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紐約時報
*【歐盟迅速採取行動孤立白俄羅斯,譴責其飛機攔截行動】
歐盟呼籲所有歐洲航空公司停止飛越白俄羅斯領空,並開始禁止白俄羅斯航空公司飛越歐盟領空。此前白俄羅斯為逮捕一名異見記者,派出戰機迫使一架飛往立陶宛的客機迫降,引發國際譴責。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world/europe/european-union-belarus-flight-ban.html
*【乘客們回憶起當他們的航班改道時,異見記者感到恐懼】
當瑞安航空4978航班的乘客準備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按計劃降落時,飛機突然掉頭。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大約15分鐘後,飛行員通過對講機宣佈飛機將轉飛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多數人猜測,這可能是一個技術問題。然而,自2019年以來,一直流亡海外的白俄羅斯異見記者羅曼•普羅塔舍維奇開始驚慌失措。坐在普羅塔舍維奇前面一排的Marius Rutkauskas對立陶宛LRT廣播記者說:我知道死刑在白俄羅斯等著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world/europe/passengers-recall-the-fear-that-gripped-the-dissident-journalist-as-their-flight-was-diverted.html
*【儘管疫苗短缺,印度德里仍考慮移除與疫情有關的限制性措施】
當地官員承諾加強疫苗接種,但民眾對此表示懷疑。印度本國疫苗產量有限,在簽署預先採購協議方面也落後於其他國家,德里已因疫苗供應不足而在週末關閉多個接種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world/asia/covid-india-delhi.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在英國,新發現病例是的B.1.617.2變異毒株,比英國去年冬季猛增的變種”更具傳播力。對英國和其他富裕國家有益的是,英國每65歲以上的人口中,就有超過五分之四的人接受過兩劑疫苗接種,減少了住院和死亡的風險。這說明了在其他地區,免疫接種行動緩慢的風險。
#阿拉巴馬州州長Kay Ivey簽署了一項法律,不得為證明個人的免疫狀況而簽發疫苗或免疫護照,且禁止政府機構以及學校和私人企業因其免疫狀況而拒絕他人。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患有這被稱為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的兒童可能在6個月內克服最顯著的症狀,但他們當時可能仍有肌肉無力和情緒困難。
#日本啟動首批大規模疫苗接種點。隨著東京奧運會開幕時間臨近,日本在東京和大阪等地開放了該國的首批大規模疫情接種網站。與此同時,該國第二大城市大阪確診病例持續激增,醫院不堪重負。
#週一,印度成為第三個死亡人數超過30萬的已知冠狀病毒死亡國家,成為巴西和美國的第三個國家。印度衛生部稱,到週一早上,記錄在印度的303,720人死於該病毒,專家稱這一數字可能被大大低估,每天報告222,315例新病例。
#紐澤西州州長菲利普•D•墨菲週一宣布,從周五開始,接種疫苗後,居民不再需要在商店,賭場和其他室內場所戴全面口罩。
#義大利週日報告72例冠狀病毒死亡,這是該國今年迄今為止的最低每日死亡人數。
#紐約大學將在下學年取消遠程學習,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所有學生和教職員工將於9月全職返回學校大樓。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5/24/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mask
*【拜登因防境外疫情輸入,面臨邊境移民處理的壓力】
拜登政府難以達到平衡,一方面信守承諾,對移民採取更具同情心的方式,同時在流感大流行的情況下控制邊境地區的人口激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us/politics/biden-border-immigrants.html
*【美國對以色列影響力減弱】
幾十年來,以色列人都認為華盛頓對他們國家的生存至關重要,但這種依賴可能正在結束。分析認為,隨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以色列不再需要美國的安全保障來保護自己不受鄰國的傷害,它也不認為自己在巴勒斯坦衝突中需要美國的調停,這意味著,兩國關係可能進入一個調整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world/middleeast/Israel-American-support.html
*【“我欠他一命”,倖存者講述獲救過程】
生死一線間:甘肅越野賽跑者被牧羊人扛進窯洞獲救。張小濤是一名運動博主,在這場導致21人死亡的百公里越野賽中驚險倖存。據其自述,當時雨裡夾雜冰雹直往臉上砸,風太大令他一直摔跤,他在發出求救信號後失溫昏迷,直到數小時後被一名當地牧羊人救起。據信,張小濤是當時前六名的唯一倖存者,同屬第一梯隊的梁晶、黃關軍等人均已遇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world/asia/china-ultramarathon-survivor.html
*【緬甸軍事政變後,翁山蘇姬首次出庭受審】
緬甸軍方在2月1日突襲行動中政變以來, 平民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首次在法庭聽證會上短暫露面。這名現年75歲的前國務資政,面臨一系列指控,如果被判有罪,她可能面臨終生監禁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world/asia/myanmar-court-assk.html
*【川普失利至今仍有人堅持選舉不公】
喬治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積極審查2020年選票的努力,反映了川普謊言的持久力,民主黨人擔心調查結果可能會被共和黨人扭曲。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4/us/politics/georgia-election-recount.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初吻Kis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kiss2 ------------------------------------------------ Hi!我是傳說唱跳舞王初吻 ►歐付寶贊助:https://goo.gl/LVDbmp ►海外贊助...
