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活在大漢》&《活在大宋》套書】
「穿越到大漢,體驗世井風情遊方趣;轉生至大宋,盡享豪門貴冑買笑去」
提及「漢朝」,聯想到什麼關鍵字?大腦依稀浮現國、高中課本的模糊記憶:漢高祖劉邦、漢武帝、文景之治,喜歡稗官野史的朋友可能會憶及善妒的呂后與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悽悽慘慘戚戚。教科書上的知識離我們很遙遠,結束學生生涯,再也沾不上邊,曾經死記硬背事件、年表,一問三不知,早早還給老師。
老師諄諄教誨讀史應以史為鑑,考盛衰、知興替,然而多數人只為了考試,歷史有趣之處消磨於日復一日。《活在大漢》讓沉睡的死板板歷史躍然而出,以輕快流暢的文字帶領讀者駕時空機穿越回大漢,用現代價值觀瞧瞧漢朝有多「潮」?在沒有冷氣、網路與手機的古代,如何讓生活動起來。
穿越守則第一條切記,就算你的夜晚比白天還美麗,夜貓子請好好待在家裡,大漢有宵禁,晚間七點便無法通行,孫叔叔充滿磁性的嗓音提醒:「夜深了,趕快回家吧!」流連街頭夜不眠,官府衙役會親自在牢房留盞燈給你,不妨以此為藉口留宿美男子霍光住所,逮著機會生米煮成熟飯,順便請他哥哥霍去病簽名。
次者莫忘漢代禮節繁瑣,謀生求職不可小覷來而不往非禮,拜訪親友記得拎隻風乾野雞,菜過五味方能言事,陳設便餐得右手放羹湯、左手擺乾菜、燒烤置遠,醬料佐近,諸事與禮教文化脫不了關係,處處講究和諧統一,吃飯吃到胃潰瘍,下次乾脆自個兒關廁所吃便當才輕鬆愜意。
在漢代謀什麼出路CP值高,作者一併細說分明,誤以為錢多事少離家近想考公務員大錯特錯不要去,不懂詭譎多變政治遊戲規則,休想魚躍龍門,連鹹魚翻身也難。瞧瞧飛將軍李廣建功不易封侯難,小小史官司馬遷御前獲罪遭宮刑,外交使節蘇勿牧羊北海邊羈留十九年。尤其漢武帝在位間,宰相是高風險職業,七人被罷免、五人上黃泉,僅一人得善終,那光明燈不知點了幾百遍。
看了書別嚇到倒退三百步掉進井裡面,漢代宮廷流行香薰,妃嬪姬妾視珍奇香料為獲得萬千寵愛的寶貝,王公貴族追求藥效,希冀返老還童,長生不老,調香師靠一手絕活,盆缽滿盈賺個飽;漢樂府發揚光大,宮廷娛樂不能少,人人皆迷金曲K歌這小愛好,通曉音律展現才能變漢朝周杰倫,亦或擔任樂工收集樂曲任君選;再不然加入方士集團,鑽研修仙煉丹、召神劾鬼,把皇帝唬得一愣一愣,然謹記歷史發展,伴君如伴虎,巫蠱之禍前記得收拾包袱趕快逃。
本書自社會常識、政治制度、科技文化、娛樂生活、時尚潮流等面向切入,角度新奇、觀點全面,活靈活現呈現漢朝的舊故事、新面貌,融深度學識於幽默談笑,大幅提高可讀性及趣味性,輕鬆讀史不可少,讀後漢代風情於腦中自然展現,有如3D立體畫面,無須懸梁刺骨也能記牢。
在漢朝玩了一遭,現在我們穿越至宋朝~
宋朝在一般人印象中是國力積弱不振的朝代、匯集內憂外患的朝代,疆域狹小的朝代、重文輕武的朝代,岳飛領十二道厄運金牌而非奧運金牌的朝代。但它也是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代,文化商業教育興興向榮的時代,文人最崇尚的年代,時光穿梭機會大塞車的年代!
