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侶,其實是自己】
前幾天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
她說是第一次寫信給我,在信裡她先謝謝我在youtube上的靜心練習影片;她發現,我們大部分人的確小時候都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不好的情緒,長大卻用同樣負面的方式對待自己小孩,因此感到好自責、好難過、好愧疚、好後悔。
第一次看靜心練習這影片時,她聽到老師的聲音,覺得好舒服。聽著裡面的引導時,她久久無法停止自己的難過與眼淚,發現很多感受原來自己根本從來沒去了解,直到在引導裡老師說著各種感受時,自己才發現到。而當聽到「孤單」時,她就一直掉眼淚...
因為她覺得在婚姻、育兒這條路上讓她覺得真的好孤單、沒有被愛的感覺。她不知道怎麼讓自己變得不孤單,靜心練習結束了,她還在那個孤單的感受當中... 所以想問我要怎麼把那些感受處理掉?如何正向面對它。
看完信裡的內容,我很心疼這位讀者,而且感同身受。因為曾幾何時,我也曾在靜心時不斷流眼淚,感到自己的無助與孤單。但同時我也感到很欣慰,因為她已經開始走在尋求內心更自由的路上了。於是,我回覆她以下:
🧑🏻:謝謝你的來信。
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是很好的,恭喜你找到那長久需要被照顧的內在了。
眼淚也是好的,因為它能釋放你的情緒。
你說:『靜心結束了,我還在那個孤單的感受當中,請問老師要如何把那些感受處理掉?如何正向面對它』- 沒錯,請繼續照顧你內心的孤單,去面對它、感受它、陪伴孤單的自己。
請記住,這世界最需要陪伴我們、照顧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決定不要再把自己內心的幸福與自由,全部寄託在外界,是獲得內心自由的好開始。當你懂得照顧自己的心、安頓自己的心,你將會更快樂。
祝福。」
過了一陣子後,收到她的回覆
👩:「謝謝老師的回覆(熱淚盈眶中),對,我們不應該寄託外界,先好好安頓自己的心。安頓自己的心,是穩定情緒,做靜心嗎?」
我回答
🧑🏻:「我們一定會對外在的人、事、物有所期許與期待的,這很正常,也不需要刻意要自己「不期待」。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練習不被外在因素支配我們,自己要能安頓自己,這是生命重要的議題。
恭喜你,因為你已經發現了。」
👩:「非常感謝老師的回覆,老師的話聽起來都充滿滿滿的正面能量 」
我最後補充
🧑🏻「不客氣。在靜心結束時,你可以感受一下陪伴自己之後,帶給內心那份關愛的感受,並謝謝自己對自己的陪伴。
這樣,或許你就會體驗到:「雖然我還是感到孤單,但我欣賞自己能這樣陪伴自己🧡。」
👩:「😭😭😭😭謝謝老師!!」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回覆老師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大打出手後,事後可以怎麼安撫孩子內心創傷?】
在收到眾多家長的來信裡,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我感到比較棘手的提問。例如和伴侶在大吵一場、甚至大打出手後,要怎麼安撫當時在場、內心受到傷害的孩子。
令人遺憾的是,在追問下都會發現這些爸爸媽媽小時候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裡,其實父母也是常常有類似的事件。經常鬥嘴、爭吵、肢體衝突、大打出手,甚至最終分居、離婚收場的,比比皆是。
在背負著原生家庭的業力下,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扭轉這傳承下來的家庭動力呢?到底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長大以後,也會跟我們有相同的創傷、造就相同的命運?我們自己又可以做些什麼,來療癒內心那受傷的自己?
以下我提供給這位媽媽的方法,是Dr. Daniel Siegel 在他著作 The Whole Brain Child 裡提到的做法。這位媽媽很用心,還把跟孩子對話的過程錄音給我聽。很驚訝孩子說出來的話,與我寫的內容很相似。而在與孩子對話後,媽媽也找回心裡的平靜。
一起來看看以下的真實個案:
…………..
老師 您好:
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 前天我們夫妻吵架,我老公在我5歲女兒的面前打我,而且我受了傷,已經去驗傷了。我該如何跟我女兒談,避免她留下太深的陰影呢?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辛苦你了。
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想問一些背景問題:
1 你和先生常發生爭執嗎?會在孩子面前爭吵、甚至出現打鬥場面嗎?
2 為何覺得孩子會有陰影?她有跟你表達她對這件事的感受、或想法嗎?
3 你有問過她嗎?
4 小時候的你,家裡常有這種場面嗎?
5 先生在成長過程,家裡有這種事件嗎?
…………….
媽媽回覆:
1 經常會因為教養問題在孩子面前有爭吵,打鬥是第一次發生。
2 因為她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 然後媽媽也做了反擊 她看起來非常害怕。他有說「我們不應該吵架」, 隔一天還問我,今天你們還會打架嗎?
