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歷史課綱有重大變動,中國史部分改為東亞史,改採「略古重今」,據說孩子以後就聽不到三國歷史了。
別的不說,三國歷史,不是都應該拜謝日本KOEI的三國志1到14代,元朝(漢人被蒙古人完全征服?)不是應該要感謝日本KOEI的蒼狼與白牝鹿的後宮制度嗎?國中歷史課本哪裡有教呂布的三國無雙?他的武力值100,裝備方天畫戢變成110,不是課本告訴我的好嗎?
真正要檢討的問題,怎麼會是課綱的去中國化?先來談談我的個人經驗,以前在國中的時候,聯考社會科140分,歷次模擬考我從來沒低過130分,但是我背了什麼?一大堆沒有用的東西。你以為課堂上真的在教呂布與關羽、張飛、劉備對打,關羽拿著青龍偃月刀、張飛拿著丈八蛇矛、劉備有一對雌雄劍,跟呂布的方天畫戢戰得不相上下?
不,我們在學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差異,每個朝代都不一樣,特別是宋朝,簡直就王八蛋,中書門下與平章政事在幹嘛,跟唐朝有什麼不一樣,這些都是考試重點。此外,我們還要背年代,當年的選擇題,就是要背誦虎門條約、鴉片戰爭、第一次英法聯軍、第二次英法聯軍、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先後順序。而且,還要記得兩種紀元方式,一個是西元,一個是君王年號,有時候還得背皇帝的廟號,還有名字。當年我記得漢武帝,還有他的名字,但是我不知道長門賦,也不知道金屋藏嬌的典故,我只知道他雄才大略,為了大宛馬,把一個國家滅國。
那些「奇特」的教材,根本無法讓我對歷史應用在人生上有任何期望,我只是藉由這些課本裡的東西,利用諧音,不斷的記憶,然後在考場上擊敗其他人,考上建中。但是請問,我現在還記得1842年等於道光22年,除了當年的考試成績以外,對於人生到底有什麼幫助?
「欸,南京條約是在道光22年簽訂,那一年是1842年,你有沒有覺得我很厲害?」
「我覺得你是神經病。」
「請排列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的簽訂年代順序。」
「先別說這個了,你知道陳澄波的畫作失竊了,他本人也相當緊張?」
不知道打狗、板橋、艋舺的歷史,卻要去知道夏朝的首都在哪、商朝為何首都常常變動,西周首都是鎬京,東周首都在洛邑,到底以前的課本在搞什麼?
都學,也可以。我們最好可以知道,當年劉備進入益州時,其實益州官僚分成四派,包括益州派、荊州派、東州派、元老派,劉備與諸葛亮花了很多時間在做派系平衡。馬超的涼州少數派,一直被排擠。我們最好也要知道,漢獻帝與曹操關係沒這麼糟,真正一直拿漢獻帝當名號騙人的,其實是劉備。漢獻帝或許對劉備只覺得噁心,不過就是一個跟他一樣姓劉的賣草鞋傢伙,就要一直來蹭親戚。
可是,我們給歷史課的時數多少?一週一小時!
要是我當歷史老師,一小時只夠我講「金屋藏嬌」與長門賦的典故,至於漢武帝窮兵黷武的背後意義,還有晚年江充污衊太子謀反、漢武帝殺子的悲劇,甚至「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的李夫人故事,可能我都沒時間講。
一小時是要講什麼啦!
不給歷史課時間,就得要找重點來說。請問,講解1624年或1895年以後的台灣史重要,還是談同中書省門下平章事是什麼東西重要?如果,我們願意給歷史老師每天8小時的時間授課,歷史是迷人的,應該要講武則天奮鬥史(30小時)、亨利八世的六位妻子與歐洲政治、宗教的關係(30小時)、本能寺之變對於近代日本政治的影響(30小時),這樣大家滿意嗎?
