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聽桑布伊《得力量》這張專輯時,會讓你寒毛肅立。(不是鬼月的那種XD)而是超越語言的感動———是來自這塊土地,甚至是這浩瀚宇宙的奧祕,我們每個人明明都身在其中,卻時常忽略的低語。
金曲32的最佳年度專輯獎,Sangpuy 桑布伊真的拿得實至名歸。
第一首歌「創世紀」,就充滿了許多畫面,讓我想起唸書時初次聽到張雨生的「未知」、那種內心的撼動,和此刻一樣。有趣的是,他們都是來自山林的孩子,都對這塊土地上的一切,充滿著愛。
聽這首歌的時候,
想到《約翰福音》一開頭就說的這句話: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和道家老子在《道德經》所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科學家也以長年觀測證據和科學推演,說出「宇宙源自於一場大爆炸」的論點———若宇宙始於一場混沌,有信仰者所稱的神、無信仰者說的宇宙,在決定爆炸的那一刻開始,就有「道」存在。
那麼,道是什麼?
在「創世紀」這首歌裡,以卑南族語言訴說著人如何被神創造?我們與這塊土地的關係是什麼?土地和萬物的連結?
即便聽不懂卑南語,都能從古語的吟唱和旋律裡感受到,這一切仿佛真的從一場醞釀許久、相當細緻縝密的爆炸開始。所有的生命、萬物都來自同一個地方,都從同個源頭而來。我們本是一體,卻總在尋求完整。
身而為人,能踩在這塊土地上,能思考能行動能創造,是多麼不容易,也多麼艱難的事情。
我們是備受祝福的,抑或是備受詛咒,都源自於我們怎麼看待這一切。
回想金曲頒獎典禮上,也拿下最佳原住民歌手的桑布伊,他感謝的對象不僅是感謝主感謝祖先,也感謝天上的父親和大哥,感謝每天辛勞工作的母親,也祝福關心家裡車禍的狗狗,更感謝他生活的部落給予他的養分,感謝這塊土地。
當一個人在高處時,所展現的謙卑,將榮耀歸給生命裡那些日常,感謝這一切-----追本溯源,對萬事萬物抱持謙卑,懂得擁有的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也如萬芳在拿下評審獎時,對著台下的巴奈,感謝她以豐厚的生命力創作出來的的音樂,深刻地影響了她,才有日後勇敢面對生命和音樂旅途的自己———這是信念的傳承,是美好的分享,不要討好任何,還能知道自己是誰。2000年巴奈《泥娃娃》這張專輯,也是我在青少年迷惘時期,反覆播放,獲得陪伴和滋養的
我想這就是「道」吧!
釋迦牟尼佛和道家都說:「人身難得、中土難生。」
身而為人,我們怎能恣意狂妄,以神之名行私利呢?這都辜負了這塊土地孕育著我們的善意,更遺忘我們本為同根生的事實。在一切皆為流動的狀況下,我們就如雙面薇若尼卡般,都在每個決定裡積累著各種可能性。
桑布伊曾在訪問中說過:「大家都以為圖騰才能代表原住民,其實,不用靠任何符號,原住民的精神就在我的歌聲裡。」
拿掉種族、拿掉語言、拿掉宗教、拿掉教條、拿掉各種我們以為的標籤,我們能不能真正地「活」,或許才是身而為人最大的挑戰。
而有道依循,對土地充滿熱情,對活著充滿感激,感謝這些旋律和音樂,讓我們看見這挑戰裡的美好和純粹。
才知道,在每每面對所謂的未知,其實是已知;也沒有什麼會真正將我們帶走,那些看似離開的,都以不同方式延續著;在我們像泥娃娃般活著時,看似脆弱卻擁有整片土地的祝福,不討好誰,卻在風中越來越堅毅。
說到底,真的真的,我們真的是《得力量pulu’em》的。
❤️
Pulu’em是卑南族語言,
意思是「得到力量、得到祝福的。」
❤️
感謝這些優秀的音樂人,讓我們在音樂的世界裡領略人生哲學。推薦大家一聽再聽。
—
大家放心,我節目裡面話不會太多😆
都是滿滿的好歌
在下午一點鐘的🎵一點點音樂🎵
我們空中見❤️
—
凝聽👂桑布伊-創世紀
https://reurl.cc/3a0z9O
凝聽👂張雨生-未知
https://reurl.cc/XWdzyj
凝聽👂萬芳-什麼將把你帶走
https://reurl.cc/Gm99Ey
凝聽👂巴奈-不要不要討好
https://reurl.cc/gWOOQX
