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有朝一日會卸下責任
一般來說,社會的進步是基於兩個世代的對立。
當個體在成長時,脫離父母權威是個體發展中最主要的關鍵,卻也是最令人難受的副作用之一。能夠完成分離是件必要的事。我們也可以說,在人類演進的同時,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這個程序。
—西格蒙特‧ 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
能夠坦然平靜地面對自己的「前父母」的成年人少之又少。若是這些大人,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總是被當成小孩對待,試問要如何自處?又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子女呢?倘若心中潛藏著固著的信念如:忠誠、責任感、憤怒、罪惡感、反抗、融合、羞恥、害怕⋯⋯等等苦痛的情緒,將會嚴重傷害親子間的連結。
好消息是,和解仍然是可能發生的,但它僅在個人完整地修復自身的孩童經驗之後,才會發生。
我們正面臨的挑戰是:哪些是阻礙成人和自己父母健康關係的舊有觀念?要如何解決永遠被父母當成小孩看的不適感?我們該如何從困住自我的過往經驗中解脫?我們又該如何和自己的「前父母」建立一種新的同盟關係?又該是以哪種型態繼續維持下去呢?
若想開始疏離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勢必要將一些傳統的信念捨去。
建構互相尊重以及合理的憧憬,使自己從原生家庭系統中解放出來,並不會與建立互敬、有益的人際關係及世代關係相抵觸。事實上,這樣的新關係,反而對個人生命歷程有相當的助益。
■ 非得做一個「好」父母?
心理治療師席薇.嘉蘭(Sylvie Galland)強調:「討論親職這件事已有二、三十年的時間,如今已經動用了太多的精力以及情感,投射太多爭議點及強勢的意見在親職的想像之中。其中有許多對於親職的迷思,是無意識地把兩代間的人生經驗緊緊地連在一起,並堆疊而成。只因為父母的角色是被社會推崇、認可的一個價值觀,在無形中塑造我們的人生,也對我們人生的許多決定,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她接著說:「對父母來說,卸下親職任務在生活上其實不容易適應,因為需要從過去那種被需要、不可或缺的習慣過渡到以前不曾有過的感受之中,例如開始出現一些失去身分認同、感到無用或是念舊的情懷。」
這些感受顯現了家長自動把自己的職責和角色綁在一起的一種強烈的身分認同。然而再這樣下去,我們很可能會自認為父母是一種「不可或缺」也理所當然必要存在的角色,固定在一個不能變動的立場中,終而無法脫身。
嘉蘭繼續道:「儘管卸下養育小孩、青少年的家長身分後,父母會有種如釋重負和重獲自由的感覺,卻也會同時出現一種空洞感,迫使我們無法完全地放手。目前新的親子關係研究越來越多,其中像是:如何成為成年人的父母?尤其重要。」
對嘉蘭而言,為人父母都需要學會如何放棄自己的職責。當然不是指全然拋棄,只不過,這樣的親職觀念的確需要改變,因為身為父母,並不會永遠是父母,更不會是成年人的父母。
在大多數著作裡,在處理成年人的親子關係問題時,最經典的基礎理論反而很少被重新質疑或討論。太過武斷的種種言論,很多時候只是在不斷地肯定這些親子關係的事實狀態,甚至被奉為聖旨。例如:「所有的父母當然都會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當家長在貶低自己小孩的時候,其實是在用激將法,激勵他們而已⋯⋯」「家長其實沒有惡意啦!」「一日父母,終身父母」「我們就算成年,永遠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諸如此類的。
我們對於父母都有美好的想像,會把親子關係、父母職責以及自然血緣關係三者混為一談。但是這樣的人生,是很苦的!
