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育母乳之路需要好戰友 💗 宣媽媽哺育顧問
Yaya從懷孕開始就決定生產後要餵母乳,但我完全沒有做功課,只是一個傻勁的信念,直到生產完第一次親餵、第一次漲奶,全身發熱睡不著,才知道母乳之路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終於在朋友推薦下預約宣媽媽的「#無痛乳腺疏通」課程,真的是解救了慢性塞奶的我!!
哺育母乳時,母乳少也煩惱、母乳多也煩惱,我雖然很幸運是屬於母乳多的,小閱每天都很夠喝,但總是覺得胸部隨時脹脹的,不管怎麼擠母乳都沒有排空、總有不適感。
預約課程後,哺育顧問就有先了解我的需求狀況,包含希望胸部狀況穩定、不強求追奶...等等,也讓課程開始前的我就很有安全感,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給哺育顧問。
而實際課程時,一開始 #哺育顧問 先關心我的哺乳狀況進行評估,並跟我分享正確的哺乳觀念,不用總是追求排空、不用過度按摩,而是分享乳腺知識,以及在胸部有硬塊時如何處理、如何觀察自己胸部的狀況等等,校正我很多舊有的觀念,讓自己的哺育知識大大提升!
開始進行進行疏通乳腺的按摩時,原本以為胸部很脹應該會很痛,但哺育顧問按摩的手法專業又輕柔,讓我放鬆到快睡著了...
而且明明我剛擠完奶不到一小時,裡面竟還有許多奶水,如果長期沒有留意胸部的硬塊,恐怕有天起床就會塞奶了!
經過哺育顧問的按摩,奶量也從一次兩邊約170ml成長到220ml,按摩結束後也幫助我現場指導如何觀察自己的胸部狀況,讓胸部更穩定,再也不會半夜漲奶、熱到全身流汗醒來了!
課程結束的隔天,哺乳顧問也都關心我後續擠奶的狀況,平時不論電動擠奶、手擠奶時,搭配宣媽媽成分安全的「#生命之樹寶貝舒膚膏」,保養並保護乳頭,寶寶親餵也不怕,還可以當寶寶的乳液或屁屁膏使用喔!
這樣課程下來,也讓平時習慣瓶餵的我,更有信心親餵(這樣之後帶小閱出門玩更方便😄)之後當要結束母乳時,也一定要找宣媽媽預約「#健康離乳指導」,才不會造成胸部的負擔,能夠優雅又自信的走完母乳之路😉
📍宣媽媽哺育顧問資訊
宣媽媽哺育顧問IG帳號 @merimommy
宣媽媽哺育顧問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erimommy/
宣媽媽哺育顧問 官網: https://www.merimommy.com/
預約專線:0800-027-580
Line@預約ID:@merimommy (前面須加@)
工作室地址: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22號9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00的網紅Have fun with you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有任何奶嘴贏的過媽咪人肉奶嘴, 但如果一定要吃,請慎選好的給寶寶。 ★美國Dr. Browns PreVent 安撫奶嘴★ 放心!不會影響口腔發育喔↓↓↓ http://lavida.me/61081 ==Dr. Browns布朗博士閃電切口的秘密== ✔上顎排氣通道,降低口內負壓,呼吸順暢 ✔...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劈腿女孩Yay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羅好吃Yummy L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寶寶] 寶寶缺乏安全感是因為媽媽陪伴不足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家有高需求寶寶該如何照顧?最重要的是給予足夠安全感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很多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易受驚嚇、不好安撫 - YouTube 的評價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末再給答案!
你們先猜猜這照片裡有幾隻小娃娃!
從接手荳荳知道她懷孕時
我們等著找一天帶她做個產檢❤️
不希望換了環境的同時又帶她去陌生地方
那會讓這位單親媽媽備感壓力
我們等荳荳更熟悉我們
更信任我們
更有安全感❤️
這樣的等待有用嗎?
有的!
昨晚帶荳荳去找許醫生產檢
先是做了超音波
在仰躺時荳荳很乖
雖然過程中有兩三次輕微扭動身體
但她聽見我們的聲音
我們伸手摸摸她的頭,下巴
荳荳接受我們的安撫
繼續靜靜仰躺著產檢!