3 因為事發隔天我自己回娘家一個下午,我回來問她今天都做了什麼,她說爸爸剛剛都在喝酒,說爸爸說媽媽離家出走。
4 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也會有肢體衝突,常常讓我跟姐姐害怕的打電話給親戚求救,我們都非常害怕。
5 我先生的父母也是常常爭吵 然後很早就離婚了... 我覺得兩敗俱傷,心理很痛也很內疚。
6 我老公經常因為女兒管教不聽就動手打她,雖然不是很用力,但是我一直沒辦法請他修正 一講就吵架,他說孩子態度不佳,我覺得整個是惡性循環,我好無奈。
………..
羅老師回覆:
看起來在妳成長過程裡,也無意中吸收了父母們溝通的模式了。我相信爸爸也很難受的,在他跟孩子說「媽媽離家出走」,我能相信他當時也感到很愧咎、很自責。
這些,其實都不是你們希望的,也不是故意的啊... 你們都承擔了原生家庭的慣性,所以才會如此的。
…………
媽媽回覆:
沒錯,現在我沒辦法裝沒事跟他對話與互動,但我還是在家照顧孩子跟工作。只是我很希望能給孩子一個好的觀念導正 但我不知道該如何談,她是否能聽得懂...
…………
羅老師回覆:
對於孩子,在我的書【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裡有提到,在生活上受到心理創傷的孩子,大人可以藉由語言的引導,讓孩子把右腦的情緒藉由左腦的語言釋放出來。我相信你只要看著以下的引導練習一下,就會知道怎麼與孩子進行。
練習好後,你可以找個適當的時間、空間,與她重提此事。在對話過程裡,你需要以關愛、好奇的態度來詢問她:
1 她當時看到什麼?(請他描述當時的情形)
2 她當時有什麼感受?(請他說出那時候的感受,例如:害怕)
在這裡可以多一些停頓,讓孩子可以體驗到當時的感受,並用語言說出;媽媽也可以複述孩子的話:「所以你當時,感到很生氣、很害怕...,是嗎?」
3 問她當時覺得媽媽怎麼樣?(例如她會說覺得媽媽很可憐、很傷心)
4 問她覺得當時爸爸怎麼樣?(例如她會說覺得那時候爸爸很兇,爸爸也很可憐...等等)
5 問她那時候,她會不會想做什麼事?(例如她希望自己可以讓你們停下來不要再吵,但因為太害怕所以沒有出去制止)
6 問她那時候感到很害怕,她在哪裡、在做什麼?(讓她想起那時候的情境,例如她說她躲在房間,坐在門旁邊偷偷聽著...)
在這裡要多一些停頓,讓孩子可以體驗當時的感受,並用語言說出... 也可以複述孩子的話:「所以你當時躲在房間裡,感到很很害怕、很難過...,是嗎?」
7 問她:「當時你感到很害怕,會希望有人在你身邊,安慰你、休休你嗎?」這樣的引導下,她通常會說:「希望。」
7 跟她說:「那你現在想像當時害怕的你,媽媽有在你身邊陪伴著害怕的_____(她的暱稱),就像現在...。」讓她感受到妳在她身邊,陪伴著她。也要感受妳自己的內心,是多麼地關心她、愛她。
8 繼續跟她緩慢地說:「你希望當時媽媽怎麼對待害怕的 ______ 呢?」(例如她會說希望媽媽抱抱她)
9 照她所說的抱著她,然後跟她說:「好... 請你想像媽媽當時抱著你,很溫然地跟你說:『______(暱稱),媽媽知道你現在很害怕,沒有關係的,你可以害怕,媽媽現在陪在你身邊喔... 』」
當中最重要的是,妳要能感受到內心對她那份深深的愛,妳的愛正從妳的擁抱裡傳遞給她,療癒她內心的害怕與受傷。
10 「我知道你那天看到爸爸媽媽吵架很害怕,但我們現在可以在心裡面回到當時你的房間,找到那個害怕的 _________,去休休那個感到害怕的 ________喔。」
與孩子內心有連結地說出這番話,讓她去承認內心的害怕、允許、面對、並接納她的害怕。
11 停留在這樣的感受裡,讓彼此內心得到滋養。
12 一陣子後,你可以等她說話,或者你可以問她:「現在你有什麼感覺嗎?還會害怕嗎?」
13 跟她說:「有時候,大人會利用一些不好的方式來彼此溝通,例如吵架的方式。而且有時候控制不住情緒時,會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但是沒有關係的,因為我跟爸爸都學會了原諒對方,爸爸跟媽媽還是愛著對方,也還是愛著我們最愛的 ______喔。」
14 給她一個大擁抱。
這樣的引導,若能在感受裡面停留、體驗,不但能療癒孩子,或許也能帶給你內在小孩一些療癒。在你擁抱現前的孩子時,你也同時擁抱了小時候受傷的自己。
