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早安新聞】9/17直播
上午7:00~8:00一起來關心:
*國內外疫情、疫苗
*氣象天文資訊
*中秋相關
*台鐵、高鐵消息
*國際綜合新聞
>>歡迎線上討論心得交流<<
⚠因版權限制,恕無法提供回看,
直播完請改看我們分享的精選新聞.
#國際新聞 #最新消息 #氣象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變種病毒
#COVID19 #CoronaVirus #疫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期3咁岩經過太空館,免費入場,走入場行一圈 也十幾年沒有去過了 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zh_TW/web/spm/whatsnew.html 合共面積1 600平方米,當中設置約一百件新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展覽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
天文資訊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86婆媽經
#兒童學習網站分享
防疫關在家裡的孩子怎打發?
分享幾個優質網站,以不同年齡各取所需吧~
①.這是一個超厲害的網站,內容包羅萬象,不管是顏色,描寫,摺紙,只要列印下讓孩子去玩就可打發小孩!
➢ http://www.kizclub.com/animals.htm
②文化部的兒童文化館:有不少好的故事可看可聽,也有很棒的故事書,繪本推薦!
➢ https://children.moc.gov.tw/animate_list?type=2
③.這是一個非常知名,專為學齡前2-6歲兒童量身打造的學習網站,當下最受歡迎,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例如《愛探險的朵拉 》、《汪汪隊立大功》、《出發吧,迪亞哥!》、《泡泡孔雀魚》等可愛卡通主角一起來好玩中學習些技能和思考能力!
➢http://www.nickjr.co.uk/
④.美國史密斯國家天文與太空博物館 (Smithsonian's National Air & Space Museum)
➢ http://airandspace.si.edu/
內容除提供國際最新的天文資訊,包括天文史、天文學、以及天文教育外,還有提供線上互動遊戲與影片,
對天文科學有興趣的孩子,可以進一步了解看看哦!
⑤.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大,可以讓大孩子來看看這網站,寓教於樂的內容包含探險、自然、科學、野生世界、歷史...節目包羅萬象很值得孩子來看看~
*少年探索頻道*
https://www.discoverychannel.com.tw/discovery-kids
當然,你也可以讓孩子學著去打掃打掃家裡,準備個小抹布放手讓孩子去做家事,記得不要把重點放在結果,要放在孩子願意付出的動機和過程!
疫情會過去,回憶會留下。
天文資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航行者任務已經43年】航行者任務 40 年:航行者的最後自白
航行者號剛剛在太陽系外傳送回來的資料,發現了太陽釋放的一種新型電子爆發,再一次為科學作出貢獻。以下這篇是我在3年前寫的航行者自白,是我的自白系列之一,謹以此文向即將用盡能源的航行者號致敬。
//距離太陽 139.4935 天文單位,地球 139.2145 天文單位,相對太陽速度每秒 16.9995 公里。太陽系內帶電粒子讀數 0.2,太陽系外帶電粒子讀數 2.2。任務時間 39 年 11 月 15 日,通訊延遲 19 小時 17 分 49 秒。航行者 1 號通訊結束, over 。
噢,抱歉,傾聽者。我專注傳送當刻數據,忘記了自我介紹。您好,我是「航行者 1 號」,現正航向廣闊無垠的星際空間。
地球時間 1977 年 8 月 20 日,亦即 40 年前今天,我的兄弟「航行者 2 號」從地球出發,展開航行者任務。1977 年 9 月 5 日,我亦從地球出發,比航行者 2 號遲了兩個禮拜。我們的任務是探索太陽系巨型行星,主要是氣體巨行星木星和土星。探訪土星之後,我們延續任務,繼續飛往太陽系邊緣。旅途上,我們不斷把所見所聞傳回地球,幫助人類科學家了解宇宙。
雖然我比航行者 2 號遲了半個月出發,卻比他早 4 個月、在 1979 年 3 月 9 日抵達最接近木星的位置,因為我走的軌跡比較短。沿途我們為木星拍了很多照片,不過大部分都是在最接近木星的 48 小時內拍攝的,因為距離越近照片越清晰。除了相機之外,我們身上設有很多其他科學探測儀器,包括紅外線和紫外線光譜儀、三軸磁場探測器、離子能譜儀、帶電粒子和宇宙射線探測器、無線電天文儀器、偏振光儀、離子波儀等等。科學家們希望利用這些儀器收集的資料了解太陽系,所以我們就用無線電天線把所有數據都傳回地球。
