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多人問我對於「太空人維他命」的看法,本來很不想跟風談論這話題的,但昨天一位營養師跟我說了這段話,我覺得自己有責任以「保健食品產業」的角度來發個聲。
我不認識這位太太,也沒有要幫這產品說話,更沒有要評論這產品或參戰,我只想說說「亂象」。
亂象1:
出來砲轟的醫師、藥師、營養師、閒雜人…等,沒有一位是真正待過保健食品產業的人,看他們的評論很明顯可以知道他們並不懂原料!所以一直比劑量和DRI,然後拿合成維他命跟酵母維他命做比較,這實在是沒啥意義,劑量不是一切,活性和吸收利用率才是重點。
我沒有很厲害,業界比我厲害的大有人在,但這14年在業界也沒有白混,也參與了研發、認識很多原料商、知道很多廠商的內幕八卦。
在保健食品和預防醫學領域待越久,看事情的角度就更廣泛而不是只有單一面向,讓我覺得自己越來越謙卑,還有好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說話也越來越客觀、保守。
術業有專攻,每個領域都有自己專精的地方,不是哪個身分的人說了一定對,學會欣賞隔壁棚的專業是一種智慧。
多看看別人的長處,一定有她值得學習的地方。看完募資網站我只有一個感覺:#自嘆不如,難怪我賣那麼差公司都要收掉了!我是真心佩服這位太太的行銷能力。至於行銷內容和配方是否恰當?我就不公開評論了,留到課程當作教材來講就好。
如果你不是真的懂保健食品原料,也沒設計過保健食品配方,請停止參戰,因為這只會暴露出你不懂。
亂象2:
其他產業的人都覺得保健食品很好賺,都想跨進來分一杯羹,所以我遇過很多完全外行的人在做保健食品,也許行銷超強賣得很好,但坦白說配方爛到爆炸(把甲殼素和紅花籽油裝在一起是什麼鬼啦),甚至是亂賣給不適合的人(把高EPA魚油賣給6歲以下幼兒和孕婦真的很沒道德),這不是我們樂見的。
我想跟保健食品業者喊話,#配方設計請讓專業的來!外行人只會被原料商牽著鼻子走,完全沒有設計配方或分辨原料好壞的能力,要怎麼期待能做出好產品?人家給你什麼就只能照單全收,被蒙在谷裡也不知道。
我都跟廠商建議,花多一點錢請有經驗的研發人員或顧問(能是營養師當然更好,只可惜太難找),比起花三、四萬請沒經驗的更有價值,可以省去往後許多客訴和罰款。
好啦!謝謝大家看到這裡,我今年真的會認真來規劃保健食品的線上課程,也會有實體課程,請告訴我你們想學哪方面好嗎?研發、如何挑選、應用、處方、客服、銷售…...
----------------------分隔線-----------------
2021.3.10補充
酵母B群原料是天然來源,不是拿食添證,就算超過150%建議量,也不用查驗登記!!!
除非是用假的外添酵母B......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