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還是《史賓賽》?】#電影譯名
由智利導演帕布羅・拉瑞恩所執導的電影《Spencer》講述黛安娜王妃 3 天的生活,帶著恐怖電影色彩描繪王妃在皇室婚姻裡所受到的壓迫,以及最終導向其離婚的導火線。
這部片的英文片名為《Spencer》,而非大眾所熟悉的「Princess of Wales」或是「Princess Diana」;台灣目前的中譯片名則為《黛妃》,不過,若對照英文片名,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https://bit.ly/3krLMZ8
▍會員新制,現在加入即刻享權益 >> bit.ly/3DUoP8z
▍秋季刊上市《全球焦點在東京》 >> bit.ly/3jeYcD0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英文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施振榮/從新年音樂會談台灣經典音樂
2020-10-27 04:04 聯合報 / 施振榮
我目前擔任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灣聲樂團成立的宗旨是要將「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藉此也讓台灣音樂可以名揚四海,對此我也十分認同。
灣聲樂團的成員都是經由古典音樂訓練所培養出來的年輕優秀音樂家,他們以古典音樂來展現音樂最高的藝術水準,古典音樂也是國際通用的音樂語言,用古典音樂把來自台灣的音樂介紹給全世界。
不過這個源自歐洲的「Classical Music」,公認是音樂表演藝術的最精華時期,一般中文翻譯為「古典音樂」,有點把定義窄化,我認為翻譯成「經典音樂」會更合適,聽眾也會較多。
「Classical Music」指的是音樂史上一段較經典的時期,並不是指古時候的東西,用「古」字會誤導大家對「Classical Music」的理解。
就像談到「Virtual」,其實英文Virtual原意並不是指「虛」的,而是具體的、有效的,有實無名的意思,但中文翻譯「虛擬」的字義往往誤導了大家。
此外,很多人將「Industry」翻譯為「工業」,其實Industry的英文是「產業」之意,一字之差,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四、五十年前剛出社會工作時,很多工廠名稱後面都會加上Industry,中文就名為某某工業公司,也是窄化了。目前經濟部工業局(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也擬更名為「產業局」,不過目前相關法案還待立法院審議中。
又如一般人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其實所謂的「Things」包括了「事」和「物」,物是有形的,事是無形的,這些事物的積累就產生了大數據。因此中文翻譯如果只講「物」聯網來形容,概念也相對受限,反而許多無形的事串聯起來背後的意義更重大。
我之所以特別要把這些業界慣用的名詞講清楚,是因為這些觀念是核心思維,思維對了,才能進一步創造價值,否則會受限於文字表面的意義。
再回到音樂,交響樂的圓舞曲與小夜曲,也是在當年那時候的流行音樂,因此我認為台灣應該要積極推廣「經典流行音樂」(Classical POP,指用古典音樂來演奏流行音樂),讓台灣經典音樂可以更加普及,也被更多欣賞,並提升國人的音樂素養。
二○二一年《新年音樂會》將邁入第三屆,三年來大家一起努力把台灣的聲音用世界通用的古典音樂規格介紹給國人,也透過網路傳送到全世界,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也聽見台灣的聲音,期待有朝一日來自台灣的新年音樂會也可與國際知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齊名,對人類的文明做出更多貢獻。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4966235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們的記憶都是有限的,蔡英文與韓國瑜的選戰其實並不輕鬆.
所謂「亡國感」的驚悚其實剛過去不久.
神父就附上兩個新聞,給各位brother參考.
一個是2019年2月時的新聞:
【蔡英文光環全面褪色 僅剩70歲以上族群力挺】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90220/Z667A6RHXLS7ZVBFPQSDOVQTUA/
一個是2019年12月的新聞:
【韓上《博恩》後年輕人支持度增加多少?數字曝光】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230004835-260407?chdtv
「針對韓國瑜年輕人支持度上升,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則分析說,很多年輕人原本是討厭民進黨德的,但因之前整個氛圍對韓國瑜很不利,所以他們選擇不表態,或說支持蔡英文。但當韓上了《博恩》之後,發現韓國瑜沒那麼討厭,也有他有趣的一面,有很多的討論度,甚至節目點閱要衝到500萬了, 會讓這些年輕人正大光明地站出來討厭民進黨,所以接到民調電話,就會說『我支持韓國瑜』.
徐巧芯說,還有一個原因,在總統候選人政見會和辯論會之後,那些年輕人發現,民進黨還是2018年那個民進黨,因此為了下架民進黨和蔡英文,而選擇支持韓,她甚至認為,選前韓國瑜的年輕人支持率還會提高.」
薩泰爾娛樂,接收兩方敵對候選人的資金,上了他們的節目,這是否有爭議,神父不予置評,商業邏輯是否和普世價值相牴觸,網路節目的生態和一般新聞媒體有何不同,是否有足夠的信度支撐,令兩方支持者都覺得公正,這也值得探討,但我只能說,2019年是個關鍵時刻,他並不同於一般選戰,而是左右台灣社會未來的關鍵點,至於網路,就像巴西的蝴蝶展翅一樣,不一定能颳起颶風,但肯定能竄改某些事實.
比如上一個節目民調就能瞬間上升6%,這應該是前所未見的,而一個千瘡百孔,不負責任,大罵媒體可憐哪的辯論,也可以解釋成民進黨的失敗,年輕人轉而支持韓,這也是滿厲害的.
只能說,2020年的總統大選,每一步都很關鍵,抗中保台的戰役,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總有些奇怪的氛圍,像是浴缸用塞子塞住,水還是會滿出來,看起來整齊的骨牌,其實一個節點崩塌,整體都會一齊向後倒下.
那股氛圍,我會稱之為公平的假象,例如避免一黨獨大,卻忽略遍地藍花,他們從不曾在馬英九執政的時候喊一黨獨大.
或者是監督制衡,卻忽略國際情勢,中國的壓迫,和中資紅統的滲透入侵,他們把各項民生議題都當成政治工具.
諸如,「宣告我的投票意志」、「香港人反送中是因為高房價」、「擴廠線是圖利廠商,要廢除口罩產線,廢除口罩管制,口罩要開放出口」.
只能說,獨派的支持者,台派的支持者,本土派的支持者,你們能撐到現在,還真是不簡單,真是不簡單吶,br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