奧維爾號第三季 在 連我爸爸都沒有打過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アタシらは催眠ガスだと聞かされてコロニーにあれを》
228事件,都是外省人欺負了本省人,
現在,都是中國人欺負了台灣人,
都是外勞欺負了台灣人,
都是那些跟中共建交的國家欺負了台灣人,
你不支持這個聲音,
你就是跟社會唱反調,
你就是民主之敵,
你就是共產黨同路人,
你是舔共產黨屁股的賣國賊,
你就是開戰時該被拿到前線去擋子彈的人肉盾牌,
面對中共,我們已經獲勝,我們將會獲勝,我們必定獲勝,我們不會失敗,
甚至這已經不是敗不敗戰的問題,
失敗主義者與投降主義者,就是畜牲,就不配被當人看。
不想參戰的人,就不配被當人看。
你今天納粹了嗎?
#有民主真好
下文轉自: https://matters.news/@tbshopping818/%E5%AD%98%E6%A1%A3-%E8%BF%99%E4%B9%88%E5%A5%BD%E7%9A%84%E4%BA%BA%E6%B0%91-%E4%B8%8D%E5%80%92%E7%82%B9%E9%9C%89%E9%83%BD%E5%AF%B9%E4%B8%8D%E8%B5%B7%E4%BB%96%E4%BB%AC-zdpuAnA1WyvBYLTLn923Zqorx2TED9dCzUJiQEhgTe6XZXHqB
==========
這麼好的人民,不倒點霉都對不起他們
大家都知道,納粹德國幹了很多壞事,侵略了那麼多國家,殺了那麼多人,甚至搞出種族滅絕這樣的罪孽。但我一直對一個問題很好奇,那就是:二戰的時候,德國老百姓是怎麼想的?
他們一直把自己當成文明人,周圍國家也覺得德國人是文明人,那他們當時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呢?
換成其他國家的老百姓,會表現得比他們好麼?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咋想的?
一
從開戰的時候說起吧。
現在我們都知道,德國入侵波蘭,二戰正式爆發。這是大家現在這麼說,回到1939年的時候,沒有幾個德國人覺得德國欺負了波蘭。
相反,他們覺得是波蘭欺負德國。
不是一個兩個德國人這麼想,而是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這樣想。
德國報紙和廣播上說了,波蘭軍隊穿越國境線,挺進5公里,襲擊了德國電臺,殺死了德國人,還大喊“波蘭萬歲!”呢。
這不是欺負人是什麼?
德國報紙和廣播上又說了,波蘭人迫害、槍殺境內的德裔人,成群成群地拿機關槍突突。
這不是欺負人是什麼?
你會說,這是騙人嘛。波蘭侵略德國,就像說立陶宛欺負俄國,盧森堡入侵法國一樣荒唐,誰會信?
可是德國人真的信。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輿論封鎖。
但這種封鎖其實並不嚴重,德國人還是可以隨便聽外國電臺的。再說歐洲這麼小,來往那麼頻繁,要是願意的話,他們是可以翻wall得到外部資訊的。但是他們聽到了也不信。就算有個別人心裡頭有懷疑,也不敢說啊。
——我們的領土被侵犯,我們的同胞被殺害,你居然出來說風涼話,你還有人性嗎?!
——波蘭人哪一天殺你全家的時候,你就知道好歹了。
所以,最激烈的反對也就是當回理中客:波蘭人這麼欺負咱們,咱們一定要還擊,但是還是要注意一下世界和平,不要打起大仗啊。
戰爭打起來以後,德國人勢如破竹。佔領波蘭後燒殺搶掠,殺人無數。幾個月內殺掉了至少十萬波蘭老百姓。那德國市民咋想的啊?
他們想的是:波蘭人搞了針對德裔居民的大屠殺,是在太壞了。
德國外交部說,5萬多德裔居民被波蘭人殘忍殺害。這個數字完全是胡說八道,但是德國人都信了。所以德國人腦子裡一直有個“波蘭屠殺”。這個屠殺可不是德國人殺波蘭人,而是波蘭人殺德國人。誰也不敢懷疑這個數字,除非你想被罵成“舔波蘭人屁股的賣國賊”。
所以,德國人都在批評納粹政府。批評它對波蘭人太溫和,殺的太少,太仁慈,沒有執行公平的正義。(順便說一下,波蘭人二戰期間死亡五六百萬)
到了1943年,戈培爾想拉攏一下波蘭,想要來個德波人民大團結,攜手抵抗蘇聯人的大好局面,結果德國老百姓還不答應,說戈培爾你忘了“波蘭大屠殺”了?