還自己看了螢幕呢🤣
超音波評估後,寶寶夠大
我們請醫師再幫荳荳照x光,想確認胎數
這樣生產時心裡有個底
才不會她生完了我們還擔心肚子裡有沒有
或者她沒生完的話我們得預防後續。
.
昨晚去產檢時
我們進門告訴許醫生是好消息❤️
每次看診都是生病的消息
就算別人家有孕婦去就醫
有很多也是懊惱怎麼會懷孕了!
而我們是開心的和醫師分享喜悅!
對於有的愛媽來說
會選擇將肚子裡的孩子引流
我曾經遇過一個已經要生產了…
愛媽還是撈起來帶去醫院
選擇隔天手術拿掉肚子裡的寶寶…
因為貓媽媽緊迫
當天就在醫院裡生產了!
那次聽到這個消息時
我們替寶寶們捏了一把冷汗…
這事沒有對錯,大家做法不同
需要顧慮的後續不同
我們就是心疼罷了…
我們親自遇到的孕貓都是待產
每一次
都是希望她們能夠安心待產,平安生產
對於孕貓的到來
是祝福,是迎接生命的喜悅❤️
我曾經看過網路上開戰
一派認為不應該引流
一派認為不引流!生生生!
生的小貓沒人認養怎麼辦
我們呢,就覺得既然要插手孕貓
就好好安置她待產
不輕易放棄每一個生命
不親人的母貓結紮後原放
(雖然我們不親人的一樣住在家裡🤣)
所以啊…
我們沒辦法像真正的愛媽那樣到處救援
對於許多的求救真的只能說聲抱歉!
畢竟我們自己親自遇到的數量就不少了
對於眼前親自遇到需要幫助的毛孩
我們沒辦法視而不見
每每遇到總想著如何盡全力幫助他們
總是希望著
毛孩遇到我們後就能擁有一個無憂的未來
.
好了!看完照片
你們猜到荳荳肚子裡有幾隻小麻糬了嗎?
.
.
.
.
.
將將將將!
.
.
是四隻!
最少四隻🤣
因為還是也可能有被遮住的!
醫師說他就有遇過被遮住
結果生產時多了兩隻🤣
然後荳荳荳預產期大約是在九月中
我們就一起期待寶寶們的到來吧❤️
【還在荳荳肚子裡的小麻糬】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大寶退化?
#同理心與安全感幫助孩子適應手足新成員的加入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跟孩子一起迎接家裡即將到來的新成員,是很開心事情呢
大多數的家庭一開始都會引導孩子,有新成員要加入我們,是一件充滿祝福與值得期待的事情
但是,對於大寶來說,要面對新成員的加入,本來習慣的家庭組成即將改變,父母及家族的關注重心轉移.....等,他們的心理必定產生一些波動,家長一定要能夠細心、細膩的留意,幫助大寶適應
我很常遇到家長跟我諮詢大寶的情緒及行為問題,這些情緒及行為問題,有一部分是源自於對弟弟妹妹的加入,使得他們產生不適應。最常見的就是「退化」行為,孩子會突然的愛哭鬧、耍脾氣、做一些惹惱父母的事情以求關注...等
其實孩子的行為背後,是需要被同理,以及看見他們的情感需求
迎接弟弟妹妹的出生,孩子在心中最怕的就是「媽媽/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可能「被遺棄」的恐懼,會從知道有二寶或三寶之後開始在心中擴大。尤其當他們實際觀察到「媽媽/爸爸,因為忙於照顧二寶,而無法像以前那樣,一心一意的注意自己」時,他們心中的不安疑問,會自動地成為真實。對幼兒來說,這樣的情緒與信念,若沒有機會被接納安撫,他們通常會出現「類叛逆」或者「退化」,來引發來引發父母的關注。而退化行為與情緒失控的程度,則是因人而異。因此,家長需要深度的同理和保證給孩子安全感,幫助大寶不會那麼害怕與恐懼,也能減少爭風吃醋的情況,或「希望弟弟妹妹消失」的負面念頭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也要注意,「孩子準備好當哥哥姊姊了嗎?」。切忌以「你已經是哥哥姊姊之名,要求禮讓弟妹」,或者不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空間。也要留意,賦予大寶「你也要一起照顧弟弟妹妹,你好棒」的任務,必須是大寶發自內心想要這麼做,否則,強迫孩子承擔兄姐的責任,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不適應,並且壓抑內在真實的情緒,我就遇過一個例子,大寶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欺負還是小嬰兒的弟弟妹妹,被發現之後,被大人修理的很慘,後續也產生更多退化行為,以求大人關注
