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影集、卡通、動畫都會有讓貓咪喝牛奶的場面
導致我們都容易覺得可以餵貓喝牛奶⚠️
其實大多數的貓咪有乳糖不耐症
喝多了反而會腹瀉、拉肚子脫水等等
幼貓剛出生時體內有大量的乳糖分解酶
喝下奶的時候可以分解其乳糖並且轉換成能量
斷奶之後分解酶大量流失
(身體不耐乳糖了)
如果繼續喝大量的乳糖,就會堆積在體內,導致以上腹瀉症狀
人類是唯一種會在斷奶後繼續喝奶的生物,但貓不是!
沒有養貓的你更該注意不要亂餵唷~
#貓 #白貓 #貓咪知識 #貓繪圖 #貓咪插畫 #貓插畫 #療癒 #貓喝牛奶 #貓喝牛奶拉肚子 #異色瞳白貓
「奶貓脫水症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貓與工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購物狂媽媽與Noah • Deron • Raf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情報/知識] 照顧幼貓需要注意的事情- 精華區cat 的評價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專業講師群"王回貓"授課題目:關於奶貓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貓狗脫水嚴重或可致死獸醫教你測試脫水程度(果籽)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奶貓脫水症狀-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奶貓脫水症狀-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奶貓脫水症狀 在 奶貓脫水症狀-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奶貓脫水症狀 在 購物狂媽媽與Noah • Deron • Raf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購物狂媽媽育兒分享 #湊仔分享
《#阿Dee感染沙門氏菌》
#長文慎入
😭繼上一次阿Dee洗手不小心將皂放入口後,可憐的阿Dee感染沙門氏菌🦠了。
我也很好奇為何會感染,因為沒有吃生食和冷凍食物🤔問過醫生後,原來小孩到處捉摸🖐🏻後再把手放進口👄也有機會感染。
上週星期五凌晨發覺阿Dee好像發燒,媽媽我給了退燒藥後都能退熱。到第二天起床至星期一下午體温一直都在🤒37.5~38.3,不是特別嚴重,精神亦很好。但星期一早上至中午四時大便了4次,而且便便不成形。所以發燒都3天加上便便問題決定帶他看醫生👨🏻⚕️,醫生檢查🩺過後說是腸胃炎,拿了些止痾、補充水份的沖劑和退燒藥就回家了。
怎料回家不久温度升至39.3度或以上,爸B晚飯過後就帶阿Dee到醫院看夜疹後再要求留院檢查!經驗血後算正常,但身體水份不足和發燒指數高,初判為腸胃炎。第二天(星期二)再留便作檢查後,最後“種菌”得出結果是沙門氏菌。早上時服用退燒藥後都能退燒,但黃昏開始就開始不退燒了,而且晚上最高温度40.2度。阿Dee在高温前,身體一直在抖🥶,嘴唇有點發紫真令人擔心,姑娘告訴我是發冷和高燒前你特徵,真的嚇死媽媽了。
醫生說沙門氏菌有機會發燒温度會較高,而且沒有那麼快治癒好🥺不過落藥後情況比早前也好了,暫時便便次數也沒有那麼頻密,可惜體温還是又降又升,我們很希望快點可以康復早點回家,哥哥好想你啊👶🏻!
📚📖📚📖📚📖📚📖📚📖📚📖📚
#小知識
沙門氏菌(細菌)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在家養及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亦常見於食用動物(例如家禽、豬和牛)和寵物(例如貓、狗、鳥類和龜等爬蟲類動物)。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未熟透的肉類、肉類食品、家禽、未經加熱殺菌處理的奶、生的蛋及蛋製食品(如布甸)。
病徵: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資源來源: 香港衛生署)
#媽媽好擔心 #第2次大住肚個仔入院
#腸胃炎 #沙門氏菌 #G6PD #蠶豆症 #蠶豆寶寶 #發高燒
奶貓脫水症狀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咦?#我的狗狗好像尿不出來?牠怎麼了!?