《活在大宋》以各式各樣鮮活之歷史專題,深入介紹這個富饒美麗的文明,從食、衣、住、行至文藝娛樂,無一不品,讀者可將自身代入時空旅人,一窺宮闈華麗生活下之秘辛,或假想轉生成平民百姓,全方位地觀察、體會活在當代一流大都市之樂趣。
例如宋朝戶籍制度流通開放,即便投胎在雞不生蛋的鄉下,亦能透過經商、應試、出差、求職等方式,至輕歌漫舞幾時休的汴梁居住工作,一年期滿,即在當地落戶,化身天龍國人,當然有戶在蛋黃區無貸款的高門大戶帝寶更好,屆時騎寶馬、乘坐轎,風頭一時無兩,比開藍寶堅尼更風光。
在經濟昌盛的宋代就業法子多,賺錢機會也不少,首先歡迎你報名大宋公職補習班,宋朝公務員選考限制少,百歲人瑞能報考;社會地位高、一朝中舉人人稱羨;工資福利好,不僅有糧食、衣料各類額外收入和補助,還有大大小小的節日和帶薪假,足夠你一年出國兩次遊,玩樂不忘上工,才能拒絕賄絡引誘,專心為朝廷工作。即日起街頭巷尾揪團報,最高折扣可抵三貫錢,現在報名便送金廢帝完顏亮畫像一禎,鼓勵考生臨陣磨槍不亮也光。
不擅讀書,有一技傍身也能闖天下,宋代商業繁榮興盛,瓷器、冶煉、釀酒、造紙、印刷,百業興興向榮,汴梁日夜車水馬龍,餐飲服務業可投入東京城七十二家五星級大酒店,專營官酒販賣,夜夜笙歌不知醉。攢夠了資本,便加盟最著名的白礬樓酒店,全盛時期共有三千家加盟腳店,比五十嵐還多駐點,不妨試著激發創意開發品項,推出酒家新招牌─酒麴加粉圓(結果馬上倒店)。
錢賺多不怕沒處花,出遊可逛山水、觀園林、參寺廟,穿有羅裙、百褶裙,趕上裙,頭戴金銀掐絲珍珠冠,身圍紋理如玉通天犀角帶,渴了淺酌蒲中酒、蘇合香,薔薇露,餓了細嚐軟羊麵、私雞麵、炒鱔麵,飯後再來些梨圈、李子旋、林檎乾甜甜嘴。
哎喲客官白銀萬兩,要求食精膾細,小店還不先端出只取羊頭兩腮嫩肉的羊頭簽,再上盤肉慾橫流吃珍稀的雙下駝峰角子和雪天牛尾狸,收尾吃風雅則來碗農曆十月割下初綻梅花,在蜜罐中細細封存,隔年夏天才取熱湯泡製的湯綻梅,舌尖上的大宋是五感交織的狂歡饗宴。若仍嘴饞,請至書中一覽,玉盤珍饈、雕欄畫棟、歌舞百戲盡在此書,為你濃縮整整三百年,繁華璀璨的驚喜。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套』《活在大漢》&《活在大宋》套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穿越至漢朝或宋朝時,最想從事的職業?例如:
「《活在大漢&活在大宋》:憑我傾國傾城的姿色,看來只能當名妓賣藝不賣身惹~(其實在街頭要飯)」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9/19(日)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9/20(一)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活在大漢 #活在大宋 #祈莫昕 #劉曙剛 #商周出版 #人文 #歷史
📖博客來75折:https://bit.ly/39cG2My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 2020/4/18 開課!]【寫...
奧剛靈擺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恭喜
#Kevin Ma
抽中《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請於2021年9月9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謝謝您!
情緒和性,影響男人一生的課題
因為生養了兩個兒子,才讓我慢慢的發現與發覺,原來男性和女性除了生理的不同,心理上的需求與不安,雖然不同,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跟家裡三位男性同居一家多年,我發現男生顯得比較好相處,女生卻顯得容易受傷。因為女性的情緒多變又敏感,但男生也不是沒有情緒唷!而是在強調陽剛的氛圍下,讓男生漸漸忽略甚至漠視自己的情緒表達。但這樣好嗎﹖
最近在閱讀《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反思和啟發。
情緒和性,是影響男人一生的課題。
雖然書中剖析的是美國青少年文化,但西風東漸多年,加上網路世代隨時可看到各式各樣的影音圖片,我們青少年對性和愛的價值觀真的健康嗎?
書上提到,我們大部分看的電視電影和圖片等,只要跟性有關的大多帶著性別歧視,很習慣的就把女性物化,以至於當男生處在一群男性的世界中時談論起性,自然而然就變成是炫耀、比賽、甚至極盡誇張之能力。因為在他們的口中,性並不是愛的交流或探索,「其實是在講權力,講怎麼透過控制女性的身體來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
很多男子氣概帶著「毒性」,不但殘害著男性的心靈健康,更有甚者會造成女性的身心靈受傷。
不成熟的男性,常常會覺得性和愛是可以分開的,但真正身心成熟的男性,卻執行著愛和性是一致的生活型態。
在書中提到的勾搭文化,往往要靠酒助興,或是說痲痹真的自我,只是借酒壯膽,好像就可以不必為自己的選擇和後續的行為負責。但當酒醒了,忘了之前的荒淫,卻忘不了那種無法擺脫的空虛。而和同儕之間的討論與比較,卻又讓本該是私密的行為,反而有了公開的特質,以至於不是性的歡愉卻成為比較的壓力。
當年輕人的肉體關係先於親密關係,並沒有讓他們更享樂。甚至根據西方文理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莉莎.韋德的說法,學生對自己的性經驗表達了「一種深沉、無法定義的失望」。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沒有愛和尊重和責任為基底的性接觸,充其量是試探、買賣、交易、誘騙、強迫、暴力、凌虐,甚至是性侵,並不是愛的交流而淪為慾的宣洩。
在不對等不尊重的性接觸中,不是只有女性可能受傷害,很多未成年的男性,也變成性的被害者。
在佩吉.奧倫斯坦所著的《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本書中,作者花了兩年的時間,跟十六到二十二歲的年輕男生進行深入的交談後發現,男孩大多也是在懵懂未知中急著想進行外在的探索,卻其實根本也搞不清楚自己在愛與性中的真實需求,而總是被同儕刺激的情緒,讓他們會為了想發生而發生,或是應該發生而發生。
成長中男性對性的渴望,有時只是愛的缺乏下而形成的對長大的焦慮。那份無法安撫的焦慮,好像一但有性經驗,有性對象,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大人了!