孩子在準備好成為哥哥姐姐之前,需要「先成為他自己」。而成為他自己的過程,爸爸媽媽一樣要關注與陪伴在他們身邊
除了家長的態度要對之外,平常也不要忘了給予大寶他本來就有的「足夠的擁抱、陪伴、關注與愛」,給孩子滿滿的愛,我們不一定是把時間全部都給他們,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情了。而是「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管時間多久,父母當下都是專注和享受的」
父母引導大寶,讓他們持續在「當爸爸媽媽的寶貝」中有足夠的安全感。在平衡照顧小寶及陪伴大寶上,我會建議家長,二寶出生之後,大寶相對的關注變少,他們反而更需要被「完整的關注」。在二寶不在時,被爸爸或媽媽,尤其是媽媽,「完完整整的陪伴」,讓他們可以「完全的擁有媽媽」
最好是可以固定安排陪伴時間,譬如一週2-3天一個時段2-3個小時,讓大寶能夠「完整」的擁有他在意的父母親。每一個陪伴的當下,要做什麼都可以,一起玩、上一堂課、一起吃一頓飯、看書、唱歌、或者看電影....等都可以。如此,讓大寶感覺到,好像回到過去被爸爸媽媽一心一意關注的狀態中,大寶心中會持續滿足安全感,讓大寶持續能了解「我不會失去/我不會被放棄」是一個不合理信念,也會減少「弟弟妹妹搶走媽媽爸爸」的失落與競爭感,退化及「類叛逆」行為也會減少。相對的,孩子也會朝向長大與獨立的路上走
當我們遇到孩子出現情緒,或者與我們期待不同的行為時,要先了解孩子的情緒在說什麼、這些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大多數的「不聽話行為」,都是為了得到關注,這個情形跟青少年很像。我們要先相信孩子絕對不是故意的,而是某些情緒、需求沒能被滿足。此時,好好瞭解孩子,和孩子在一起,與他們連結,賦予足夠的安全感,對孩子來說,才能幫助他們面對調整不適切行為到適當行為
我非常鼓勵大家,當遇到大寶適應二寶問題的時候,大家可以跟大寶(尤其是表達能力已經很好的大寶)情感連結,好好理解他們,專心地聆聽他們。我們面對大寶的情緒及「退化行為」,一定要能夠先同理孩子,並接納他們的感受與行為,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感受與想法,與他們討論及溝通,如何一起合作解決,滿足內心的需求
我曾經遇到一個例子,一位媽媽找我諮詢,因為比較多的時間需要照顧二寶,家中大寶出現了一些情緒問題,表現出退化行為,本來事情可以用說的,卻常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我評估這個大寶的年紀是可以表達自己的狀況,因此建議媽媽,在跟孩子單獨相處的狀況之下,專心、溫和地聆聽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出內在的情緒,以及孩子希望媽媽怎麼做,他的心情會好點。於是媽媽依我的建議,了解到孩子對於媽媽要花較多時間照顧二寶,他覺得有些難過,而這個孩子的一個期待,僅僅只是希望媽媽專心的陪他玩他喜歡的遊戲。媽媽除了發現原來是可以跟孩子這樣互動,了解孩子之外,也在了解到孩子的感受與期待之後,對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問到孩子最後還很害羞的說,媽媽別再問了拉~
在聆聽當中,大寶感受到,家長是在乎、關注他們的,往往大寶也很願意把心情告訴我們,並跟我們討論他需要大人怎麼做,幫助他們在面對「爸媽還愛我嗎?我的愛被搶走、我會不會被遺棄...」等焦慮、不安、恐懼、害怕等情緒與想法中,感受到正面的情感經驗,而慢慢學會自我安撫,和了解自己的恐懼是正常的
在我聽到媽媽給我的回饋之後,覺得很感動。後來,這個孩子的退化行為有改善。我相信是因為媽媽有調整了陪伴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孩子被關注到,感受到被在乎、被愛。當我們願意了解孩子時,孩子也願意與我們分享他們內在的聲音,我們就能產生連結,就能夠一起解決與面對問題
一般來說,家裡有新成員加入時,大寶的年紀多數是可以對話和溝通的。我們不強迫大寶說得好,但可以就他們當前的發展,讓他們練習將心裡面的感受說出來
