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婆們今天出巡 #文長慢慢看
兩個多月沒有寫這個系列了,因為我真的懶懶(人 •͈ᴗ•͈)今天忽然有靈感,於是這篇就生了。
因為各家塔羅牌圖像不同,本篇僅以基本款『萊德 • 偉特牌』做介紹,以後也不會再講別種牌的皇后,因為很懶(喂
🌙本篇不講牌意只針對圖像解讀
🌙不適用所有讀牌師、一切概括性討論
--
每個團體都有一個領頭羊,塔羅牌也是。
78張牌卡裡,隱藏一個女人幫,幫主是3號牌女皇,本身帶著滿滿的愛、到哪裡都會製造豐收的外掛能力,還帶領四大元素之母:
權杖皇后(火)
聖杯皇后(水)
錢幣皇后(土)
寶劍皇后(風/空氣)。
--
3號大牌女皇(雙關)的寶座最舒適、王冠最奢華、最懂得享受物質世界、也最懂得怎麼愛自己。
她手上拿著黃金權杖、旁邊有條湧出豐沛水源的河、面前土地是待收的農作物、身後是茂密森林,製造無數新鮮芬多精滋養她的心肺。
完美,是她的代名詞。她擁有一切美好,如同她本身,因為她是塔羅牌眾皇后之首、愛與美的女神--
維納斯/阿芙蘿黛蒂。
--
權杖皇后是四元素裡最靜不下來的,看她坐姿就知道,雙腿開開跟女漢子一樣,隨時準備站起來往前衝。
但她是天生馴獸師,王座前的黑貓沒有任何束縛,卻安穩待在王座前守護牠的皇后,等待一聲命令便成為一頭高大坐騎陪著皇后一起驍勇善戰。
魄力,是她的天賦。她永遠朝著未來前進,從不留戀逝去的一切,同時伴隨開朗與樂觀,任何生物都自願與她隨行,崇拜她的領袖魅力。
--
聖杯皇后總是溫柔,她安靜、沉穩,行動總是慢人一拍。最善解人意的是她,最憂愁善感也是她。
她將自己王座下堆滿許多圓潤石頭,讓腳下不再鬆軟。踏在這些自認堅固、實際一沖就散的地方,是她在這片沙灘唯一得到安全感的方式。
溫吞,是她的性格。她總是將自己保護起來,因為她清楚自己的脆弱,但在必要時刻她會捨棄現在的安全區,因為她知道背後有更堅固的大地。
--
錢幣皇后是最接近豐饒女神的存在,但是她常常忘了,除了看得到的那些外,有些看不到的也很重要。
她知道怎麼享受生活,她也有能力滋養生物,只是她總過度專注在豐盛一切物質,這也讓她忽略關注所滋養生物的內心,而使彼此只是豢養關係。
實際,是她的座右銘。她認為,生存的條件是讓維繫萬物生命的一切都豐盛起來,這樣才能形成生生不息的美好,而她也確實致力於此。
--
寶劍皇后是個孤僻的女子,她遠離一切活物,茂密森林、潺潺流水、生命力,在她眼中都與她無關。
她同時繼承正義女神的武器,這使她帶著距離感。看向遠方的眼神,彷彿有著龐大敵人來襲,而她隨時準備揮下手中的劍斬開一切阻礙。
理性,是她的生存方式。她清楚,若與萬物有過多情感與交流,都是讓自己有所牽掛的窒礙,而她不允許自己的偉大成就因個人情感止步。
--
每個團體都有一個領頭羊,塔羅牌也是。
78張牌卡裡,隱藏一個女人幫:
3號牌女皇(完整的自我)
權杖皇后(行動)
聖杯皇后(情感)
錢幣皇后(務實)
寶劍皇后(思想)
--
看完塔羅女人幫,
你對這幫媽祖婆有新的認識了嗎?
