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接受被拒絕,考驗的是心理能量強大與否。
一個請求(邀請)會有兩種答案:要或不要。因此既便是我們鼓足了勇氣才提出的,對方都有權利say No。可是我們明明知道這是一個yes/no問句,心中卻只期盼對方say yes。為了不讓自己聽到對方的拒絕時太過難過,於是我們超前部署說服自己對方say no的機率很高,那也沒什麼。然而,等到對方真的拒絕了我們時,排山倒滿而來的複雜情緒則會將自己淹没。
這複雜情緒中有很多層,也許有失望、沮喪、無力,也可能帶有羞辱、挫敗、憤怒,甚至是罪惡及自我厭惡,核心勾動的是自己的自尊及價值感。一個自尊感低的人,會希望透過外在的評價或肯定來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因此他人的拒絕(不同意見)則會被視為否定自己的警訊,而否定自己會傷到自尊感,於是更需要以憤怒來展現自我的權威及力量。
但是怎麼能憤怒呢?畢竟他人有權利拒絕我們的要求啊,於是轉向對內氣自己。氣自己的無能,氣自己為何要提出要求,氣自己為什麼不能再忍忍,氣自己為什麼過不去。於是自我懲罰、自我告誡,然後隔離情緒、封閉社交,就成了一系列的因應措施。時間久了,也就忘了,但「害怕被拒絕」從此成為心魔。
之所以會是心魔,就是它纏繞於心卻又不顯於形。所以我們可能會以為自己並沒有害怕被拒絕,但我們做了很多事實是繞著這個心魔在築城牆。比如:
1)藉由金錢及地位提升自尊
因為害怕被拒,內在價值的貧乏對自己是否定的,因此更需要外在的物質條件來補足。於是藉由金錢及地位實質上的「有」,來掩蓋心中那看不見的「沒有」。
2)維持權威形象
如果有被拒絕過的經驗,很有可能會發展出一套因應機制是,假裝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強者形象。只要自己強大了不用依靠任何人,就不會再有被拒絕的機會。因此為了要維持強大的形象,會徹底摒除掉脆弱的一面,甚至自我唾棄感到無力的自己。
3)災難化思考
曾被拒絕過,因此總會把事情想到最壞,讓自己有心理準備會相對安全點。但很有可能並不符合客觀事實,而是基由過去的負向經驗所研擬出的災難狀況。說穿了一件事如果自己都不相信會成,結果應該很難會成功。長期下來這會在無意識中強化自己的無能感,會更加消極及難以承擔責任。
4)無法突破舒適圈
因為害怕被拒絕,害怕突破,害怕可能性,於是固守舊習是最安全的。沒有突破就沒有機會失敗,沒有成長就不必擔心失去,沒有向外伸展就不會有被傷害的機會。漸漸地一個人就會固步自封,劃地自限。人生就會活成一灘死水,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世界永遠一樣灰,沒有嶄新的一天。
5)渴望外在的掌聲
害怕被拒絕除了自己成為了永遠不會被拒的權威者(內心還是渴望被肯定)之外,也有可能成為極度渴望他人肯定自己的表演者。於是一部戲要有觀眾看,表演者才能有興致演。而表演者的成就來自於觀眾的掌聲,掌聲越大,渴望維持被看見及被欣賞的需求就越多,於是就像吸食毒品一樣,劑量會越來越高,癮則越來越重。最終即使滿堂喝采,也填補不了心中那個空缺。
如何解套呢?一個害怕被拒絕的人,自己其實已經拒絕自己了。因此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看見被拒絕的那個自己,觸摸、承認、表現它,那麼就能重新養大自己的價值及自尊感。當價值感完善後面對他人的拒絕時,也許我們能夠理解他人有自己的限制,而我們也有足夠的心理能量接受所謂的現實。那麼我們就真正長大了。
接受所謂的逆境,是人生的一大課題。
#每個人顯現的方式不太一樣
#每個人發展出來的適應機制也不同
#對這類議題有興趣歡迎加入靈魂之旅
#目前周六晚上名額一位後補一位
#十月初開課
#年底最後一班
illustrator: victoriya kryzhko
