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美 Emmy追劇時間 對於台灣生育率提出了她的看法, #終於有人提出不同觀點了啊謝謝妳 我也簡單回應了一段:
#生育決策不是單一原因,光是每年農曆虎年少生、龍年多生,都能看見生育考量有其理智與不理智面。
先進國家在發展過程經歷少子女化十分常見,而傳統儒家思想使婚姻與家庭制度對婚姻中女性不友善的那些隱形壓力,也是台灣跟歐洲國家相比額外增加的困難。
與其整天討論催生,不如先把公托、幼托資源補足,同時改變傳統文化對於媳婦的那些壓力、解除男性必須有房有車有地位才值得婚配的偏見, #讓有生育意願的女性早點生育、不要裹足不前,而且 #生小孩之後不用因為缺乏幼托而不敢再生,比較實際。
⋯⋯⋯⋯⋯⋯⋯⋯⋯⋯⋯⋯⋯⋯⋯⋯⋯
🙄 #診間裡的女人 第一部,那個因為先天疾病被男朋友媽媽嫌棄的女孩,那個堅持要糖尿病媳婦放棄懷孕的婆婆 #診間裡的女人2 聽到腹中是女孩就摔門而出的先生、「婉轉表達遺憾」的婆婆、對於再次生育會有生命危險的媳婦說出「沒有(男)孫子,我死不瞑目」的婆婆;更不要說多少女人不過結婚二個月就被當成每天排卵的母雞一樣催生「不然怎麼對夫家交代」、只要是生育年紀的女孩,其他生涯規劃都不被支持只被恐嚇她「太老了會生不出來」、隨便一個陌生路人都能評論女性「哎呀妳該再生一個(男的)」。
更別說台灣女性農曆年要在自己娘家過年或孩子想要跟母姓,都還得在非常特別的狀態,專業女性積極參與公眾事務、投入職場,還常常得對於先生、婆婆「沒有怨言」感激涕零🙄
我不會說不婚不生完全沒有經濟考量,但是,據我所知,「母豬教」還那麼多支持者、厭女仇女思維都還深入各議題,「女生不要那麼強/優秀/老/有意見/收入高不然男人受不了」的社會文化天花板沒拆掉過,談生育議題到底有沒有聽過女人真正的想法啊各位😒
診間裡的女人
#各種女人婚姻生育處境鬼故事
#這種性別不平等之下男性也很辛苦尤其經濟地位壓力
女性職場處境與經濟地位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作講座側記】
「我是不是一定要賺錢,才有價值?」
阿潑說:「應該很少有小孩子立志長大變廢青吧?大部分小朋友都想趕快長大、趕快變成大人,變成一個「有用的人」。」
到底是為什麼,現代人類從小就會被植入一個想法:你長大後一定要擁有一個職業,擁有在這個分工社會上的一個位置,一旦我們沒有擁有這個位置,就會自我懷疑:我是不是一個沒有用的人?我是不是一個廢物?
而這種自我懷疑常常出現在勞務難以換算的家庭主婦身上。
好多年前,我在中越邊境遇見一個小女孩,才 15 歲,背上已經揹著自己的小孩了。這個小女生,先問我有幾個小孩,我說我沒有小孩。她又問:那你結婚了嗎?我說我沒有。她再問:姊姊妳幾歲?我回 24。她說:姊姊你好可憐!妳 24 歲了還沒有小孩!妳真的是全世界最可憐的人!
#講座小筆記
#阿潑
#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
島嶼無風帶
——————————
前天晚上有事所以錯過了第一場阿潑的講座?
想了解更多關於年輕世代關於工作的省思?
沒關係!明天還有第二場工作精采對談!
|Hi Five X 工作|崩/後崩世代的社會實驗場:新世代工作者的處境與挑戰
▎時間:7/27 (六) 15:00
▎地點: Homeholic只想在家共享空間 台北西門
▎對談人: 白經濟 TalkEcon X 《#過勞之島》黃怡翎
小編先說,剩下少少座位,建議線上報名喔!
👉講座資訊&報名連結:https://lihi1.cc/PriCl
工作系列講座之一: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然後呢?
#阿潑的第一份工作
我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財經雜誌當記者。你知道那時候,臺灣最熱門的書就是理財、商管、致富(不像現在都是養生書),那時候的財經雜誌都會告訴你有關職場或成功是怎麼一回事,或告訴你為了成功或為了「不上班」你該做什麼投資理財,才能很快的累積人生第一桶金。
那就是我的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不停地去採訪「成功」的人,問他們怎麼在職場上或領域達到他們現在的地位,存到人生中第一個一百萬。
我記得,正好是試用期滿的那天,我到新生南路台大對面那家麥當勞,採訪一位台大研究生。我和他碰面、採訪這位社會精英,問他是如何累積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我記得,那天是九二一大地震,同一天,有很多人累積一輩子的家業,在地震中化為烏有。
#到底直立行走是解放了雙手還是束縛了雙腳
為什麼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呢?其他動物,像螞蟻、蜜蜂也會工作,不是嗎?讓人類工作和其他動物工作不一樣之處,在於人類和工作的演化。
人的演化方向是從樹上下來,當人類開始學會直立行走,手就空出來了,開始可以靈活運用雙手,然後腦子變大,開始製造發明各種讓生活過得更好的小工具。
工具的定義是幫助我們以更容易、更有效率的方式取得資源的東西,讓人類有閒暇時間進行創造、創作,發揮想像力。
理論上,工具可以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但這些工具和創造物後來變成精美的陶藝品、貝殼項鍊,變成可以交換的商品。
而人類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採集者的生活,其實是最富裕的生活。」歷史人類學者薩林斯說。原始採集者一天可能只要花一兩個小時採集狩獵,部落人民一起分享蒐集到的食物,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去玩了。這樣的生活,有比我們直立、空出雙手、花這麼多時間工作、過著複雜的文明生活,還要「落後」嗎?
