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9
咱們家最難搞的小姐姐,
今天一早先開始了她的正常發揮,
湊過來看到其他人在吃早餐,
接著看到蛋糕表層的瓜子肉時,
開始嚷嚷著她不吃了,
大家紛紛告訴她那是她最愛的堅果類,
又提醒她說去年在台灣時,
她和外婆天天在客廳嗑瓜子吃得很開心啊!
小姐姐嘛!
不讓人意外地開始哭哭啼啼,
邊哭邊說:「可是我不想吃已經在蛋糕上的瓜子,要吃的話我只吃還要剝殼的那種瓜子!」
又說:「而且這樣擺在一起,蛋糕一定也會有瓜子的味道,所以我也不想吃有瓜子味的蛋糕!」
最後還加碼說:「瓜子就是瓜子,蛋糕就是蛋糕,我不要吃瓜子蛋糕!」
媽媽我提醒她這是腳踏車阿姨(我們都這樣稱呼這位超疼愛四寶的友人)特地做給他們的愛的蛋糕,
老嬰還同時在旁邊豎起大拇指說好好吃耶!
然而大魔王不是被人叫假的,
她非常堅持就是不吃,
堅持到媽媽我要脅她既然這麼挑剔,
如果她不吃早餐的話,
那一整天都別吃了,
她也是馬上說好!
大家別以為我是後母在虐待小孩,
實在是因為小姐姐就是出了名的難搞,
連咩伴現在每天都會提醒她"再挑食就會長不高",
她也是依然故我!
她的飲食習慣真的就是不好哇!
她原本愛吃的就不多,
還時常心意不定變來變去,
原本喜歡喝阿華田的她,
某一天會說她以後不想喝了,
可又會突然在某一天狂討喝!
去年在台灣時喝豆漿喝到翻掉的她,
現在家中天天都有媽媽自己做的衛生營養豆漿,
兄弟姐妹間唯獨她有時候不喝就是不喝,
理由還千奇百怪哩!
一下子說她比較喜歡喝冰豆漿,
可真的問她要不要喝冰豆漿時,
她又會改口說今天想喝熱的,
說要幫她加熱時,
她卻又說不想喝加熱過的!
媽媽我時常被她氣到頭頂冒煙啊!
跳回到早上說要讓她餓一天的事件,
今天因為要繼續跑學校領書,
中午咱們在學校附近的休息站買吃喝時,
她感覺到媽媽的意志堅定後,
開始耍自閉在隊伍後遠遠跟著,
現在最愛她的老嬰始終跑去拉著她要跟上,
結果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因為她不想靠我們太近,
反而讓老嬰急忙大哭起來,
邊哭邊吼著:「我想要妳和我們一起走!」
回到了車上,
聞著密閉空間裡各式各樣食物的香味,
看著咱們一口一口吃喝的她,
在拍合照時還會故意別開臉,
哥姊也會刻意湊到她面前說好吃,
泰泰當下有感受到她的後悔,
問她餓了嗎?
她當然點頭如搗蒜啊!
然後泰泰故意拿起一份糯米飯,
吃著吃著說這間的糯米飯不好吃,
再問有誰想吃嗎?
整台車上當然就只有她一位舉手,
泰泰就順勢拿給她嚕!
此時哥哥還在旁邊笑說媽媽這樣太明顯了啦!
我說我只是在找人體廚餘機啊!
晚餐時刻,
雖然小姐姐還是被規定不准用餐,
但是媽媽我規定她要看著咱們吃,
就只見一個百無聊賴的7歲小女孩,
在旁邊做出各種姿勢轉移注意力,
然後咱們其他人拼命故意說著晚餐多美味又多拼命吃給她看,
連咩伴都不停地偷笑哩!
晚上泰泰洗澡時,
她先是跑來浴室門外開始問可以喝阿華田嗎?
又問可以吃水果嗎?
總之她平常愛吃的通通都問過一輪,
也全部都被否決後,
她開始鬼打牆的說不然她現在願意吃早上的蛋糕了,
被媽媽打槍說早就被咱們吃光光了啦!