同時也有9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vWA24P0V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Content Mak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Man The Fvck Up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如何不傷人的拒絕? -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你就學會這3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如何拒絕過度關心你的人? - 羅建仁溝通表達教練 - Facebook 的評價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少人讀了《#過度努力》之後,會發現好像裡面主角們的創傷多半與家庭有關,所以還是會忍不住想問我:
⠀⠀⠀⠀
「所以,自我價值感低落、有被拋棄或是不被愛的感受,多半都是父母造成的對嗎?但我們若成為父母,或已經是父母,要怎麼減少給孩子創傷呢?」
⠀⠀⠀⠀
其實,我主要不是想要寫「這一切都是父母的錯」啊(淚),雖然說主角裡有許多人,他的創傷經驗都與家庭有關,但我在許多地方分享都強調,那是因為,父母與家庭,是第一個形塑我們價值觀與自我看法的地方,父母也是對我們最重要的人。
⠀⠀⠀⠀
當父母,也是很難的,特別是這一代的父母,很多教養資訊,有時候更擔心自己動輒得咎,而每個孩子又如此獨特。
⠀⠀⠀⠀
而我也認為,讓自己有機會重新詮釋這個主題,了解自己創傷,甚至理解父母的困難,接受對父母的失望(原不原諒則在其次,先看清楚就好),接手處理自己人生的「坎」,願意開始給自己一點溫柔,正是長大的過程。
⠀⠀⠀⠀
這也是我這次《過度努力》這本書,最想與大家分享的部分。
⠀⠀⠀⠀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篇舊文~~
⠀⠀⠀⠀
當我們站在不同觀點,就會有不同答案,而這個答案是什麼,我們可以自己慢慢找。
⠀⠀⠀⠀
⠀⠀⠀⠀
【關於孩子的 #分離焦慮 】
⠀⠀⠀⠀
最近朋友看到社群版上的一些討論,關於假日父母、寶寶的心情,還有孩子的分離焦慮、安全感等等。朋友是個新手媽媽,看了文章之後,忍不住和我們聊:
⠀⠀⠀⠀
「孩子的焦慮,是否都需要父母來承擔?」特別是當父母真的有困難的時候。
⠀⠀⠀⠀
⠀⠀⠀⠀
身為一個單親長大的孩子,我也曾經有分離焦慮過。
⠀⠀⠀⠀
在剛開始唸心理諮商時,我也以為,我的分離焦慮或不安全感,是因為單親、爸爸不在身邊,媽媽成為我唯一的照顧者,於是我非常依賴媽媽所影響。
⠀⠀⠀⠀
⠀⠀⠀⠀
但後來我發現,這個「害怕被拋棄」的感受,其實也是一直以來,身為人類的最大「魔王」。這個感受,有時會被不一定是父母的人勾起。
⠀⠀⠀⠀
⠀⠀⠀⠀
例如,其實關於我的分離焦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經驗不是媽媽,反而是奶奶。當時我四五歲就離開奶奶家,一直由我媽媽撫養我長大。因此返回奶奶家,都是一年一兩次的頻率而已,我和奶奶的相處時間並沒有這麼多。
⠀⠀⠀⠀
⠀⠀⠀⠀
回爺奶家時,有時奶奶會帶我去菜市場買菜,挑我喜歡吃的東西買給我,但她知道我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所以會買完我想要的東西,就帶我到附近的幼稚園,叫我等她,她買完再來帶我。
⠀⠀⠀⠀
⠀⠀⠀⠀
有一次,奶奶買完菜,忘記我在幼稚園,於是就直接走回家。我記得我在幼稚園看到奶奶的背影,簡直極度慌張加上痛心疾首,混合了「天啊奶奶忘記我了」跟「奶奶你怎麼可以忘記我」,於是我從後頭一路追趕,一直哭著、追著奶奶的身影跑回家。
⠀⠀⠀⠀
⠀⠀⠀⠀