戈培爾也不好出來闢謠,當時也頭疼。
二
不過公平地說,德國人確實不喜歡打世界大戰。懲罰波蘭是對的,打世界大戰就有點危險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那太慘烈了。為啥英國法國對希特勒那麼慫,搞什麼慕尼克妥協?其實就是一戰打怕了。其實德國人也打怕了,所以一說對法國英國宣戰,大家都不太歡喜。誰知道一打就把法國打垮了,英國也逃跑了。這下德國老百姓放心了,徹底高興了。
那德國老百姓對法國人、英國人啥態度呢?
德國人不怎麼恨法國人。
在德國人眼裡,法國人有點可笑,但不兇惡。有個德國兵就給妻子寫信說,他們一路挺進法國,在路上碰見幾個法國人。法國人問德國兵:你們去哪兒啊?德國兵說:去巴黎!去找你們的總理達拉第!法國人捂著臉跑開了,一面跑一面嗚嗚哭:啊,不幸的法國!最不幸的法國!
德國兵沒憋住笑。
德國兵真進了巴黎以後,跟土包子進城一樣,泡咖啡館,參觀大教堂,買票看歌劇,覺得法國人雖然可笑,但是文化建設搞得還是不錯的。
那麼對英國呢?
在二戰前,德國有一種崇拜英國的風氣。希特勒就很崇拜大英帝國,對英國的東西很有好感。他一直念念不忘和英國講和,邱吉爾拒絕的時候,希特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震驚。
希特勒是這樣,德國普通老百姓也是這樣,德國風氣就是如此。德國人一直覺得英國人很牛,很文明,可他們怎麼就是不理解我們德國人這顆熱騰騰的心呢?
在二戰期間,德國劇院還是不斷演出莎士比亞。希特勒就很喜歡莎士比亞,對此頗有研究,他說英國人演的莎士比亞戲劇反而是全世界最爛的。轟炸倫敦那個季度,德意志歌劇院就演了三出莎士比亞,三出蕭伯納。在1944年,英國對德國進行大轟炸的時候,柏林還在上演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買到票的德國人穿過廢墟和“臉上濺滿鮮血的民眾”,去看莎士比亞。
德國人真正鄙視的是東方人。
四
波蘭入侵了德國,結果遭到了反擊。那蘇聯呢?
德國跟蘇聯簽了互不侵犯條約才兩年,怎麼就打起來了呢?德國老百姓咋想的呢?
德國人想:蘇聯一直在挑釁,元首不得不做出回應。而且元首怕大家擔心,一直把這件事深深地埋在心裡,忍辱負重,最後不得不回應,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德國報紙號外上的標題是:“我們的元首!他獨力承擔,不讓人民煩憂!”
老百姓的感歎是:“同情元首,他不得不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一直瞞著他的人民”。
如果這事發生在英國,或者美國,老百姓會質問總統或者首相:“你憑什麼在這麼長時間裡一直瞞著我們?”可是在德國,人們的反應卻是同情元首,他“不得不”瞞著我們,多可憐!