牛奶(化名)是一隻快要16歲的未結紮貴賓犬,牠的爸爸媽媽近日來因工作繁忙,所以都是牛奶的阿媽在照顧牠。
這一天,阿媽發現牛奶不吃不喝,而且沒有辦法正常排尿。阿媽立刻先帶牠去家附近的動物醫院就診,醫師判斷牠有尿路阻塞的可能,建議需立刻轉診做進一步處理。牛奶的爸媽非常焦急,立刻安排了轉診的動作,在傍晚到達本院。
牛奶到院時,後腹部鼓漲,觸診時有疼痛感,擠壓膀胱,會有尿液滲出,但是尿柱不順。直腸觸診攝護腺,發現攝護腺腫大,可能因未結育引起。緊急上好靜脈留置針後,接血進行檢驗,由血液學檢查發現,白血球總數為2萬8(正常為1萬6以內),尿素氮(BUN)指數已超標,為156mg/dL(正常要小於25),而肌酸酐(CREA)為2.1(正常為1.4)。放射線檢查可見尿道及膀胱有大量結石,先進行超音波膀胱穿刺將尿液抽出釋放膀胱壓力。便立即安排導尿及膀胱鏡結石取出。
病患在導尿期間,可能因脫水導致循環不良,血壓及血氧均偏低,隨時有休克之狀態,施打強心及升壓藥後,病患逐漸穩定,便立即轉至微創手術室進行膀胱鏡結石取出。尤於合併攝護腺腫大,在麻醉穩定下,便一併進行公狗睪丸移除術。
病患於術後仍需安裝導尿管,因爲仍有尿毒過高及尿崩之狀態,需嚴格監控尿量。
—
下泌尿道疾病泛指膀胱與尿道的疾病,通常會引起排尿困難、頻尿、尿痛、血尿或尿失禁,如果是膀胱破裂,更會引起全身性的疾病,例如厭食、嘔吐、下痢等臨床症狀。當狗狗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刻就醫檢查及治療。
而牛奶的排尿不順,最明顯的主因是膀胱結石。結石種類有很多種,發生率最高的為草酸鈣結石與磷酸銨鎂結石。
#草酸鈣結石
可再區分為單水草酸鈣與雙水草酸鈣,在放射線攝影下通常為多結石影像,結石形狀不一,引起草酸鈣結石的原因不是因為細菌感染,但是結石的存在會影響膀胱的免疫系統,造成二次性的細菌感染,母犬比公犬更容易受到感染。近年來的統計結果,發生草酸鈣結石佔所有結石的比率約為41%,公犬發生的比率約為70%,高於母犬的30%,而且特定品種更容易發生草酸鈣結石,如西施、博美、拉薩犬、迷你雪納瑞、約克夏梗、比雄犬、迷你貴賓犬與吉娃娃等;排尿量少的犬也較容易發生草酸鈣結石。尿液中含有高鈣或高草酸濃度的狗,容易產生草酸鈣結石,引起高鈣尿的原因為1.鈣的吸收增加,2.腎臟排除鈣離子,3.骨骼釋出鈣離子。而高草酸尿通常是因為飲食中的養分,藉由肝臟代謝後產生草酸根,經由腎臟過濾後釋放至尿中。
#磷酸銨鎂結石
又稱為感染性結石,是尿路感染了urease的有機體後,引起結石的產生,放射線下的影像為光滑、面體或錐體的影像。近年來統計結果,發生磷酸銨鎂結石佔所有結石的比率約為40%,母犬發生的比率約為71-85%,高於公犬的15-29%,特定的品種如西施、迷你雪納瑞、迷你貴賓、可卡等,較易發生。
發生磷酸銨鎂結石的病犬都有下泌尿道感染的問題,通常為葡萄球菌的感染,假單孢菌、克雷伯氏菌與棒狀桿菌的感染也會發生磷酸銨鎂結石。
#攝護腺肥大
關於節育對動物的優點跟缺點,在獸醫學一直都有相關論述。而近幾年更針對什麼物種甚至什麼時機點節育也有相關研究。以母貓來說,有研究指出,在第一次發情前就進行母貓絕育的,可預防惡性乳房腫瘤達9成以上。但是以大型犬來說,其關節生長需要有荷爾蒙的協助,且生長板關閉時間可達24-36個月才逐漸關閉。若一歲前過早節育,可能會影響骨關節之發育。