這些其實都是受到「反正也改變不了的既定事實」這種意識形態的影響。不管是群體也好,個人也好,都是以一種消極抵抗的表達方式來消耗父母親職力的展現。這樣說來,「父母的職責不僅不是在保護小孩,實質上只是潛意識地、盡其所能的守護每個人心中(或群體中)已經內化的父母形象。這樣的形象極其重要,得免於任何的詆毀,唯有在變成研究個體心理層面和社會和諧議題時才會被質疑。」
■ 對親職任務結束的哀悼
萬事萬物都有始有終,這是生命的自然法則,並不會有例外,若是去否認,可能會比哀悼還來得苦痛。
要解決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難就難在是否能夠正視當親職關係結束時的哀悼。為人父母的,有朝一日會卸下責任,而當孩子的,將來也會成為獨立個體。更何況,「一個成年人」,儘管從這個稱呼,我們無法得知他背後那段漫長的自我建構過程,但也已不再需要一個額外的父母了,他自然能夠在他個體成長的過程中學習成為自我。
心理治療師馬丁.米勒(Martin Miller)完美地總結出我們的觀察:「卸下親職的目的,其實是在切斷和父母情感上的連結,並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對話者。當事人就能在心理層面上,為自己重建親子關係。」
.
本文摘自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透過「內在小孩」心法,重整成人與父母更平和與成熟的親子關係
.
作者:瑪麗-法蘭絲 巴雷.迪.寇克侯蒙,艾曼紐 巴雷.迪.寇克侯蒙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8/3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這段摘文,談到的是我常說的「情感獨立」。簡化來說,也就是我們得先成為自己,再發展關係。
如果不會做「人」,怎麼可能突然會做「父母」?
做人失敗,做父母就容易荒腔走板。然而,父母的形象很偉大,所以有人寧可抓著父母的形象不放,遺忘自己都沒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很熱衷於當父母,卻不在意好好修養自己。但矛盾之處在於,愛自己都做不到,要拿什麼來愛人?
祝願您,能活出自己,這意味著不輕易接受社會套在每個人身上的角色劇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Luciana X 露曦安娜(心理心靈引導占卜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討論] 原生家庭會對個性有影響嗎? - 看板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討論想脫離原生家庭但心裡過不去 - 結婚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直接決定著你成年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原生家庭中可能有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孩子是知道的:「缺愛」的家會造成孩子什麼性格缺陷?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原生家庭的影響...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 - YouTube 的評價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Luciana X 露曦安娜(心理心靈引導占卜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上半年結束了,真的是非常高潮迭起的上半年,大家現在還好嗎?不管是生活還是心情,現在的你的狀態如何呢?
這個疫情真的是影響了我們很多,人心惶惶,最重要的是生活的確有了大變化和大影響,但這個疫情相對的也讓我們可以重新檢視過去自己的生活模式,那種過一天是一天,到現在還是過一天是一天,只是不同的是過去的我們在生活上是自由的,是容易被滿足的,而現在的我們處處都受限,薪水受限,自由受限,心情也受限了。
過去得你是怎麼生活的呢?現在的你又是如何過著每一天呢?我相信懂得珍惜資源並且知道守與計畫的重要性的你,現在的生活肯定是安然無憂的,我也相信每一次經過我提點與提醒的你,早早就在去年做好了今年的計畫了。
而,接下來我們要用怎樣的心態或者心情去度過這個依舊受疫情影響的下半年呢?
這張卡——《Home》,是否光是看到這個字,你就已經倒吸一口氣了呢?Home、家,其實指引我們的並不是單純指宅在家,繼續窩在家裡面而已,而是你如何在這個疫情影響之下,找到自己內心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你該如何讓自己變得穩定?
因為一個病毒,讓世界都亂了,但也讓世界為了一件事情變得更團結,相對的也我們都可以清晰的在這團結的世界裡面看到混亂的根源。此時此刻,更應該要腳踏實地的去感受生命的改變,無論周圍發生什麼,都能找到屬於自己舒適地生活方式。 這時候的你,更應該要睜開眼睛了,真的去有意識的察覺並發現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或者一個讓你覺得自己回到家的人事物,因為這些人事物是可以帶給你強大安全感的來源,讓你更有勇氣和堅定的信念走下去。
家就是愛,愛就在你身邊。 這個家並不單純只是指原生家庭,而是讓你可以趕到『I am home』的感覺,而這個溫暖,會幫助你達成你的目標,走向你的成功,並且無論通往何處,你的堅持都可以看到未來。
『Home』永遠與你同在——這是心之所在。
但如果您感覺不自在,恐懼與害怕,是時候進行徹底而無所畏懼的生命盤點重整了。 你在躲什麼?你在恐懼什麼? 你害怕做你自己嗎? 你覺得你不屬於你所在的地方嗎? 抑或如果你擔心現在選擇了另一條路該怎麼辦嗎? 您對『家』的理解是否意味著這樣的地方一定是不安全、不穩定或無法滿足的?