人一旦給自己弄出個元首,就會把自己當成小孩子看待。
小孩子問大人:世界上有沒有聖誕老人呀?大人說:有!等到孩子長大了,想起這段對話,心裡還是暖暖的。
德國老百姓問元首:我們是不是要和蘇聯交朋友呀?元首說:是!等德國老百姓勝利了,想起元首的回答,心裡也是暖洋洋的。
這麼好的人民,不倒點黴都對不起他們。
五
猶太人也是一個問題。
德國人到底知道不知道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
大致來說,還是知道的。細節可能不確定,但是總體來說,他們知道猶太人都會死掉。
說德國人到了戰爭結束後,才知道種族大滅絕,那是撒謊。
在戰爭期間,已經流傳了很多小道消息。柏林就有笑話說,歷史上有三個最偉大的化學家,耶穌把水變成了酒,戈林把黃油變成了大炮,希姆萊把猶太人變成了肥皂。(順便說一句,希姆萊沒有這麼幹。他第一次聽說這事以後非常吃驚,下令以後屍體只能掩埋和焚燒,不得做這樣的利用。)
十幾歲的孩子踢完足球,去洗澡的時候還會開玩笑說,這些綠色肥皂裡有多少猶太人。老百姓不完全相信,但肯定是模糊知道一些的。
有人反對麼?當然有。
在德國一直有反對希特勒的人,也有一直反對種族滅絕的人。這些人裡,最堅決的是鐵杆左派。不管我們現在怎麼笑話白左,但是在當年,左派確實是反對種族滅絕最堅決的一批人。
其次是教徒。而且總體來說,天主教徒要比新教徒態度更堅決些。天主教主教們有點懦弱,但是在原則上是站在同情猶太人這一面的,反對濫殺無辜。
當年希特勒在國內推行安樂死計畫,秘密處死精神病和殘疾人,就是天主教主教挺身而出,在佈道的時候公開譴責這樣的事情,最後希特勒中斷了這個計畫。
在另一個極端,也有真正的活畜生。
戰爭中期一個德國婦女到了波蘭,跟當党衛軍軍官的丈夫團聚。有一天,她買完東西回家的時候,看見六個猶太孩子,幾乎一絲不掛地蜷縮在路邊。她馬上停下車,把這些孩子帶回家,給他們吃的,然後等丈夫回來。丈夫就是沒回來。她就“準備自己來解決”。她拿出家傳的老左輪手槍,帶著孩子穿過樹林,排成隊站在溝渠旁邊,對著他們後脖子逐一打死。她記得打死兩個孩子以後,其他孩子“開始哭”,但是聲音不大,“只是啜泣”。
當然大部分德國人沒這麼極端,但是他們對滅絕猶太人也是默認的。可能不贊成,但也不激烈反對。
在當時,排猶是政治正確的事情。即便是不贊成種族滅絕的人,也認為猶太人是壞的,是反德國的。
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認為,戰爭是猶太人策劃的。蘇聯被猶太人控制了,英國被猶太人控制了,美國也被猶太人控制了。這種話現在看來簡直荒唐,可在當時,真的幾乎所有德國人都相信,至少半信半疑。
沒有人敢真正為猶太人說話。在戰爭初期,有一個德國婦女坐電車,上來了一位猶太老婆婆,站都快站不住了。這位婦女起身給她讓座。結果呢?電車裡所有人都高聲指責她:你還有沒有點民族自尊心?你還要臉麼?電車司機停下車,勒令這位婦女下車。婦女掩著臉,抽抽搭搭地下車了。
在這個大環境下,如果你是德國人,你會怎麼說?猶太人是德意志民族的敵人。所有人都這麼認為,你不這麼認為就是不要臉。你最多說:哎呀,把他們趕走就是了,何必殺光呢?事情是好事,但過頭了也不好。
你如果說:猶太人是無辜的,或者哪怕你退一步說,即便有的猶太人是壞的,他們的孩子也是無辜的。你就是在挑戰社會共識。
不要以為堅持自己的良心很容易。當自己的良心和社會共識完全相反的時候,能認識到自己的良心就很困難了,堅持自己的良心需要巨大的勇氣。
六
但是對猶太人問題,德國人也有後悔的時候。
那是在他們挨轟炸的時候。科隆就被炸了個稀巴爛,傷亡極其慘重。面臨炸彈,老百姓甚至對親愛的元首都有點不滿了。有位科隆姑娘就提醒弟弟說:在這裡,最好別說‘嗨,希特勒!’否則可能會被人打耳光。很多納粹官員上街的時候也不敢戴黨徽了。
接著柏林也被轟炸了,漢堡也被轟炸了,一大串城市都遭殃了。
這個時候,德國老百姓念叨起了猶太人。
他們想起了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說現在挨炸是“報應”。但不要搞錯,他們說的不是上帝來報應他們,而是說猶太人在報復他們。
德國老百姓深信英美是被“猶太財閥”控制的,因為我們殺了猶太人,所以英國美國來轟炸我們。咱們當初要是不殺那麼多猶太人就好了!“我們對猶太人幹過的事兒”成了大家的心病。
這跟道德感沒關係,跟內疚也沒關係,就是覺得自己惹了禍了。
不少德國人都希望拿猶太人當人肉盾牌。他們覺得城市裡要是有猶太人,英國飛機就不會來炸他們。有人造謠說,維爾茨堡一直沒挨炸,因為有城裡猶太人,現在完了,當官的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把最後一個猶太人也運走了,現在要挨炸了。
這時候,德國老百姓開始覺得,要是老天再給一次機會的話,德國對猶太人不要那麼凶。可是已經晚了,“我們回不去了”。
七
越往後,納粹的聲望越下降。老百姓不再相信報紙和廣播了。
戈培爾自己也說,看看咱們宣傳的是個啥?
戰爭第一年:我們已經獲勝;
戰爭第二年:我們將會獲勝;
戰爭第三年:我們必定獲勝;
戰爭第四年:我們不會失敗;
老百姓怎麼會相信我們?