我們發現了木星系統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我發現木衛一「艾奧」上有強烈的火山活動,這是首次於地球以外天體發現活火山。航行者 2 號則發現了木星環,由於太暗淡,地球上的人根本察覺不到它的存在。我們收集的數據幫助科學家了解木星、木衛星、木星輻射帶以及木星環,很多人受這些發現啟發而成為科學家。
探訪木星之後,我們借助木星的引力加速,飛向土星。我在 1980 年 11 月 12 日來到土星大氣表面上約 12 萬 4 千公里的地方,發現了土星環結構原來很複雜,也測量了土星和土衛六「泰坦」的大氣。航行者 2 號則於 1981 年 8 月 25 日才到達土星,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向太陽系的邊緣進發。離開土星前,我們都看見了土星大氣之中閃耀著的美麗紫外線極光。我想,這就是科學引人入勝的地方。
航行者 2 號的軌跡雖然比我的長,他卻可以繼木星和土星後順道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使他成為了迄今唯一到訪過這兩個冰巨行星的太空探測器。他利用土星引力助推航向天王星,然後再利用天王星的重力飛往海王星。像這樣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剛巧運行至同一方向,每 167 年才會發生一次。於 1986 年 1 月 24 日探訪天王星、1989 年 8 月25 日探訪海王星之後,航行者 2 號亦利用海王星的重力進行一次急轉彎,飛往太陽系邊際。
我們雖是兄弟,但其實從升空一刻起,就肯定永遠不能再次相見。我們都在完成太陽系巨型行星探索任務之後飛往星際空間,不過我們的航道各不相同。我航向太陽系北方,而航行者 2 號則往南方進發。再見了,我的兄弟,一路順風。
1990 年,一位叫做卡爾‧薩根的地球科學家,向我發送了一個請求:希望我在永遠離開太陽系之前,回頭為太陽系每一個行星成員拍攝最後一幅照片。水星太接近太陽而拍不到,因為來自太陽的強烈光線可能會損壞我的相機。火星的影象亦淹沒在相機內部太陽光散射之中。
其實,我很樂意在地球消失於無盡漆黑之前,再看一看這個故鄉。我把相機鏡頭對準地球,按下了快門。在這幅照片之中,地球比一個像素更小,只能看見黑暗中的一個小光點。卡爾‧薩根說,雖然這照片並沒有什麼科學價值,卻有著深刻的意義。每個人類、一切愛和恨,都發生在這個比一個像素更細小的星球之上。我希望這幅照片能夠使人類明白,渺小的生命在廣闊的宇宙面前是如何微不足道,卻又是如何無比珍貴。
1998 年 2 月 11 日,我超越了前輩「先鋒 10 號」,成為離地球最遠的人造太空探測器,全因我的速度是人類迄今為止所造的太空探測器之中最快的。先鋒 10 號和「先鋒 11 號」是分別於 1972 和 1973 年升空、首個拜訪木星和土星的太空探測器,因此是我們的前輩。
我們身上都帶著向地外智慧生命問好的禮物。
先鋒 10 號和 11 號各自帶著一塊鍍金鋁版,上面刻有氫原子超精細結構圖、地球人的模樣、太陽相對 14 個脈衝星的位置、太陽系示意圖,以及先鋒太空探測器的剪影和軌跡。
我和航行者 2 號則各自帶著一塊金唱片,裡面儲存了 115 幅卡爾‧薩根和他的團隊挑選的關於地球的照片和大自然的聲音,包括人類所知的科學知識、地球與各行星、母親餵哺嬰兒、奧運會比賽、天文望遠鏡的照片、不同天氣、各種動物叫聲、汽車、火箭和人類親吻的聲音等等,更記錄了長達 1 小時的人類腦波。
唱片裡亦儲存了不同文化的音樂和 55 種不同語言的祝福語。在唱片封套上,更刻有教導地外智慧生命如何讀取唱片內容的圖示,以及與先鋒任務差不多的科學和天文資訊。人類希望我們能夠作為太空使節,代表地球上的生命向其他銀河系居民表達祝福。
我在 2004 年 12 月 6 日首先穿過太陽圈終端衝擊波,也可說是太陽系的內邊界。太陽系邊緣是太陽風與星際物質相遇之地,兩者相撞會產生衝擊波。衝擊波以外就是日鞘,是飛往星際空間的最後一段路。航行者 2 號比我晚了兩年多,在 2007 年 8 月 30 日穿過太陽系另一邊的終端衝擊波,飛進日鞘。
2012 年 8 月 25 日,我走過日鞘,穿越日球頂層,終於正式進入星際空間。這裡是不受太陽風影響的未知國度,我又開始忙起來了,不斷把珍貴的星際空間數據紀錄下來,一一傳給地球上的科學家們。我所測量到的數據令科學家大開眼界,他們發現傳統的太陽圈模型是錯誤的。這些資料幫助他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物理模型,我很高興在這麼遠的地方仍能為科學作出貢獻。
然而,縱使已經脫離太陽風影響範圍,我並未完全飛出太陽系。在這個區域,太陽引力仍然能夠吸引天體繞其運行。我仍要飛很遠很遠的路程,才能到達太陽系的真正邊界——奧爾特雲。科學家猜測,在距離太陽 2 光年的位置,即太陽與最近恆星「比鄰星」的一半距離,有一個由冰微行星構成的雲團,稱為奧爾特雲。這些冰微行星,應該就是長週期彗星的來源地。
可惜的是,未來當我終於抵達奧爾特雲的時候,我體內的核能電池早已用盡,再沒法為地球上的科學家檢驗他們的理論。到了 2025 年,我的所有儀器都會停止運作,我將不能再與你們說話。