而以臺灣的動保法之修改,是在2015年才改成飼養寵物犬貓之民眾,若非合格之繁殖者,或沒有健康因素,則需全面節育。此一法令頒布是為了避免民眾之私自繁殖,或是棄養寵物,造成流浪後在野外繁殖。而在民國97年以前出生的犬貓在此法令公布時,距今至少都11歲以上的老年動物,因此,在節育的時刻,更要因為其身體因素而有所考量,以臺北市而言,對老年動物的結育,則有其通融處,可請獸醫師評估後,若麻醉風險甚高,則可提出申請報備。
以牛奶的情況,其家人能立即給與其醫療照顧,若是因疾病需求,當然可順道一併進行節育手術。至於同樣有老齡犬貓的飼主,若寵物在獸醫評估下,是可麻醉進行手術的,對於母畜的子宮蓄膿,公狗攝護腺腫大或膿瘍,的確有預防之處。
不論如何,當一個負責的飼主,提供寵物良好的照顧是最基本的事。感謝牛奶的家人願意分享牠這次生病的經歷,希望牠能克服急性腎臟損傷,早日回家與家人團聚。
#定期為老年寵物健檢
#除了血液檢查也要加上影像學檢查
奶貓脫水症狀 在 專業講師群"王回貓"授課題目:關於奶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要喝到肚子鼓鼓的(梨形身材)才行,不能有皺紋,否則容易脫水。每天約增加1cc的奶量/每餐,比方出生三天內的貓每餐喝5cc,明天每餐就是增加到6cc ... ... <看更多>
奶貓脫水症狀 在 貓狗脫水嚴重或可致死獸醫教你測試脫水程度(果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瘋寵壓縮檔】20種貓咪不舒服/生病的症狀,為了貓咪健康一定要看完! 瘋寵玩家•68K views ... 奶貓照護知識】貓奴急診室EP.10 志銘與狸貓. ... <看更多>
奶貓脫水症狀 在 [情報/知識] 照顧幼貓需要注意的事情- 精華區cat 的推薦與評價
==============================================================================
小太陽醫院部落格所提供的小貓照顧基本知識,提供給各位需要哺育幼幼貓的主人們
,文章內容我完全沒有更動,但是有重新整理、排版、標上段落符號、訂正錯字並且標上
藍白色重點字,以方便版友閱讀。我個人認為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學術性文章。
==============================================================================
╭─────────────────────────────────────╮
│ 文章內容出處︰https://sunshine176.pixnet.net/blog/post/9664502 │
╰─────────────────────────────────────╯
※一般照顧※
在出生後的前三周,在每次餵完奶以後要使用濕紙巾、或是濕衛生紙輕輕的刺激小貓
的肛門及外陰部刺激排尿跟排便。常常使用濕毛巾清潔小貓的身體,確定肛門周圍及腹部
的皮膚保持乾淨,如果皮膚乾燥可以使用少量嬰兒油或是凡士林濕潤皮膚,如果墊子尿濕
了,要趕快換掉,免得因為尿液刺激造成皮膚發炎,如果已經發生了,可以在詢問獸醫師
意見後使用抗生素軟膏治療。
較有經驗的幼貓照顧人員會每天測量幾次體重,並且製作圖表,注意所有可能發生的
細微症狀,並且觀察是否有任何的先天性,營養性或是傳染性疾病。
新生幼貓,如果在完善的照顧下,可以減少許多無法成功長大而死亡的數量,照顧時
最重要的兩個要觀察的因素是體重跟體溫,其他次要的因素有外觀,呼吸速率,叫聲,一
般行為等等。