原來男孩跟女孩一樣,敏感、纖細,需要被關懷與理解。他們只是不會懷孕,好像就不用大人擔心似的,但沒有愛的性對男生來說一樣是空虛,如果他不慎和自己並不喜愛的對象發生性行為而讓對方懷孕,一樣很難置身事外。
這次#高寶書版,提供一本贈書給本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只要完成下列三步驟,就可以參加抽獎唷﹗
1、追蹤本粉絲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在本篇貼文按讚留言:#我想讀《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因為......。
3、分享本篇貼文,分享貼文要記得設定公開唷﹗
#活動即日起開始至2021年9月6日24:00時止
#2021年9月7日會在本貼文處公布得獎名單
#得獎者請於2021年9月9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得獎者書籍會由#高寶書版一併寄出
#以台澎金馬讀者為限
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在華人的世界中,性像是一個可以做卻不能說的禁忌。不但父母不敢跟成長中的孩子們討論,就連配偶之間都很難用心交流。這樣的心態不但不健康,甚至會影響到生活的幸福指數。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是一本適合大人閱讀的好書,不但讓你了解該用何種方式和孩子聊聊情緒、愛和性,也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心態是否健康與成熟。
讓我們用健康而成熟的心態教養我們的男孩,使他們長成心理成熟健康,懂得在情愛關係中善待自己與他人的男人,這樣他們才能創造身心都健康的幸福生活。
奧剛靈擺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小說再次偉大?】
寫作真的是件殘忍的事情啊
真的
不知道為何昨天又有人跟我聊到「創作顛峰」的話題,一時有感🤣🤣
對啊,儘管我目前自己好像還有些很薄弱的信心
但是
那也僅止於如此短暫的此時此刻而已
還是覺得很可能我某天一覺醒來就江郎才盡了
到底還能撐多久呢?
怕.jpg
‧
這裡貼一下今年三月印刻雜誌封面專輯
我與駱以軍老師的長對談
真的是長對談
名副其實,非常長
有1.5萬字左右
我找了其中大概最輕鬆有趣的一回合貼在這裡
提到有次2006年
機緣巧合,駱以軍開車載我從南投回台北
路上塞車
所以我們就尷尬又歡快又激情(?)地在車上「共處」數小時的事情
(剛寫完時,我曾開玩笑地想把這次對談命名為「讓小說再次偉大」🤣🤣🤣)
‧
然後週六晚上8點有個中國的直播活動
(應該是類似podcast)
如圖
有興趣聽我聊一下生物龐克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掃QR扣
────
駱以軍:
我記得十幾年前(搞不好十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去南投一個文學營演講,你也去了,我回程台北時,你搭我便車。如今回想,我那時也才不到四十歲,所以你也不到三十歲?更早些時我就認定,你們那一輩的頂尖天才,一個童偉格、一個你、一個甘耀明。這和後來的文學地位無關,我就是只讀到你們二十多歲時第一本小說時的,一種同為練武者,對這年輕作者,他初展露的某些極特殊的眼球轉速,或濾光的方式,或奇怪為何他為特別定格某一幅畫面。
這是我作為武痴內心真的驚嘆。當時你搭我的車,年輕的你非常害羞沉默。其實我好像後來變成一個哈啦大叔,但那時碰到純質的小說天才,我會有一種怕碰碎玻璃器皿的笨拙。天知道那次台中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大塞車,我們的車好像緩慢在車陣困了五個小時嗎?天啊那對我是和一個劍氣在身的下一代頂尖小說家,我們在封閉車內共處五小時!