真的是時候重新找回愛自己的力量了,並在在內心創造屬於自己新的安全感了。 現在的你可能選擇了一種熟悉的生活模式,並將你過往可能曾經經歷過的痛苦源帶回了。 但沒關係的,因為這是對你會是一個很棒的動力,讓你有勇氣去邁向全新的未來,脫離其實根本就不舒服的舒適圈甚至可以稱為牢籠。 向那些讓你不舒服也不愉快的人事物勇敢說不,拒絕這些只會讓你生命變得黑暗的人影響你的人生,真正選擇一個新家,一個充滿愛的所在,可能是一個人,但也可能是一件事情,讓這些美好充斥在你的生命裡,並相信美麗的未來、安全感的生命和真正的歸屬感就在眼前。
如果現在的你是有能力幫助他人的,不妨多一點付出吧!這些付出不僅只是帶給社會溫暖,甚至可以去創造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家』的可能,這些付出也是不斷的為自己累積更多的福報。
上半年的仇恨太多了,願下半年的我們可以用愛去平衡生命的每一天,多點珍惜,多點感恩,心就會更平靜,而平靜將會帶來希望。
辛苦了,每一個你。
𝓛𝓾𝓬𝓲𝓪𝓷𝓪 💗 2021.07.01 22:39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溺愛孩子,是因為自身渴望愛。
在靈魂之旅課很常提到「投射」作用,因為它幾乎無所不在,只要跟人有關的關係中,少不了投射作用。有時候一個人有沒有愛的能力,不見得是頭腦可以控制的,而是由整個生長脈絡架構出來的,在代際間傳遞著。以下我舉個例子:
如果我從小是個缺乏愛的小孩,自己獨自長大,那麼我的「內在小孩」幾乎是孤立無援的,那股渴望被愛、被照護、被支持、被看見的欲望,就會投射在伴侶或孩子身上,對待伴侶也許會是個吸愛的無底洞,而對待自己的孩子也許會因補償的作用而過度溺愛。就好像當初的自己沒有被愛的份,一次連同愛好我自己的小孩。藉由溺愛孩子的過程,彌補當初沒有被愛的自己。
那麼我的孩子因為從小被溺愛(與我小時候相反),於是她的「內在小孩」是強大無敵的,所以她會脫離不了嬰兒式自戀,認為世界就應該要滿足她的渴望與需求,於是當她有了自己的伴侶或孩子後,她因為從來沒有愛過人,所以也沒有能力去愛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就會成為「孩子是自我意志延伸的版本」類型,打著愛的名義全權操控。
再來我的孩子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孫女),那麼她會長在一個不懂得如何去愛的母愛裡,而呈現對愛匱乏的狀態。這又回到我的狀態,因為對愛匱乏,所以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會過度補足溺愛小孩。於是,隔代遺傳就如此巡迴下去。
而心理的議題總是最後會顯現在身理上,所以我們能看到不少家族遺傳的疾病,一代傳一代或者是隔代,就是因為如此而產生的。在做家族議題工作時,會發現很多時候家族成員的渴求、欲望及恐懼,都有著固定的模式(正與反)。有同樣的執著(或完全相反),也有同樣的信念(或極端對立),因此幾乎都有著同樣的疾病。如果我們能在自己這一代停止無意識的複製模式,深刻覺察自己的心念及心理運作,那麼我們就能改寫所謂遺傳性疾病的傳遞,甚至重新編碼我們的DNA。
如果你對於這類議題有興趣探索,歡迎加入「靈魂之旅」的行列,課程中會分享較深入的概念、理論及提供我自己的自我療癒方式。
#金錢議題也是同樣概念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週故事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退休人士早年存的「退休金」,到了晚年,經常是不夠用的,如果你也會有這樣的擔心,就一定要看完今天的分享。
在內容開始之前,請記得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你的具體行動,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很多人工作了三、四十年,一直支持他們繼續工作的動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存夠錢」;存夠錢之後然後退休,就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你知道嗎?近年來在很多退休人士的研究裡面,都顯示出相同的結果,那就是他們二十年前準備好的錢,等到了二十年過去之後,通常是不夠用的!