#女力
#女人我最大
#集滿五張皇后便成為女神(並沒有)
--
👍占卜好評點連結:
3.0:https://reurl.cc/e9QxoQ
2.0:https://reurl.cc/g8zjzQ
1.0:https://reurl.cc/E2ZMnm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宮廷牌 #小牌 #小阿爾克納 #女皇 #皇后 #權杖皇后 #聖杯皇后 #錢幣皇后 #寶劍皇后 #占卜 #讀牌師 #牌意 #tarotreader #taipei #taiwan
天生萬物以養人意思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蔡易餘委員覺得有點奇怪,稱無現金交易是未來趨勢,並說是『本黨在打』他覺得說這個議題不要再打,再打會很嚴重,『我覺得這點再打下去會自爆,我呼籲不要再打』」
雖不知嘉義縣的委員針對台北市公共政策以及家長提出的質疑,怎麼會有「本黨在打」這種錯覺,事實上,台北市家長非常在意.
在意的點除了學生健康,更侵犯學校自主性,無論是打著AI人工智慧的旗號,「無人智慧商店」或「無現金城市」,乃或是利用人們實際的需求,害怕孩子會餓、希望補充營養,合作社經營不善關閉的現狀,甚至狡辯孩子要學習怎麼行動支付、教導學生正確交易和理財概念等等.
皆是廢話.
實施公共政策,公開透明是柯市府一直主張的原則,若公布的主張與實際目的不符,可視為欺騙,更容易引發紛爭,引起民眾疑慮,說服的過程若老是使用詭辯,只是在強制壓抑人民的不滿,無論你是推動什麼冠冕堂皇的東西,都不會是使被動接受者,讓校長和主任必須被輔導、被檢討、寫報告等荒謬事情,如此,無疑把學校當成是軍營,忽略教育者本身的把關責任還有自我的決策權.
無論是外頭聚集了多少FOODPANDA機車,或者超商開多少,都不會是使學校內部失去自主、被施壓的理由,Kofan的盲目護航,已經是台北市民主政治被破壞的徵兆.
一台普通的販賣機,即可以達成原初目的,補充學生營養,學號綁悠遊卡,廠商又有收集數據營利的動機,不產生疑慮是不可能的,對象都未成年,背後都有監護人,這些都是不同於外部人工智慧販賣機的原因,支付文化是為了便利而生,在柯市府手中,對教育機關施予壓力、沒考量孩童的使用習慣與成人的分別,搞了半天,目的是為了推悠遊卡,根本是本末倒置.
柯市長原先稱「要消滅販賣機」,可知其不是在意學童或家長需求,學校原本也沒禁止販賣機,原本就有保留各種解決需求的空間.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即是為人服務,量身訂做,而不是為了一股莫須有的定義和潮流跟風,乃至於改變人們使用習慣,去符合少數人框架的應有的姿態,這就是倒果為因,為了「推動悠遊卡」這種固著的主張,反倒要製造一堆謬論去掩蓋,然後要小學生去滿足,究竟是考量小學生,考量教育,還是考量市長?考量台北市政府?
部分2400的主張,導向了反對無糖主義、或者什麼家父家長制、反對食品意識形態,乃至於操作成對於大數據的恐懼,實乃無知的行為.
人們反對的是,盲目追求大數據和ai的愚昧,而忘記了以人為本,自由世界的選擇意識,今天,保留學校的可選擇環境,避免被無賴政策輾壓,才是當務之急.
台北市政府與教育局,拿著雞毛當令箭,濫發公文給市立中小學,要求它們一律應配合廠商設置自動販賣機,這才是問題,而不是像某些愚痴的科技人所述,只是計算履約保證金的基準,拿不相干或有偏誤的資訊來解釋問題,稱問題已釐清,要其他人去看,是為假資訊來源;不明白實際論述,去探究說法,一味要其他人相信某個來源,是為訴諸權威.