我連年輕跟同輩哥們在PUB喝酒亂屁小說、電影,也沒那麼長時間。而且那時我(愁苦於自己那麼窮,然後妻小,一籌莫展),你(愁苦於家人還不接受你放棄醫學系,改要寫小說),我們都並沒那麼多的人世閱歷,哪怕如今如果這樣場景我們還可說些自己遇上的倒楣事,但那時我超焦慮。
我後來才認識童偉格,啊啊那更是你發動漫天唬爛忍術,他都可以一句話不說就只傻笑的悶葫蘆。
不過那一次困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拯救了我焦慮的那五小時,我問起你「最喜歡的世界小說家」。
說真話,我覺得我自己那樣真的很幼稚,但我記得我年輕初遇黃錦樹、董啟章、童偉格時,都會很白痴問這問題,甚至會問「你心目中的第一到第五名」?真的很白痴,但如今想來真美好。因為這些人也會出現同樣崇敬、嚴格內心排名的表情,真的認真和我說起來。卡夫卡、波赫士、馬奎斯、杜斯妥也夫斯基、納博科夫、大江,這些人一定跑不掉的。偉格很意外對我提到巴加斯.略薩,錦樹則對我展開那時我根本不認識的奈波爾。
這幾年,有次我遇見黃崇凱,我和他說到波拉尼奧,簡直像在說喬丹那樣的迷醉。
我記得你對我說起符傲思的《魔法師》,然後我們也歡快激情的說著艾瑞斯‧梅鐸的《大海,大海》。
天啊,那可是那時我內心的兩大天書!極品!啟發之理想大小說的某種「城堡設計圖」啊!我沒有和任何人提過(後來才有在文章中提過)。
對我而言,我們兩個像是對了「通關密碼」,為何那其中的設計、展開、愛之瘋狂、高藝術修養之人,但卻搞了個莎士比亞《暴風雨》的現代演劇。我們講得超嗨,完全忘了之前的拘謹、張力。就像兩個天才棋手在大聊哪一年世界西洋棋大賽,哪一局經典然後白方哪一手下錯,黑方在哪一手如何做局,那真是聊的暢意、兩眼發光。
當然之後,我們其實隔幾年遇見,某些對談活動,某些和其他創作者的咖啡屋聚會。但好像不再能復返,那樣我們相較都年輕,然後像高手拿劍晃幾下探對方內力的傻瓜行為。
但我心中留了個念想,想有機會再聽你說說。
‧
伊格言:
你提到多年前這件事(準確地說是二○○六年十二月;因為我清楚記得前晚天氣極冷,我在南投文藝營住宿處小房間電視上看到陳菊以極小票數差首次擊敗黃俊英當選高雄市長。換言之,那時《噬夢人》也還在我腦子裡還沒被寫出來呢),我讀得熱淚盈眶。
是啊,如你所言,那多麼「傻瓜行為」,純淨而真誠無比──並無特別私交,但同樣懷抱著對小說這藝術行當的虔誠之心的兩個瘋魔者(是啊,不瘋魔,不成活)的彼此試探,擺好了架式過招;然而同時又信服於對方的虔誠與深情,心知肚明因而有種知音的相濡以沫。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而確實也正如你所說──那樣的時刻如何可能?連你(以軍老師!)和你的同輩們聊小說,也不太可能一聊五小時啊。黑暗的北上高速公路上黑暗的車裡,有時車行順暢,路燈的橘色燈光霧氣般間歇性侵入車內;有時路面擁堵成為大型停車場,舉目所及所有車輛方盒子共同陷落於一個被按下了暫停鍵的虛擬夢境中。
而後我們竟然就這樣聊小說聊了五個小時!誇張點說,出之以〈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主角葉月春奈之語:一切豈非近乎神蹟?
所以「上帝」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何德何能,何其幸且不幸,與那樣既徒勞無功又煙花般燦爛的命運相遇?
我想到的是,在無神論者佛洛依德那裡,那是人類用以抵禦恐懼的心靈幻覺(《圖騰與禁忌》、《一種幻覺的未來》);在另一位無神論者馬克思那裡,那是統治階級用以麻痺人民的鴉片。而如今重新思索這不可思議的提問,如果一如馬克思與佛洛依德所說,「神」純粹是人類心靈的創造物,那麼我會問的是:在何種時刻,在「智人」此一物種的心靈中,恐懼誕生了,神也因此而誕生了?
尼安德塔人的心中有神嗎?黑猩猩們的心中有神嗎?虎鯨、狗或貓的心中有牠們自己的神嗎?
我必得如此提問,因為我無法無視於數世紀以來人類的智識進展與文明跳躍。那是達爾文的凝視,《盲眼鐘錶匠》的洞見,丹尼爾‧丹內特等一眾心智哲學家手術刀般鋒利的思索,凱文‧凱利的的空照視野,甚至再加上伊隆‧馬斯克等夢想家的狂想與實踐。
法國作家韋勒貝克在《誰殺了韋勒貝克》中虛構了一幅藝術家傑德‧馬丹的成名畫作,題為「比爾蓋茲和賈伯斯討論電腦資訊的未來」(韋勒貝克的描述是,畫幅中,北加州燦爛的夕照下,正向生命終點快速趨近的賈伯斯眼中燃燒著深沉的火焰,「不只是預言者、先知的火焰,也是儒勒‧凡爾納筆下描述的發明者的火焰」)──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我們該凝視的是「伊隆‧馬斯克與哥德爾虛擬視訊會議」或「凱文‧凱利、理查‧道金斯與教宗聖方濟各針鋒相對」。
我懷疑,在小說的世界裡,「神」與「鬼」或許都是命運的代稱(幾年前我寫過一篇談及普利摩‧李維的小文章,題為「鬼是命運的隱喻」)。
《魔法師》的作者符傲思並未迴避此一大題,在序言中,他明白表示,《魔法師》最初的原名叫「上帝遊戲」。是,我個人以為,符傲思在討論的確實就是「命運」;而小說主角于爾夫的遭遇無非是一部微縮膠卷化的個人心靈史──必須說明的是,此處的「個人心靈史」並不僅是小說情節中的角色個人心靈,而毋寧隱喻著整部人類文明之智識啟蒙流變的歷史。
在我看來,符傲思與《大海,大海》的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基地三部曲》的艾西莫夫,以及韋勒貝克等人是同一類小說家