那時候會有這樣的心情,是因為奶奶非常疼我,我很喜歡跟奶奶相處的時間。所以當奶奶忘記我的時候,我被拋下的孤獨感,以及不相信自己居然這麼不重要的感覺,讓我對那段回憶印象非常深刻。
⠀⠀⠀⠀
⠀⠀⠀⠀
後來奶奶還是忘記我幾次,但是後來的我,卻沒那麼難過了,有時候還氣呼呼的衝回家說:「阿嬤你又忘記我了。」
⠀⠀⠀⠀
⠀⠀⠀⠀
我想會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我知道奶奶真的是忘記了,而不是不重視我。
⠀⠀⠀⠀
⠀⠀⠀⠀
應該說,我是這樣去解讀奶奶的忘記,而非認為她覺得我很不重要。
⠀⠀⠀⠀
⠀⠀⠀⠀
我也知道,在奶奶忘記時,我有能力可以飛奔到她身邊,這段路我跑了幾次,很熟。
⠀⠀⠀⠀
⠀⠀⠀⠀
現在的年代,親職教養的資訊十分容易取得,很多父母或者帶著對自己過去傷痕的同理與彌補,想著「我以前因為父母而這樣受傷,我絕對不要讓我的小孩也這樣」,以及對於自己小孩的在乎與疼愛,還有現在網路社會個人意見資訊發達(別人做得到,我怎麼做不到),因此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很希望自己能夠盡量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也很期待,孩子的心理身體健康,一切完整。
⠀⠀⠀⠀
⠀⠀⠀⠀
而當孩子有一些狀況時,有些父母會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特別是媽媽😭),覺得是自己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到,才會造成這種狀況。
⠀⠀⠀⠀
⠀⠀⠀⠀
「分離焦慮」就是一個,當媽媽發現,孩子總是比較黏自己;面對其他人很冷靜,而自己離開時,孩子會痛心疾首地哭著,總會讓媽媽非常揪心、有很大的罪惡感,覺得自己不應該有自己的時間,但又覺得好累好累。
⠀⠀⠀⠀
⠀⠀⠀⠀
但我是這樣看這個焦慮的:
⠀⠀⠀⠀
⠀⠀⠀⠀
或許是孩子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太美好了(媽媽提供的服務太好XD),才會在暫時失去時,孩子會如此的失落與失望。
⠀⠀⠀⠀
⠀⠀⠀⠀
是妳做得太好,而不是不夠好。
⠀⠀⠀⠀
⠀⠀⠀⠀
那也代表著,當媽媽離開,孩子面對媽媽在與離開的差距太大(或許身邊的人,沒辦法帶給孩子這麼大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所以才會更加焦慮。
⠀⠀⠀⠀
⠀⠀⠀⠀
就像我和奶奶的經驗。我太喜歡奶奶了,我也覺得奶奶很喜歡我,所以小時候的我,很想要跟奶奶一直在一起,不相信他會忘記我。
⠀⠀⠀⠀
⠀⠀⠀⠀
當分別時,這個焦慮一定會產生,只是,孩子後來是怎麼解讀這個焦慮的呢?是認為自己被拋下了、不被重視不被愛?還是理解,有的時候是大人的困難、不是故意的,例如我,覺得奶奶有時候會忘記,這就是她。
⠀⠀⠀⠀
⠀⠀⠀⠀
有時候,大人的行為怎麼做,不一定是重點(當然,傷害性的行為都是要避免的),而是孩子如何解讀、理解這個行為。
⠀⠀⠀⠀
⠀⠀⠀⠀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些孩子對於一些事情的反應就是神經很大條,可以找到自己覺得合理、甚至舒服的理由來安慰自己;有些孩子就是偏向高敏感、高需求,需要大人的帶領。面對獨特性極高的「人」,沒有一個方法,是放諸四海皆準;如果我用這方法教養小孩可以很順利,那代表我的方法適合我的小孩;當別人帶小孩不如我順利、或與我不同方法時,也不代表他一定是錯的、或者是不夠認真努力。
⠀⠀⠀⠀
⠀⠀⠀⠀
因為每個小孩,都是特別的。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的小孩與父母,面臨的是怎樣的問題與互動。不同的特質性格搭配父母或他人不同的行為,可能會形成不同的理解。
⠀⠀⠀⠀