另外,其實不一定是因為有了二寶,大寶才會退化。3-4歲的孩子本身就有一個發展特徵:「退化」行為,我女兒蜜亞醬3歲之後,也出現了退化行為和分離焦慮,她有時候可以成熟、穩重的像個小大人,有時候又像個小寶寶一樣,前額葉失去功能,會任性、哭鬧、做一些讓媽媽生氣的事情。我後來做了一個調整,就是我把一些時間挪出來陪伴蜜亞醬,跟她在一起的時候,專注專心,非必要不使用手機。當我們需要調整的時候,我也會專注認真的聆聽她、同理她,並與她討論事情,溝通無法立刻滿足的慾望如何解決。我發現,蜜亞醬的退化行為在很短的時間內漸漸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也開始能夠同理我、關心我,幫忙我,與我一起合作許多事情
雖然我沒有二寶,我還是有陪蜜亞醬一起看相關的繪本。我的教養重點不在於有沒有二寶,而是想要引導蜜亞醬對別人有同理心、關懷心,而我也發現,當一群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她通常是會照顧比她小的幼兒寶寶,並展現願意與之分享的能力
繪本也可以用來跟孩子討論手足關係唷,以下四本是我跟蜜亞醬一起共讀的繪本,跟大家分享
📕安東尼布朗的「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孩子的無現想像力,自我安撫,處理迎接新成員的焦慮
📘林明子「#妹妹生病了(日文版」)-同理心,身為姊姊長大了
📗「#弟弟那是我的毯子」-安全感與同理心
📙「#彼得的椅子」-安全感、自我情緒調節、安頓自我
🔽3歲的蜜亞醬和8個月的弟弟,姊姊唱歌給弟弟聽、很開心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沒有任何奶嘴贏的過媽咪人肉奶嘴,
但如果一定要吃,請慎選好的給寶寶。
★美國Dr. Browns PreVent 安撫奶嘴★
放心!不會影響口腔發育喔↓↓↓
http://lavida.me/61081
==Dr. Browns布朗博士閃電切口的秘密==
✔上顎排氣通道,降低口內負壓,呼吸順暢
✔前扁後翹薄型奶嘴頭,避免咬合不正
✔釋放壓力,滿足口慾期,增加安全感
✔食用級矽膠材質,不含雙酚A安全無毒
知道嗎?
新生兒竟然是透過嘴巴來認識世界?
奶嘴吸得好,代表尋乳求生本能強烈,
也可以藉著吃嘴嘴自我安撫,
為慌張的新手爸媽爭取時間了解寶寶需求,
吃或不吃,孩子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你,
嬰兒不會說話,用奶嘴短暫緩和情緒,
親子都喘口氣,有何不可?
================================
追蹤我們的IG❤ 會心一笑好紓壓 http://lavida.me/77125
加入LINE@折扣碼周周發放 http://lavida.me/58368
訂閱Youtube頻道▶讓育兒好好玩 http://lavida.me/75628
#美國Dr.Browns #PreVent #安撫奶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MZE0R-h4T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q3i7XAJ5Phnn-NeoY4QuZIQc0tQ)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羅好吃Yummy L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羅好吃 Yummy Lo》羅好吃愛推薦-比利時Doomoo Basics 外出嬰兒床
今天要推薦一個我覺得超級方便又實用的
FB連結🔗https://m.facebook.com/yummyrosylo
痞客邦🔗 http://kenrosvow.pixnet.net/blog
🙆🏻♀️🥇比利時Doomoo Basics寶寶行動眠床👧🏻
BoBo出生到現在快兩個月,Bo媽我想要帶她出門真的是千呼萬喚才成行,還好我們有這個行動床,
BoBo的第一次散步行非常順利開心,讓我們新手爸媽沒有手忙腳亂,安心不少!
一暝大一吋,新生兒寶寶👶🏻需要大量睡眠,BoBo 又有起床氣,如何讓BoBo 外出時也能像在家裡一樣睡香香的?