最後,我會建議:
1 和先生約定,以後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起爭執。
2 或許妳可以跟先生寫一封信,告訴他:
我知道他感到很難過、愧咎,我也瞭解你知道我很受傷、很挫折。其實我們都不是故意讓彼此受張的,這本來就不是我們希望的事。
我不希望我們的家裡,會像我們以前自己的家一樣整天都不愉快,不但自己辛苦,孩子也受到影響。
我們都受過這樣的傷害,我相信我們也不希望孩子以後也跟我們一樣。
我們應該要好好想辦法,怎麼一起跨過這個難關。
3 有機會,希望你們兩夫妻能一起來參加我們舉辦的「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祝福。
………
媽媽回覆:
好的 謝謝寶鴻老師,非常感謝您。
…………
羅老師:
試試看,有什麼樣結果,也歡迎你與我分享。
…………
兩天後,媽媽回覆:
老師,我照著你的引導跟孩子對話了,聊玩後覺得自己好像可以放下情緒了。真的非常謝謝寶鴻老師,你的引導對我非常有幫助。若是秉持著老師的建議,我相信我也一定會有所改變的,日後要多參加老師的演講。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如何 回覆老師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只要被同學講就會說「不要管我」?】
「...做媽的真的不希望她之後因為這樣愛面子的個性和大家不開心,很希望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方法或是方向給我...」
是不是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以後會自我中心、不受歡迎、人緣不好呢?
來聽羅老師怎麼與這位媽媽釐清這方面的問題。
……………
老師您好:因為不知道能請教誰所以在這裡留言給您希望可以得到回覆。
女兒目前3y8m
認知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沒有問題
目前就讀私校小班
入學已經半年以上了
學校人數不多他們班加她也才11位小朋友
目前她如廁訓練還沒很完成
常常在課堂上因為不想放下手上的事而太慢到廁所或尿下去
但這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她非常愛面子
只要有小朋友注意到她尿濕然後講出來
她就會開始生悶氣不講話
有的時候連老師想幫忙她她也拒絕溝通
除了上廁所的事以外
她也因為遊戲過程受傷或流鼻血而導致這樣的狀況過
她從小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小孩
凡事喜歡自己用不喜歡人家幫忙或插手
我們家也不太罵小孩也不會體罰小孩
一直都是教她如何善後如何處理事情
在每次狀況裡也是一直引導她告訴她沒關係大家是關心她
這次來求助老師因為狀況比較嚴重
她在遊戲時間尿尿下去然後對著大家說:不要管我
基本上她在學校跟大家玩樂都是處得很開心也很融洽的
做媽的真的不希望她之後因為這樣愛面子的個性和大家不開心
很希望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方法或是方向給我
她很愛看書也可以提供一些繪本給我
如果真的能得到老師回覆會感激不盡的
但沒有也沒關係
祝福老師
…………..
你好我是羅老師。
我有些不太了解你的意思,需要跟你進一步核對:
「問題是她非常愛面子,只要有小朋友注意到她尿濕然後講出來,她就會開始生悶氣不講話」- 愛面子小孩都會,你認為生悶氣時一定要講話嗎?你的想法是?
「有的時候連老師想幫忙她她也拒絕溝通」- 拒絕溝通的意思是?他不說話?還是他褲子也不換?
你說到「這次來求助老師因為狀況比較嚴重。她在遊戲時間尿尿下去然後對著大家說:「不要管我」- 你認為這樣有什麼問題嗎?
那你期待的是他應該怎麼應對呢?我想聽聽你的說法。
「做媽的真的不希望她之後因為這樣愛面子的個性和大家不開心」- 看起來這是你的焦慮,以及你內心所害怕的。
所以你認為尿褲子的時候,他應該要有什麼反應,才是會讓大家開心、才不會表現出他愛面子的個性呢?
…………..