太初有道道德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重讀西蒙波娃:所謂「女人的處境」與特色》
* 女人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就其整體而言是男性的;塑造它、統治它、至今在支配它的仍是些男人。
至於她,她並不認為對社會整體負有責任;她是第二等的、依附的。她沒有上過暴力課,也很少有機會作為主體昂首挺胸地站在群體其他成員的面前。
她被封閉於自己的肉體和她的家庭,所以她在諸神面前,認為自己是被動的。
在這個意義上,說她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是符合事實的。
工人、黑奴和殖民地的土著人也曾被稱為長不大的孩子——:這意味著他們要無可置疑地接受其他男人為她們制定的真理和法律。
女人的命運是:體面的服從。
她甚至在思想中,也不可以把握自己周圍的現實。
現實在她眼前是不透明的。她必須透過男人的眼睛。
* 我們現在可以明白了,為什麼從古希臘到當代,對女人的指控有那麼多的共同特徵。
她的社會地位也同樣一直在經歷著表面變化,而這種地位決定了女人的所謂「社會特性」:她「沈迷於內在性」,她乖張,她世故和小心眼,她對事實或精確度缺乏判斷力,她沒有道德意識,她是可鄙的功利主義者,她虛偽、做作、她貪圖私利,等等。
*我們唯一必須提到的是,這裡所說的各種行為,沒有一種是雌性荷爾蒙或女性大腦的先天結構強加給女人的:它們是由她的處境如社會模子一般塑造出來的。我將根據這一觀點,努力對女人的處境做一番全面的考察。這會有某種程度的重復,但也會讓我認識到處在她的經濟、社會和歷史的整體制約下的「永恆女性氣質」。
有時「女性世界」被用來和男性世界相對照,但我們必須再次堅持,女人從未構成過一個封閉的、獨立的社會;她們是人類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群體受男性支配,她們在群體中處於從屬地位。
她們的聯合只是基於她們相似這一單純事實的機械團結,但她們缺乏那種成為每個統一共同體之基礎的有機團結;在厄琉西斯神秘祭典時代和今天在俱樂部、沙龍、社會服務機構一樣,她們總是被迫聯合在一起,以建立一個相反的世界,但她始終在男性世界的框架內去建立。由此產生了她們處境的矛盾性:她們在同一時間既屬於男性世界,又屬於向其挑戰的領域;她們被關在這個世界,又被另一個世界包圍著,所以她們在任何地方都不得以安生。
她們的溫順必須永遠和拒絕相伴,她們的拒絕又必須永遠和接受相伴。她們在這方面的態度和少女相似,但更難堅持,因為對於中老年女人,它不僅是一個通過象徵夢想她的生活的問題,而且也是一個在現實中把生活如何過到最後的問題。
* 女人缺乏使自己有可能支配事物的技術訓練是事實。就她而言,她直接面對的不是事物,而是生命;生命不可能靠工具來控制:人們只能服從它的神秘法則。
在女人看來,世界並不像海德格規定的那樣,是介於她的意志和目標之間的「工具集合體」;相反,它是進行頑固反抗的、不可征服的某物;它受制於天命,充滿了神秘的反復無常。這種把母親變成一個人的、如血紅色草莓般的神秘,是一種任何數學方式都不能使其相等的、任何機器都不能使其加速或延緩的神秘;她感到了連最精巧的機器也不能將其分割或增殖的一種連續性力量;她在自己的身體里感到它受太陰節律的支配,隨著歲月的流逝,先是成熟,後是腐敗。廚房每天也使她學會了忍耐與被動;這裡有煉金術;一個人必須服從火與水,必須等待糖的溶解,面的發酵,還要等待所洗的東西晾乾,等待水果在架子上成熟。家務活動近似於技術操作,但它們太初級、太單調,以至不可能向女人證實機械的因果律;此外,連這裡的事情也是反復無常的;有些東西等著洗,有些東西則不等著洗;有些污垢可以除掉,有些污垢則除不掉;有些東西自己壞了,而灰塵則像植物似的迅速生長。
由於女人的意識,崇拜土地魔力的農業文明意識才得以長久存在:她相信魔力。由於她的性愛是被動的,在她看來慾望不是意志也不具有攻擊性,而是類似令魔棒下沈的一種吸引力;單是她的肉體之出現就可以讓男性的性器官勃起,隱藏的液體為什麼不應當讓這淡褐色的小棒顫動?