Doomoo Basics 外出嬰兒床,寶寶忽然愛睏了直接可以呼呼大睡,
臨時需要換尿布時,不需要另外找地方處理,Doomoo Basics 外出嬰兒床 就是現成的尿布檯。
特別推薦給經常往返娘家婆家,急需臨時臥鋪,或需要短距離移動熟睡中的寶寶,以及熱愛戶外活動的父母。
居家使用,它是寶寶專屬的安全空間,特別是新手媽咪母嬰同床,深怕一不小心壓到身邊的寶寶,
或是被子不慎蓋住寶寶口鼻,便可利用它營造『床中床』的情境,四周側板的高度和硬度足以支撐,
即使大人翻身也不驚動小寶貝,又能就近方便照顧,是非常棒的設計!
當初覺得需要這個包就是因為我們都很喜歡戶外活動,未來也希望寶寶可以一起行動,
果然阿Bo第一次出門,比利時Doomoo Basics寶寶行動眠床完全派上用場啦!
好處多多我來ㄧㄧ分享給大家
🍼簡約造型:素面簡約造型,隨意好搭配
我選擇的是素色的個性灰色,不管是我穿的花花綠綠還是掛在推車上都很搭,
比利時Doomoo Basics寶寶行動眠床 它的造型比較耐看簡約,
看我們買的嬰兒推車就知道啦!百搭很重要啊
🍼長的背帶是身上側背用,短背帶是可以固定在嬰兒👶🏻推車上! 跟我們的推車還蠻搭的~~❤️
🍼功能多變:可以是媽媽包,也可以是嬰兒床、臨時尿布台
🍼重量輕盈:輕量升級版僅1500克,超省力無負擔
看我背的那麼開心就知道,媽媽包就是要媽媽願意背啊!它本身重量很輕,背起來也沒有負擔!🙆🏻♀️
而且我最怕外面的公廁,更別說尿布台了吧!我自己都常常憋尿,現在寶寶有了 比利時Doomoo Basics寶寶行動眠床,再也不用怕髒髒尿布台,她有自己專屬尿布台!哈哈😄
🍼攜帶方便:攜帶式嬰兒床,不需擔心寶寶外出過夜認床,照樣好眠👶🏻
看看BoBo就知道草地🌿、沙發🛋️、房間🛏️,對他來說就是一樣!因為幫她都可以很有安全感!就跟在同一個床上一樣,所以外出不怕寶寶認床!這點真的很棒~~💁🏻♀️
🍼貼心設計:五大口袋雙拉鍊設計,育兒物品好收納好分類好拿取
還有小零錢包,外出找零錢不麻煩!媽媽也不會手忙腳亂!
🍼隔熱材質:其中一口袋,內裡保冷材質,適合存放食物或母奶(短暫保溫)
Bo媽奶量多,我們小阿Bo全母奶,外出帶凍奶也不麻煩!有保冰保溫袋!😎
🍼新生照護:高需求寶寶母嬰同床最佳選擇,可避免大人睡眠中壓到寶寶
🍼清潔方便:尼龍材質輕微髒污濕布擦拭即可,棉布床單可拆洗
🍼適合對象:
0M以上,最適合用於6M以下新生兒,
因此款腳邊可開合延伸使用,
可使用至80CM以上,80CM以上躺入隔板仍可防護上半身周圍
產品連結🔗
https://www.lavida.com.tw/moms-helper/on-the-go/baby-travel-cots/doomoo-8615
#羅好吃 #yummylo #羅好吃愛推薦 #LAVIDA育兒好好玩 #DoomooBasics攜帶式嬰兒床 #媽媽包的另一種選擇 #回娘家的行動小床 #外出行動嬰兒床 #嬰兒床中床 #嬰兒外出睡床 #旅行用嬰兒床 #寶寶 #doomoo #嬰兒床 #推車 #母奶 #嬰兒 #新生兒 #育兒 #Bo媽日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F8xdPyN1w0/hqdefault.jpg)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冷
這句話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得出來
不同時代的教育觀念落差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在教育cody上面所遇到的觀念落差
=========================================================
上一集⬇︎
刮刮樂跌到谷底後今年超強運 | 彼得爸與蘇珊媽Vlog
https://youtu.be/9sdxsqQI5fU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cody有了一日褓母 | 今天爸媽放風去 Feat.古娃娃、喵喵:
https://youtu.be/m8ETJJMSPyc
孕婦畫肚皮迪士尼系列:
https://youtu.be/Hg5JGpzoodw
抓到了有個洞 | HRV交車:
https://youtu.be/h8FqxkBpHxc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canon 80D iphone 7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腳架:JOBY GorillaPod Focus & Ballhead