如果只有每週一小時,我們能期待什麼?還不就是盡量讓學生可以思辨,引起學生興趣,自己去找相關的歷史資訊,引發他們對於近代歷史變遷的想法,關懷現在的政治、社會、文化嗎?我們是台灣人,歷史教育強調同心圓發展,又有什麼錯誤?
不要為了歷史課本減縮中國史內容而令人髮指了,而是先問問自己,到底有多重視歷史這件事。況且,我這麼了解中國史,也同樣支持台灣獨立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袁世凱 #軍閥 #國民黨 翻開歷史課本 北洋軍閥 的這個章節 (酒保先舉雙手投降) 只記得 袁世凱稱帝 以及軍閥大亂鬥, 最後直接跳到 國民黨 完成北伐 功德圓滿結束這回合 袁世凱極力拉攏歐洲列強,完成他的稱帝夢。 然而看似與中華民國毫不相干的土耳其🇹🇷 竟然成為稱帝失敗...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中生的歷史課綱有重大變動,中國史部分改為東亞史,改採「略古重今」,據說孩子以後就聽不到三國歷史了。
別的不說,三國歷史,不是都應該拜謝日本KOEI的三國志1到14代,元朝(漢人被蒙古人完全征服?)不是應該要感謝日本KOEI的蒼狼與白牝鹿的後宮制度嗎?國中歷史課本哪裡有教呂布的三國無雙?他的武力值100,裝備方天畫戢變成110,不是課本告訴我的好嗎?
真正要檢討的問題,怎麼會是課綱的去中國化?先來談談我的個人經驗,以前在國中的時候,聯考社會科140分,歷次模擬考我從來沒低過130分,但是我背了什麼?一大堆沒有用的東西。你以為課堂上真的在教呂布與關羽、張飛、劉備對打,關羽拿著青龍偃月刀、張飛拿著丈八蛇矛、劉備有一對雌雄劍,跟呂布的方天畫戢戰得不相上下?
不,我們在學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差異,每個朝代都不一樣,特別是宋朝,簡直就王八蛋,中書門下與平章政事在幹嘛,跟唐朝有什麼不一樣,這些都是考試重點。此外,我們還要背年代,當年的選擇題,就是要背誦虎門條約、鴉片戰爭、第一次英法聯軍、第二次英法聯軍、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先後順序。而且,還要記得兩種紀元方式,一個是西元,一個是君王年號,有時候還得背皇帝的廟號,還有名字。當年我記得漢武帝,還有他的名字,但是我不知道長門賦,也不知道金屋藏嬌的典故,我只知道他雄才大略,為了大宛馬,把一個國家滅國。
那些「奇特」的教材,根本無法讓我對歷史應用在人生上有任何期望,我只是藉由這些課本裡的東西,利用諧音,不斷的記憶,然後在考場上擊敗其他人,考上建中。但是請問,我現在還記得1842年等於道光22年,除了當年的考試成績以外,對於人生到底有什麼幫助?
「欸,南京條約是在道光22年簽訂,那一年是1842年,你有沒有覺得我很厲害?」
「我覺得你是神經病。」
「請排列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的簽訂年代順序。」
「先別說這個了,你知道陳澄波的畫作失竊了,他本人也相當緊張?」
不知道打狗、板橋、艋舺的歷史,卻要去知道夏朝的首都在哪、商朝為何首都常常變動,西周首都是鎬京,東周首都在洛邑,到底以前的課本在搞什麼?
都學,也可以。我們最好可以知道,當年劉備進入益州時,其實益州官僚分成四派,包括益州派、荊州派、東州派、元老派,劉備與諸葛亮花了很多時間在做派系平衡。馬超的涼州少數派,一直被排擠。我們最好也要知道,漢獻帝與曹操關係沒這麼糟,真正一直拿漢獻帝當名號騙人的,其實是劉備。漢獻帝或許對劉備只覺得噁心,不過就是一個跟他一樣姓劉的賣草鞋傢伙,就要一直來蹭親戚。
可是,我們給歷史課的時數多少?一週一小時!