#談工作的自由選擇
菲律賓有一個國際知名的 Hacienda Luisita 部落。為什麼國際知名呢?因為當地農民為了爭取一塊可以耕作、自給自足的土地而向政府抗爭,菲律賓政府的反應是對他們暴力鎮壓、開槍掃射,引來國際關注。
有一些國際善心人士幫這些農民弄到一小塊地,讓他們可以在土地上種玉米裹腹,雖然地很小收入很微薄,但直到現在,當地警察、政客、黑道都還是會對這些農民施壓,去破壞農作物,甚至暗殺他們。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很堅強的守在土地上,想要保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為什麼呢?其實大部分的菲律賓人如果沒有土地,就沒有辦法替自己謀食,更別說是存錢,或是給下一代教育,有能力擺脫這樣貧困的生活。
他們要不就是忍耐,要不就是去都市當遊民乞討,或是第三種出路:把家人送出國。
台灣有大量的東南亞移工,在這裡從事我們不想做的基層勞動。台灣人一般不想從事的勞力工作,在他們眼裡,已經是很不得了的工作了--因為我們看到的東南亞移工,他/她都必須受過教育,出得起仲介費,才能來到外地工作養家。跟一輩子被綁在土地上的同鄉相比,他/她至少擁有工作的選擇。
剛剛說過我做過很多種工作,我當過記者、當過餐廳服務生、當過文字工作者,目前在當公務員,………但這是因為我太幸運了,我生在一個中產家庭,我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擁有社會資本,我可以選擇我要做哪一種的工作(雖然都賺得很少必須強調一下XD),或是擁有「繼續工作」或「離職不幹」的選擇。這種轉換、選擇工作的自由和階級之間的關係,是很弔詭的。
#勞動的社會價值與性別
應該很少有小孩子立志長大變廢青吧?大部分小朋友都想趕快長大、趕快變成大人,變成一個「有用的人」。
到底是為什麼,現代人類從小就會被植入一個想法:你長大後一定要擁有一個職業,擁有在這個分工社會上的一個位置,一旦我們沒有擁有這個位置,就會自我懷疑:我是不是一個沒有用的人?我是不是一個廢物?
「我是不是一定要賺錢,才有價值?」這種自我懷疑的話常常出現在一種人身上:家庭主婦。
大家有看過「逃恥」嗎?(註:《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台譯《月薪嬌妻》),它帶給我們的反思就是家務勞動的價值。我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常常被我父親罵說,「我在外面辛苦工作賺錢回來給妳花,妳有什麼好抱怨的?」可是每一位主婦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上床闔眼,她的工作是沒有停止的--煮三餐、帶小孩、洗衣服、拖地清掃家裡。這些工作是不是也可以被視為是勞務、計算出它的價值呢?
我讀人類所的時候,讀了很多和性別相關的研究。有一個研究是有關保加利亞的女人,保加利亞以前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非常強調女人作為家庭母親的角色:勞務生產力,和生小孩為社會製造更多勞動力的生產力。這就是一個女人的經濟價值。
好多年前,我在中越邊境遇見一個小女孩,才 15 歲,背上已經揹著自己的小孩了。這個小女生,先問我有幾個小孩,我說我沒有小孩。她又問:那你結婚了嗎?我說我沒有。她再問:姊姊妳幾歲?我回 24。她說:姊姊你好可憐!妳 24 歲了還沒有小孩!妳真的是全世界最可憐的人!
我在非洲也因為不會煮飯、沒有小孩、沒有嫁人,而被貶低為「沒有價值的女人」,彷彿一個女人的價值,就在於她會多少家務、可以為社會帶來多少生產力(勞動力)。
換句話說,我們在討論「移工議題」的時候其實常常忽略了新住民。臺灣新住民在早期(例如「越南新娘」)其實是為了填補農村流失的年輕勞動力。像美濃這個農村,新住民女性其實是被當做勞動力、生產力來對待的,她們一邊要下田、弄菸草,一邊為這個村子增加人口。這樣的女人們,雖然她沒有名片,沒有辦法以月薪、年薪來計算她的付出,但你可以說她是沒有價值的嗎?
