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特展在 #高雄 囉!
朋友們,別錯過喔😁
萬眾矚目的《奈良美智特展》終於正式開展了,本次高美館除了展出台北站的53件展品外,更是特別加入了26件新作喔!
#還沒預約到的同學別難過
#現在就帶你搶先看過過癮
大家的心聲我們聽到了!為了回應各位朋友們的熱烈期盼,8/7(六)起將開放週末晚場預約!詳情敬請繼續關注 @奈良美智特展 和我們的臉書專頁、官網或特展Line官方帳號即時掌握展覽最新動態。
-
💡加入LINE好友
https://bit.ly/3kEfsCN
💡預約看展去
https://bit.ly/3ePsMk7
💡商店小提醒
https://bit.ly/3rvJU3B
📢 下一波段參觀日期8/7-8/20
即將於7/27(二) 13:00開放預約
────────────────────
展覽時間|2021 年 7月 24 日至 10 月 31 日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5展覽室
主辦單位|中華文化總會、高雄市立美術館、Yoshitomo Nara Foundation ( Japan General Incorporated Foundation )
協辦單位|文化部、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市政府
公益贊助|兆豐銀行、兆豐銀行文教基金會
贊助單位|楠弘柏正衛廚、上揚國際建築團隊、信源企業
運輸協力|中華航空
——
#奈良美智特展
#NarainTaiwan
#GACC
#高雄市立美術館
奈良 美智 台灣 特 展 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世界年度參觀人數最多的美術館與博物館
第一名:羅浮宮
第二名:故宮博物院
第三名: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咦?那日本咧?其中一個沒擠進前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美術展場地小到容不到了那麼多訪客。像是草間彌生曾在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個展,單日平均多達近七千人參觀,光是進場就得排隊一小時以上,好不容易進場後,展示在牆上的畫作有一半都被人頭擋住淹沒。
另一個問題就是日本大多數的美術展都屬於「企畫展」,也就是美術館本身並沒有館藏的作品,所以就沒有所謂的常設展。但國外的大型美術館光是常設展就算花上一天也逛不完,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也都是為了目睹珍貴的館藏而來。造訪大英博物館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真的讓我有種被考驗體力與認路的感覺。
我還記得四年前獨自到倫敦旅行時,當我在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裡看到以往只出現在教科書上的雕像就在自己眼前展示時,抬頭望了好一陣子的我,突然就這樣落淚了。後來在館內看到不少年輕人拿張折疊椅就坐在作品前素描寫生,訪客們看到喜歡的收藏就拍照留念,當下第一次覺得原來欣賞藝術可以是如此自由自在,那份難以言喻的感動至今仍令我無法忘記。
雖然日本的美術館仍有許多不健全的制度與尚待解決的問題,但我仍然喜歡走訪日本各地與東京都內的美術館,心目中的前五名如下:
1、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 (以現代藝術為主,還可以看到戶外雪地中的草間彌生南瓜)
2、青森縣立美術館 (奈良美智的代表作都在這了)
3、國立新美術館(展示的藝術範圍廣泛,建築、平面設計等等都有,重點是建築物本身很美)
4、東京都寫真美術館(以展示國內外攝影作品為主)
5、根津美術館(收藏日本傳統藝術與佛教藝術,庭園與咖啡店都充滿禪意與自然療癒感。美術館建築由隈研吾操刀)
當然,如果不以「館」為計算單位的話,瀨戶內海藝術國際藝術祭絕對是首推👍
《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是一本介紹日本美術館展覽特色和業界生態的書籍。內容或許不會讓人莞爾一笑,但有太多章節讓人瞬間有種「長知識」的感覺。分享給喜愛造訪美術館與博物館,即便不諳藝術也想更深入了解到底一個展覽從零策展到公開入場參觀的「幕後花絮」的大家。
贈書活動:
留言和我分享你最喜歡日本哪一間美術館或博物館與其原因,就可參加抽獎!