⠀⠀⠀⠀
而這些理解,可能就成為孩子或我們每個人自我生命的主題、準則,影響著自己後來的生活。
⠀⠀⠀⠀
⠀⠀⠀⠀
我也認為,讓自己有機會重新詮釋這個主題,了解自己創傷,甚至理解父母的困難,接受對父母的失望,接手處理自己人生的「坎」,正是長大的過程。
⠀⠀⠀⠀
⠀⠀⠀⠀
因為嬰兒時的我們,會很習慣認為父母、或是外在環境,都應該要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如果我們沒有理解父母的困難或環境的有限,以為我們沒有被滿足,是自己不夠好、或是不被愛;這些受傷與焦慮,會讓我們帶往其他關係當中,面對他人的拒絕或是困難,我們會變得難以理解、甚至會憤怒、攻擊。
⠀⠀⠀⠀
⠀⠀⠀⠀
或許,長大的過程,是慢慢的從覺得「父母應該要滿足自己」的憤怒與受傷中,慢慢學會「原來父母也有他們的困難、也不完美,就跟我一樣」而接受的過程。
⠀⠀⠀⠀
⠀⠀⠀⠀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對父母的失望,了解這是「他的困難」而非與「愛不愛我」或「與我有關」,我們對於身邊的關係,甚至和自己的關係,都會開始有不同的、合理的期待與提醒,而不至於拿對方的「困難」或「不足」,當作對方不愛我或不認真待我的證明,花非常多時間想要改變對方、證明自己是對的,大家一起互相苦苦相逼。
⠀⠀⠀⠀
⠀⠀⠀⠀
當我們能夠接受對父母的失望,不再用他們的困難來懲罰自己,我們才有機會不過度要求自己或他人,也能夠處理、接受對他人與對自己的失望。對於自我與他人,也才能更有同理心,而不至於一直深陷在自己的恐懼、受傷與焦慮當中,而變得憂鬱、憤怒,或非得在每次面臨拒絕與失望時,得向外攻擊。
⠀⠀⠀⠀
⠀⠀⠀⠀
我想,修正自己內心對父母的期待,了解父母不是萬能,接受失望,承認傷口,負起自己的療傷與人生責任,這就是長大。而要長大,真的是困難的,需要許多努力和勇氣。
⠀⠀⠀⠀
⠀⠀⠀⠀
但唯有開始長大,面對我們心中的「坎」,我們才能拿回人生的主導權,而不至於讓如影隨形的父母背後靈,影響我們一輩子的關係與選擇。
⠀⠀⠀⠀
⠀⠀⠀⠀
而若你身為父母,或許可以試著相信一件事:
⠀⠀⠀⠀
⠀⠀⠀⠀
有時我們會有困難、讓孩子失望的時候,你很難當讓孩子不受傷的父母。
⠀⠀⠀⠀
⠀⠀⠀⠀
(事實上,就算你做到了,孩子在外面的世界一樣會受傷,而你沒有接得好,孩子還是有可能把帳算在你身上XD,不是因為孩子就是愛怪父母,而是因為:對於孩子,父母就是這麼重要、卻也被想像成萬能的人。)
⠀⠀⠀⠀
⠀⠀⠀⠀
當你願意讓孩子了解你讓他失望,是因為你的困難,而不是他做錯了什麼;讓他了解原來萬能的父母也有做不到的時候,也幫孩子去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與思考模式怎麼去「看」這些事情......
⠀⠀⠀⠀
⠀⠀⠀⠀
當父母能夠跨越「感覺自己做不夠、害怕承認是自己的困難」的羞愧感,與放下防衛的憤怒攻擊時(才不是我不好,都是小孩的問題),而願意陪小孩去理解與面對那個「坎」時,這是非常強烈無我的愛。
⠀⠀⠀⠀
⠀⠀⠀⠀
放得下這個偶像包袱,也非常了不起的,因為身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萬能無敵的呢?
⠀⠀⠀⠀
⠀⠀⠀⠀
而兩個人一起面對「坎」,絕對比一個人的力量大很多。也因為你對孩子,就是這麼重要。
⠀⠀⠀⠀
⠀⠀⠀⠀
祝福大家。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木的DJtime
在人際關係中,有太多的情境可能會引起我們被拒絕的感受,這是一種「個人的需求難以被對方滿足」的情形,被拒絕時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有些人會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些人則是輕描淡寫。
📍拒絕敏感度是什麼?