正常小貓的外觀,感覺圓潤飽滿,活力十足,會主動去鑽到母貓或是同胎貓咪的身邊
去取暖,舌頭跟嘴巴都呈現濕潤狀態。健康幼貓的皮膚是粉紅色而且溫暖的,如果輕輕的
按壓皮膚,會很快的彈回來,將小貓移開母貓之後,小貓會自動爬回去母貓身邊。出生後
的前48小時,幼貓在睡覺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抽續跟踢腿的動作,這在幼貓是屬於正常
的行為,是由腦部自動放電,訓練肌肉的強度所做的動作。
※生病的幼貓※
幼貓生病的變化速度很快,飼養時常因為沒有注意到疾病早期症狀而無法及早治療,
已下列出幾個疾病的症狀,如果發現一定要帶至醫院檢查治療
1.不斷的哭叫或是焦躁不安
2.不願意自行吃奶
3.體重無法增加或是體重減輕
4.活力比較差,虛弱或是昏迷
5.呼吸困難
6.拉肚子
如果是不健康的小貓外觀感覺乾扁,口腔舌頭乾燥,皮膚出現很多皺紋,黏膜蒼白,
精神比較不好,容易疲累,常常哭叫,健康的貓咪不常哭叫,哭叫代表著小貓感覺冷、餓
、身體不舒服或是疼痛,如果貓咪不舒服會哭叫著尋找母貓協助,如果找不到,小貓可能
會持續哭叫達20分鐘,能力比較差比較不容易存活的幼貓可能會遭到母貓遺棄,以節省母
貓自身的體力,如果放入母貓的身邊也會被母貓推走,這時候要用手餵的方式,改善小貓
狀況直到母貓可再次接受小貓
※體溫※
小貓剛出生以後體溫會母貓相同,此後體溫會逐漸下降,三十分鐘以後,如果母貓已
經將小貓舔乾,並且依偎著母貓,體溫才會開始恢復,因為幼貓沒有足夠的體脂肪,也沒
有能力收縮皮膚血管以減少體溫散失,如果母貓離開30分鐘以上,體溫會持續下降到影響
幼貓的正常代謝,所以就要準備保溫的設備給小貓。
※體重的重要性※
正常小貓出生時體重大約110~125克,約每7~10天會增加一倍體重,五週
齡的時候體重大約0‧45~0‧5公斤,十周的時候大約0‧8~0‧9公斤,在出生
的前兩周每天都要使用以克為刻度的秤測量,之後每三天測量一次直到滿月為止,體重持
續增加是貓咪身體健康良好的最好指標。當同一胎之中有幾隻小貓無法增加體重,必須要
趕快檢查是那邊出了問題,譬如說母乳營養不良,如果母貓體重過清或是無法吸收足夠養
分,乳汁內的養分也就不足以提供小貓使用,一隻哺乳的母貓養分需求是一般成貓的2~
3倍。
※脫水※
幼貓的腎臟功能只有成貓的25%,所以腎臟濃縮尿液的功能仍然很不完整,所以幼
貓需要更多的水分補給,如果母貓停止餵養小貓或是小貓開始拉肚子,就會很快的導致脫
水,脫水之後口腔,舌頭會很明顯的乾燥,顏色偏向粉紅色,皮膚產生很多皺紋,不飽滿
。
※保溫方式※
◎自製保溫箱
如果小貓不能跟母貓一起生活,在這段時間中需要一個安全而且溫暖的空間,可以安
置小貓,一個厚紙版箱加上簡單的包溫設備,就可以做成一個自製的保溫箱,三周齡以前
的小貓如果沒有母貓,常出現吸允同胎小貓的尾巴或是耳朵的問題,因此可能造成部分小
貓受傷,此時也需要一個獨立的保溫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保溫箱中如果沒有保溫設備,溫度會與室溫相同,但是小貓最好能夠在30~33度
的環境中生活,使用紅外線保溫燈是最好的方式,不然保溫墊是次要的選擇,如果是用保
溫墊,切記保溫箱中最多只能有一半的空間是在保溫墊上方,已用來預防溫度過高,如果
能夠選擇有溫度控制的恒溫保溫墊最好,墊料以有吸水功能的看護墊為最佳,一方面可以
保持乾爽,另一方面可以觀察是否有拉肚子或是嘔吐的情形發生,在理想狀況下溼度保持