元首的聲譽也受到了影響。但是碰到了什麼不好的事兒,德國人還是會說:“要是元首知道這事就好了”。1944年,希特勒被刺殺,炸傷了一條腿。這次事件讓希特勒的聲譽再次直線上升。盟軍從不同時期的戰俘裡做過調查,發現刺殺前希特勒的信任率是57%,刺殺後上升到68%。
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話,吃敗仗的領袖說不定會被替換,但是在德國,沒有幾個人想要替換希特勒。就算是不喜歡希特勒的人,大多也覺得等戰爭過去以後再說,在危機時刻只能依賴希特勒。他們一向不知道沒有元首管著會怎麼樣,在如果危機關頭更不敢沒有元首管著了。
他們對元首喪失忠誠,是在德國本土被大規模入侵,一切希望都破滅之後。這個時候,他們也談不上反希特勒還是擁護希特勒了,因為實在顧不上了。現在完全就是動物性的求生。
老百姓能往西邊跑就往西邊跑。都知道德國要完了,難民都想跑到英美佔領區,離俄國人越遠越好。德國到處都是俄國人怎麼殺德國百姓的傳言,但從沒有人傳英國人、美國人殺人。
他們也知道德國和俄國之間仇恨太深了。
八
在蘇占區,德國人確實過了一段可怕的日子。饑餓,逃難,無家可歸,還有無數婦女當著丈夫和孩子的面被蘇聯士兵強姦,沒有任何辦法。
但熬過這一段日子之後呢?德國人怎麼看待二戰呢?
在當時,大部分德國人忙於自憐,顧不上懺悔。他們當然知道了集中營,奧斯維辛,知道了在東線的大屠殺,但是他們沒有多少負罪感。
在極權統治下,人們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態。一個人放棄了自由,也就放棄了責任和道德。
很多人甚至在懷念希特勒。一片混亂中,他們想回到那個自己不需要負責的年代。美國人做了11次民意測驗,結果發現47%的人認為“國家社會主義(納粹)是個好思想,就是沒執行好”。元首本意是好的,就是做沒做好。在西柏林,這個數字甚至高達68%。
這種想法是被一點一點消除的。在聯邦德國,人們不得不學會自己做決定,學會自己為自己負責。而在民主德國,人們還是沒有學會。即便今天,同情納粹的光頭党還是集中在東德。這後面當然有各種原因,但是有沒有自己為自己負責的習慣,肯定是其中一個因素。
九
不知不覺這個文章已經拖得很長了。對於一篇公眾號的文章來說,已經太長了,我必須得結束了。可是在結尾,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因為整個事情怎麼看怎麼荒唐。
德國人是文明人麼?我想是的。他們聽巴赫,看莎士比亞,讀歌德。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為什麼會相信是波蘭侵略了德國?他們為什麼會相信猶太人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他們為什麼讓那個德國婦女下電車?他們為什麼忽然置身於一場戰爭的時候,還會同情元首?他們猜到了種族滅絕,但為什麼並不在乎?在這麼多災難之後,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覺得納粹是個好思想,只是執行壞了?
這跟文化肯定有關係。中歐文化確實有一些問題。比如就算在30年代,我們也很難想像英國會出現一個希特勒式的人物。但是我覺得這是次要的。
我相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處在那個環境下,也會如此行事。
我對此深信不疑。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永遠不要進入那個環境。
永遠不要用集體的聲音淹沒個體的聲音。
永遠不要放棄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念頭。
永遠不要把自己當做孩子。
永遠不要相信聲音大的就是正確的。
永遠有懷疑的能力。
永遠有懷疑的勇氣。
永遠不要把自己完全交出去。
奧維爾號第三季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聯睇呢啲]球會收入性價比- 歐洲篇
建議你睇medium版,多圖,link 在此(https://bit.ly/2ZEtgkL)
TLDR:其實都係一分錢一分貨,但相比於聯賽,歐聯冇咁易錢多終勝。
1. 本文寫在6月尾,其實歐聯歐霸都未重開,但等唔到了,亦費事到時唔記得寫。