她這才安靜悄悄無聲地飄走!
不要覺得我狠心啦!
當媽媽的其實還是會心軟捨不得啦!
面對她這樣嚴重偏食的小孩,
總不能一直都順著她吧!
後來泰泰還是有偷偷讓她吃喝東西啦!
喝的就是她平常挑三揀四不愛的豆漿,
在這種時候她大口大口喝著,
也是開心說著好好喝喔!
太監 稱呼 在 欣西亞和Shane任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人的騷是男人的毒】
網路上曾流傳一句話:「#婊子划船不靠漿_靠浪」,形容的就是女人的騷勁,但為何要用婊子這種詆毀的方式稱呼?那是因為男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作祟,當一個女人渾身散發魅力卻讓吸引來的異性看得到吃不到,聞到了騷味,心被撩撥得癢癢的,口水幾乎要流滿地,他當然要咒罵個幾句才甘心。而有些女性也喜歡用「騷貨」、「狐狸精」去稱呼她眼裡不正經的女人,但說真的,謾罵的同時內心多少也羨慕對方具備撩撥男人的本事,多少為自己的無能感到不勝唏噓。
✅結論是當一個女人被異性或同性說騷,實在無需太過傷心,前者是覬覦不成,後者是自嘆弗如,那是妳魅力的證明。(貼心提醒:但若內心不舒服還是要說出來不要隱忍)
不過,騷,確實有段位之分。
很多人普遍認為如果一個女人天生長得不漂亮,最好別「醜人多作怪」,還是舉止端莊比較保險。這點欣西亞頗不以為然,我覺得騷具備四大條件:
1️⃣魅力的流露2️⃣性感的展現3️⃣撩撥的分寸,以及4️⃣hold住男人的氣勢,整體來說就是 #自信。
騷不騷,跟長相身材無直接關係,因為我看過太多女人外貌並不出眾,同樣讓男人癢到不要不要der,因為騷是種撩撥,更是種勾引,它隱藏在眼角眉梢,暗示在字裡行間,雖一切盡在不言中,卻又教人心領神會,若有似無,所以才有「悶騷」的說法
✅結論是有騷女人存在的地方,好比身處粉紅色的浪漫五里霧,空氣聞起來都是甜的,如沐春風,連太監都會起秋🤣😂。
說了這麼多,我鼓勵無論是什麼歲數的女人,都該勵志做個 #騷女人,而且不分單身或已婚。假使妳單身,女人確實應該搔首弄姿,如果妳已婚,若不想讓婚姻變成戀愛的墳墓,妳更應該時時刻刻懂得對老公發騷。因為每個愛情的開始都是勾搭來的,老婆需深知:#男人永遠需要女人的勾引,乞求女人的撩撥。
當妳停止對另一半挑逗,他的視線和目光便容易被有心人勾走,千萬別覺得挑逗會讓自己變得廉價,也別認為勾引是不守婦道,那是身為女人的自信外露,而天底下最需要妳引誘的,永遠是自己的枕邊人。
欣西亞曾經說過:「女人,別當男人手裡的香菸,被利用完就像煙灰被輕易彈掉,要當就當讓男人上癮的毒藥:要嘛,惹不起;要嘛,戒不掉!」
而女人的騷就是男人的毒藥,無時無刻不發騷,妳就永遠會是那個令人發燒的女人🔥💞
💖💜💙❤️💚💛🧡💖💜💙❤️💚💛
請支持欣西亞2020新書:「我要的歡愉你該懂!」一起Make Love Sexy!💖🎉
⭐博客來購書:https://reurl.cc/v128Yk
⭐馬來西亞的朋友購買請往這:https://bit.ly/2J7ppIl
✅追踪我們的IG:cynthianshane
太監 稱呼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蘇丹茫速沙的洗腳水|知史百家
安煥然