假如你也認為「只要存夠錢」就能夠退休,那麼你現在在準備的,很有可能會是讓你晚景淒涼的退休計畫。
要命的「早知道」
然而再進一步分析,有更多的數據反映出,所有失控的退休生活,最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一連串錯誤的觀念~
而什麼樣的錯誤觀念呢?最常見的就是沒有理財的觀念,所以不懂得通貨膨脹,也就不懂得「退休金」需要存多少,做怎麼樣的配置,才能夠讓自己持盈保泰。
再不然就是手頭鬆的時候,缺乏「節制」的觀念,所以讓慾望走在前面,有錢也不會多存下來。
還有另外一種奇怪的想法,就是他「不信任金融機構」,所以呢從來就沒有買保險、也不投資,然而當你聽到了這些,都還不是最危險的!
其實最危險的觀念,就是當我們身在二十一世紀,還認為我們可以做一份工作,然後可以做到六十歲退休。
而不是做好你必需要延長工作年限的準備,慢慢的從年輕的體力活,轉型成靠腦力、經驗決勝的顧問工作,讓自己越老越吃香啊!
所以呢,這些晚景淒涼的退休人士,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外乎就是什麼呢?比如說「早知道錢會愈來愈小,就應該學好理財」。
再不然呢?「早知道會活這麼久,就應該要買保險」、 接著呢「早知道會被時代淘汰,就應該學第二專長」這些話。
總而言之呢,後悔的理由真的很多啊,然而一切卻無法挽回、無能為力!
對現在的你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喔,是在你還有時間的狀況底下,往富足的思維靠近,讓你降低面對退休的壓力跟風險。
「富一代」的七個準則
國外有作者喔,為了探討白手起家的人,是怎麼樣變成有錢人;所以刻意的約訪了這些「富一代」,去歸納出成為有錢人的七個準則。這七個準則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他們量入為出,生活花費一定會小於收入。
第二、他們相信真正的金錢自由,會比「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錢」這件事更重要。
第三、他們有效的運用時間、精力跟金錢,去做「累積財富」的事。
第四、他們的父母,在他們成年之後,就不再提供金錢上面的資助。
第五、他們也會要求小孩,在成年之後能夠經濟獨立,養活自己。
第六、他們了解自己,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來發展。
最後第七、他們懂得觀察趨勢,擅於抓住市場的機會。
「成為有錢人」的共同點
然而當我們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些準則光用嘴巴講講,當然都很容易啊,但如果你也想要朝著「成為有錢人」這個目標邁進。
你會不會很好奇啊,他們還只是一般人的時候,這些導致他們「成為有錢人」的想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試著來拆解看看喔~
首先,第一個「量入為出」,並且知道真正的財富自由,會比「展現」財力更重要的這個部份。
這是因為他們有「健康」的理財方式,並且懂得「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慾望啊」這樣子更深的觀念很重要;所以才能夠駕馭自己的慾望,留住該存下來的錢。
再來,他們很早就認清時間跟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們能夠有效的運用時間、精力與金錢,去做累積財富的事」。
這就是把目標明確的定在「增加財富」這件事,並且「以終為始」的幫自己做規劃,決定自己眼下的時間跟精力,應該怎什麼、如何做?才能夠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
接著,這些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他們的父母通常不會給他們太多經濟上的支持,這倒不是說他們的家庭就沒有溫暖!