#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
#副刊講座小筆記
#內容太豐富了小編只記到一點點啊啊啊
#阿潑
島嶼無風帶
——————————
看完小編筆記,覺得副刊講座很精采嗎?
前天晚上有事所以錯過了第一場阿潑的講座?
想了解更多關於年輕世代關於工作的省思?
沒關係!明天還有第二場工作精采對談!
|崩/後崩世代的社會實驗場:新世代工作者的處境與挑戰
▎時間:7/27 (六) 15:00
▎地點: Homeholic只想在家共享空間 台北西門
▎對談人: 白經濟 TalkEcon X 《 #過勞之島》黃怡翎
小編先說,剩下少少座位,建議線上報名喔!
👉講座資訊&報名連結:https://lihi1.cc/PriCl
女性職場處境與經濟地位 在 凡槿(廣告小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延續早上話題)離婚律師常見到無經濟能力女性的淒涼處境,呼籲她們站起來。這個出發點,我認同。可我必須很誠實得說,這些當事者的弱勢,不是只有表面上,她們是真的很弱勢。
沒收入在家裡沒地位,因此我們建議她們去找工作。可故事不是到這裡就結束了,她們不是謝安真,貌美如花有富二代追,長相討喜工作起來事半功倍。
現實狀況是,她們連工作都找不到,履歷常被直接丟入垃圾桶。全職媽媽二度就業,宛如攻下山頂;你只看見站在山頭揮手的勝者,卻沒看見沿路陣亡了多少位勇者。
我的客戶,多為美國、台灣中小型企業主。他們在徵人時什麼都不說我也知道,他們一不考慮全職媽媽超過三年以上者(尤其是高技能工作),二不考慮孕婦,三不考慮生育年紀的新婚女性。
不想面對妳因孩子晚到早退,也不想處理妳因孩子生病不得不請假,更害怕萬一今後想辭退妳卻礙於勞基法、社會輿論。不如從一開始就拒絕妳,沒有開始便不會有結束,這樣最安全。
這種心態在美國老闆身上也很常見,只是台灣老闆會大剌剌講出來罷了。畢竟資方經營一家企業,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是做慈善事業。
之前就有長輩告訴我:「金錢對女人比對男人更重要,所以妳不能揮霍。男人沒錢了可以去賺,女人的職涯常因生育一事被耽擱甚至提早結束,能重新站起來的人佔少數。妳若要想跟男人一樣為工作燃燒生命,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不生孩子,讓自己在生理上跟男人變得相近。
因此,除了自己工作賺錢,妳還要思考能否有第二條路可以走。為何女人必須思考比較多?因為妳會戀愛、很有可能結婚、婚後丈夫會說我們有個孩子吧、結果他射完就沒事了接下來全是妳的事。有良心的會一起帶孩子,沒良心的妳一個人扛。最後妳扛起了生兒育女重責,也扛起了賺錢養家的責任。妳以為妳會為自己感到驕傲,可偏偏妳最大感觸是為何當初要結婚,如果這個男人可有可無。」
所以,賺錢不是為了婚姻幸福,因為婚姻幸福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光努力賺錢是沒有用的。但妳可以通過金錢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不會因為經濟弱勢在離婚時搶不到監護權。想想真諷刺,最終促使我們努力賺錢的動力不是維繫婚姻,是打贏離婚官司。
但不是每位女性都能做到經濟獨立,那個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回到女性職涯發展這話題,只能說,大家辛苦了。
曾經,有位好友說他希望我能找他的老婆談一談,勸她出去工作分擔家計吧。我細算了一下,她已離開職場七年,要回到原來產業談何容易。我問自己,如果我是資方我願意請她嗎?
尋找新出路需要勇氣與運氣,或許有人認為我好棒好能幹,收入多元今後有了孩子也不容易失業。「妳一定事先規劃好了吧!」如果規劃無敵,又何來「計畫趕不上變化」一說?
我能走到今日也是因為我的伴侶。是婚姻成就了我的事業,不是工作成就了婚姻。所以您說,是用心找工作重要還是認真擇偶重要?其實,兩個都是選項,可以選 A,也可以選 B,或者兩個都選。但是,你不能說 B 是不好的選項。
我也在學習,尊重他人對於生活的選擇。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都好。後者風險高了些,但前者也不是完全沒風險。多思考、多評估、謹慎選擇、最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只要是經過反覆思考的決定,我尊重。
女性職場處境與經濟地位 在 新住民女性創業加速器| 【撐起新住民經濟地位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撐起新住民 經濟地位 :新住民 女性 創業加速器】 ... ... 從個人、家庭、 職場 、社會到制度層次一一檢視 ... 在新住民 女性 的 處境 中,微型創業是 ... <看更多>
女性職場處境與經濟地位 在 「仇女事件」背後是全球男性掙扎縮影?「男生怎麼了」職場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 經濟 系會長選舉最近鬧得很大,因為候選人的政見真的太母湯了, ... 「男生怎麼了」 職場處境 愈來愈艱難? ... 韓國 女性 的社會 地位 很低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