空拍機:dji spark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
幫我們一起完成字幕吧⬇︎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wxjIrUCgWmOKN1oDqiL_lA&tab=2
=========================================================
彼得爸與蘇珊媽主題⬇︎
vlog baby 成長 紀錄 GoPro 空拍 spark 親子 生活 旅遊 小孩 開箱 生活
美食 餐廳 遊戲 DIY 手作 新手爸媽 日記 民宿 遊記 副食品 滿月 抓周 嬰兒 安全座椅 dji 日本 美國 上海 迪士尼 東京 大阪 運動 職棒 lamigo 兄弟 棒球 富邦 統一
=========================================================
在開始之前一樣先說結論
就是每個長輩都是很疼愛小朋友的
甚至大部分的長輩都願意付出體力心力全心的照顧我們的小孩
所以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激
但兩代教養的觀念相差二、三十年
加上社會的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
照顧孩子多少就會產生摩擦。
其實長輩和我們一樣都疼愛孩子,
也都是為孩子好
所以這時候技巧性的跟長輩溝通就非常重要了
要如何避免和長輩爭論呢
有時可以利用一個玩笑話、一個善意的謊言,都有可能輕鬆化解很多衝突。
或是透過表人的嘴巴表達我們想說的話
都是可行的方法
所以我們有遇到哪些的觀念不同呢
第一個,Baby手腳冰冰的趕快加衣服,穿越多才不會著涼
這就是傳說中的。有種冷叫做「阿嬤覺得冷」!
小baby手腳血液循環比大人差,容易受到外界溫度影響而降低
但他們的身體溫度本來就比大人高
若一直加衣服,會讓他們流更多的汗
也可能會讓他們的皮膚出現熱疹
此外還可能讓嬰幼兒體溫持續上升,造成誤判為發燒。
最近寒流來襲超級冷的
記得上次我們回台中的時候
蘇珊家更是冷到不行
我們拼命地幫cody多穿好幾件衣服
晚上睡覺時蓋了大棉被還是感覺到非常的寒冷
沒想到cody這個時候卻在流汗
整個超傻眼貓咪的
所以小baby的體溫真的比大人還高蠻多的
我們可以適時地依照他們的狀況
調整需要幫他穿衣服的量
不能完全依靠我們自己的感覺就套上小baby身上
第二個是寶寶喝完奶還需要喝水嗎
大家如果有看我們之前的影片
應該都很清楚的了解
小baby需不需要喝水
什麼時候需要喝水
如果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這邊今去看看
我們有蠻清楚的說明
所以當長輩要小baby喝水的時候
不妨告訴他們一些正確的資訊
喝太多的水對小baby是沒有幫助的
只會造成寶寶的奶量減少造成營養不足
但也沒有完全不能喝辣
第三個,趴睡頭型比較圓
長輩常認為趴睡孩子會睡得比較安穩,頭型也會較漂亮。
說真的我們在cody三個月左右
白天睡覺時讓他試著趴睡
真的睡得比較安穩。睡的時間也比較長。
讓我們照顧起來輕鬆不少
但趴睡相較於仰睡,嬰兒猝死風險較高,
美國醫學會從二十多年前就建議新生兒採取仰睡,以降低猝死機會。
孩子頭型雖重要,但即使不完美等頭髮長齊,也會有所改善
至於仰睡睡不安穩,也還有其他更安全的作法,而不是選擇趴睡。
最重要是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
相信長輩知道潛在風險後,也不敢鋌而走險。
第四個孩子不要常常抱,這樣很容易被寵壞
其實很多研究顯示,父母跟寶寶應該有多一些的肢體接觸
像是親吻、擁抱、撫摸等,可以給予寶寶安全感
同時也能建立寶寶對人的信任感
所以真的不用擔心經常抱小孩會有被寵壞的問題~
相信長輩聽到這些會很開心才對
這樣他們就更可以無憂無慮地抱孫子了
第五個,讓寶寶坐學步車
相信跟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
在我們小的時候
都是坐學步車長大的(也就是傳說中的螃蟹車)
因為把小孩在學步車上,非常好照顧
他會自己在上面玩耍不會哭鬧
這樣父母可以較輕鬆