(當然了,或許可以再加上《三體》、《阿特拉斯聳聳肩》),他們思索的是整個文明過去的脈絡與未來的去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個人哲學三問,在此或已化為烈焰煙塵中的「文明三問」:「文明是什麼?文明從哪裡來?人類文明終將往何處去?」。我以為,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小說了。
小說還能有多「大」?是以,就此一角度而言,或許我可暫且心虛地回答你半開玩笑的提問──你提到,你很想聽我唬爛看看「愛的量子力學論」。
當然了,我沒有直接回答的能力,但或許恰恰有一趣事可供參照:在《噬夢人》的幾十則註解中,有一則我簡稱為「方程式測定儀」的註解──我假想未來有位名叫森山和正的日本教授發現了關於「愛」或「靈魂」的物理學證據。
事實上,此刻,二〇二一年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弦論已然推測,我們身處其間的世界並非僅只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四維時空,而是另有七個細小的維度踡曲於其中;是以,宇宙並非四維時空,而是以共十一維的形式存在。而小說中森山和正教授的理論則論證了,類似「靈魂」、「意識」、「生命」與「愛」,甚至「詛咒」這樣我們此刻以數學或物理無法證實的「東西」,都實存於那感官不可見的七個細小維度中。
《噬夢人》成書於二○一○年;而其後數年,英國大導諾蘭就釋出了他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在電影中拋出類似設想:「愛」就在第五維度裡。我有時演講時提到此事,不無得意,開玩笑地說我與諾蘭大約是英雄所見略同吧(笑)。
當然了,這在《噬夢人》中僅是一支線,而在《星際效應》中則得到了完整的發展。諾蘭無疑是個自造迷宮的高手,《星際效應》中迷宮仍在,但明顯不如《全面啟動》(*Inception*)與其後疫情下的《天能》(*Tenet*)般錯綜迂迴,取而代之的則是巨大的、寬闊的,宇宙尺度的深情。我在想,這個小巧合或許也代表了我對此類「大小說」的個人偏執。小說此一藝術形式,究竟可能「宏偉」至何種程度?
我對此事好奇無比。而這點,又直接連上了我個人對藝術的另一理解或執念──小說,或謂藝術,是否有可能更有效、更毫無閃躲地回應當代人類的議題?如何「讓小說再次偉大」?
作為一位虔誠的文字手工藝人,我猜想,這或許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行當為文明做出一些無可取代的創新的機會吧?
奧剛靈擺是什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五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跟你分享一個小段子。
有一個女人呢,早上醒來對自己的先生說:「昨天晚上喔,我夢見你送我一條美麗的銀項鍊,作為生日禮物,你覺得這個夢意味著什麼?」然後附上一個賊賊的笑。
先生回答:「今晚你就知道了!」
你想喔如果你是這個女生,是不是很期待晚上老公帶了一條銀項鍊來送給自己呢?結果呢,當晚先生回家之後,帶了一個小禮物給她。
哇~真的哦,這麼好暗示啊!這個女生非常的高興,打開包裝之後,發現裡面是一本書,是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好!我想哦,各位男生,如果你聽到這一段,試試看這樣的一個方法,那後果自行負責…OK!
其實喔今天要跟大家科普一下,就是談一談關於「夢」這件事情。
最早對於「夢」有系統性的研究是弗洛伊德,他對夢境很有興趣;他曾經說過:「夢喔,是通往潛意識的金光大道。」
他的理論是喔,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恐懼和憂慮,所以呢,我們的意識會把這些恐懼跟憂慮,壓抑到潛意識裡面。
只有我們在做夢的時候,我們的意識處於休息的狀態,而那些被壓抑的真實的渴望和情感,才會被鬆綁。
所以弗洛伊德認為,叫人描述夢境的顯性內容,就是你真正夢到的東西;並且透過那些內容,去判斷、去推估隱性內容,就是這個夢境所代表的那些沒有滿足的情感、那些象徵的東西,就可以洞悉這一個人,他的潛在渴望。
那當然這個說法受到現代科學一個很大的挑戰哦,因為呢它無法檢驗、它無法被證明,甚至於它無法被挑戰。就有點像是解夢的諮商師他說了什麼,就算什麼,這種感覺!
所以到後來1980年代的中期,有一位學者叫做法蘭西斯克里克。他就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來探索夢境。
他認為「做夢」是我們的大腦在整理白天所接收到的資訊,而我們的大腦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拋棄那些不重要的資訊,為事件和想法建立新的連結。
所以從克里克的觀點來看,做夢就像我們幫大腦進行硬碟重組一樣;也因為這個過程,我們會啓發出一些靈感。
這個想法的確有它可以呼應的地方,有很多偉人都提過,他做夢是獲得靈感的重要來源。
比如說吧,在1840年代愛麗絲.哈維,他想要發明世界上第一台縫紉機,但是他卻不知道該怎麼著手?