教育局表示「確實規定每校至少要設立1個智慧販賣機,以落實政策,除非影響教學才能不設.」表達拒絕設置後,用公權力施壓,明明是「授權學校自己決定要不要簽訂契約」,卻代替對方做決定,反過來要求設置、配合,視為已經做好的決定,彌平不同的聲音,被質疑了以後才說要開說明會,種種痕跡,是為強制.
無奈同意後,勾選的產品,居然與當初說好的不同,有3/2皆不是說要買的東西,撕毀承諾,是為背信.
說牛奶,送來果汁,小朋友不但沒學到什麼理財,反而學到了怎麼鑽漏洞,果汁很好喝,零食很好吃吧.
背信、強制,不但不是教育,還是非教育,而且是反教育.
強制他人滿足政客個人的願景,卻稱學校食品不是政客的烏托邦,還「饒了孩子吧」,實在荒謬,饒了大家吧,讓學生、家長、學校,自己做決定,不要在學校搞悠遊卡或人工智慧乃至於旺仔小饅頭的烏托邦.
追逐科技的進步,是好事,但不要忘記身而為人的自由,以及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學校是教育的地方,哲學的實驗室,不是科技政策和商業的試驗所,
盧梭說,「天生萬物是美好的,一經人手就變壞.」
科技的進步,有兩種路線,一個是自由世界尊重個人意志的路線,另一種是,中國共產黨的路線.
中國共產黨,用科技來支配人,剝奪人民選擇的自由,並且監控他們,原來是多一份選擇,變成消滅現金,商店內無現金交易可用,原來是為了開闢人性的服務,結果是用數據計算和個人隱私,要人民照著他們的意志,買他們希望他們買的,只思考如何攫取更多利益,發大財,而忽視他人是否需要,或者是否願意服從他們制定的規則.
是科技服務人,而不是人服膺於科技.
民主與獨裁之間,差別在此.
後者,就會掛載更多不必要的東西,強迫人們接受,在予以合理化,而無視人們真正的需求,徒然製造對立,和紛爭,又不允許質疑,增加無謂的社會成本.
還沒說服之前,就已經假定已經說服了,搖頭晃腦地表示「政治是個說服的過程,而科技是個演進的過程.....」問題就變成,在於人民學習力不夠、練習不久,跟不上時代,太過愚昧,而不是自己如何不尊重他人,政府過於獨斷強制.想像自己高人一等,是被管控世界的幹部,而非被管控世界裡的人.
自我中心,和同理心,的差別.
柯市府和其2400網軍目前的行為趨近於何者?不言可喻.
如果相信這種論點,而無視百姓提出來的意見,正常、不正常,分不出來,正常的,說成不正常,使不正常的,當成正常的,這種「一樣爛」的邏輯,有人相信,害怕檢視不正常會影響到正常,於是乾脆放縱不正常,那可真是自爆了矣,brother.