在55%可以避免皮膚乾燥以及脫水。可以使用溫度及溼度計放在包溫箱中,如果溼度太
低可以加放一個盤子裡面裝溫水,但是需要小心小貓掉到盤子裡面去,溼度太低會造成小
貓皮膚乾燥甚至破裂。
◎如何回溫已經體溫過低的幼貓
恢復體溫的速度不可以太快(譬如直接接觸電毯),因為過高的溫度會擴張皮膚微血管
,增加體溫散失,並且加速熱量及氧氣的消耗,還會造成脫水,對小貓反而不利。最佳的
恢復方式是使用體溫回溫,將幼貓靠在皮膚上,並且外側包裹毛巾,回溫可能會花上2~
3小時,體溫過低期間每半小時量一次肛溫,來確認溫度恢復到什麼程度。
在小貓體溫過低的時候,絕對不可以進食,因為體溫過低已經讓胃腸無法正常運作,
所吃下的東西無法消化,反而會造成胃漲氣,或是嘔吐導致離子不平衡,脫水,此時可以
使用5%~10%的葡萄糖水,約每25克體重給1CC糖水,每小時給予一次,直到體
溫恢復,小貓會正常活動為止。
※何時介入使用人工餵養※
當母貓受到影響無法照顧幼貓時,譬如乳房感染,受到過度驚嚇,營養不足以餵養幼
貓,再這些情況都需要使用人工餵養小貓。以幼貓本身而言,來判斷使否需要人工餵養,
需要依照幼貓的外觀、活力、體重增減,與其他同胎的比較。幼貓出生後兩天體重增加如
果不超過10%,就應該要採取人工餵養,如果超過3天還無法増重超過10%,該幼貓
的死亡率會大幅提升,如果剛出生後體重比同胎其他幼貓輕25%以上,此小貓健康成長
的機率也偏低,如果在之後的兩天沒有持續増重也要趕快使用人工餵養。
如果發現小貓的健康狀況不好,就最好提早進行人工餵養,不要等到小貓的已經很明
顯的不舒服才開始餵養,如果是因為母貓本身營養不足導致小貓發育不完全,可以每天人
工餵養2~3次,其他時間讓母貓來照顧。幼貓每天需要至少4~6次的餵食,比較幼小
跟比較脆弱的幼貓需要更多次的餵食,最好能夠以一天24小時來除以餵養次數抓時間間
隔,在剛開始人工餵養時每八小時就測量一次體重維持測量一周,之後兩周每天測量一次
,一個月以後每三天測量一次,所有的飼養設備使用後都需要作徹底的清潔,餵養前要用
肥皂洗手,如果沒有吃到初乳的小貓,如果身體狀況良好,三周齡就要開始施打預防針。
※人工餵奶※
小貓出生後的前兩天最好一定要吃到母奶,因為這兩天母貓的初乳含有大量的血清蛋
白,可以提供小貓很重要的被動免疫能力,如果需要使用人工餵奶,請選擇貓用的代奶粉
,因為貓所需要的營養跟狗不同,也不適合直接喝牛奶。
※如何計算必須卡路里※
使用體重來計算每日所需要的熱量是最適合的方式,下表列出各種體重及年紀所需要
的熱量。
╔══╦════╦══════╦════════╦════════╗
║年紀║ 體重 ║每日所需熱量║每日所需要的代奶║每日建議餵奶次數║
╠══╬════╬══════╬════════╬════════╣
║1周║120克║ 24大卡 ║ 32CC ║ 6 ║
╠══╬════╬══════╬════════╬════════╣
║2周║280克║ 44大卡 ║ 56CC ║ 4 ║
╠══╬════╬══════╬════════╬════════╣
║3周║300克║ 77大卡 ║ 80CC ║ 3 ║
╠══╬════╬══════╬════════╬════════╣
║4周║400克║107大卡 ║ 104CC ║ 3 ║
╚══╩════╩══════╩════════╩════════╝
舉例來說,一周齡體重120克的幼貓,每日需要32CC代奶,餵奶6次,每次餵
奶的量大約是5CC,如果小貓有脫水及體溫過低的狀況,可以使用5%的葡萄糖水,來