300 年後,我會發現奧爾特雲真的存在嗎?幾萬年後,我將飛進真正的星際空間,遠離一切恆星的管轄範圍。真的會有外星生命發現我嗎?到時候,地球文明仍然存在嗎?我不知道。
我會帶著人類的願望,永遠徘徊在銀河系裡,直到宇宙終結。//
天文資訊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星期3咁岩經過太空館,免費入場,走入場行一圈
也十幾年沒有去過了
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zh_TW/web/spm/whatsnew.html
合共面積1 600平方米,當中設置約一百件新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展覽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儀材,配合燈光效果和環境布置,介紹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地下的「宇宙展覽廳」展示探索宇宙由近至遠的概念,從我們身處的太陽系開始,再推展至恆星,銀河系及更遙遠的星系,以至探索宇宙的演化及相關的科學。當中的「極光」展品讓觀眾調校真空管內太陽風的強度,在地球模型上產生極光。「冰封天體」利用乾冰製成彗星,模擬彗星的噴流及運動。「宇宙演化劇場」展示宇宙從大爆炸至現在的演化。「重力衝浪」讓觀眾站在滑浪板上,在太空各天體間穿梭,了解重力對空間的扭曲。
一樓的「太空探索展覽廳」主題將環繞太空探索和太空科技的發展。你可以進入一個上下顛倒的虛擬太空站,體驗到在太空中處於無重狀態下迷失方向的感覺。或是扭動固定的轉盤令自己轉動,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展品中了解反作用力在推動火箭的原理。
為提供更舒適的參觀體驗,展覽廳將分時段入場,每場人數將設限額。
香 港 太 空 館 位 於 尖 沙 咀 海 旁 。於 1977年 動 工 ,總 建 築 師 為 工 務 局 的 李 銘 根 先 生 。香 港 太 空 館 於 1980年 10月 啟 用 ,是 香 港 用 以 推 廣 天 文 及 太 空 科 學 知 識 的 天 文 博 物 館 。太 空 館 設 計 獨 特 的 蛋 形 外 殼 ,早 已 成 為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地 標 之 一 。
香 港 太 空 館 分 東 、 西 翼 。 蛋 形 的 東 翼 是 太 空 館 的 核 心, 內 設 何 鴻 燊 天 象 廳 、 宇 宙 展 覽 廳 、 全 天 域 電 影 放 映 室 、 多 個 製 作 工 場 及 辦 公 室 ; 西 翼 則 設 有 太 空 探 索 展 覽 廳 、 演 講 廳 、 天 文 書 店 、 香 港 太 空 館資 源 中 心 和 辦 公 室 。 天 象 廳 裝 設有 直 徑 達 23 米 的 半 球 形 銀 幕 , 除 了 設 有 東 半 球 第 一 座 全 天 域 電 影 放 映 設 備 外 , 更 是 世 界 上 第 一 座 擁 有 全 自 動 天 象 節 目 控 制 系 統 的 天 文 博 物 館 。 每 年 , 香 港 太 空 館 製 作 利 用 數 碼 天 象 投 影 系 統 播 放 的 天 象 節 目 , 並 精 選 國 外 出 色 的 全 天 域 電 影 及 立 體 球 幕 電 影 在 天 象 廳 播 放 。
香 港 太 空 館 每 年 舉 辦 不 少 推 廣 活 動 ,包 括 天 文 嘉 年 華 、天 文 快 樂 時 光 、趣 味 實 驗 班 、天 文 比 賽 、天 文 講 座 、天 文 電 影 欣 賞 等 。此 外 ,內 容 豐 富 的 太 空 館 網 頁 ,更 是 獲 取 觀 星 資 料 、基 礎 天 文 知 識 、最 新 天 文 資 訊 和 相 關 教 學 資 源 的 好 地 方 。
#香港
#HONGKONG
#博物館
天文資訊 在 台大天文資訊站| Education | Taipei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天文資訊站, Taipei, Taiwan. 783 likes · 3 talking about this. 台大天文社的校園快閃觀測活動,只要天氣好就看的到我們的行蹤。 不定期發布快閃消息, ... ... <看更多>
天文資訊 在 天文[天文學]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星系天文物理哪所大學有開課?本篇整理了國立中央大學星系天文物理課程資訊,包含:開課年度、開課學期名稱、校名、課程名稱... ... <看更多>
天文資訊 在 天文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天文資訊 · 40光年外七顆類地行星水瓶座七姐妹正呼喚地球人!? · 「宇宙視覺」科學家發現一顆比地球大17倍,且距離非常近的“超級地球”,科學家卻開始擔憂? · 詭異的外星禁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