2. 小小說在前面。首先,足球嘅嘢,就真係金錢遊戲。唔信唔使睇,但我寫過無數咁多篇文。例如寫過英超人工性價比(https://bit.ly/2BNZFwQ)。仲有西甲(https://bit.ly/2Vqt3R4),德甲(https://bit.ly/2B8x9X5),意甲(https://bit.ly/3g6M0A6)都有寫,自己搵。球會人工開支同聯賽表現,關係極之大。
3. 背後亦都好簡單嘅原理,波士文案後(https://bit.ly/3eFRuBB),球員轉會十分自由,加埋全球化商業化仲有電視廣播,球員好大程度都睇錢,你有錢咪有球員同你賣命。而講嘅錢,其實係人工,唔係轉會費。一來受制於歐洲足協嘅財政公平競技(FFP),的確難啲做土豪玩夢幻明星隊,二來,你傾唔掂球員人工,佢間會肯放,佢自己都唔肯嚟。
4. 寫足四篇文,英西德意,都見到呢個人工同聯賽積分,有相當大嘅關係,統計上好顯著。你要做例外撚嘅當然大把,我知李斯特城捧盃,我都知鄧小平係煙鏟但好長命,但我講「整體」。
5. 咁,如果去到歐洲賽又如何?照樣計下咯。不過有少少唔同。歐聯歐霸唔係聯賽,冇分數。所以我用歐洲足協嘅系數(https://bit.ly/2NAUHqb)。唔知係乜嘅自己慢慢睇(https://bit.ly/2VqI5pO)。鍾意話唔科學唔公平嘅隨便你,但歐洲足協都係用呢套,所有球會都同意,打生打死都係為呢樣。你堅持自己最撚醒只係數冠軍,隨你。但數歐聯冠軍嘅,近九屆,都係歐洲最富有十大球會拎。最富有嘅「皇巴拜」就拎咗七屆。(所以之前國際米蘭真係勁,但持續唔到的,話咁快收皮)
6. 用人話講,歐洲足協系數,就計返所有參加歐洲賽(歐聯歐霸)嘅球會,每年表現。每贏一場又有分,和波又有分,外圍賽都有,出線又有再加分。如果你嗰年冇參賽?就零分。系數有乜用?最主要用嚟決定分組抽種子,例如拜仁皇馬就唔會分組賽抽埋一組(暫時唔會)。以前仲殘忍啲,例如系數頭三嘅聯賽,就國內頭四名都歐聯,系數第四嘅,就得三隊 — 咁好易搞到惡性循環,因為越少隊打歐聯就越難拎分。當時德甲意甲法甲都爭過下第三(英超西甲正係收入一二,亦長期係系數一二,仲話唔係睇錢?)。但後來改咗制,就三四都係四隊。
7. 咁一計,就計過去五年嘅。免得太過大上大落咁咯。呢一刻,其實今屆歐聯歐霸仲未踢完,但我已經急不及待寫埋文。反正係計五屆,死剩嘅又大熱門多,唔會太大影響計算。
8. 做法好簡單,就係球會嘅收入,同埋佢地嘅歐洲賽系數相比。收入好高但踢出嚟系數低嘅,自然係管理不善(例如曼聯),收入唔高但踢出嚟掂嘅,當然係巴閉(例如馬體會)。收入高而成績好嘅……咪恰如其份交到功貨。
9. 系數我用5年,頭20位嘅球會。講過了,人地排位都用5年,況且用一年唔太公平,總有失手之時。例如波圖今年歐聯外圍賽已香,但之前幾屆幾勁。又或者,16/17年,利物浦車路士齊齊冇歐戰,但唔通當佢地就零分?我估用5年系數冇乜大爭議
10. 收入呢?就只用單年,來源係Deloitte Money League(https://bit.ly/2ZfSuG3)。點解系數用5年加埋但收入唔係?原因好簡單,因為方便。理論上你可以加埋的,但我冇咁好心機。況且有啲會如果今年收入在歐洲頭30,但往年唔係,我就唔知去邊慢慢搵。我相信都OK嘅,因為收入呢啲嘢,幾年間好難爭太遠。你睇頭四五間會,過去5年都係嗰幾間。
11. 解釋晒後, 去片,出嚟個圖就係咁,紅色圈嘅,斜線左上方,成績相對於收入係好嘅球會。藍色嘅,斜線右下,成績相對於收入嚟講差嘅球會。以下係解說,先講整體,再講個別聯賽:
12. 都仲係有錢有戰績,但留意其實唔算極明顯。技術啲講,個R-square 54%左右。你見之前我做聯賽嘅高好多的。當然因為歐聯玩淘汰賽,同埋水平(特別係頂級嘅)比較接近,運氣或其他臨場成份多。相對地唔係真係咁易有錢玩晒。但最主要原因都係聯賽三十幾場,好多出錯空間。你睇拜仁德甲,上半季埋單落後榜首萊比錫4分,全季係領先第二多蒙特13分。李斯特城嗰啲真係奇蹟(雖然,李斯特城收入已經同AC米蘭差不多)
13. 條線上面(左上)嗰堆你可以當係outperform(性價比高,同樣收入換嚟更高分數)。留意其實好多係大會,細球會好難發為。
14. 另外睇返,左上角,呢堆outperform嘅,主要係西甲會!馬體會西維爾多人估到,但皇馬巴塞未必估到。英超呢?只係得曼城勉強叫估outperform(估唔到呢),英超其他?其實認真麻麻。所以講咩英超進步,其實講到尾都係錢,錢,同埋錢。
15. 祖雲達斯性價比高好多人都估到,但皇馬更超班。估唔到拜仁巴塞曼城都係outperform。PSG固然麻麻地,但冇你想像中咁水魚。