要是我當歷史老師,一小時只夠我講「金屋藏嬌」與長門賦的典故,至於漢武帝窮兵黷武的背後意義,還有晚年江充污衊太子謀反、漢武帝殺子的悲劇,甚至「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的李夫人故事,可能我都沒時間講。
一小時是要講什麼啦!
不給歷史課時間,就得要找重點來說。請問,講解1624年或1895年以後的台灣史重要,還是談同中書省門下平章事是什麼東西重要?如果,我們願意給歷史老師每天8小時的時間授課,歷史是迷人的,應該要講武則天奮鬥史(30小時)、亨利八世的六位妻子與歐洲政治、宗教的關係(30小時)、本能寺之變對於近代日本政治的影響(30小時),這樣大家滿意嗎?
如果只有每週一小時,我們能期待什麼?還不就是盡量讓學生可以思辨,引起學生興趣,自己去找相關的歷史資訊,引發他們對於近代歷史變遷的想法,關懷現在的政治、社會、文化嗎?我們是台灣人,歷史教育強調同心圓發展,又有什麼錯誤?
不要為了歷史課本減縮中國史內容而令人髮指了,而是先問問自己,到底有多重視歷史這件事。況且,我這麼了解中國史,也同樣支持台灣獨立呢!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在 多肉太太 kenali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宜蘭的時候,我都會帶著書
因為手機沒有辦網路
吃先生共享的網路有時很慢
更多時間我會選擇看書
最近看的是台灣史
在我的學生時期
歷史還是秋海棠的大中國
整個理念是放眼世界,反攻大陸
記得國三寒假的輔導課
歷史老師用力的說著
八月政變和蘇聯解體聯考一定會考
然而回想台灣的部份,
僅僅是一章復興基地的成就與展望
一直要到很後來很後來
透過網路、書籍才回頭去了解台灣歷史
這次看的兩本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圖解台灣史》
都是很好懂的內容
不會讓人看著看著想睡
雖然有梗的那本,
我覺得鄉民用語有點過多了
多到有點做作
但如果對台灣史有點興趣但又很討厭讀書的
也許從這本開始會少掉許多排斥
台語常會講到的"J正港ㄟ啦"
看了台灣史,
才知道為何是正港不是鬥港
原來正港不是右邊的正
而是清朝那時不是打輸了英法聯軍
簽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裡面有開放台灣的安平和淡水港給他們貿易
所以走這兩個港的舶來品,很上等貨啊
就被稱為正港
得知這種小典故(?)覺得好有趣
有沒有覺得我今天穿的也很正港🤣🤣🤣
--
🔖上衣+寬褲,心情女子
胸口有破洞針織上衣(米白)
https://shopee.tw/product/1560626/5918056909
蕾絲吊帶寬褲(黑)
https://shopee.tw/product/1560626/6418053249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袁世凱 #軍閥 #國民黨
翻開歷史課本 北洋軍閥 的這個章節
(酒保先舉雙手投降)
只記得 袁世凱稱帝 以及軍閥大亂鬥,
最後直接跳到 國民黨 完成北伐
功德圓滿結束這回合
袁世凱極力拉攏歐洲列強,完成他的稱帝夢。
然而看似與中華民國毫不相干的土耳其🇹🇷
竟然成為稱帝失敗的原因?!
而軍閥也並非都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
不少軍閥致力推動工商業及文化發展
北京大學的開明校風也是當時開啟的🏫
最後當時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也是軍閥啊!!
怎麼就能指著別人說軍閥好壞壞呢?
一百年前的中國
也像現在一樣受到國際局勢牽動著呢!
