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到爆的天氣,你是不是也快受不了!🥵
說到夏日在外最怕的就是「熱傷害」,尤其是長時間在外面活動、曝曬陽光的人更容易發生!
💡熱傷害有哪些?
💡如何預防熱傷害?
👩🏫其實常聽到的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等這些都是屬於「熱傷害」
💡但你知道「中暑、熱衰竭、熱痙攣」有什麼不同嗎?
這邊Q老師一張圖讓你明白!還有【預防熱傷害的8要訣】!😉
👉https://queena337.pixnet.net/blog/post/559556141-炎炎夏日必須要知道的熱傷害《一張圖搞懂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大家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請:
1.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
>>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並墊高頭部
2.設法降低體溫
>>可將衣物鬆脫、搧風、用水擦拭身體等
>>也可以用冰水袋冰敷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讓動脈循環慢慢降溫冷卻
3.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
>>意識清醒者,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飲料,
>>若病人失去知覺,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就不可以再口服補充水分。
4.注意不可以讓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溫
>>會導致血管收縮、甚至急救時無法電擊的問題。
5.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歡迎分享 #熱傷害 #中暑 #熱衰竭 #熱痙攣 #Q老師 #Q老師的營養教室 #張佩蓉營養師 #營養知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影響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兒科女醫愛衛教』播出時間:週四下午2:00,敬請訂閱影響力 【日頭赤焰焰!曬得我臉紅發熱脫水又心悸啊!】 本集簡介:最近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今年甚至連北歐也飆升至30度以上了! 不管是在大太陽下工作的人、運動的人,甚至是老人小孩們,該如何預防熱傷害呢? 今天的「兒科女醫愛衛教」超實用!大家都要...
如何預防熱傷害 在 點石贏家小學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雪人週日愛營養~~】
夏日炎炎正好眠,『熱傷害』正流行!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趨緩,每逢假日都出現旅遊潮,各景點都塞爆。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大熱天從事戶外活動,很可能出現熱衰竭、熱痙攣或中暑等『熱傷害』問題,務必注意身體狀況。
延續上一篇【雪人的營養教室】文章,雪人簡介了國健署一直提醒大家要注意的『熱傷害』,
https://bit.ly/2D90p0o
但要如何預防、解任務?則是今日續集重點!
首先我們得先瞭解人體的體溫調節機制。
人類屬於為恆溫動物,正常的體溫約在36度-37度,主要靠腦幹中的下視丘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維持人體溫度的恆定。
體溫調節中樞透過皮膚、毛細孔、血管和呼吸的搭配進行溫度恆定調節。
比如說,天氣熱時,我們會流汗,除了使血管舒張讓血流速度變大使其可以快速傳遞到皮膚,同時藉由皮膚汗腺和毛細孔,讓體內的水分及熱能蒸發出體外。
激烈運動時,增加流汗量及呼吸頻率(上氣不接下氣、喘的感覺),達到體內降溫的散熱效果。
注意到了嗎?流汗是調節體溫的重要一個機制。
對照上篇文章可知,『熱傷害』的成因,皆是待在高熱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造成水分跟電解質大量流失,又未及時補充,以致造成全身性的不舒服,嚴重者也有致死的可能。
要如何預防『熱傷害』?
建議健康的人都要養成多喝水習慣。
不知道怎樣才算多喝水?
試試以下SOP:
1. 早上起床時先喝250cc的水。
2. 之後,每隔兩小時至少補250cc的水。
3. 運動前30分鐘先喝250cc;激烈運動時,每15分鐘就要補充150 cc的水。
4. 運動的時間愈長,且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以及汗流過多時,可適度補充250cc~500cc的運動飲料。
5. 運動結束後,也要再補充250cc水份。
那些族群更應該注意多喝水?
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差或長時間在高溫環境活動的人:
1. 65歲以上長者
2. 體重過重者(身體質量指數BMI≧24)
3. 特殊藥物使用者
4. 密閉空間工作者
5. 戶外工作者
6. 運動員
7. 嬰幼兒
萬一真的發生『熱傷害』該怎辦?
1. 立刻移到陰涼處,利用電扇、灑水、冷毛巾擦拭身體降溫。
2. 平躺並稍微抬高下肢,增加血液回流。
3. 補充適度水分或運動飲料。
4. 及時送醫。
嚴重中暑的死亡率可高達80%,大家不可輕忽。夏季在外活動,千萬要記得適時補充水份及做好防曬,健康度過夏天。
#雪人的營養教室
#點石贏家小學堂
#雪人週日愛營養
#熱傷害
#多喝水SOP
#熱傷害急救SOP
如何預防熱傷害 在 黃定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序漸入炎熱的夏季型態,各地頻繁出現的高溫,致使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其中特別是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服用特定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或過重者等高危險族群,都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掌握預防熱傷害的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以隨時留意身體狀況,避免熱傷害。
一、保持涼爽:
(一)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
(二)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
(三)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四)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
(五)雇主應加強通風設施或採用空氣調節器,以隔離工作場所的高溫設施;並提供散熱裝置,以減少熱能散發到工作場所。
二、補充水分:
(一)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應養成每天至少攝取2,000 c.c.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因醫囑限制而必須控制水份攝取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該喝多少水量為宜。
(二)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建議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並避免菸酒。
(三)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
(四)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五)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以避免胃不舒服。
三、提高警覺:
(一)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保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二)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三)切勿獨留嬰幼兒童於車內,建議「保幼3招」:下車看後座、鑰匙保管好、留意嬰幼兒童行程。
(四)於室內擺放溫度計,隨時了解室內溫度,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並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安排戶外活動。
(五)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是否可以正常運作。
(六)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及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如何預防熱傷害、重新調整分配工作,以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6小時。雇主另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
(本文資料來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如何預防熱傷害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兒科女醫愛衛教』播出時間:週四下午2:00,敬請訂閱影響力
【日頭赤焰焰!曬得我臉紅發熱脫水又心悸啊!】
本集簡介:最近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今年甚至連北歐也飆升至30度以上了!
不管是在大太陽下工作的人、運動的人,甚至是老人小孩們,該如何預防熱傷害呢?
今天的「兒科女醫愛衛教」超實用!大家都要記得準時收看喔!
#播出時間異動
「兒科女醫愛衛教」將調整為#雙週上映,歡迎粉絲持續追蹤影響力頻道,觀看更多達人分享喔!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兒科女醫愛衛教: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20/
關於歐淑娟:
是個熱愛衛教的兒科醫師,希望透過短影片的方式帶給忙碌的家長們一些醫學小知識。如果把養兒育女比喻成遊戲,歐醫師期許這些衛教能夠扮演開外掛一般的角色,讓家長有明確的指引、能更輕鬆地面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大小疾病。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