《馬來紀年》傳述關於滿剌加與中國關係的故事,這些故事大抵集中在該書的第十五章。「漢麗寶」就是其中一個。近年來常被喻為是一段象徵馬中友誼的美麗動人故事。然而,如果我們細讀原書,《馬來紀年》敘述漢麗寶下嫁滿剌加蘇丹茫速沙,該節章的第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中國皇帝聽到滿剌加國王的偉大,便遣使來到這裡。但當時的中國皇帝為了向滿剌加國王展示中國的強大、人口的眾多,於是就在其遣使船隻中裝滿了整船的針,並向滿剌加國王說:「世上沒有其他王能大於我。我的子民也多到無法統計。現在按戶各取一針(裝滿整船)載來贈給你。」
這顯然有「示威」的意思。還好,聰明的滿剌加國王蘇丹茫速沙聽了中國使節這番高傲的話,竟微笑地命滿剌加國人將船裡的針都起缷,又命國人放入西谷米(Sagu)裝滿整船,也向中國顯示滿剌加的富庶、人數之眾。
漢麗寶下嫁之後,中國和滿剌加建立了宗主和藩屬的關係。不久,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中國皇帝突然間全身發癢,很是難受,藥石無效。一位老醫生就跟中國皇帝說:「國王啊!你這怪病是神降的。這是因為滿剌加國王被迫以附庸身分上書給你所致。現在別無他法啊!除非陛下肯飲滿剌加國王的洗臉洗腳水。」
中國皇帝無奈,只好再遣使向滿剌加做此要求。中國皇帝喝了蘇丹茫速沙的洗腳水,並且用這些水來沖涼之後,奇妙地,那惡癢立刻消失了。於是中國皇帝便立誓不再要滿剌加國王降低身份稱呼他,並命令他的後代也不得如此。自此之後,中國和滿剌加長時期維持了「平等相待」的友誼。
以上「荒誕」故事,若與(明朝中晚期萬曆年間)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相較,《通俗演義》所強調的「華夷之辨」,以中國權威與文化的絕對優勢,尊貴之、宣揚之,強使「外夷」朝貢、附庸、認同大明天朝宗主的構述心態做比較,真是強烈有趣的對比。
《馬來紀年》嚴格來說,不是歷史著作,而只是一部綜合神話傳說的古典文學作品。但,就誠如Mohd. Taib Osman在”Sejarah kebudayaan Melaka mengikut Sejarah Melayu”一文中所說的,《馬來紀年》透露出馬來傳統社會的一種世界觀。其所傳述事件的真確與否並不重要,但其詮釋事件所反映出的意義才是重要的。歷史考察,實際上當時滿剌加受庇護於中華帝國權威之下,中國皇帝怎會喝下蘇丹茫速沙的洗腳水呢?
但若從馬來王朝的社會和文化角度看,這故事所意味的是什麼?或許才是這部古典文學作品《馬來紀年》所欲宣泄的真正意念。故事隱喻,透露出馬來王朝不甘心於屈居附庸地位,及對中國的反諷心態。
我們在《明實錄》也找到這樣的例子。《明武宗實錄》弘治十八年(1505)記云:「如往時給事中林宵之使滿剌加,不肯北面屈膝,幽餓而死,而不能往問其罪。」
此事是朝中大臣任良弼等在商議海外「番國」朝貢事時提及的。此事例雖是弘治年間的追記,真確與否尚難窺其詳。但給事中任良弼接著說:「大抵海水之國,無事則廢朝貢而自立,有事則假朝貢而請封。」這與《馬來紀年》講述中國皇帝喝蘇丹茫速沙洗腳水的故事所反映的心態相應照,實道出滿剌加等海外諸國之所以會對明朝中國朝貢「事大」之現實動機。
簡言之,在鄭和下西洋壯舉罷廢之後,明朝緊縮其對外政策,滿剌加與明朝的朝貢關係日漸淡化。此後滿剌加斷斷續續地與中國復交或入貢,主要是有事才來朝,無事則自立。而且,即使是對滿剌加國內或國際的爭端,中國明朝的調解也大不如之前的鄭和時代。「馬中關係」的友好,不是理所當然的。中國的崛起,「德」與「威」,軟勢力和硬勢力的兼備,是「馬中友好」互惠互動的重要條件。今人讀史,不得不察。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