_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核心文獻:
唐啟華,《洪憲帝制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唐啟華,《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唐啟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書籍:
蘇全有、賀柯偉,《袁世凱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張鳴,《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臺北:遠流,2011。
張華騰,《反覆:艱難的共和之路》,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1。
張華騰,《北洋集團崛起研究,1895-1911》,北京:中華書局,2009。
唐德剛,《袁氏當國》,臺北:遠流,2002。
來新夏,《北洋軍閥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齊錫生著,楊雲若、蕭延中譯,《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臺北:遠景出版社,1985。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北京:三聯書店,1980。
🎼 版權音樂:
Hidden Agenda
Sneaky Snitch
Comic Hero_1
Simple Music to Frighten Small Children By
Laconic Granny
Bumbly March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The Builder
黑啤與啤下組織 #聯名藍牙耳機 買起來!
https://lihi1.com/3unRm
► Hifi音質+馬可龍可愛外型、貼合耳窩設計,長戴不會累
► 最長35小時電量、IPX6防水、物理降躁設計
更有中國篇 #翠茶 隱藏版(點進去看就知道多可愛)
_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CtzT3CP23o/hqdefault.jpg)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武漢市簡稱「漢」,別稱江城,中國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暨長江中游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中國三大「內河航運中心」之一,也是中國客運量最大的鐵路樞紐和航空、公路樞紐之一。「黃金水道」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塊區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統稱之為「武漢三鎮」。清中後期至民國,武漢經濟發達,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國際大都市,繁榮程度位居亞洲前列,被稱為「東方芝加哥」,而武漢也繼承了這一美稱。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這裡,中華民國誕生於此。1927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三鎮合併為京兆區(首都),並將其設為中國的第一個「直轄市」。同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遷到武漢,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也搬到武漢,使其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抗日戰爭初期,國民政府在內遷伊始將武漢定為臨時陪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點城市。1949年以後,武漢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教研發和新興產業發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漢大學生人數已超過100萬,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漢高等院校高達82所,僅次於北京。近年來,武漢經濟大幅增長,被認為是國內「唯一能夠實現製造產業升級換代的城市」和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極少數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術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僅次於深圳等極少數城市,城市創新能力在全國排名第二。
武漢市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1956年,湖北省博物館對東湖之濱的放鷹台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斧、石錛以及魚叉等新石器時代遺存,經認定屬於屈家嶺文化。武漢最早的傳說是關於大禹曾在此治水成功的故事,至今武漢漢陽江邊的禹功磯上建有禹王廟。在黃陂區發現的距今約3500年前的盤龍城遺址,是迄今中國極少數已發現並保存完整的商朝古城之一,被認為是「武漢城市之根」,也是目前武漢擁有著比北京、西安等更為悠久的建城歷史的考古依據。
1858年清朝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由此,漢口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國際大都市的轉型。此後,漢口先後開闢了英、俄、法、德和日五國租界,40餘個歐美國家在漢設立領事館。外國各路商人先後來漢通商,從此武漢的對外貿易大幅增長,貿易量穩居全國前四,成為全國四大港口之一,其中有40年對外貿易總額占全國外貿總額的10%左右,居全國第二位,呈現出了「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態勢。隨著漢口在商貿更趨國際化,大批外商在此興修碼頭,設立銀行,成立公司,極大提升了漢口的國際輻射能力。至清末,外商在漢開辦的經營土洋貨銷售、金融、航運、房地產的洋行劇增。就具體的實業經濟而言,制茶是當時漢口最大的工業,出口占全國6成。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爆發,革命成功後,起義軍宣布脫離清朝,建立軍政府,成立中華民國,隨後中國各省響應,清朝被推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時代宣告結束,武漢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地方,於是每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紀念日,定為中華民國的國慶節。1912年1月,黎元洪成為臨時總統兼湖北都督。抗日戰爭初期,南京國民政府將武漢作為戰時首都據此抵抗日軍入侵,為國民政府內遷爭取時間。1937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等部門陸續遷至武漢,蔣中正來到武漢指揮全國抗戰,中國共產黨有關方面力量也陸續來到武漢,國共兩黨在武漢展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武漢作為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各重要機關的臨時辦公地點,成為中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2019年底發生新型冠狀病毒事件,至2020年1月23日因疫情擴散而宣布 10:00 後實施武漢市建國以來的首次全城封鎖政策;隨後當日相鄰的鄂州市、黃岡市也相繼封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hbWRHALyk/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1qT_2LC7khjrslcP0eXjOMO63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