除了可以少抱孩子,也不用擔心他會亂爬到其他危險的地方。
但國外學者早已不建議使用學步車,是因為孩子乘坐學步車,容易發生摔傷或是夾傷等意外事件。
研究也顯示學步車可能造成孩子O型腿及扁平足的產生,甚至脊椎側彎。
如果學步車的高度和孩子無法配合,也易造成日後孩子習慣踮腳尖走路。
當然大家還是可能有遇到很多不同的教養觀念問題是我們沒提出來的
我們分享的都是我們實際上有遇到的
但因為我們沒有跟長輩著
小孩又自己帶
所以遇到的問題相對的可能就比較少一些
如果你們有遇到其他不同的觀念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
最後我知道要教長輩懂事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花更大的耐心
溝通及互相包容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lMeAnHCcWg/hqdefault.jpg)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的推薦與評價
【不要耿耿於懷】 隨著艷寶越長越大,她的「高需求寶寶長大後特性」也逐漸嶄露出來, ... 女兒目前8個多月,常常覺得為什麼這麼沒有安全感,我離開一下就爆哭 ... <看更多>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家有高需求寶寶該如何照顧?最重要的是給予足夠安全感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家有高需求寶寶,總是讓照顧者耗盡心力,在他人眼中也是一位不好教的孩子,面對這麼有個性、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自處呢?!高需求寶寶的特質 ... ... <看更多>
如何 知道 寶寶有 沒有安全感 在 [寶寶] 寶寶缺乏安全感是因為媽媽陪伴不足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11M了,最近一些行為讓我感覺到他似乎很缺乏安全感
1.放他在圍欄裡,媽媽沒有一起待在裡頭,會哭得天崩地裂滿臉眼淚鼻涕
如果是抱他進去遊戲區,寶寶背對媽媽,媽媽起身離開寶寶沒轉頭也開始哭鬧
大概是感覺到媽媽的氣息不在身邊?
2.我之前育嬰假帶到6M送保母
我復職上班後就常發現寶寶總是在我起床30分鐘內也起床
但因為我必須很早出門,只能讓老公去哄寶寶(夫妻分房睡,我跟寶寶睡大床)
只要讓他看到「我離開」這個動作就會大哭
但可以接受與媽媽分開then爸爸抱他進房間
最近的狀況,是寶寶會提早起來,硬是塞在我旁邊扭動
我都得偷偷摸摸起床否則讓他發現又要哭鬧一陣子
或是我起床後換衣服,他就立刻起身爬過來 囧"
都在想說他身上是有雷達嗎?
怎麼都這麼清楚媽媽什麼時候沒睡旁邊...而且雷達偵測時間越來越快和準確
我之前都會跟寶寶好好說再見,說媽媽要去上班,爸爸等等會送他去保母家,
媽媽下班就接他;或是媽媽現在要去熱稀飯,立刻就回來balabala 然後一直出聲講話
為的都是希望不要突然消失,幫助寶寶慢慢了解媽媽會暫時離開
我知道這個年紀的寶寶對於物體恆存概念偶爾還是不清楚
可是怎麼最近越來越嚴重啊...是不是我做不對方向了?
每天晚上都會陪玩至少2hr,還是不夠嗎?還是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還是說,這就是這個年紀的常態,我可以做些什麼幫助孩子適應嗎?
P.S. 寶寶在保母家也是黏保母,保母上廁所要把推車放廁所門口不然他有時也是一直哭
寶寶跟保母感情還不錯,去保母家都不會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30.115.1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61725990.A.75E.html
謝謝大家的回覆和分享!
我原本一直想說,是不是我從育嬰假轉成去上班的這個過程中,沒有細心照顧孩子的情緒
還是給孩子的陪伴不夠多,才會讓他這麼的黏踢踢
甚至想說有沒有需要再請育嬰假再陪陪孩子?
不過看來我現在要做的除了多陪陪多抱抱以外,還要再多點耐心等待
也要給自己一些鼓勵和信心~
感謝大家喔!
※ 編輯: meimei012 (163.30.115.135), 04/27/2016 14:39:26
... <看更多>