16. 但當然,英超球迷可以拗,英超競爭激烈 — 如果你講within big six就算係 — 例如,我想像唔到拜仁未來五季會冇歐聯,same for 巴塞皇馬祖雲達斯 — 但英超呢?阿仙奴已經由年年頭四變成畀人甩開。英超球會相對容易冇歐戰,所以individually 咪啲系數有機會低。例如16/17年,利物浦車路士齊齊冇歐戰,阿仙奴今季就歐霸,呢啲對球會自己嘅系數都好大影響。講白啲,入到歐聯分組賽,系數就已經有底分。
17. 當然最超班係馬體會,收入只係歐洲十三,但系數排到第二,所以施蒙尼都真係值咁嘅人工。西維爾亦都係堅,收入唔入歐洲頭三十,但系數十一。不過其實食緊老本,呢兩年戰績麻麻。西甲整體係堅嘅,但聽聞其實啲負債高,同埋wage to income 畀得高。肺炎後係咪仲有得玩?睇下。
18. 有錢冇成績嘅,大家都知,曼聯,近年的確廢到一個點,收入歐洲頭三,系數第九。但英超倫敦三雄其實都係差。阿仙奴反而係冇咁離譜,舊文都講過,收入英超第六(至於點解啲飛咁貴但收入都只係第六又另一問題),你期望佢年年頭四根本係不切實際。但早幾屆仲有歐聯玩,之後如果冇就再大大影響系數。而甚至利物浦都係underperform。但都講過,系數計五年,利物浦16/17係食蛋嘅。你計近三年又會幾唔同。想講係利物浦其實好富貴
19. 德甲拜仁,有一期有個term叫「皇巴拜」,拜仁嗰期連續五屆四強,而家好似頹啲,但你睇返,其實系數仲係歐洲第四,咪同佢收入排歐洲第四差不多。作為拜仁球迷,覺得球會似係進化版阿仙奴,歐聯其實幾穩定,唔會分組出局,一般都八強起碼,但你見捧盃次數就少了。講到簡單啲就係,你估真係排第三就年年四強咩。拉均差不多就係了,況且有啲隊忽然四強但又會忽然早出局。
20. 德迷或反拜仁鍾意J嘅多蒙特,其實表現係不如預期嘅。直接啲講,多蒙特要挑戰拜仁當然不太可能(收入大約得一半),但收入又勁過其他德甲會好多,基本上每年實踢歐聯。計歐洲收入十二 系數都十二,但考慮到呢個歐聯優勢,係可以好啲嘅。當然,多蒙特可以恥笑死敵史浩克,其實收入同多蒙特差不多,都排德甲第三(估唔到呢?主要係球迷多又夠死硬),歐洲收入排十五,但系數去到三十外。下季會更低,因為又冇歐洲賽了。史浩克近年真係好差。系數會被下季有歐聯嘅萊比錫趕上了。
21. 另外,德甲收入第四係法蘭克福,全歐洲叫做排到頭三十,但系數去到近五十。反而畀人話德甲之恥嘅利華古遜,其實好勁,德甲收入不入頭四,歐洲唔入頭三十,但系數廿三,踢親歐洲賽都有啲貨交,但下年只得歐霸。
22. 意甲方面,仲搞笑。祖雲達斯講左啦,係錢多,但歐戰戰績極好,歐洲收入第十,系數第五。但,其他意甲隊呢?羅馬拿坡里麻麻地,其他嗰啲?唔知去晒邊。想講,意甲雖則窮,但話晒歐洲收入頭三十,五隊意甲,甚至多過西甲德甲(咁當然意甲收入最叻只係排第十),但,系數頭三十呢?得三隊意甲。國際米蘭係五十外,AC米蘭更係八十外,呢啲就意甲之恥。
23. 另外想講薩克達。個收入係我自己篤入去的!因為根本搵唔到收入幾多,就連官網都好似冇(睇埋烏克蘭文了)。唯一應該肯定係唔入頭三十。睇返梳屎,話2017年,收入係17億烏克蘭紙,似乎係6000萬Euro 不夠,我當佢呢兩年勁升,畀夠1億Euro,賓菲加一半咁上下。
24. 最後再檢討,當然收入唔一定全部去晒人工。有啲球會嘅wage/income高,有啲低,各有原因。但我未搵到亦唔想去搵歐洲所有隊嘅人工,我亦唔知啲匯率點搞,或者唔同國家嘅人工係咪可比,甚至用稅前定稅後(似乎應用稅後?)計。你鍾意嘅可以自己整
25. 而思前想後,我覺得用收入去同戰績比,好過用人工添。固然唔同會可以唔同嘅wage/income ratio,但亦不能長期高過對手太多,否則財政會有問題。總之收入係咁多,你人工佔少啲嘅,可能你咪可以趁市差搶人地啲球員(拜仁?),或者你可以請勁嘅教練(馬體會?),甚至你可以用嚟做青訓都得 — 當然你畀唔起高人工嘅,訓完咪又係走。
---------------------------------------------------------------------------------------
收費短片第二擊,暫時斷次買。80蚊,講足半個鐘,有圖有表有筆記。
都係一周思考課題,當然唔會就咁報新聞呃錢,係講有乜啟示。
影片簡介:https://bit.ly/2ZILRwf
或者睇置頂 post都得:https://fbook.cc/3BRq
講銀行加按息係咪睇淡樓市,美股有冇泡沫,奧地利發100年債券有乜啟示。
仲講樓,講埋Growth vs Value.