很有可能是這些家庭,原本的經濟狀況就不好了,或者是就算經濟狀況好,也很強調孩子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親或原生家庭,有一定的「人我分際」這樣的觀念,才能夠做到不過份的心軟、被親情綁架,從而幫助孩子發展出獨立自主的人格。
而最後,他們會更了解自己,因此會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並且刻意培養「觀察趨勢」這樣的能力,所以更擅於抓住市場的機會。
我們姑且不論這些人處於什麼樣的產業,或者是擁有什麼樣的專業,單就以能夠「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及「看懂市場趨勢」這兩點來看。
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備了向內看懂自己,和向外看懂世界的趨勢,這兩種探索的勇氣跟素質。
然而這份勇氣的背後,並不是為了勇敢而勇敢的莽撞行事;而是能夠獨處、靠近自己,並且俱備了「全局的思維」,不斷的跟著成長的變化而調整,才能夠穩定的培養出新的能力。
如何培養「變有錢」的能力?
那麼聽到這裡喔,如果你也想要擁有「成為有錢人」的能力,具體上到底該怎麼樣做到呢?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學習行列。
在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裡,嘉玲老師會從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經驗,陪伴你回溯根本的源頭,梳理你的金錢信念。
讓你了解自己的花錢習慣之後,更進一步的幫助你,建立健康的理財步驟,做好對自己的投資,讓你花錢啊、越花越有錢!
而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會用具體的步驟,協助你盤點出自己的「時間黑洞」,讓你看見自己的時間都花到哪去了?
並且陪伴你理解大腦是怎麼樣運作的,讓你能夠運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的切換,提高你的時間效率。
而另外呢,我們還有【人際斷捨離】的課程,幫助你澄清那些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人情壓力。
就像親子關係會是一輩子的,我們不會完全的脫離家庭,但也不需要一直跟家人綁在一起。
因此呢,需要學習的不是切斷關係,而是斷開那些不合時宜的信念,建立清楚的人我分際、關係界限。
讓該放手的時刻發生的時候,可以心無罣礙、祝福彼此,這樣子對於自己跟他人,才能夠活出真正的獨立。
另外,我們還有【過好人生學】,無論你工作幾年,從事什麼行業,你的行業有沒有遠景?
在這劇烈變動的時代裡,你都需要先搞清楚,自己有沒有一些不自覺的想法,限制了你的眼界,讓你看不到更大的格局、讓你的職業生涯老是在原地打轉?
在此同時呢,又不知道怎麼樣培養有利於自己的生態圈?怎麼樣做決定?還有「自主學習」這些關鍵的能力?
如果「釐清自己」和「培養新的能力」都是你需要的,那麼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就能夠帶給你很具體的前進。
我相信啊,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變化又很快的時代裡,經常會給你很大的壓力;因此呢「存夠錢就退休」這是很多人一生努力的奮鬥目標。
然而也請你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準確的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做到的,永遠是在既有的資訊底下,為退休生活多做一些準備,就能夠多降低一點風險。
那麼現在的你,有多想要成為有錢人呢?而你想要幫自己準備幾個「成為有錢人」的條件呢?
平安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很容易讓人失去危機意識,這是很正常的人性;然而當我們處在新冠疫情,引起全球動盪的期間。
這背後為我們帶來的省思,就是如果你想要擁有長遠的安全跟穩定,那麼我們先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歡迎你現在加入「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為你想要的人生,做更好的準備;也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陪伴你一起面對危機,迎接轉機;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開通了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之外,也請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的部分。
在這疫情肆虐的今天,我想線上學習會是你很棒的選擇,你可以在不受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底下,自由自在的進行你所需要的學習。
詳細的資訊,在我們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進前。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討論想脫離原生家庭但心裡過不去 - 結婚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原生家庭看似沒有任何問題,父母同住、有房子沒負債、雙親健康也不需要我給生活費,但從小爸爸對媽媽的態度就非常差,在我的童年記憶力裡都是不 ... ... <看更多>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直接決定著你成年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原生家庭中可能有 ... 的推薦與評價
這些幾乎人人都會或多或少遇到過的問題,對我們的一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滿足我們基本的物質需求,給我們以安全感,給予我們愛與關注——這些 ... ... <看更多>
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 [討論] 原生家庭會對個性有影響嗎? - 看板Boy-Girl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我剛看了部短劇內容是父母常常大吵架,當她當母親時也是一開口就大吵,她才發現自己
是「榜樣」不能這樣
這部https://youtu.be/pw2uXA11m5w
如果父母常吵架,下一代也會這樣嗎?
原生家庭 會對個性有影響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69.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15724601.A.5D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