在某一天晚上哦,他夢到自己要被群土著包圍,他注意到這一群土著的長矛的尖端有個小孔,他因為這樣子喔,就突破了在縫紉機的發明。
因為如果你看縫紉機喔,那些針頭上面是不是有一個洞,而線就會跟著針穿到布的另外一邊,而整個縫紉機就可以順利的運作。
另外呢,像化學家奧古斯特.馮.克庫勒,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想要瞭解「苯」這個化學物質的結構。
後來他就做了一個夢,而夢裡面,他夢見一條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他才想到,這個難以捉摸的化合物,可能是由一圈碳原子組成的。
然而類似像這樣的例子,可能在你的生活裡,也有產生出一些呼應跟證明。可是喔,無論是前面弗洛伊德的解釋,還是後面克里克,關於創造靈感這樣的一個說法,都有很多人不是很滿意!
因為呢,如果從大腦活動的隨機性來看的話,那在人類的滾滾長河裡面,要有些巧合發生,然後這些巧合剛好為你帶來靈感,這也是說得過去的,而不是真的夢會為你帶來靈感這件事嘛!
所以呢,在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家詹姆斯.霍布森,他在1970年代就提出,其實夢境是一種活化整合的一個「假說」,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不會接收到很多的感官資訊。
不過呢,霍布森認為喔,在我們古代演化的大腦區域,特別是負責呼吸和心跳這些基礎功能,它會規律的出現活動暴增的現象,導致我們的大腦隨機的活動,會同步發生。
那在近代演化的大腦區域裡面,會對此喔感覺到有點困擾,努力的為這些感覺掰出有意義的故事,所以是「掰」的喔,而且是自己跟自己掰的喔!
因此,能促成結合日常元素和隨機元素的奇怪夢境,這樣的過程其實是一種睡眠機制的保護,因為睡眠對健康非常的重要。
所以呢,你也不太可能大腦有這些跟呼吸心跳有關的活動,開始爆衝的時候,你就醒過來。這樣子你就沒有辦法得到完整的休息,所以透過夢境讓你繼續的睡下去!
因為你的大腦會幫你把這些衝動,把它變成是夢,於是你就繼續睡,然後繼續做夢。
其實喔一直到今天,關於「夢」跟「夢的理解」,還仍舊處在一種莫衷一是的狀態;所以甚至有些學者,像是羅夫堡大學的睡眠研究學者~吉姆和倪。
他就認為夢境其實是一種大腦的戲院,它讓你在睡眠的這段沈悶的時間裡,可以有一點點娛樂。
那麼今天的科普跟你分享到這裡,你覺得夢是什麼?你覺得夢是那些你壓抑的慾望、還是夢是你靈感的來源?
甚至於夢,其實只是一個生理機制、一種你的自然衝動的狀況底下,然後你的大腦因為要保護你能夠繼續睡覺,所以產生的一種大腦活動嗎?還是其實夢說穿了,就是你在睡覺的時候怕你太無聊,娛樂你一下呢?
所以囉,今天的分享,我不知道能不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但是偶而分享些科普的、有趣的,我想也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就像是「夢是大腦的戲院」一樣,生活當中,可能都需要有一些平衡跟調劑吧!
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好朋友。
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給予我們支持;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你只要在2月29號之前,加入這一門課程,你就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來學習,關於你人生當中很重要的財務,到底要怎麼樣去思考,到底要怎麼樣幫自己規劃?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這一門課,也得到很多的幫助,這些朋友都告訴我們,原來呀!他過去思考財務都覺得跟賺錢、花錢有關。
然而不只是賺錢、花錢而已,其實跟我們的原生家庭、跟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才大大的有關,
那如果你想要過上一個更富足的人生,你想要讓錢,成為服務你幸福人生的工具的話,那麼這一門課就千萬不要錯過了!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的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囉,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orqF4koBMY/hqdefault.jpg)
奧剛靈擺是什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生活當中,偶爾會突然爆發的無力感,它到底是什麼原因去影響著我們?那我們面對「無力感」這個功課,又該怎麼辦呢?
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剛好我最近讀的一本書,他是一位奧地利的哲學家,叫哈洛德.科伊瑟爾。他寫的一本書叫做《改變自己的藝術》,裡面有一個專門的篇章,在討論這個問題。
我自己讀完之後很有感,今天我就跟你做分享。其實偶爾突然爆發的「無力感」,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跟「我們的意志自不自由?」、「我們沒有受到限制?」,我們會覺得好像跟這個有關。
然而事實上,和「無力感」真正相關的不是這個部分,而是我們的「自尊心」。
所謂的「自我」是為了被實現、被讚揚而存在的;只是通常在我們的文化裡,往往不太允許我們為自己歡呼。
「自信」有時候會被冠上自傲、自私的罵名。可是啊,只有健康的自尊,才能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們必須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創作,如此呢,我們才能夠成長茁壯;而且我們應該要以自己的見解跟才能為榮。甚至於,放膽向這個世界大聲的宣傳自己,就像我錄「一天聽一點」一樣喔!