將脫水狀況還原,餵之前需要將水溫調整成接近33度,以每次4CC的量每隔一到兩小
時餵一次,直到體溫的脫水回復正常,才可以開始餵食代奶,因為體溫過低的時候胃腸道
是沒有在運作的,餵食代奶只會造成拉肚子而無法吸收,此外餵食代奶時也要小心不要餵
食過量,在小貓健康的情況下,餵食過量的代奶也會造成拉肚子的情形,如果小貓體重幼
持續增加,哭叫的次數減少,皮膚跟身體感覺豐滿,大便呈現固態淡棕色,每天大約四到
五次,就代表小貓有持續而且適當的吸收到了養分,之後只要依照年紀及體重照表增加餵
食量即可。
三周齡的健康小貓大部分可以自己舔食放在盤子裡面的代奶,四周齡以後可以開始吃
一些泥狀的幼貓食物,此時就可以開始斷奶。幼貓可以使用奶瓶餵奶,或是使用餵管餵奶
,餵奶的姿勢最好要以頭部向上,趴著的姿勢,傾斜45度餵奶,可以避免液體流進呼吸
道,絕對不可以使用仰臥的姿勢餵奶,會很容易讓小貓嗆到,奶瓶所使用的奶嘴,需要依
照小貓的年紀來修改大小,比較適合的大小是將奶瓶倒過來,不擠壓瓶身,裡面的乳汁就
會慢慢的滴下來,餵小貓喝奶的時候要注意流速是否太快導致小貓可能嗆到,如果流速太
快,就要換一個奶嘴,如果流速太慢小貓會喝奶喝到睡著,而且感覺喝不飽。
※胃管餵奶※
當幼貓體力比較差或是不會主動吸奶的時候,建議使用胃管餵奶,使用胃管的技巧並
不會太困難,並且可以減少小貓吃入太多氣泡,造成胃漲氣。又可以確定小貓喝下的量,
餵奶的時間比奶瓶來的短,只是餵奶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可能會胃膨脹太快導致嘔吐嗆到
。胃管的使用需要經過獸醫師的建議,管子的粗細以幼貓的體型大小來判斷,使用前先測
量從嘴到最後一跟肋骨的距離,在胃管上以此距離作記號,每次插入胃管時以此記號為限
制,並且是用針筒緩緩的將已經調整好問度的代奶注射入胃中。
正常的體重增加大約是每天10克,如果餵的奶量超過小貓所能吸收的量會造成一些
問題,程度可以用糞便來判斷,正常的糞便偏棕灰色形狀為軟泥條狀,如果糞便是柔軟黃
色的糞便,可以判斷可能是初步的過度餵奶,發生這樣的狀況,可以將以後泡代奶的時候
多家三分之一的水,如果餵養的量真的超過太多,糞便顏色會變成綠色,綠色的來源是沒
吸收的膽汁,稀釋代奶的濃度2/1,如果過度餵奶時間過久,會因為耗盡消化道的消化
酵素,使得糞便變成灰色,帶很多水分,之後會因為通過速度太快完全沒有吸收,而且成
代奶的樣子。這樣子的拉肚子情形會讓小貓迅速的脫水,當小貓糞便從軟泥變成水便以後
一定要迅速帶去給獸醫師治療,恢復脫水及給予消化道的藥物。
==============================================================================
==============================================================================
crazybaby 轉錄整理
--
https://www.wretch.cc/blog/Kimberly12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42.108
※ 編輯: crazybaby 來自: 220.130.42.108 (12/15 16:22)
※ 編輯: crazybaby 來自: 220.130.42.108 (12/15 16: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