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女性領導人有誰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見微知著——心靈故事選萃
目錄
(《見微知著》所收的文章,大部分在十年前有關人生話題的書中刊登過,因為近年這些書已經沒有重印,故精選百多篇以新書名重新出版。現列出全書目錄,若讀友發現許多都已讀過,就不一定要購買新書。謝謝讀友們的支持。)
領導藝術
林肯父親和農場的石頭
失火時你會搶救哪一幅畫?
海龜的啟示
每個乘客都是一個機會
以好服務贏得應有報酬
命運取決於善行
領導的藝術
知人很不容易
不同的人有不同頭腦
知人善任的藝術
化腐朽為神奇
小小圖書管理員的堅持
當總裁後再聽不到肺腑之言
名成利就的人難有真正朋友
誰最懂得畢加索?
畢加索遺作惹官司
富裕有如肥胖
尋找快樂
窮人為什麼會安然自在
把這份情傳下去
做一件小小光明事
為受騙而開心的運動員
快樂不是擁有多而是計較少
快樂不是單純的高興
快樂不能從外在追求得到
快樂可由自己作主
笑話中的哲理
人際關係需要一點幽默感
掌握「時間感」
人生如鏡
由對立發展成友愛
斷,捨,離,燦爛人生
暫時走進模糊世界
人生三句話
懷抱理想
沙灘上的小男孩
永不磨滅的運動員精神
人到死都要懷抱理想
巴伐洛堤的兩把椅子
「第一天」和「最後一天」
進退0.1
只看自己所有的
相由心生
體驗智障,找到自己
失婚女性的重生
甚麼是人生的禮物
只要專注地傾聽
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人人認為你向左
勝負之間
想贏,要先認輸
世界是有許多不公平的
每個人應自己面對人生
沒有人能屈辱你打敗你
是抱怨還是感恩
沒有抱怨,就有好運降臨
改變措辭,生命也會改變
用心就會處處如意
被上帝咬過的蘋果
聽了老師的一句話
給教授出考題的修車師傅
「往壞處想」會變成事實
小和尚的兩難抉擇
兩個小伙子摔跤
何必自尋煩惱
窮得有品味
書架上的智慧小精靈
知識與智慧
成長旅程
一句話改變一生
每一句讚美都留下印記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天賦
鵝卵石與鑽石
幾句話,一生受用不盡
關鍵在你怎麼看待你自己
同一環境,不同道路
地心吸力與生命力
打碎花瓶的故事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
一時的成績並不重要
標準答案死得快
巨變的時代不能太乖
人生要反叛才精彩
當小狗遇見向日葵
惜緣惜愛
珍惜身邊的親人
這兒有上帝賣嗎?
有家人才是你的「家」
同一問卷不同答案
窮得只剩下錢
內心的因和現實的果
轉換心態才能扭轉情勢
福氣來自心境
凡事總為別人着想的人
《牧豬人》故事歷久猶新
婚姻有時必須充耳不聞
老頭子總不會錯
當「愛」褪盡鉛華
蘇格拉底的愛情觀
睿智回答卻難真正履行
夫妻同一天的日記
誰為他穿上最後一件唐衫
緣盡時要懂得放下
生死認知
上帝是公平的嗎?
發牌的是上帝
最後一堂課︰自己的死亡
學會死亡才學會活着
世上沒有絕對真理
大江健三郎的智障兒
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是甚麼
人生的「黃金時段」
人老了會有所頓悟
如果沒有明天會怎麼樣
在絕望的狀態中繼續生命
世間最珍貴的是甚麼?
雜想隨思
神父與妓女
百年前的《一件小事》
基督教的博愛精神
佛學中的「五隨」
一個故事四個結局
航天飛機與馬屁股的關係
一塊碑的兩面陳述
兩面碑留下的思考
人類的瘋狂
把掌權者關在籠子裏
下台的背影要優雅
「呆若木雞」為最高境界
「人定勝天」被曲解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https://www.levellingup.com/shop/%E8%A6%8B%E5%BE%AE%E7%9F%A5%E8%91%97-%E9%80%81%E6%9B%B8%E7%B1%A4/
女性領導人有誰 在 療心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常在情感遇到這樣的狀況嗎:
1.你總是比較積極,對方卻似乎沒那麼愛你?
2.好想脫單,但要不就是對方感覺還不想定下來,要不就是你也仍不確定關係到哪、還是很不安?