「自信」其實是心靈的免疫系統,體質越好就越能夠遠離屈辱、羞恥,和其它心理上的傳染病。
如果有人對我們說我們「太有自信」,或者是批評我們「自信過頭」,千萬不要因此而動搖。沒有人會自信過頭,這就像有人哦去責怪你,你未免也太健康了,這是很荒謬的。
自信就跟懷孕一樣,只有「有」或「沒有」的差別,自信是沒有辦法被量化、也沒有程度上的差別。
而「自尊」跟「自信」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這是保護自己的神聖權利,沒有人能夠剝奪。
如果我們毫無自信,我們就只能依賴外界的肯定,那麼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能夠道聽途說、任人宰割。
其實有些很誇大其詞,說可以為我們解決人生難題的一些漂亮話;它聽起來很誘人,但是它只會讓我們過度依賴、沒有辦法自立。
彷彿喔,求得一個好的老師,或者是相信某個信念,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其實呢,回到生命的本質,我們的能量本來就一定會被消耗。真正我們應該要在乎的,不是避免我們的能量被消耗;而是我們要非常專心致志的,去研究我們的能量到底被什麼消耗、被誰消耗?
是被我們自己消耗的,還是被我們所推崇的目標,或者是其他人,因為他們的目的跟意圖,消耗了我們的能量?
其實這一本書的作者就說喔:「相信我你是如此珍貴,在人生中你是不可能毫髮無傷、安全下莊的。」
就像我自己在課程裡面常常講哦,人生呢如果像是一盤棋的話,你怎麼可能在一子不失的狀況底下,就贏得一整盤棋?你永遠都是「拿什麼,換什麼」。
所以呢,請不要聽信他人鼓吹,選擇被動的過活。好像有人告訴你應該如何,你就不假思索的去接受,就是那樣子。
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考量的第一位。通常我們的文化,要求我們要犧牲奉獻,而這樣的文化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整個社會,有越來越多不愛惜自己的人。
於是呢,每個人都任由自己,被那些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所剝削;最後呢,為了收支平衡,只好從另外一個人身上去榨取能量,以便自己有一種被愛、被重視的感覺。
就像人家說的「媳婦熬成婆」。但事實上來說,你過去你的婆婆用不好的方式對待你,它本質上是一個錯誤跟虐待;結果當你變成婆婆之後,你卻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自己的媳婦。
如同呢,你很討厭你的父母親對待你的方式,但是你卻複製了他們的模式,去對待所有的人,包含自己的孩子。
這樣子造成的結果,你說所謂的「輪迴」,還真的需要等到下輩子嗎?還是在你的此時、此生此世,它就不斷的發生啊!
所以呢,當我們是被榨取能量的那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只能默默的忍受,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過軟弱,不敢拒絕別人。接著呢,因為老是原諒了別人的剝削,我們成了那所謂「無私的人」。
然而在這裡的「無私」,很遺憾的它就是失去自我的人。
這就是我常常感覺到的,我們常常是以愛為名,但事實上是在剝削別人。這樣的愛它在本質不是愛,它是一種「索求」。
所以呢,「自我意識」它真正的意思是,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就追問自己是誰?所以呢,這樣的事情我常常遇到很多人,他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他常常企圖想要透過神明,或宗教領袖來給他答案。然而這個歸根究底,它是要靠我們自己,才能夠回答的答案;否則你真的有把握,你不會被所謂的宗教所剝削嗎?
久而久之,甚至於你都不太認識你自己,對於很多事情你到底怎麼想、怎麼感覺?已經完全交給了那個你所謂的「神明」或「宗教」了!
其實要擺脫這些,你可能會覺得是跟「智慧」有關係。但事實上,跟智慧沒有直接的關係,它跟你有沒有「自覺」比較有關。
而「自覺」的意思,白話文就是「我知道、也完全瞭解自己在做什麼」。
對於自己的選擇、言行舉止、思維意念,你是不是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和做這件事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因為別人告訴你,因為宗教團體告訴你,因為宗教領袖告訴你,你就這麼去做。
真正的「自信」不是指別的,其實就是相信自己擁有思考,跟感受的能力,並且相信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與真實的感受;能夠坦然告訴自己「對!這的確就是我自己的感受。」
我不會隨便的被外在的評論所遊說,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身體跟心靈上的反應。我相信自己,能夠在生命當中的各種挑戰裡不斷成長。
「自我意識」攸關的是人的意志,沒有辦不辦得到,只有你想或者是不想。
談到這裡喔,我常常會覺得「生命是選擇的結果」。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人生,那麼你應該要先專注在你的「自覺」,還有你自覺之後的「選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如同今天內容所談的,「自覺」跟「有意識的選擇」。這裡面的前提往往是在於,你對於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基本,且重要的判斷能力。
【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可以幫助你真正的在人際裡面,有效的看懂、聽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並且透過適當的問句,跟你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0月15號這一門課名額也在倒數了。這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3、4月之後了。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詳細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V8OERXsFA/hqdefault.jpg)