天生萬物以養人意思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界華人歷史會社 2018年04月15日 檢舉
《二十四史》從第一部《史記》至最後一部《明史》,共耗時1800餘年,全書共4000萬字,是世界圖書史上的巨著。它記敘的時間,從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後歷時4000多年,可以說是中國的一部比較完整、系統的「編年大史」。讀《二十四史》,可閱盡世間興衰、人情世故。現將其中經典名句擷取100句分享品讀。
史記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譯文: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穫。
2.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無形。《史記》
譯文:明智的人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早早預見,聰明的人在無形中就能避開災禍。
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史記》
譯文: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記》
譯文:能夠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夠說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夠說出怎麼做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夠做得好
這件事情。
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
譯文:(人生一世,無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都是為利而往。
6.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史記》
譯文: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藥;動聽的言辭,就像疾病。
7.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
譯文:依賴品行立足的人越來越興盛,依賴武力讓人順服的人會逐漸走向消亡。
8.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史記》
譯文: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難,但失敗卻非常容易;時機要得到很難,但失去卻十分容易。
9.道高益安,勢高益危。《史記》
譯文: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漢書》
10.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漢書》
譯文:先採取行動的往往處於主動地位,後採取行動的往往被人所制。
1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漢書》
譯文:有了過錯,而不悔改,這才叫過錯。
1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漢書》
譯文: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1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漢書》
譯文:在一百里的範圍之內,可能氣候是一樣的,出了一百里,這個氣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
不同了。
14.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漢書》
譯文: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15.事不當時固爭,防禍於未然。《漢書》
譯文:事情不應該立馬確定下來,防止禍端在沒有發生之時。
《後漢書》
16.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譯文:有志氣的人,最後一定成功。
17.濁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後漢書》
譯文:希望從渾濁的源頭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體有筆直的影子,這都是不可能的。
18.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後漢書》
譯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
1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譯文: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
20.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栗,日慎一日。《後漢書》
譯文:應該像面臨著深淵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樣提心弔膽,害怕得發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謹慎。
21.廉約小心,克己奉公。《後漢書》
譯文:處事謹慎,能夠約束自己的私慾,以公事為重。
22.丈夫有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譯文:大丈夫立志,越是處境困難時越是堅定不移, 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壯。
2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
譯文:富貴時不要忘記貧困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
24.專己者孤,拒諫者塞。《後漢書》
譯文:拒絕接受別人意見的視聽閉塞,自己獨斷專行的遭到孤立。
25.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後漢書》
譯文:做事不要讓自己親近的人感到痛心,敵對者感到高興。
26.精誠所加,金石所開。《後漢書》
譯文: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
2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譯文: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
28.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後漢書》
譯文:喜歡一個人,就會察覺不到他的過錯;討厭一個人,就會不知道他的優點。
2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多,而憂智之不博。《後漢書》
譯文:不應為地位不高而羞愧,應因德行不崇高而羞愧。不因得到的報酬不高而恥辱,應該因為自己的見識不
廣闊而恥辱。
30.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後漢書》
譯文:聰明人捨棄短處,發揮長處,以此來取得成功。
《三國志》
31.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三國志》
譯文:把鍋里的開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不如把火滅掉抽去柴薪。
32.迷而知返,失道不遠;過而能改,謂之不過。《三國志》
譯文:迷路後知道回來,就離正確的道路不遠了;犯了錯誤能夠及時改正,錯誤就不算什麼。
33.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三國志》
譯文: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苟活著,壯士不會為了求生而毀掉自己的名節。
34.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三國志》
譯文:說話跨越了真實的情況,不可以太過重用(這個人)。
35.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國志》
譯文:人分別了一些時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來看待。
36.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三國志》
譯文:有志行走萬里的人,不會中途停止;謀取四海之大的人,不能計較小利而妨礙大事。
37.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其亡也,視民為草芥。《三國志》
譯文:要使國家興盛,就要把百姓當作嬰兒一樣照顧(即愛民如子),國家敗亡,是因為老百姓被當成泥土草芥
。
38.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國志》
譯文:對照明鏡是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古事是為了知道今天的時勢。
39.明者見危於無形,智者見禍於未萌。《三國志》
譯文: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
40.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國志》
譯文:擔心的是人們知道前進卻不知道後退,知道索取卻不知道滿足,所以才會有受困窘侮辱的過錯,才會有
產生悔恨的過失。
《晉書》
41.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
譯文:道義可以感動君子,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42.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
譯文: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門徒。
43.全一人者德之輕,成天下者功之重。《晉書》
譯文:成全一個人功不足道,拯救天下人功德重大。
44.非得賢之難,用之難;非用之難,信之難。《晉書》
譯文:不是得到賢才困難,而是使用賢才困難;不是使用賢才困難,而是信任賢才困難。
45.學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晉書》
譯文:學習的人,不擔心才學比不上別人,而是擔心沒有立下遠大的志向。
46.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晉書》
譯文:長久積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了壞事,四面八方都會知道。
《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
47.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宋書》
譯文:起了強風,才知道何種草足以抵擋風力;下了冰寒的霜,才知道哪種樹能夠受耐嚴寒。
48.罰慎其濫,惠戒其偏;發濫則無以為罰,惠偏則不如無惠。《宋書》
譯文:處罰面不能過寬,獎勵面不能過窄;處罰過於寬泛,還不如不罰;獎勵面過窄,還不如沒有獎勵。
49.不務先富民,而唯言益國,豈有民貧於天下,而國富於上邪?《南齊書》
譯文:不先使民眾富裕起來,而只談什麼國家利益,難道有百姓窮於天下,而國家富強的事嗎?