她覺得她被波浪、輻射物、神秘的流體包圍著;她相信心靈感應、占星術、放射療法、催眠術、見神論、靈動術、千里眼和信仰療法;她的宗教充滿了原始迷信:蠟燭,得到回答的祈禱;她相信聖徒是古代自然精神的化身:這個保護了遊客,那個又保護了臨產的女人,還有一個找到了丟失的東西;而且,當然什麼怪事也不能讓她感到吃驚。她採取的是懇求和祈禱的態度;為了取得某種結果,她將會去舉行某些十分靈驗的禮儀。
*所以你很容易發現為什麼女人會墨守成規;時間沒有給她帶來任何新鮮的成分,它不是一種創造性的流動;由於她注定要重復,她認為未來只不過是過去的一種複製。如果一個人懂得這個詞和這種程式,持續的時間就會把自身和生育力聯繫起來——但這本身要受月份和季節節律的支配;每次懷孕的週期,每次開花的週期,都精確地再現了以前的週期。在週期性現象的這種表演中,時間的唯一作用就是要造成緩緩的衰敗:它使傢具和衣服破舊,它也毀掉了人的面容;生育力逐漸被流逝的歲月所摧殘。所以女人根本不相信這種旨在破壞的無情力量。
她不但對什麼是能改變世界面貌的真正行動一無所知,而且迷失於世界中間,徬彿處在浩瀚而模糊的星雲的中心。她對使用黨性邏輯不熟悉。司湯達認為,如為需要所迫,她能夠和男人一樣熟練地掌握它。但這是一種她幾乎沒有機會運用的工具。三段論對做好蛋黃醬或哄好哭鬧的孩子沒有一點兒幫助;邏輯推理對她所要應付的現實是完全不適宜的。由於她在男人世界上一無所為,她的思想沒有流入任何設計,和做白日夢差不多。她缺乏觀察能力,對事實真相沒有判斷力;除了空話和痴想,她什麼事都不能認真對待,這就是為什麼甚至極其矛盾的主張也不會令她感到不安的原因;她可以毫不費力地解釋天體的奧秘,雖然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這都是她力所不能及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滿足於使用極其含混的概念,把政黨、主張、地點、人物和事件攪成一鍋粥;她的頭腦里充滿了奇怪的混亂。
但是,洞達事理畢竟不是她的事,因為她一直被教導要接受男性的權威。於是她放棄了獨立的批評、調查和判斷,把一切留給了那個優越的等級。她因而覺得男性世界徬彿是一種超越的現實,一種絕對。弗雷澤說:「男人造出眾神,女人則崇拜眾神。」男人不可能完全心悅誠服地跪在他們造出的偶像面前;但女人在遇到路邊矗立的這些偉大塑像時,則會認為它們不是用手捏造出來的,於是順從地低下了頭。她們尤其喜歡讓秩序和權利體現在領袖身上。
在每一座奧林匹斯山都有一個至高的神;神奇的男性本質必定濃縮在一個原型中,而父親、丈夫、情人只不過是它的微弱反映。說她們對這個偉大圖騰的崇拜含有性的性質,未免有點太刻薄了;但通過這種崇拜,她們將充分滿足童年時對順從地屈膝跪拜的夢想,這卻是真的。
* 在女人的心目中,強權即公理,因為她在男人那裡所看到的公理,有賴於他們的權力。因此,當社會崩潰時,女人最先拜倒在征服者的腳下。總之,她們接受現存事物。聽天由命是她們的顯著特徵之一。龐貝城的廢墟被發掘出來時,人們注意到,那些燒焦的男人遺體保持著反抗的姿勢,蔑視著諸神或在試圖逃跑,而那些女人的遺體卻給曲成一團,臉朝著地,一副屈服的樣子。女人覺得她們無力反抗事物,無法反抗火山、警察、保護人、男人。她們說,「女人生來就是受罪的;這就是生活——能有什麼辦法!」
這種聽天由命的態度,使女人產生了常被人羨慕的忍耐。
她們比男人更能忍受肉體上的痛苦;當環境需要時,她們能夠鼓起勇氣禁慾;儘管缺乏男性的有攻擊性的魯莽,許多女人仍以她們在被動反抗中表現出的頑強鎮靜而聞名。她們在面臨危機、貧困和不幸時,表現得比她們的丈夫更積極;她們尊重時間的持續性,它是倉促所不能克服的——所以她們在做事時不限定自己的時間。當她們把沈著堅韌用於一項事業時,有時會取得驚人的成功。「莫要低估女人的力量」。聽天由命在寬厚女人的身上表現為克制:她容忍一切,從不譴責任何人,因為她認為人或物都只能是現在這個樣子。自尊的女人可以把聽天由命變成一種美德,德-夏里埃夫人就是如此。但它也引出一種無益的謹慎;女人總是想去保持、適應和安排,而不是去破壞和重建;她們寧肯妥協和調整,也不願意去革命。
在19世紀,女人是爭取工人解放道路上的最大障礙:例如弗洛拉-特里斯坦,例如路易斯-米切爾,有多少膽小的主婦在乞求著她們的丈夫別去冒險啊!她們不僅害怕罷工、失業和貧困,她們還擔心反抗也許是錯的。可想而知,如果她們非得受苦,那麼她們寧願去受已熟悉的苦,也不願意去冒險,因為呆在家裡尚可得到點微薄福利,在馬路上要得到這些卻不那麼容易。
女人的命運同脆弱東西的命運有著密切的聯繫;她們失去了這些東西就等於失去了一切。
太初有道道德經 在 張德芬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德芬推薦的兩本百年經典作品,
頁數很薄,含金很重。
http://bit.ly/W0000186
📙《#失落的幸福經典》
這本分量不重的小書,卻隱含了所有靈性世界的真理。我會放一本在身邊,時時拿出來提醒自己:這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準則!!