(後來這位媽媽回覆:)
其實她是一個很獨立的孩子,我們在家都是給她時間冷靜,並像您所常常提到的同理不處理,不會反應很大去關注在她做不好的地方,然後之後再教她如何利用方法冷靜下來再學習處理善後,在家她如果不小心犯錯了也是都是用很長的時間先冷靜再自己試著善後,但也許是團體生活的關係,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一定會關注到她尿褲子或是類似流鼻血、受傷之類的事,我其實不太知道她是沒辦法接受別人看到她(自認)做不好或缺陷的地方,還是無法適應團體生活的時間步調不是那麼自由,讓她沒辦法像在家一樣冷靜地自己處理、善後。
她可能會在狀況發生時一直拒絕別人的幫忙,加上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也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實對於說「不要管我」這件事,我也是有正向看待的,也慶幸她設法劃出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和有勇氣表達出來。
我們是一直教導她換個詞彙、語句去說,類似:我需要冷靜一下!、我可以自己處理...之類的話語。
其實有跟孩子聊過,問她怎麼在學校不開心了?她有說出她不喜歡小朋友說她尿尿下去或是跌倒了。
我們一直都是給她很大空間不會直接去說她這樣就是做錯或沒做好,但她似乎有自己心中的一把尺,然後遇到了就過不去。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也不知道要怎麼再去修正我們自己。
其實會求助於老師是因為我曾經在教養交流社團和共學團裡發問過,但沒想到多數媽媽的回應都是:「這就是任性!以後要跟她說學校不是她家!不准發脾氣!」;「我覺得她就是怕丟臉,你要多帶她出去,做錯事不要幫她講話!」;「這就是寵出來的公主!」...之類的,
老實說我看完多數回覆蠻難過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哪裡做錯了,害怕自己在教養上有盲點。
我瞭解要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去體驗後果,我們也都盡力讓她去經歷了,她也會在尿濕的那天回家主動把髒衣褲拿出來沖水、泡泡泡水,我覺得在我眼中這些都是很棒的。
做爸媽的當然就是覺得:我的孩子明明這麼棒這麼可愛,如果因為外人不理解或因為她自己不懂如何表達就讓她在團體生活中吃虧,是不是之後會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呢?
*拒絕幫忙溝通時就是都不講話,這次可能被逼急了所以才對大家說出了「不要管我!」
謝謝老師了
…………..
(然後羅老師回覆:)
你好我是羅老師。
原來如此,看來你是受到影響了。
下次再遇到問題,建議你不要到教養交流社團留言發問,聽起來裡面的回應對你沒什麼幫助,不但無法讓你安心,反而讓你更加顧慮。
其實,很多孩子在這年紀都會有這種狀況,因為他們自我認同的概念才剛建立沒多久,又還沒到達發展社會化的年齡(四歲以上),所以大人看起來,會覺得他們比較「自我中心」,這是很自然的發展過程。
但社團裡的回覆,卻主要是把對六、七歲孩子的標準與他們認為的做法,放在一個三、四歲孩子身上,不但不公平,而且不管用。
所以,請你不用太擔心,只要你是孩子成長中強而有力的後盾,能用安定與接納的心來對待孩子的犯錯,他慢慢就會從你身上得到面對各種問題的正向能量。
他現在還不會,不是因為他「不對」,而是因為他「還小」,發展成熟度還沒到那裡。
另外,我對你說的一段話也有些建議。
你說:「做爸媽的當然就是覺得:我的孩子明明這麼棒這麼可愛,如果因為外人不理解或因為她自己不懂如何表達就讓她在團體生活中吃虧,是不是之後會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呢?」
這也是人類發展必經的過程。
我想讓你瞭解的是,就算我們覺得孩子再棒再可愛,他也必將會在人生裡面遇到種種外人對他的不理解,以及受到種種的吃虧,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
因為,這些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養分。
身為父母的我們由於非常關愛孩子,反而無法給予孩子這些逆增上緣。所以,尊重他成長的節奏,相信他生命的韌性,讓他透過與世界衝撞,豐富自己的生命,並相信我們的愛與接納,會成為他最好的避風港。
他受傷,我們可以療癒他;他委屈,我們可以安慰他;他難過,我們可以陪伴他。他感到懷疑自己,我們可以幫助他看見自己的光亮。
但是,我們無法、也不應該替孩子承受他生命裡的各種磨練、甚至是磨難。
我們看到他吃虧,不被理解,當然會難過;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去欣賞,他對自己生命的敬重,以及他希望自己更好的生命力。
看生命力,不光看成敗,會讓我們用更全面的眼光,來欣賞孩子。
祝福。
…………..
(最後媽媽回覆:)
老師您好:
真的非常感謝您的這一番話。從生孩子之後就開始關注您,也有看過您的書、聽過您的講座。
一直以您為榜樣在教育著孩子,也期許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堅強勇敢溫柔的人。
的確因為教養社團的留言和老師的反應給了我一些負面的影響,讓我不禁懷疑自己。
但您的一番話也讓我重新開始調整自己,期許孩子從我們身上得到面對問題的正面能量和各種被認同的安定感。最後那些話也給了我力量,我會更用力地去相信自己的孩子,當她最堅強的後盾。
謝謝您
也祝福寶鴻老師一家人和Rosa老師一家人
……………..
正多安定教養觀念請看:https://cplink.co/yab6nz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