50.有賢而不知,知賢而不用,用賢而不委,委賢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齊書》
譯文:有賢才卻不知道,知道了賢才而不用,即使用了卻不委以重任,委以重任卻不信任人家,這是通患。
51.不充詘於富貴,不遑遑於所欲。《梁書》
譯文:對於富裕和顯貴不得意忘形,對於所想要的不匆匆忙忙去追求。
52.溪壑可盈,志欲無滿。《梁書》
譯文:溝壑可以蓄滿水,而人的志向和慾望是永無止境的。
53.居後而望前,則為前;居前而望後,則為後。《陳書》
譯文:在後面,望著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著後面的,就為後。
54.取草絕根,在於未蔓;撲火止燎,貴乎速滅。《陳書》
譯文:取草斷了根,在沒有蔓延;撲火停止燃燒,貴在迅速消失。
《魏書、北齊書、周書》
55.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魏書》
譯文:要了解耕田方面的知識,,去向農夫請教;;要了解紡織方面的知識,,去向織女請教。
56.尚儉者開富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魏書》
譯文:崇尚節儉的人打開財富之源,喜歡奢侈的人於貧困的徵兆。
57.思政不察逆順之理,不識大小之形,不度強勢之勢,有此三蔽,宜其俘獲。《北齊書》
譯文:思政不明白逆順的道理,不知道大小的形狀,不度強勢的勢,有了這三個遮蔽,他們應該抓住。
58.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遠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遠期,惟君子為能及矣。《北齊
書》
譯文:負擔重莫如身體,經歷險莫如口舌,時間長莫如年代。負重任,行險路,長期堅持,唯君子才能做到。
59.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周書》
譯文:勤儉乃修養德行必須的態度;奢侈是惡行之中最嚴重的。
60.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道。《周書》
譯文:清白廉潔是做官的根本,節儉是做人的基礎。
61.學不精勤,不如不學。《周書》
譯文:學習不刻苦勤奮,不如不學。
62.士必從微而至著,功必積小以至大。《周書》
譯文:成功的人必然都是從默默無名開始才有後來的聞名天下,功勞也是小功績慢慢積累才成為大功勞。
63.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周書》
譯文:以其精湛的專業知識傳授他人(作經師)並不難;而能以其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修養去教人如何做人
(作人師)就不那麼容易了。
《南史、北史、隋書》
64.人生不得行胸懷,隨壽百歲猶為夭。《南史》
譯文:人的一生如果不能施展抱負,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像是死了一樣。
65.蟬躁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史》
譯文:蟬兒的叫聲越喧鬧,森林就越發顯得靜寂;鳥兒的鳴叫聲越響亮,山野就更加顯得清幽。
66.行生於己,名生於人。《北史》
譯文:行為是自己做出,名聲是別人賦予。
67.審而後發,猶未為晚。《北史》
譯文:仔細瞄準了,再把箭射出去,這樣雖多費點時間,也不算是遲誤。
68.時不可再,機不可失。《隋書》
譯文: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
69.因人成事,其功不難。《隋書》
譯文: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取得成功並不困難。
70.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須端其末。《隋書》
譯文:如果想要讓水流清澈就必須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為就必須端正其思想。
《舊唐書、新唐書》
71.先謀後事者逸,先事後謀者失 。《舊唐書》
譯文:先謀劃後做事的人成功,先做事後謀劃的人失敗。
72.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
譯文: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
73.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舊唐書》
譯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筆)也寫不完罪惡;放盡東海之水也無法流完惡行!(罪大惡極)
74.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新唐書》
譯文:喜歡聽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沒有不興盛的;拒絕別人的規勸,沒有不混亂的。
75.不才者進,則有才之路塞。《新唐書》
譯文:無才的人得到晉升和重用,那麼有才之士就不會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76.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舊五代史》