遇到被拒絕的情境時,每個人所感受到的焦慮程度,接著,面對拒絕時也會出現強烈的反應。當一個人的拒絕敏感度越高,越容易將周遭他人的行為反應解讀成拒絕自己。
📍舉個例
舉例來說,當你看到ig中你的閨密跟其他朋友約,此時,可能會出現好多種不同想法來解讀這個情境…「他是不是故意不約我?」、「他討厭我?」、「每個人都有約朋友的自由」、「哇她們去的店看起來不錯,之後也可以去看看」
📍拒絕敏感度與憂鬱、焦慮
如果拒絕敏感度稍高的人,在面對這樣的情境時,可能會比較直接的解讀為人際關係出現破裂,導致焦慮的情緒較多,進一步引起不同的行為反應,可能是向外攻擊他人,或是向內否定自己。研究顯示,長期下來均有可能造成情緒上的憂鬱以及人際互動中的焦慮。
📍拒絕敏感度對關係品質的影響
在人際關係中時常焦慮不安,面對親密關係也可能複製了同樣的感受,拒絕敏感度越高,對親密關係的滿意度越低。為什麼呢?來自於可能隱含在心中的敵意與衝動,好急著想要讓對方知道「我因為你的拒絕,而感到受傷」
📍面對這樣的我,可以怎麼辦
國內外針對拒絕敏感度領域的研究,多半與親密關係有關,因此,伴侶諮商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回到個人能做的功課,就是我們常聽見的正念(mindfulness)。
透過正念的練習,幫助我們先與事件情節拉出距離,專注在身體的感受,照顧好自己的感官知覺後,情節中的「事實」也會逐漸明朗,不至於讓我們繼續深陷被拒絕的情境裡。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練習如何與自己的感官知覺靠近,其中的了了分明與正念能夠達到相似的效果,與大家分享了了分明的基本概念:
💡「心的狀態」
1.理智心:較為冷靜理性、任務取向,依照事實與理智來做事
2.智慧心:同時看重理智心與情緒心,平衡的中庸之道
3.情緒心:重感覺、情緒,依照情緒與感受來做事
💡生活中的「觀察」
從生活中開始,觀察天空的雲朵飄移、完整地聽完一首歌曲、洗澡時沐浴乳的香氣、口中的食物酸甜苦辣,這些微小的生活習慣,都能夠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把眼光先從拒絕的情境移開,好好看看自己。
最後~做任何練習的目的,都是在找回心中的平衡,在面對被拒絕的感受時,倘若情緒強烈到讓人按捺不住衝動,先關照身體的知覺,回歸智慧心,然後暫停任何行動與選擇,為自己拉出心理空間。
#mindfulness #rejection #rejectionsensitivity #interpersonal #拒絕 #拒絕敏感度 #人際關係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vWA24P0V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廣州市荔灣區一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引發一場有關「回港易」熔斷門檻的爭議,直至昨晚,港府始宣布,以爆疫小區而非全省作為熔斷單位。港府去年底提出「精準抗疫」,控疫措施避免一刀切,今次爭議卻反映當局知行未合一。內地抗疫雷厲風行,縱有零星個案,亦能迅速撲滅,具備「基本清零」能力,這是「回港易」可以實施的前提。內地早已不搞全面封城的一套,封閉小區精準控疫模式行之有效,從防疫角度,「回港易」的熔斷門檻,沒理由比旅遊氣泡或航班熔斷機制更嚴,僅因一宗個案便全省叫停。
蘋果頭條
消費券下半年開波在即,儲值支付工具吸客大戰如箭在弦。其中積極備戰的AlipayHK,股東之一李嘉誠旗下長和(001)去年持股被溝淡至4成,不再與馬雲旗下螞蟻集團平分秋色。本報進一步發現,原來長和同時將4810萬股份售予螞蟻集團,令持股不足2成,港資味進一步減褪,兩間公司亦越行越遠。有學者分析,由於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本身持有香港電訊(6823)旗下拍住賞Tap&Go,即使淡出AlipayHK,仍無阻李氏食消費券大茶飯,兼且長和旗下屈臣氏、百佳、豐澤本身網點眾多,已經是消費券大贏家,估計往後亦有機會完全出售股份。
東方正論
臭罌出臭草,壹傳媒黎智英多行不義,七宗罪為禍香港,黎已經官司纏身被判監,壹傳媒財困陷絕路,但由其成立的「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卻繼續運作吸取款項,巧立名目設立專戶募捐,善款更被質疑涉及助暴為虐,若果不杜絕這漏洞,黑暴隨時春風吹又生。「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是《稅務條例》第88條認可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透過香港《蘋果日報》籌集讀者的捐款,表示接收市民捐款用作慈善用途,但2020年2月「蘋果基金」成立「撐學生專戶」計劃,聲稱向社會人士募捐,資助因反修例事件影響而無法繳交學費及宿費的大學生,其他學生則不能獲得資助。
星島社論
前年「八‧一一」反修例暴力示威期間,身處現場的女義務急救員突然右眼受傷淌血,示威者群起指責警方發射布袋彈導致其眼球爆裂,惟傷者一直拒絕公開受傷情況,真實傷勢成謎;不過,有報道指原來她於去年九月前往台灣,登機前雙眼未見有明顯傷痕,「爆眼」似有誇大其詞之嫌。本報獲得消息,警方早已取得其醫療報告,雖未能完全確定傷勢因何造成,但據了解其眼球及內部組織未有嚴重受損,警方正追查她曾否參與暴動,一旦有相關證據將發出通緝令,同時調查「黑暴」勢力是否串謀隱瞞其傷勢及散播謠言,藉機煽動連串「還眼」暴力示威,矢言追究到底。
經濟社評
疫苗接種中心有護士初步確診,令人關注身為前綫的醫護沒打針,如何能護己護人。當局除要盡速檢視問題,確保負責接種的醫護要符合最基本要求,更應設法鼓勵醫護盡快打針,才能在最前綫守得穩穩妥妥。有立法會議員昨天就官涌接種中心有護士初步確診,質疑前綫醫護有專業知識,明知打疫苗的好處遠大於風險,卻沒打針,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並催谷醫護打針。事實上,事件曝露了兩個問題。首先是接種中心存在隱患,就是負責接種的醫護並非人人都已打針,一旦染疫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給接種人士。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Content Mak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體脂肪告別誓 #職場獨立女性#艾爾莎#減脂 #健康身材
身為一位婚禮💒主持人,因為肉肉身材被攻擊😢,
被酸民質疑「油會不會滴在舞台上?」的艾爾莎
今天,她要來「腹仇」😡😡😡了!!!