奧剛靈擺是什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跟你分享一個人的故事,他叫做威廉.馮奧斯頓。他生於1834年,他這個人有一個特色,就是他的「好奇心」非常的強烈。
他原本是一個德國的數學老師,後來呢,他在1888年退休;他搬到柏林,開始去追逐自己一些特別的夢想。
他的夢想是什麼呢?他想要開發一些動物潛藏的智慧,他想要教一些動物,基本的數學常識;他教過一隻貓、一頭熊和一匹馬。
在他的實驗裡,他很快的發現,貓很快的就對於數學課失去了興趣,而熊在過程當中充滿了敵意;而那一匹馬呢,非常的專心,很快的就學會了數學的運算。
這個成果讓他非常的興奮,於是呢,他就把貓跟熊,都趕出了他的數學教室;他只教馬這一個得意門生。馮奧斯頓的那一匹馬,叫做漢斯。
他為漢斯開始了為期四年,每天的基礎數學的課程。一直到了,1904年馮奧斯頓和漢斯,已經準備好去做出公開的表演,來表現出漢斯牠的數學能力。
在剛開始的時候,馮奧斯頓出題,而由漢斯來回答。漢斯的回答方式,就是用牠的腳去踏地板上的石頭,踏幾次就是那個數字。
而漢斯的表現非常的棒哦!簡單的加減算術,和比較複雜的分數和平方根,都能夠正確的回答。
這樣的事情,很快的被一位心理學家叫奧斯卡.芬斯特所注意。他決定要研究漢斯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而這樣的研究,連奧斯卡.芬斯特本人,他都沒有料到,會在往後的一百多年裡面,幾乎出現在每一本的心理學教科書裡面。
芬斯特用很多不同的實驗方法來測試漢斯,而其中一個實驗方法是像這樣哦。他們準備了一些數字卡,卡片的擺法必須讓漢斯、馮奧斯頓,跟提問者都能夠看到卡片的正面。
接著呢,提問者發問;漢斯呢,就用腳踩地的方式,來表示哪一張卡片,上面有正確的答案。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漢斯答對的機率高達98%。
不過呢,當芬斯特他改變卡片的方向,他只讓漢斯看到卡片的正面,也就是說喔,出題的人跟馮奧斯頓,他們都看不到卡片的正面。這個時候,漢斯答對的機率驟降成6%。
而在另外一個測試裡面,馮豪斯頓對漢斯的耳朵,低聲的跟牠說兩個數字。然後讓漢斯把這兩個數字加起來,只要是這樣子做,每一次漢斯都能夠踩踏出正確的答案。
但是呢,當這個題目是由馮奧斯頓說一個數字,而芬斯特說另外一個數字,他們兩個人之間,不知道彼此說的數字的時候,漢斯就沒有辦法正確解答。
結果就發現喔,只要每一次馮奧斯頓,或者是提問者,知道那個問題的正確答案的時候,漢斯的答案都會是正確的;只要是那種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漢斯就會答錯。
於是喔,芬斯特他就推斷,漢斯其實是不會自己思考,也不會加減乘除的。牠是根據周遭的人的表情,和那些細微的肢體語言,在無意之間透露的訊號來回答。
所以這說明了,馮奧斯頓在這麼多年下來,他其實不是在教漢斯數學,而是在跟自己說話啊!
這個在心理學裡面,給它一個名詞叫「聰明漢斯效應」。也因為這樣的事件,為什麼每一本心理學的教科書,都會提到這個例子呢?
因為在很多心理學實驗裡,受試者之所以會因為你的實驗介入,產生了一些表現,或者是產生了一些改變。
這些表現跟改變,究竟是因為受試者,他因為實驗的設計跟操弄,發自內心所做出來的表現;還是他去揣測或者是模擬,你這一位實驗設計者的意圖,而相對應的配合作答呢?
就好像是漢斯,漢斯其實不懂得數學,但是牠會按照它的主人,或者是周遭人的反應,去決定牠什麼時候要反應,或者是牠要有什麼樣的表現。
當你聽完「聰明漢斯效應」之後,這會讓你想到什麼呢?
其實我知道有一些朋友,當面臨到生命的一些困境、一些挫折的時候,可能會向外求助。向外求助,除了去做一些回到根本、回到核心的學習之外;那麼有一些人,就會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開始找尋一些虛無縹緲的、沒有根據的這樣的一些協助;然後呢,找尋這些協助之後,可能還會覺得好有效啊!這個師父好靈驗啊!或者是,這個老師對我有好大的幫助啊!
那這個時候,我不免要問的是,請問你究竟是發自內心的,真的懂了問題要怎麼解決?還是你求助的老師,其實是那一隻「漢斯」。
他其實只是把你內心,那些你自己也不確定、不敢說,或不想說的話,借由老師的嘴講出來。而他之所以能夠講出來,並不是因為他會通靈、他會讀心,而是其實你全身上下都寫出來了,只是你沒把它說出口,如此而已啊!
所以呢,我希望今天透過這一段分享,邀請大家思考一下,那些你認為神奇的老師,或者是虛無縹緲的教法,究竟是他們有神奇的魔力,還是你其實一直「配合演出」呢?
有沒有可能,你其實就像漢斯的主人,馮奧斯頓一樣,心中早就懂數學、心中早就已經有答案。只是你太期待,希望透過一隻「漢斯」來證明你是對的、來證明你有辦法教別人這件事。
如果是這樣的話,從好的角度來理解,你的投射、你的期盼的確會改變一些人;但是從壞的角度來理解的話,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你面對到自己生命當中的一些問題,跟困境的時候,你卻不問蒼生,問鬼神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7月4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幫助你怎麼樣跟他人化解差異、化解衝突,達成必要的共識。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7月4號的這一門課,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我很希望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hwuQ3INo7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