譯文:天生的天子難道生來就是做天子的嗎,不過是因為兵強馬壯(靠武力的強大)才使他成了天子的罷了。
7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譯文: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圖享安逸必定禍害終身。
78.習見善則安於為善,習見惡則安於為惡。《新五代史》
譯文:經常見到善行善舉也就會受影響與人為善,反之亦然。
《宋史、遼史》
79.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宋史》
譯文:自身不作表率,別人就不會服從;不以自身為先,別人就不能相信你。
80.世之治亂,在賞當其功,罰當其罪,既無不治。《宋史》
譯文:國家的治和亂,在於獎賞要和他的功勞相當,懲罰要和他的罪過相當,做到這一點,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國家了。
81.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史》
譯文:感動萬物的方法沒有什麼比得過誠。
82.恩賞明則賢者進,刑罰當則奸人消。《遼史》
譯文:恩賞分明賢者就會趨之若鶩,刑罰得當奸人就會消滅。
83.賢達哀樂,不在窮通禍福之間。《遼史》
譯文:英明豁達的人的喜怒哀樂,與窮困、通達、災禍、幸福沒有關聯。
《金史、元史》
84.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譯文:懷疑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人就不要懷疑他。
85.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亦將失之。《金史》
譯文:政令出現差錯,那麼人心就會不服,即使是得到了中原之地也將會失去它。
86.教化之行,興於學校。《金史》
譯文:教化的實施,興在學校。
87.學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於成德達材者也。《元史》
譯文:學校是讀書人受教育的地方,在老師的培育下成為有修養有學識的有用之人。
88.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元史》
譯文:努力沒有用到實處就跟沒有努力一樣,有勇卻沒有施展就跟沒有勇一樣,有計卻沒有施行就跟沒有計一
樣。
89.為國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須人而行;人不濫用,惟賢是擇。《元史》
譯文:為國之道,在立法、用人二者上。法律不只是立,需要有人來做;人不濫用,惟才是選擇。
90.天下未嘗乏才,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理勢然耳。《元史》
譯文:天下從來沒有缺乏人才,求則得之,放棄了就失去的,情勢如此罷了。
91.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無聞,同腐草木也!《元史》
譯文:天地之間人能活多久呢?默默無聞,跟腐朽的草木一樣!
92.聚如丘山,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元史》
譯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勝):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如同山丘一樣不可震撼,分散的時候又如風雨一樣無處不
在,行動可以像閃電一樣迅速,動作可以像鷹鶻一樣兇猛。
《明史》
93.富貴一時,名節千古。《明史》
譯文:享受富貴只能是短暫的一時,而清廉的好名節卻可以留存千古。
94.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明史》
譯文:接近小人的人一定也是小人,接近君子的人不一定就是君子。
95.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明史》
譯文:身居顯貴職位的人容易驕傲,處於逸樂環境的人容易奢侈。
96.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明史》
譯文:治理國家最根本的辦法,莫過於比民風純正更為重要的了。
97.言路者,國家之命脈也。《明史》
譯文:廣開言路是國家的命脈。
98.人非有才之難,而非用其才之難。《明史》
譯文:人不是才能難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來實在困難。
99.天生才甚難,不忍以微瑕棄也。《明史》
譯文:人才難得,不忍心因為一點小缺失就棄置不用。
100.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明史》
譯文:有長遠打算的人不應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憂,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微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