參加了體脂肪告別誓,她下定決心要告別體脂肪👋🏻👋🏻👋🏻。
艾爾莎壓抑著長久累積的肚子脂肪,
遙望著衣櫃裡的漂亮禮服,
她拒絕了千千萬萬個最愛的宵夜和點心🥯🥐🍔🍟🍕🍣。
經歷了八週的減脂歷程...究竟身材會變得如何呢?🤔🤔
📒---------八週減脂紀錄---------✏️
🥩飲食:超商挑選正確的減脂食物,不會餓肚子也可以吃好料。工作忙碌只能吃大便當,也要選好的蛋白質代替油炸物,搭配極纖錠消耗過多的熱量。最難克制的宵夜,則用水果取代金莎巧克力,解開半夜的嘴纏。中間還經歷了年底尾牙的日子,靠極纖錠增加飽足感,拒絕復胖、維持體態。
🏀運動:一開始減脂就腳受傷,極少運動嗚嗚嗚...
🔎最後成果:甩掉6.4kg贅肉❤️和3.2%的體脂肪❤️!!!
➡️八週前-體重63.6kg/體脂33.6%
➡️八週後-體重57.2kg/體脂30.4%
而且穿得下衣櫃👔裡塵封已久的漂亮禮服👰,可以不用再顧忌身材而選衣服了🎉🎊🎉🎊🎉~
與艾爾莎一起,回顧一下功德圓滿的體脂肪吧!
https://reurl.cc/ynx84O
#婚禮主持人 #艾爾莎 #艾式婚禮 #減重 #減脂 #瘦身 #體脂肪告別誓 #不運動減重法 #腹仇者聯盟 #拒絕肥胖霸凌 #忙碌現代女性 #職場獨立女性 #沒時間減重法 #減重真實紀錄 #辣模身材 #體脂肪 #不按讚的人 #脂肪必附體 #秘密武器助我一臂之力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Man The Fvck Up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係咪女人又愛又想?嘅男人??
?入嚟免費發掘一下啦: http://www.manthefvckup.com
?想知點樣可以進化變成Alpha型男??
https://youtu.be/0XyxC9ZF-b4
?所有你溝女時需要用的技術與心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DQWt8wHNdGX2QMcmzl2Or_6IkVjfKxrq
?重要連結: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技巧成為女人又愛又想?嘅男人:
https://www.manthefvckup.com
如果你想同其他戰士兄弟並肩作戰,強化體格戰鬥力,兩性與人際關係,財政力量:https://manthefvckup.com/products/
如果你需要度身訂造嘅指導,協助你獲得最精彩自由嘅人生: https://manthefvckup.com/privatecoaching/
有問題?Email我哋:support@manthefvckup.com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你就學會這3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人生所有失去,都是命運的另有安排,你只管做好自己,該來的都在路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pwzkOHws當你老了才發現,陪你走到最後的人 ... ... <看更多>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如何拒絕過度關心你的人? - 羅建仁溝通表達教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 拒絕 過度關心你的人? 你怎麼還 不 交男女朋友?你怎麼還 不 結婚?你怎麼還 不 生小孩?這些都是關心的話,但為何我們聽到會 不 太舒服? ... <看更多>
如何 不 傷 人的拒絕 在 如何不傷人的拒絕? -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本身是菜鳥醫師,在醫院遇到一個女孩,個性很好,收入不高但是努力工作,和我也可以聊得來,價值觀也相近,會在值班的時候煮東西給我(我有空- ... 如何不傷人的拒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