曾有位女性讀者L 經常和粿分享她的感情經驗,L條件很好,身邊不乏異性朋友,但每當她說自己已經30歲了,不曾和誰真正在一起、過情侶生活時,多數人都會驚訝不已、不相信她。
L的確有過多段處於曖昧的關係,但有時她覺得對方長期表現下來,好像沒這麼愛她、一直是她比較積極主動;有時是她自己到了要確定關係的時刻,她又會隱約察覺,對方好像不是她想一起過日子的人,這樣的狀態讓她又迷茫、又疲憊、又困惑,最後甚至開始自責,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會談戀愛。
今天粿想跟大家分享被廣泛用來探討愛情、個別由心理學家領導做過實驗而提出的三大效應,或許能協助你去釐清自己、為什麼常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卻總是卡在曖昧階段,無法擁有一段真實的愛情關係?
►吊橋效應: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Donald Dutton,以及紐約石溪大學教授Arthur Aron,這兩位在1974年做了名為「吊橋效應」的實驗。
他們請一位女子站在搖搖晃晃的吊橋中間,當有單獨的男性路人同樣要過橋、經過女子身邊時,女子會向男性路人說,「最近我在做一項研究,希望你可以協助我,如果你願意,可以打電話給我。」接著女子便將寫有電話號碼的紙條交給對方便離去。
實驗最後,共計有18名男性路人經過女子、拿到紙條,其中有9人(50%)真的打給了女子。
另一次的對照實驗,他們把場景換到一個不會搖晃的穩固橋上,但經過女子的16名男性路人中,只有2人(12.5%)後來聯繫了女子。
Donald和Arthur因此提出,在搖搖晃晃的吊橋上時,男性路人出於害怕、心跳加速了,但他們可能 把加快的心跳誤解成「對女子的心動」,把恐懼和性吸引力混淆了,因此可能以為自己對女子有好感、進而聯繫她。
更進一步地說,當我們處於不安、緊張、害怕…等等類似的「心思脆弱」時刻,我們可能 更容易搞不清或誤解自己的心意,以為自己對當下眼前、前來互動的人有喜歡之意。
好比說電影裡不也常有這樣的情節嗎:當主角面臨人生為難處境,感到特別無助害怕時,真愛似乎總會在那樣的時候出現。
►曝光效應(又稱為熟悉定律):
來自美國的心理學家Robert B. Zajonc做過一項實驗,他讓受測的大學生閱覽多張不相關、不認識的人物臉孔,有些讓他們看20多次,有些只讓他們看1、2次,結果顯示,曝光頻率、被看見較多次的人物臉孔,獲得大學生較大的興趣。
然而,他們也有可能 是把習慣、熟悉感誤判為喜歡、有好感。
換言之,當我們常常和某個人見面、互動,的確是會感到熟悉,自然也有比較多連結或話題可以聊,我們可能也習慣和對方相處;但那不一定代表他/她就一定是命中註定要在一起談戀愛的人。
►黑暗效應(Autokinetic effect):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對此有相關研究,他們找來兩組受測者,一組人員處於燈光明亮的房間,另一組人員處於燈光昏暗的房間,接著讓兩組人員同時觀看一部影片,影片中,主角因為上班遲到情緒煩躁,「猶豫」是否做出攻擊性的行為。
結果顯示,處於燈光明亮房間的受測人員,大多主觀認定,影片主角就是會採取攻擊行為、認為主角是危險人物。
因此他們提出,燈光明亮的環境會強化人們的敏感性、防備心、更難信任彼此;但較昏暗的場所,在看不清楚的條件下,戒備更少、更容易產生信任感。
這項研究結果和我們印象中,認為「黑暗使人提升戒慎之心」是完全相反的。
社會心理學家對這個結果延伸解釋,認為在明亮、正式的場合,我們在面對還不了解、但必須去認識的人時,一方面就會強化戒備、花更多心力去維持外在堅強,另一方面會藏起脆弱的一面,因此與人其實是更難深度交心和暢聊的;
但在黑暗的環境,彼此視覺感官受阻後,我們會相對認為可以不用再高度戒備、再偽裝,自然就會更敢於敞開心房、自我流露,也因此容易有更大的機率去信任眼前的人。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偶像劇橋段中,在昏暗的電影院裡或是在看夜景時,原本還只是朋友關係的主角,會很快地從朋友關係迅速昇華成戀人的原因。
– – –
綜談以上三種效應,我們可以得知,原來在上述的環境、條件之下,我們會容易信任他人、有心思混亂的感覺,對自己的心意更感到模糊;
👉然而你是否也發現了,其實這些模糊的心意、更貼近的感覺,並不一定代表你與他/她之間,已經有「以交往為前提的喜歡」,也不一定代表那就是你要的愛情。
倘若你剛好此刻也摸不清自己對某人或是對愛情的種種感受和感覺,
希望今天此篇,能協助你解惑。
其實,自古以來的愛情模式或許千篇一律,最首要的條件,莫過於「釐清自己的當下感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兩大關鍵。
#談愛之前先釐清自我
#戀愛心理學
✍️粿的IG: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成為 療心社友,你的心情或許也是社友們想學習的課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87808847930309/?ref=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