袱,因為我們從沒吃過國民黨半滴奶水,至今唯一參加的政黨就是 #新黨!
今年六月海峽論壇時,我和 #洪秀柱 主席在晚宴上碰面,她對我說,如果柱柱姐連任主席,一定把我們幾個新黨青年軍找回國民黨,我則透過臉書回應,其實我們幾個並沒有回不回國民黨的問題,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國民黨。也許有朋友怪我說這句話,對柱柱姐稍嫌失禮,但這的確是我內心真實的感受。當時她在海峽論壇的開幕式上,說到自己一生為黨國奮鬥,特別引用南宋詩人「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詩句自況,我可以體會她的心情,也深深地為之動容!然而,我也必須說,生在1948國共內戰的柱柱姐,或許能就此為黨國「抱香死」;但生在1987兩岸開放的我,則要勇敢去開創屬於我們這代 #中華兒女的新時代 。
冬來嶺上一枝梅,葉落枯枝總不摧,探得陽春消息近,依然還我做花魁!
#新黨二十四週年黨慶大會 8/20星期天下午2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二樓卓越堂)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天下 第 一 招 場景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為玩家們帶來CAPCOM明年初最受玩家期待的PS3遊戲大作《戰國BASARA4》的最新情報,製作人小林裕幸特地來台公開第一手遊戲消息。
本作武將共達40位,其中玩家將可以操作32名武將,而8位敵角也各有不同的魅力特色,其中製作人也特地解說玩家們關注的大魔王足利義輝。足利義輝的武器和招式變化非常多,在遊戲動畫中,足利義輝也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希望武將們能來爭奪天下,並創造自己的時代,更重要的是,足利義輝絕對比織田信長還要強上許多!製作人希望玩家們能多挑戰他幾次。
在這次新增的角色中,最受期待的女角井伊直虎將設置專屬的服裝和場景,由於人物的背景設定是和史實類似,在歷史上井伊直虎最後並沒有結婚,製作團隊特別為她打造婚禮的額外場景和婚紗的額外服裝供玩家們下載。另外,製作人也提到將在下週公開所有武將的完整名單情報,並表示未出場的人物並不代表是「死了」,只是尚未登場,而在故事中也會不斷提及到其他人物的故事。
在系統方面,本次能使用「粹」的蓄力系統,當氣條全滿發動時,玩家的攻擊力會大大提升,敵方角色也會在期間成呈現較慢的動作,讓玩家使出另類的爽快打擊。BASARA技能系統也被延用,比較不同的是,這次玩家能選擇出戰夥伴,除了能幫忙玩家一起進攻之外,在兩人的BASARA值都集滿時,就能使出「進化BASARA」的合體技能,過程會用賞心悅目的水墨畫呈現,每個武將的合體水墨畫都不一樣,就等玩家等發售後到遊戲中慢慢體驗囉!
《戰國BASARA4》將在明年1月23日推出,製作人也表示將不會再出中文版或其他版本,請玩家們不要錯過這次的發售囉。
(C) CAPCOM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