以下係報名方法:
【最新李聲揚收費影片】股市係咪真係太貴? 要買究竟邊隻係抵?
*影片下方會有內容撮要,唔想睇片可以睇字
影片/課程編號:CC003
播放平台:https://homebloggerhk.com/web-class-player/
付款及收看步驟:
1/點擊報名收看 [ 影片/課程編號:CC003 ]
2/利用信用卡網上付款
3/及後有登入資料可以立即收看
查詢:whatsapp 63832145
奧維爾號第三季 在 初吻Kis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kiss2
------------------------------------------------
Hi!我是傳說唱跳舞王初吻
►歐付寶贊助:https://goo.gl/LVDbmp
►海外贊助(綠界):https://p.ecpay.com.tw/4A61B
------------------------------------------------
傳說對決GCS職業聯賽MS/ahq前職業選手
頻道每天更新影片,每晚五點後實況直播
►Youtube:初吻Kiss
►Facebook :傳說對決初吻
►粉絲專頁:https://goo.gl/i1pQsV
https://www.nonolive.com/profile/9327414
►Instagram:kiss_7716
►Tik Tok:2172217552
►遊戲ID:ӄїѕѕტ初吻、中路男友初吻、初吻沒毛病
初吻愛恩天寶寶、謝建讚尼爾、初吻本人
ㄓㄨㄞ根King、初吻老師、最搖擺的初吻⋯等等
►綽號:阿淦(初吻)
►經歷:
夢三國第二屆總冠賽 四強
第一季城市賽總冠軍 八強
台灣傳說對決TOG資格賽 冠軍
傳說對決TOG越南東南亞國際賽 第三名
前MS怪獸 ahq 中路職業選手
除直播之餘,也會做賽事分析,跟角色攻略及技巧的解說
喜歡的朋友跟記得要幫我訂閱分享按讚唷!~
►初吻沒毛病私人Line群開診!
歐付寶贊助:https://goo.gl/LVDbmp
海外贊助(綠界):https://p.ecpay.com.tw/4A61B
現在贊助滿『500』就能進入初吻的沒毛病診所幫你看診 !!
還有機會加入初吻創立的傳說戰隊唷~
不方便線上贊助支持初吻的粉絲們,
可以私訊我粉專取超商代碼喔!
贊助完記得在粉絲團私訊我,
這樣我才能拉你進去喇低賽喔
記得贊助量力而為~心意就好沒毛病。
cover素材:Google
背景音樂:AQVILVS - Legend
#傳說對決 #前職業選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tiZ1IYWMJk/hqdefault.jpg)
奧維爾號第三季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真的沒有要幫Netflix打廣告,但《幻象》這部電影真的很推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幻象 #海市蜃楼 #羅比無雷影評 #西班牙電影
近期影片:
《沙贊!》片尾彩蛋介紹 Shazam! 【羅比】 沙贊!神力集結/港譯
https://youtu.be/rGG_iFoSrmg
五分半看完張國榮十大電影 【羅比】Tribute Leslie Cheung 電影專題快報
https://youtu.be/1Q8yp6yeV6c
《小飛象》影評 Dumbo【羅比】 小飞象
https://youtu.be/Jrv9oWu7-Vs
導演:奧瑞歐保羅 Oriol Paulo
演員:艾卓安娜·烏加特 Adriana Ugarte、奇諾·達林、哈維爾·古鐵雷茲、阿爾瓦羅·莫奇 Álvaro Mort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Wmzvn9E2g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