📗《#失落的致富經典》百年前的智慧
《失落的致富經典》是本超過百年的書籍了,這本書的原名叫做《致富的科學》,因為作者堅持,獲得財富的過程是非常科學化的。科學化並不意謂它很容易,科學化只表示它有一定的法則可以遵循,而如果你依法而行的話,你就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財富。
其中的訣竅就在於:第一,你必須相信致富經典所說的法則是真的,而且是積極可行的。
基本上,致富經典的要義在於:萬物源自於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體,而這個存在體是以思想來創造、顯化萬物的。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能夠滲透到這個存在體的領域,那麽他所思所想就會在世間幻化成真。這種說法,其實是與我們中國古老的道德經一致的。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還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聖經的創世紀也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所以我個人對於書中的這個說法是深信不疑的。
第二個訣竅在於:如果人想要用心智來影響這個存在體的顯化、創造過程,你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這些努力包括:把競爭性思維轉換成為創造性思維,也就是說,相信這個世界是豐盛的、無量供應的,不是一個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你贏我就輸,或你輸我才贏。另外就是,你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有一幅清楚的願景,而且每天生活當中,要以很有效率的行動,帶著堅定的信念和決心,朝向自己的願景,完成分內的工作。
當然 ,書中也提到了一些很重要的實用觀念,我覺得特別值得我們身體力行地去實踐:
☘你為別人所付出的或提供的東西,一定要比你得到的更有價值。因為給和收是相互作用的,你給的愈多,反作用力就愈大,也就是說,返回來的東西就會愈多。
☘接受的方式,就是去行動--當下時刻精準而且有效率的行動。
☘ 感恩的力量,無遠弗屆,它會讓你得以與這宇宙的各種創造能量之間,建立起更密切的和諧關系。
☘人人都有致富的權利,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展現我們豐富的生命,提升我們的生命。而幫助他人提升生命就是和宇宙力量一致的行動。
☘不斷地自我超越,做好眼前的工作,並且清楚自己要什麽,很快你就會達成你的願望。
這部世紀經典雖然短小輕薄,但是涵蓋的東西卻非常廣泛,每一章都值得慢慢品嘗細讀。書中開宗明義也指出,人如果不夠富有,就無法擁有真正完整或成功的人生,當然,這裏的富有,是指內外皆富,而內在的富足尤其重要。
所以,致富的第一步,其實就是要看到自己的潛意識模式中,是否有妨礙自己獲得財富的一些負面信念。關於這一部分,本書與其他闡釋心想事成以及吸引力法則的書一樣,都提到我們要有正確積極的信念,但是對於如何去除我們潛意識中根深蒂固的一些負面信念,未多加著墨。
在我們發願、努力的過程之中,其實常常會受到我們潛意識中的人生模式和負面情緒的影響,而力不足逮,做不到各種「法則」的要求。這個時候,讀者可能就必須先找出自己潛意識中有那些陳舊的、無用的人生信念,然後把它們逐一去除。
希望讀者們都能夠在此生成就自己的夢想,別忘了,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
失落的經典雙書 優惠
《失落的幸福經典》+《失落的致富經典》
台灣超商取貨免運費
👉http://bit.ly/W0000186
❤限量贈[致富經典紅包袋]一組六個
同網加帶,德芬經典作《#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獨家限定7折
一本成就夢想的進階心法,三部曲之「創造」指南
👉http://bit.ly/039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