留言截止日:7/8
公布中獎日:7/9
我將抽出兩名幸運讀者,各贈送《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乙本書籍。(寄送地區限台灣本島)
書籍介紹: 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1684
#Miho好書推薦清單 #贈書抽獎 #展覽的表裏
奈良 美智 台灣 特 展 書 在 謝佩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本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
如數家珍台灣小吃的醍醐味🍛🥘🥮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台北事務所代表 #泉裕泰,非常熱愛台灣。今年是311東日本大地震10周年,他以「 #日台友情」表達對台灣的感謝;日前日本政府提供台灣疫苗,更見證兩國的友誼。派駐台灣短短一年半,泉裕泰對各式台灣小吃如數家珍:「我喜歡平民小吃,更勝高級餐廳或知名店家。」
今年64歲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從事外交工作40年,一直跟台灣很有緣分。他過去在日本外務省待過負責台灣相關事務的部門,#台灣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日本政府給予台灣民眾免簽證待遇、#日本政府對外國人敘勳加入台灣人,都是泉裕泰推動的業務。
2021年是311東日本大地震10周年,泉裕泰喊出「#日台友情,Always Here」口號,以「人」字為意象,製作展現日台友情的主視覺,並舉辦一連串交流活動;3月於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展的「#奈良美智特展」,正是系列活動之一。日前日本政府無償提供台灣124萬劑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藥廠疫苗,也是透過泉裕泰,送達台灣人手上。
喜歡寫詩的泉裕泰,透過日台交流協會官網感性地表示:「我們不認為世上有完美的報答,這次行動只是你們的海島鄰居真心真意的感情。日本希望幫助台灣,像台灣當年對我們做的一樣。」
泉裕泰熱愛台灣,也熱愛台灣的各式小吃。雖然擔任外交官大小宴會不斷,但泉裕泰卻說:「我更喜歡一般的平民小吃,勝過雜誌上刊登的高級餐廳或知名店家。尤其台灣同事介紹的食物,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如果不是因為防疫的關係現在無法外食,泉裕泰平時經常會邀同事們一起去吃午餐,吃的都是很常見的台式平民美食跟甜點。泉裕泰表示:「就算看起來是隨處可見的食物,但食材、料理方式跟調味都有點不同,背後蘊含的故事也不同,這可以說是台灣本土美食和家常菜的『#醍醐味』吧。」
在諸多台灣平民美食當中,泉裕泰對 #牛肉麵 特別鍾愛。「我以前在日本外務省待過負責台灣相關事務的部門,在那個單位裡有著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去台灣出差時,伴手禮一定是買一堆 #牛肉麵口味的泡麵,分送給同事。」
當年「台灣的牛肉麵」已經在外務省同事間,形成一種傳說與傳統。泉裕泰表示:「對我而言,『台灣的牛肉麵』伴隨著我走過充滿汗與淚的新人時期,是我非常珍貴的回憶。」因此當泉裕泰在2019年得知,#台灣將成為他個人外交官生涯的最後一站時,他忍不住開心地想著:「這下可以盡情地吃台灣牛肉麵了!」
泉裕泰來到台灣上任之後,有一次在臉書上告白說自己很喜歡牛肉麵。「沒想到很多人推薦他們喜愛的牛肉麵店家給我,還有人特地帶著我去那些店家吃。」泉裕泰笑著說:「可見每一個台灣人,都有著自己『心目中的牛肉麵』呢!」
認真吃過一輪,泉裕泰「心目中的牛肉麵」是位於城中市場、創立70多年的「 #老牌牛肉拉麵大王」。「我認為牛肉麵的精髓不在肉,而是 而是湯頭。我最喜歡的是熬煮入味,但又不會太油膩的紅燒湯頭。」泉裕泰說:「我的想法也許『肉派』的人,聽了會有意見,敬請見諒…但我覺得牛肉麵的主角是湯頭,肉本身比較像是配角,不要太大塊、少少放一點就很完美。Simple is Best!」
在疫情之前,做為外交工作的一環,泉裕泰經常造訪各種餐廳、街頭小店與路邊攤,陸續發掘出 #滷白菜、#刈包、#蝦捲、#蔥抓餅、#大腸包小腸、#豆花…等令他讚不絕口的台灣美食。
「台籍同事都很熱心的提供口袋名單給我,比起網路或雜誌的資訊更加可靠。年輕職員介紹的甜點都很好吃,資深員工告訴我的傳統料理也很棒。」泉裕泰分享他一年半以來四處走訪台灣美食的心得:「台灣的餐館,最好不要靠外觀或裝潢,來判定好不好吃,就算是看來有點老舊的店面,只要有很多人進去或排隊的話,就一定沒什麼問題。」
最近台籍同事大力推薦泉裕泰嘗試的新菜色是「#涼拌檳榔花」,泉裕泰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是用那個會把嘴巴染紅的檳榔做成的涼拌小菜?」後來才明白,這道菜使用的不是檳榔的果實,而是花的部分。原本泉裕泰已經和同事約好要一起去品嘗,但因為疫情的關係,他的「涼拌檳榔花初體驗」目前還未能成行。「等疫情告一段落之後,我第一個想去吃的,就是這道菜。」
除了「涼拌檳榔花」之外,嘗試 #原住民料理 也是泉裕泰來台上任之後的願望之一。「我一直想去台灣東部看看,但遺憾的是因為公務忙碌,總是找不到機會,就這樣一年半過去了。現在因為防疫為重,所以這個願望暫時先擱置一邊。」不過泉裕泰認為:「我相信台灣一定能度過這次的危機。一切過去之後,我一定要去東部走走。」他充滿期待地表示:「如果大家有推薦的原住民料理,請務必告訴我喔。」
內容、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5535144
#吃貨一百芬 謝佩芬補充:「如果大家有推薦的任何料理,請務必也要留言告訴我喔。」😋😋😋
* * *
💟 追蹤佩芬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eifen_hsieh/
💚 成為佩芬的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40896dvs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